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意思:劝君著意惜芳菲,莫待行人攀折尽。(宋)欧阳修《玉楼春》 木兰花(欧阳修)翻译

作者&投稿:寿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珍惜时间,珍惜情意,珍惜人生。

搜一下:请教意思:劝君著意惜芳菲,莫待行人攀折尽。(宋)欧阳修《玉楼春》

欧阳修的《玉楼春》全文~

玉楼春·欧阳修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唯有寂寥孤馆月。




欧阳修的这首《玉楼春》是离别词,写得既深婉又层深,既含蓄又充满激情,堪称言尽而意永的佳作。

用“洛阳正值芳菲节”开头,一下子就把读者带进了离人所在的满城春色的地方。但作者并不满足于此,他又用“秾艳清香相间发”来进一步渲染“芳菲节”,使洛阳的春色变得更为具体可感。“秾艳”一句不仅使人想见花木繁盛、姹紫嫣红的景象,而且还使人仿佛感受到了阵阵春风吹送过来的阵阵花香。接下去两句“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既是写景,又已暗含眷恋送别者的感情。“游丝”是蜘蛛所吐的丝,春天飘荡在空中,随处可见。庾信的《春赋》就曾用“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来点染春景。游丝和垂柳原是无情之物,但在惜别者眼中,它们却仿佛变得有情了。这里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说游丝苦苦地缠绕着人不让离去,又埋怨杨柳怎么没来由地争着把人送走,即景抒情,把笔锋转入抒写别离。

下片继续写旅途的春光和离愁,使人感到春色无边无际,愁思也无边无际,始终苦恼着离人。作者只写旅途一瞥,用富有特征的形象描绘产生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是全词传神之笔。上句描写旅途中的春山:只见山口处有红杏傍路而开,而红艳艳的杏花林遮住了一大片青山。下句写那位离人的活动:他绕山而行,群山连绵,路途遥远,他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中途停宿在有杏花开放的驿舍里。这儿人烟稀少,和繁华的洛阳形成鲜明的对照。他感到寂寞,他夜不成眠,望月思人,终于迸发出了 “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的叹息,使作品所要抒发的感情喷薄而出。词至此戛然而止。

玉楼春·欧阳修


樽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这首词开端的“樽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两句,是对眼前情事的直接叙写,同时在其遣辞造句的选择与结构之间,词中又显示出了一种独具的意境。“樽前”,原该是何等欢乐的场合,“春容”又该是何等美丽的人物,而在“樽前”所要述说的却是指向离别的“归期”,于是“樽前”的欢乐与“春容”的美丽,乃一变而为伤心的“惨咽”了。在这种转变与对比之中,隐然见出欧公对美好事物之爱赏与对人世无常之悲慨二种情绪以及两相对比之中所形成的一种张力。

在“归期说”之前,所用的乃是“拟把”两个字;而在“春容”、“惨咽”之前,所用的则是“欲语”两个字。此词表面虽似乎是重复,然而其间却实在含有两个不同的层次,“拟把”仍只是心中之想,而“欲语”则已是张口欲言之际。二句连言,反而更可见出对于指向离别的“归期”,有多少不忍念及和不忍道出的宛转的深情。

至于下面二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是对眼前情事的一种理念上的反省和思考,而如此也就把对于眼前一件情事的感受,推广到了对于整个人世的认知。所谓“人生自是有情痴”者,古人有云“太上忘情,其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所以况周颐在其《蕙风词话》中就曾说过“吾观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之外,别有动吾心者在”。这正是人生之自有情痴,原不关于风月,所以说“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此二句虽是理念上的思索和反省,但事实上却是透过了理念才更见出深情之难解。而此种情痴则又正与首二句所写的“樽前”“欲语”的使人悲惨呜咽之离情暗相呼应。所以下片开端乃曰“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再由理念中的情痴重新返回到上片的樽前话别的情事。“离歌”自当指樽前所演唱的离别的歌曲,所谓“翻新阕”者,殆如白居易《杨柳枝》所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与刘禹锡同题和白氏诗所云“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欧阳修《采桑子》组词前之《西湖念语》,亦云“因翻旧阕之词,写以新声之调”。盖如《阳关》旧曲,已不堪听,离歌新阕,亦“一曲能教肠寸结”也。前句“且莫”二字的劝阻之辞写得如此叮咛恳切,正足以反衬后句“肠寸结”的哀痛伤心。

末二句却突然扬起,写出了“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的遣玩的豪兴。欧阳修这一首《玉楼春》词,明明蕴含有很深重的离别的哀伤与春归的惆怅,然而他却偏偏在结尾写出了如此豪宕的句子。在这二句中,他不仅要把“洛城花”完全“看尽”,表现了一种遣玩的意兴,而且他所用的“直须”和 “始共”等口吻也极为豪宕有力。然而“洛城花”却毕竟有“尽”,“春风”也毕竟要“别”,因此在豪宕之中又实在隐含了沉重的悲慨。所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及欧词此数句时,乃谓其“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所以尤高” 。

是不是这首....

