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的、地、得”的用法?

作者&投稿:贸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的、地、得”是汉语中的助词,它们的用法如下:

1. 的(dé):
- 用于表示所属关系、修饰名词和代词,相当于英语中的“的”、“'s”。
- 例如:我的书(my book);妈妈的笑容(mother's smile)。

2. 地(de):
- 用于修饰动词,相当于英语中的“-ly”。
- 例如:快乐地笑(laugh happily);慢慢地走(walk slowly)。

3. 得(děi / dé):
- “得”读音为děi时,表示“必须”、“得”;“得”读音为dé时,表示结果、程度。
- 例如:
- 必须:我得赶快走了(I have to leave quickly)。
- 结果、程度:跑得很快(run quickly);吃得很饱(eat a lot)。

要正确区分它们的用法,并不总是那么容易。

一般来说,熟悉常用词语的搭配和语境是掌握正确用法的关键。此外,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以提高对“的、地、得”的正确运用。



(一)“的”、“地”、“得”的用法区别本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常识,但在使用中也最容易发生混淆,再加上一段时间里,中学课本中曾将这三个词的用法统一为“的”,因此造成了很多人对它们的用法含混不清进而乱用一通的现象。

结合实例,谈谈“的、地、得”的用法。

一、“的、地、得”的基本概念

1、“的、地、得”的相同之处。

“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2、“的、地、得”的不同之处。

吕叔湘、朱德熙所著《语法修辞讲话》认为“的”兼职过多,负担过重,而力主“的、地、得”严格分工。50 年代以来的诸多现代汉语论著和教材,一般也持这一主张。从书面语中的使用情况看,“的”与“地”、“得”的分工日趋明确,特别是在逻辑性很强的论述性、说明性语言中,如法律条款、学术论著、外文译著、教科书等,更是将“的”与“地”、“得”分用。

“的、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在定语后面写作“的”,在状语后面写作“地”,在补语前写作“得”。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使书面语言精确化。

二、“的、地、得”的用法

1、的——定语的标记,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名词。如:

①颐和园(名词)的湖光山色(主语)美不胜收。

②她是一位性格开朗的女子(名词,宾语)。

2、地——状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形容词(副词)+地+动词(形容词)。如:

③她愉快(形容词)地接受(动词,谓语)了这件礼物。

④天渐渐(时间副词)地冷(形容词,谓语)起来。

3、得——补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后面。“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副词。如:

⑤他们玩(动词,谓语)得真痛快(补语)。

⑥她红(形容词,谓语)得发紫(补语)。



~

如何区分和运用标点符号?
答:如: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也用分号。 冒号〔:〕: 用在提示语后面,表示提起下文或总结上文。运用冒号时要注意其提示范围。冒号提示的内容的末尾用句号。如果一个句号前的内容不全是冒号提示的,则这个冒号用得不正确。如:这种惊人产事实证明:人如果...

语文里的语法结构有哪些?
答:“您”不用于复数,如果需要表示复数,就用“您几位”“您诸位”②第三人称复数代词“他们”可专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们”则专指女性③注意“我们”和“咱们”用法的区别“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也可以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④指示代词“那”用于远指,“这”用于近指⑤代词用得不...

文言文修饰承接区分
答:1. 怎样区分文言文中“而”表承接还是表修饰 1、表承接,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或不译。 例: 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④朝而往,暮而归。 ⑤掩口胡卢而笑。 2、表承接,“接着”“就”或不译。

区分词和文言文
答:1. 语文的文言文怎么区分词性. 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词类活用的情况,即有些词类由于使用的需要,会临时改变它的词性,起另一类词的作用。 如果不能正确掌握它们的用法,理解它们的意思,就不能正确地理解、翻译句子。尤其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是同学们较难区分的,现在就把动词的使动、意动以及为动...

tell apart的用法和tell from有何不同呢?
答:区别:一、意思不同。tell from 分辨,辨别【固定用法有tell A from B】例句:I can tell from your face you are lying ( to me). 我可以从你的表情看得出你在(对我)撒谎。tell apart 区分开,把…区别开 例句:You are now learning how to tell them apart.现在你正在学习如何区分它们...

各种标点符号的如何使用?
答:(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一条没有|母虎的乳虎,每天一匙一匙地用牛奶喂它。) ③ 有人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制得5克铜,求有多少克氢气参加了反应,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占多大体积?(氢气的密度是0.09克/升) 括号里只是注释应当紧挨着正文。 括号里的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这叫句内括号。注释语如果有...

语文语法知识
答:(这个句子中,“我”是主语,“扫”是谓语,“地”是宾语,“在”是副词作状语,因为介词只有带宾语才能充当句子成分,而这个“在”没带宾语,所以它只能作为表情貌的副词。如:我[比他]写得快。(“比”是介词。“比他”是介宾短语作状语)如:咱俩比一比。(没有别的动词作谓语,“比”是动词 谓语)“在、比、...

文言文倒装句区分
答: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方法
答:好的译文能够将一篇文章在另一种语言环境中真实、完美地再现出来。如果将一篇寓意深刻、很有文采的文章翻译得干巴生硬,或艰涩难懂,就没有完全达到翻译的目的,同时也歪曲了原作。可见,翻译不仅是文言文综合水平的体现,也反映出译者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忠实原作、字字敲定、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是翻译文言文时...

和的多音字怎么区分?
答:⑥著,写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⑦以为,认为 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⑧“焉”与“为”合用,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 夫子何命焉为《公输》wèi①介词,为,给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②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③为此 愿为市鞍马,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