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爱臣

作者&投稿:宋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学究】

      韩非子《爱臣》篇开始讲述法律的重要性。对于当时社会,君主的安全是百姓的福报,如果一旦君主处于危机或者被他人替代,国家就会处于混乱,百姓就会流离失所。韩非很明白,君主是国家的中心,如何维护君主的地位不受他人的危害,那就要做好防备,防备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就是制定合理的制度。

      文中韩非列举前代很多君主因为管理不当导致君权旁落的现象,以此来提醒秦王不能太过信任周边的臣子,这也是一种间接的隔离秦王和臣子之间的关系。事实上,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已经开始建设国家法律,尤其有李斯这样的法家代表存在,秦国的法律制度已经逐渐完善。韩非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论点呢?因为韩非感受自己的建议并没有引起秦王的重视,以此推断,秦王过于看重周边的臣子,实际上韩非是在为自己争取利益。当然韩非不能直接说出秦王被其周围的重臣左右了,就拿过去的案列来提醒秦王。

      事实上,作为一个要管理跨越千里幅度的国家,单靠儒学这一套理论是难以实施的,周朝正是因为太多看重儒家的理论,导致周天下支离破碎。韩非是一个明白人,要实现中华大统,必定要应用法家的理论,也就提出帝王之术,以此作为自己的管理理论引起秦王的注意。而这些的确也为秦王一统天下提供了扎实的理论依据。

      学者本质上依然有自我的一面,总以为自己远比他人来得高明,这一点在韩非身上,依然清晰可见。也正是这一点,注定韩非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颗政治棋子,用则存在,用后必定被弃。这是谋臣的宿命。

【原文】

      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主妾无等,必危嫡子;兄弟不服,必危社稷;臣闻千乘之君无备,必有百乘之臣在其侧,以徒其民而倾其国;万乘之君无备,必有千乘之家在其侧,以徒其威而倾其国。是以奸臣蕃息,主道衰亡。是故诸候之博大,天子之害也;群臣之太富,君主之败也。将相之管主而隆家,此君人者所外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此四美者,不求诸外,不请于人,议之而得之矣。故曰:人主不能用其富,则终于外也。此君人者之所识也。

      昔者纣之亡,周之卑,皆从诸候之博大也;晋也分也,齐之夺也,皆以群臣之太富也。夫燕、宋之所以弑其君者,皆此类也。故上比之殷周,中比之燕、宋,莫不从此术也。是故明君之蓄其臣也,尽之以法,质之以备。故不赦死,不宥刑;赦死宥刑,是谓威婬。社稷将危,国家偏威。是故大臣之禄虽大,不得藉威城市;党与虽众,不得臣士卒。故人臣处国无私朝,居军无私交,其府军不得私贷于家。此明君之所以禁其邪。是故不得四从,不载奇兵,非传非遽,载奇兵革,罪死不赦。此明君之所以备不虞者也。

【通译】

      宠臣过于亲近,必定危及君身;臣子地位太高,必定取代君位;妻妾不分等级,必定危及嫡子;君主兄弟不服,必定危害国家。我听说千乘小国的国君没有防备,必定有拥有百乘兵车的臣子窥视在侧,准备夺取他的百姓,颠覆他的国家;万乘大国的国君没有防备,必定有千乘之国的大夫窥视在侧,准备夺取他的权势,颠覆他的国家。因此奸臣势力扩张,君主权势就会消亡。因此诸侯强大是天子的祸害;群臣太富是君主的失败。将相控制君主使私家兴盛,这是君主应排斥的。万事万物中,没有比君身更高贵、比君位更尊崇、比君威更强大、比君权更隆盛的。这四种美好的东西,不借助于外界,不求助于别人,处理恰当就都得到了。所以说:君主不能使用他的财富,最终将会被排斥在外,这是统治者要牢记的。

