学校管理的创新经验

作者&投稿:能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导语:为了改变学校德育工作中“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参与德育的积极性,努力实现教书育人工作的有机结合,莱芜市莱城区口镇中学建立起了全员育人导师制,将学校德育落实到每一位学科教师身上,创建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的德育新模式,把“教书育人”落到了实处。以德育管理创新为切入点,是又一个成功的学校管理创新案例。

  学校管理的创新经验

  一是科学确定导师和受导学生。

  根据学校班级及教师的实际,为每个班级配备3名导师,在学校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学校将每名导师所帮扶的学生数量控制在了5名以内,并定期进行调整,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教育效果。受导学生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进行选定,重点关注家境贫寒、行为有偏差、心理有障碍、学习有困难、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单亲家庭、交往复杂等特殊学生群体。为保证教育效果,学校对受导学生实行了动态管理,通过采取“导师资源循环配置、受导学生阶段承包、以点带面辐射全员、注重实效稳步提高”的方式,扎实开展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 在导师确定上,学校对教师的学科特长、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个人风格等进行全面摸底调查,然后结合教师自荐情况确定导师名单。积极开展家校合作,吸引部分优秀家长和校外人士担任学生导师,充实了导师队伍。在导师的选择上,建立起了师生双向选择机制。将导师状况、导师应带学生总数公布,让学生进行选择。从选择导师入手,尽量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以提升教育效果。

  二是建立“四进”、“五导”“六关注”工作机制。

  “四进”:要求导师走进班级、走进宿舍、走进家庭,并最终走进学生的心灵。学校要求导师每周至少深入班级听一节课,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经常性地深入到学生宿舍,从内务整理到习惯养成对学生进行指导;每两周至少与受导学生谈心交流一次,并记录辅导内容;受导学生每周一次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必要时随时汇报和咨询;提倡每学期都要进行家访,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每月与学生家长通过电话、面谈、书信等形式进行一次交流,通报学生在校发展情况,掌握学生在假日里的表现,帮助和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

  “五导”:思想引导,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培养学生自主、自律意识,养成良好品德;学业辅导,指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心理疏导,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帮助学生消除和克服心理障碍,激励他们自尊、自爱、自主;生活指导,关心学生日常生活、帮助学生适应初中生活,明确生活目标,端正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成长向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和兴趣特长,为将来的职业选择作好铺垫。

  “六关注”: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上的细节表现,帮助和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学生适时进行心理疏导及健康指导;关注学生的学业变化及个性发展,及时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发展个性特长;关注交友,指导学生慎重交友,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引导学生参加健康、积极、安全的娱乐活动;关注能力,教育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培养自主管理的能力;关注全面,经常与学生的科任教师、家长沟通,及时、准确、全面了解学生各方面表现。

  三是建立全员育人“一岗双责”考核评价机制。

  在传统德、勤、能、绩考核的基础上,将育人实效在教师考核中的'比重确定为25%。通过调查问卷、师生评价、学生成长变化数据对比等多种方式,对导师育人的方法、内容、过程及成效进行监控和评估,从制度上保证了导师制不走形式、务求实效。 “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施,极大地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每一位教师都是育人导师,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德育工作从“独唱”、“小组唱”走向了“大合唱”,实现了学校“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目标。“导师制”为不同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条件:特殊学生在导师的感化下,找回了信心,提高了学习兴趣;一些平时教师较少顾及的特殊学生,课外也能得到导师的个别帮助。经过对全校795名受导学生的调查显示,99.8%的受导学生认为与原来相比自己受到了重视,98.5%的学生感到对学校生活充满期待。“学习困难找导师”、“心里困惑找导师”,让学生在人生路上站得更稳,走得更好,过得更充实。



~

学校管理的创新经验
答:以德育管理创新为切入点,是又一个成功的学校管理创新案例。学校管理的创新经验 一是科学确定导师和受导学生。根据学校班级及教师的实际,为每个班级配备3名导师,在学校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学校将每名导师所帮扶的学生数量控制在了5名以内,并定期进行调整,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教育效果。受导学生由班主任和...

学校管理模式的创新方法
答: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管理,就是要建立人本特色的民主的学校管理模式,就是要更加重视人的尊严,遵循人性形成的规律,开发人的潜能,发现人的价值,把教师主体的.发展与学生主体的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以高质量地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学校发展计划来激励师生,使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并同时体验到学习工作更有价...

管理创新铸就学校品牌 学校发展的金点子
答:学校的发展在于改革,改革的潜力在于不断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于学校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我们坚持了“三大”创新基本策略。 文化管理创新――寻求“传统、现代、本土”的结合点 在长期的学校管理活动中,我们深刻认识到:质量的稳定在于它蕴含着高品质的学校文化。只有当人们从文化视角对教育管理创新有了比较...

创新型学校:给学校管理者的9个策略内容简介
答:策略一:洞悉创新——帮助教育管理者识别组织的问题核心,明确变革的层次和方向。策略二:印象至关重要——首次提出变革方案时的呈现至关重要,它将奠定变革的基础。策略三:识人用人——学会分类组织成员,理解识人和用人策略对于变革成功至关重要。策略四:把握时机——选择正确的变革时机,如同箭在弦,...

如何创新高校后勤管理
答:所以,高校的后勤管理创新一定要加大力度,不断深化高校的后勤管理体系以及运行的机制,从改革成功的高校借鉴改革的经验,同时也不能盲目的跟从,必须从本学校自身发展的方向出发,从成功的经验上找出一条适合自身的改革路线,要从成功的改革中学习其先进的管理经验、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技术,从而不断提高本校...

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几点做法_管理创新的五大内容
答:对内,坚持进行月度观摩班会,每学期进行班主任述职,每期学生工作周报大力推广班级管理经验,加强交流与学习。放手培养、放心使用学生干部。学生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干部的在级部工作中,为此,始终坚持对学生干部的严格管理。除定期教育外层层分工,做到责权利相统一,辅以健全的制度规范,在工作中...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创新学校管理模式
答: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的管理理念及所产生的行为将直接决定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状况,而新课程中新的教育理念与创新要求管理发生相应的变革。因此,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必须正确认识新课程给学校管理带来的巨大变化,并通过管理创新来应对变化,确立新的学校观和管理观,以人为本,突出学校管理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服务...

谈谈如何创新学校管理
答:1、学校每周能开展示各项课外活动例如:拔河比赛、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用筷来珠比赛、同心竹杆姐妹比赛等等…可以各班班比班比赛,分前1、2、3名的班级给于一定的奖励和给班加分。 2、学校能开展各个兴趣爱好组,例如:舞蹈兴趣小组、音乐爱小小组,电脑培训小组、阅读小组、篮球小组、学习小组等等...

小学校长管理的经验分享
答:小学校长管理的经验分享    一、以先进的理念带动学校发展,在办学理念的定位上校长应当有全面的思路 多年来,我校在抓常规管理上,坚持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相结合,过程管理与考核结果相结合,充分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办学质量逐年提升。1.度管理到位,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我校近年...

求几个论文 关于学校管理创新机制与策略
答:学校管理创新的策略 一、教师管理--突出育人意识,实践服务管理 “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校长们的谆谆教导。新的世纪,学校要应对激烈的竞争,努力建设一支善教育、精教学、能科研的教师队伍,使学校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一)弘扬师德,构建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