木兰花

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注释

鱼沉:古人有鱼雁传书之说,鱼沉,谓无人传言。

秋韵:即秋声。此谓风吹竹声。

攲(qi)倚、依。

烬(jin)火烧剩余之物,此指灯花。

译文:

自从分别之后,不知你已经到了何方?眼里心中都是凄凉与愁闷,生出不尽的忧愁!你越走越远,最后竟断了音信;江水是何等的宽阔,鱼儿深深地游在水底,我又能向何处去打听你的消息? 昨夜里大风吹得竹林处处作响,传递着深秋的韵律,每一片叶子的声响都似乎在诉说着怨恼。我有心斜倚着单枕,希望梦中能与你相遇,可惜梦做不成,无奈灯芯,又在秋风中燃烬。

赏析:

这是一首别后相思愁绪之词。上片描写思别后的孤凄苦永和对远人深切的怀念之情。下片描写思妇秋夜写到夜间之秋声,形声交错。其景愈转愈凄凉,其情愈深沉。这首词写闺中思妇深沉凄绝的离愁别恨,但词人并没有一个字述及思妇的外貌形象或体态服饰,而是着力刻划、揭示思妇地内心思想感情,这是欧阳修与以往花间派词人的不同之处。词的上片:“别后”二句,不知行踪之恨。“渐行”二句,音讯杳然之恨。词的下片:“夜深”三句,夜间风竹之恨。“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深夜里大风吹得竹林敲击着凉秋的声韵,千万片竹叶千万种声响全是怨恨。借风竹之声诉离怨别恨,很有艺术感染力,尤其“敲”字,极赋神韵,有使此两句字字敲心,声声动魂的神力。“故”二句,梦中难寻之恨。艺术特色:全词八句,突出“恨”字,层层递进,笔触深沉婉曲。

请教意思:劝君著意惜芳菲,莫待行人攀折尽。(宋)欧阳修《玉楼春...
答:珍惜时间,珍惜情意,珍惜人生。

木兰花(欧阳修)翻译
答: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注释 鱼沉:古人有鱼雁传书之说,鱼沉,谓无人传言。秋韵:即秋声。此谓风吹竹声。攲(qi)倚、依。烬(jin)火烧剩余之物,此指灯花。译文:自从分别...

叹逝赋原文_翻译及赏析
答:黄金弄色轻于粉。濯濯春条如水嫩。为缘力薄未禁风,不奈多娇长似困。腰柔乍怯人相近。眉小未知春有恨。劝君着意惜芳菲,莫待行人攀折尽。——宋代·欧阳修《玉楼春》 玉楼春 黄金弄色轻于粉。濯濯春条如水嫩。为缘力薄未禁风,不奈多娇长似困。 腰柔乍怯人相近。眉小未知春有恨。劝君着...

攀折的攀是什么意思
答:劝君著意惜芳菲,莫待行人攀折尽。劝君着意惜芳菲,莫待行人攀折荆。劝君着意惜芳菲,莫待行人攀折尽。游园时不要攀折花木,也不要践踏草坪。公园内的提示牌上醒目地写着“严禁攀折花木”几个大字。爱护花草树木,不攀折,不伤害。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好风傥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答:“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意思:不要爱惜荣华富贵,一定要爱惜少年时光。就像那盛开枝头的鲜花,要及时采摘。如果采摘不及时,等到春残花落之时,就只能折取花枝了。1.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含意很单纯,简单来说,可以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

劝君莫惜金镂衣,劝君须惜少年时,花到折时堪须折,莫待花落空折枝,是啥意...
答:原文:《金缕衣》唐 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注释 ⑴金缕衣:缀有金线的衣服,比喻荣华富贵。⑵堪:可以,能够。⑶直须:不必犹豫。直:直接,爽快。⑷莫待:不要等到。译文 不要爱惜荣华富贵,一定要爱惜少年时光。就像那盛开枝头的鲜花,要及时...

关于理想志气的诗
答:“世俗有时间是金钱”这句话,所以窃取他人时间的小偷,当然该加以处罚,即使是那些愉快的好人,还是该如忌讳疾病地躲避他们。 ——卡耐基 劝君著意惜芳菲,莫待行人攀折尽。 ——佚名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0112621.html?fr=qrl3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答: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本为金陵女子;生卒年不详,唐代金陵(今南京市)女子,能歌善舞。杜牧有《杜秋娘诗》述其事。这是唐代的新歌;乐府诗集列它在近代曲辞中,并题为李绮所作,全唐诗则视为无名氏作。金缕衣:原指金线刺绣的华美衣服,此...

<<玉楼春.杏花>>
答:黄金弄色轻於粉。濯濯春条如水嫩。为缘力薄未禁风,不奈多娇长似困。腰柔乍怯人相近。眉小未知春有恨。劝君著意惜芳菲,莫待行人攀折尽。 江南三月春光老。月落禽啼天未晓。露和啼血染花红,恨过千家烟树杪。云垂玉枕屏山小。梦欲成时惊觉了。人心应不似伊心,若解思归归合早。 金花...

《金缕衣》杜秋娘 赏析
答:余音缭绕,具有不可思议的艺术魅力 金缕衣 唐代:佚名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惜取 一作:须取)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花开 一作:有花)韵译 不要爱惜荣华富贵,而应爱惜少年时光。就像那盛开的鲜花,要及时采摘。如果采摘不及时,等到春残花落之时,就只能折取花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