      过去商纣的灭亡,周朝的衰微,都因诸侯的强大;晋国被三分,齐国被篡权,都因群臣太富有。燕、宋臣子杀掉国君的原因,都属这一类。所以在上对照商、周,中间对照燕、宋,没有一个不是用的这种方法。因此高明的君主蓄养他的臣下,完全依照法律办事,立足于防备,所以不赦免死囚,不宽有罪犯,赦免死囚。宽宥罪犯,这叫做威势散失。国家将危,君权旁落。因此大臣的俸禄即使很多,也不能凭借城市建立自己的威势;党羽即使很多,也不能拥有私人武装。所以臣子在国内不准有私人朝会,在军中不准有私人外交,个人的财物不能私自借给私家。这是明君用来禁止奸邪的办法。因此大臣出外不准有许多人马随从,不准在车上携带任何兵器;如果不是传递紧急文件,车上带有一件兵器的,判处死刑,决不赦免。这是明君用来防备意外的办法。

~

韩非子爱臣原文翻译
答:原文: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主妾无等,必危嫡子;兄弟不服,必危社稷;臣闻千乘之君无备,必有百乘之臣在其侧,以徒其民而倾其国;万乘之君无备,必有千乘之家在其侧,以徒其威而倾其国。是以奸臣蕃息,主道衰亡。是故诸候之博大,天子之害也;群臣之太富,君主之...

韩非·爱臣
答:      韩非子《爱臣》篇开始讲述法律的重要性。对于当时社会,君主的安全是百姓的福报,如果一旦君主处于危机或者被他人替代,国家就会处于混乱,百姓就会流离失所。韩非很明白,君主是国家的中心,如何维护君主的地位不受他人的危害,那就要做好防备,防备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就是制定...

《韩非子•爱臣》下,“四不”是君臣关系的底层设计!
答:韩非依法治国的思想,对臣子们的依法管理非常精细,设计了臣子的“四不”原则,也就是“不载奇兵,非传非遽”,一不能带士兵随从;二不能带武器;三没有指令不得入宫;四非紧急情况不得入宫,这些都是为了确保君主的安全,防止不测的发生。这个律法规定是韩非高超智慧的体现,从源头消除君主个人的安...

韩非子的资料
答:他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物权》),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圣人”)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韩非子·人主》)。为此,君主应该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散其党”“夺其辅”(《...

城市的来源???
答:《韩非子·爱臣》云:“大臣之禄虽大,不得籍威城市”。“今有城市之邑七十愿拜内之于王,唯王才之”。�②只有当城市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感觉到的客观实体,防御功能的“城”与商品交换的“市”已经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才会在语言中出现“城市”一词。而“城”与“市”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语言中形成人们约定...

探讨早期城市兴起的类型,"市"与"城"的关系
答:《韩非子·爱臣》:“是故大臣之禄虽大,不得藉威城市。”语言中的词落后于现实。文字中的词又落后于语言。据此推测,城市的出现当在战国之前。事实正是这样的。 市出现在距今4100年前后,晚于城的出现约1000年。从社会形态发展进程言,城形成于氏族社会阶段,市出现家族社会阶段。它们是两个不同历史阶段、两种不同...

城市的意思
答:二、详细解释: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韩非子·爱臣》:“是故大臣之禄虽大,不得藉威城市。”(宋)苏轼 《许州西湖》诗:“但恐城市欢,不知田野怆。”丁玲 《松子》:“他们只好在许多人后面乞讨着,走过了一些无人的村镇...

韩非子名言 小信成则大信立
答:19、爱臣太亲,必威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 20、人主无威而重在左右。 21、佯爱人,不得复憎也;佯憎人,不得复爱也。 22、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 23、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治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则临千仞之溪(xi1),材非长也,位高也。

韩非子喻老原文及翻译(韩非子全文翻译在线阅读)
答:——《韩非子·难一》8、欲成其事,先败其事。9、圣人之救危国也,以忠拂耳。10、事有举之而有败,而贤其毋举之者。1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韩非子·说难》12、长袖善舞,多钱善贾。——《韩非子·五蠹》13、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

城市的词语城市的词语是什么
答:工商业发达的地方,通常是周围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二、引证解释⒈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引《韩非子·爱臣》:“是故大臣之禄虽大,不得藉威城市。”宋苏轼《许州西湖》诗:“但恐城市欢,不知田野_。”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