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缓刑怎么处理 事业单位的工人被判缓刑后怎么处理

作者&投稿:赧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法律分析: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包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宣告缓刑的,其职务自然撤销,安排不叙职务的临时工作。为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特长,除利用专业技术进行犯罪活动被判缓刑的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安排其一定的技术工作。降低原工资待遇,按低于开除留用察看人员工资待遇发给临时工资。缓刑期间悔改表现好的,缓刑考验期满后可以分配正式工作,重新确定职务和工资等级;表现不好的,予以开除。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第七十三条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第七十四条 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被判缓刑的事业单位人员怎么处理~

事业单位被判缓刑人员,在缓刑执行期间,停发原工资,刑期满后分配正式工作人员,其工资待遇按本人刑罚前的职务(岗位)工资降低三档后再逐次就近就低套入新任职务(岗位)工资标准的办法予以重新确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判处拘役、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工资处理问题:

1、工作人员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在缓刑执行期间,停发原工资。对安排了临时工作的缓刑人员,原为国家公务员的按本人缓刑前基本工资额的60%发给生活费;机关工勤人员按工资中固定部分(技术工人的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机关普通工人的岗位工资)85%的数额计发生活费,其中工资中的奖金部分不再发放;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按本人受处罚前工资固定部分85%的数额计发生活费,其工资中活的部分不再发放; 若按此发放的生活费低于本地区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的,按本地区最低生活保障线发放。

2、缓刑期满后分配正式工作人员,其工资待遇按本人刑罚前的职务(岗位)工资降低三档后再逐次就近就低套入新任职务(岗位)工资标准的办法予以重新确定。

3、缓刑期满到达退休年龄的,可以办理退休手续,按本人受刑罚前的职务降低三职后的职务享受相应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并按在本人受刑罚前的职务(岗位)工资基础上降低三档后逐次就近就低套入降低三职后的职务(岗位)工资标准核发退休费。缓刑期间到达退休年龄的,不办理退休手续,继续按缓刑期间的标准发放生活费。


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缓刑考验期内再次犯罪,应撤销缓刑,数罪并罚。法律依据是,我国《刑法》第七十七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七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国企职工判缓刑单位怎么处理
答:缓刑期间悔改表现好的,缓刑考验期满后可以分配正式工作,重新确定职务和工资等级表现不好的,予以开除。法律分析企业判缓刑人员的处置一般是由企业自己决定,没有相关文件规定。如果在合同或者是企业章程里有规定,可以按规定来。如果是机关事业单位在职者受到刑事处罚的:缓刑人员在缓刑期间,职务自然撤销,...

事业单位判缓刑处理的新规定
答:法律主观:判缓刑也是被认定为有刑事犯罪的行为,会被开除公职。 如果是公务员就一定会被开除公职。根据《公务员法》第二十四条第(一)规定:“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因此被认定为有刑事犯罪的行为的就不再具备担任公务员的条件,会被开除公职。 如果是企、事业单位,单位可以 解除...

国有企业员工缓刑处理的相关规定是怎样的
答:法律分析:国有企业员工缓刑处理企业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七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

河北省人事厅关于机关事业单位中被判缓刑的工作人员如何处理
答:河北省人事厅关于机关事业单位中被判缓刑的工作人员,通常会被请退或是保留工作关系。具体处理方法如下:1、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管理,参照公务员管理;2、如果是故意犯罪被判缓刑,可能会被清退;3、如果是过失犯罪被判缓刑,可能会保留工作关系,但是肯定有行政和纪律处分;4、如果河北省纪委对机关事业单位...

国有企业职工被判缓刑后单位如何处理
答:法律分析:国有企业职工判刑会被辞退处理,单位可以直接和员工协商解除合同也可以是直接单方面的解除合同,对于有犯罪前科的员工,单位一般是会审核的,发现之后不会录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

事业单位人员醉驾被判缓刑怎么处理
答:事业单位人员因醉驾被判缓刑的处理,法律依据各有不同。根据《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有关问题的解释》,若事业单位员工醉驾被捕,可能会面临聘用合同被解除的可能。对于那些在行政机关任命或从事公共管理事务的事业单位人员,如公务员和参公管理事业人员,若被判处拘役缓刑,必须依法开除公职。然而,是否开除...

国企职工判缓刑单位怎么处理
答: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同时给予表现良好的职工适当的奖励。判缓刑的立案标准:1、犯罪事实:被判缓刑的罪犯必须承认自己犯罪事实,且经过法院审理认定确有犯罪事实;2、刑事责任能力:被判缓刑的罪犯必须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即能够意识和控制自己的行为;3、社会危害程度:被判缓刑的罪犯必须社会危害程度较小...

2022事业单位判缓刑最新规定
答:在事业单位上班的一般都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如果国家工作人员因涉嫌犯罪被判处刑罚,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但是事业单位判缓刑是不会开除公职的,如果是事业单位判缓刑是否开除公职如果是事业编制人员,判处徒刑才会开除公职,缓刑不会开除,公务员只要是刑罚就要开除公职。综上所述,事业单位人员被判缓刑的话,该...

国企职工判缓刑单位怎么处理
答:根据《监察法》第15条规定,国企人员属国家公职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法律)第1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法律)第39条第6项等法律规定,公职人员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含宣告缓刑)的,应当作出开除公职或者解除劳动合同。参考资料内容如...

国企职工判缓刑单位怎么处理
答:依据有关规定,公务员被人民法院判处缓刑的,应当开除。但作为国有企业来说,要看企业的相关规定,有的企业规定判处缓刑以上的要开除的,有的企业未作规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一)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二)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