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念经为什么要敲木鱼? 和尚打坐念经时为什么要敲木鱼??

作者&投稿:赤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和尚为何敲木鱼

“和尚敲木鱼”是句日常用语,然而倘问和尚为什么敲木鱼,则连和尚自己也说不清楚。《唐摭言》说:“有一白衣问天竺长老云:‘僧舍皆悬木鱼,何也?’答曰:‘用以警众’。白衣曰:‘必刻鱼何因?’长老不能答,以问卞悟师。师曰 :‘鱼昼夜未尝合目,亦欲修行者昼夜忘寐,以至于道’”。这就算是自古至今最圆满的答案了。
其实,和尚敲木鱼原不是用以警戒自己,而是警醒木鱼。它的起源,与7千年前的一次海侵有关。
考古资料表明:距今7千年前,发生了一次叫做卷转虫式的海侵,使浙东平原成了浅海,杭嘉湖平原只剩下一小部分,太湖一线以东全被海水席卷,杭州市区是个海湾。海侵的结果,迫使原始居民一部分后退到会稽、四明、天台山,一部分迁散到浙西和江苏南部丘陵,一部分逃移到了海岛上。
当时的人们还不能科学地解释海侵,就用想象和借用想象去观察、说明它,并口口流布代代相传,到战国的时候,经过一个叫列御寇的人的综合熔裁和再创作,就产生了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粒光彩闪烁的明珠 ——《列子·汤问》。《汤问》说:在渤海之东的海岸上,原有5座神山,都是仙圣居住的地方。因为神山无根连着,所以时常随波飘荡。仙圣们很是担忧,就向天帝禀告,天帝命禺强带15只巨鳌,用鳌头把神山顶住,这五山才固定不动。而龙伯国有个特别高大的人,他抬起脚来只要走几步,就能踏遍五山。他来到这里,一下子就钓走了6只鳌,于是岱舆、员峤这两山沉入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
古代的方位概念与今不同,《汤问》说的渤海之东,指的就是浙江海岸,所谓神山,就是会稽、四明、天台山以及由这些山脉自西南向东北倾斜、陡落东海而再起的舟山群岛、嵊泗列岛,“仙圣之播迁者”就是创造史前文化的原始居民。与列子同时代的庄子,也说过任公子“蹲乎会稽,投竿东海”钓鳌的寓言,他们两人说的都是同一个内涵,秦、汉、晋、唐的许多名流文人都到这里来寻神山,并自称是钓鳌客。可见这次海侵影响之深远了。
《汤问》是海侵的产物。人们既然把沧海横流归罪于鳌鱼的失职和禺强的管束不严,于是就仿鱼雕木,来象征鳌鱼,并请那谈空说无的和尚,朝朝暮暮地敲打它,使它常备不懈,防止被钓。这就是和尚敲木鱼的原始象征意义;而那脚踏鳌鱼背的观世音菩萨,则是木鱼的后起象征意义。她在印度,负的是观闻世间苦难之音,拯救众生普渡到极乐世界的使命,到中国以后,了解到民间对鳌鱼的关注,就多了管教鳌鱼的职务,没日没夜地站在鳌背之上。上面说的那位白衣,虽然开动脑筋好问,但没有追究到底,以致卞悟师的胡诌流传至今。(选自竺岳兵著《唐诗之路文化底蕴趣谈》)

有一种传说,据说:从前有一位比丘,因为他违背了师父的教诫,下一世便转生为鱼类。那条鱼在背上生了一棵树,于风涛激荡的时候,痛苦难忍,以至于流血。后来他的师父从海上经过,怜悯他所受的痛苦,就为他启建了一场水陆法会,那位有罪的比丘仰仗那一场‘水陆法会’的功德利益,才得以脱离了鱼身。他的师父依照罪僧的遗言,把他身上的那一棵树,刻成了鱼的形状,悬挂在寺院里,用以警示僧众们.

据百丈清规注和佛教仪式须知这两种典籍说:‘相传:鱼类目不阖睛,昼夜常醒;所以佛门中,就用木料雕刻成鱼形的“木鱼”,在赞诵时敲击它,以便警惕大众不要昏沉懈怠。’

念经敲 木鱼 它的抑扬顿挫,都有定律,使人听了生起深思,帮助启发道心。

打节奏用的,也可以说是在奏乐。只有心无杂念才能让节奏都是一样的。老和尚一听就可以听出来徒弟专心不专心!

呵呵,一个是提醒,让念经的人精进,不要懈怠。一个提神,使念经的人不要打磕睡。再者使人心静,有排除杂念的作用。

因为如果他光嘴动手不动,他的手无事可干,所以也得找点儿事儿干。

和尚打坐念经时为什么要敲木鱼??~

1.木鱼是“梵吹”(宗教歌曲)的伴奏乐器2.唐代高僧怀海禅师所撰《敕修清规》之中:“木鱼,相传 木鱼云, 鱼昼夜常醒,刻木像形击之,所以警昏情也”3.汉朝时期,慈光大师和两个僧徒去西天取经,取经回来时经书被大鱼一口吞了,为讨还经卷,僧侣们每天敲打大鱼头口念“阿弥陀佛 ……” 后来鱼头敲烂了就用木头做成鱼头状继续敲

木鱼是佛教的一种伴奏乐器。
“木鱼”之名,最早见于唐代高僧怀海禅师所撰《敕修清规》之中:“木鱼,相传 木鱼
云, 鱼昼夜常醒,刻木像形击之,所以警昏情也。”据此,木鱼当为佛门僧侣所创制,有警示僧众昼夜不忘修行之意。

和尚打坐念经时为什么要敲木鱼??
答:1.木鱼是“梵吹”(宗教歌曲)的伴奏乐器2.唐代高僧怀海禅师所撰《敕修清规》之中:“木鱼,相传 木鱼云, 鱼昼夜常醒,刻木像形击之,所以警昏情也”3.汉朝时期,慈光大师和两个僧徒去西天取经,取经回来时经书被大鱼一口吞了,为讨还经卷,僧侣们每天敲打大鱼头口念“阿弥陀佛 ……” ...

和尚为什么要敲木鱼?
答:因为即使在晚上,鱼在水里也不会闭眼睡觉,为了勤修道业,用木鱼来警策大众要抓紧时间来用功办道。另外,寺院早晚上殿,木鱼用来引导僧众把握诵经时的轻重快慢,让大家凝心一处,不起杂念。

在古代"为什么和尚每念一次经都要敲木鱼???
答:僧人的每一个法器都有它的用途,并不是所有的人在念经的时候都瞧木鱼,只有大家一起念诵,或者是为人做佛事的时候,念经才敲木鱼。一个字敲一下,这样大家念的整齐,不会有块有慢,在为亡者念诵的时候敲木鱼是要让亡者跟着一起念诵。电视里演的那个一个和尚拿一个木鱼大家一起念那个都是不对的,...

和尚打坐念经时为什么要敲木鱼??
答:云, 鱼昼夜常醒,刻木像形击之,所以警昏情也。”据此,木鱼当为佛门僧侣所创制,有警示僧众昼夜不忘修行之意。

和尚念经时为什么要敲木鱼?这个是儿子近几天追问我的问题.
答:有两种作用,一是大众诵经以木鱼声为节奏,可使念诵声音齐整、音韵和雅;二是木鱼“梆”、“梆”的声音,可以驱除睡意和杂念(一般寺院早上3、4点钟就起床洗漱上殿诵经,晚上坐禅)令大众集中精神专心念诵、不打瞌睡,佛门用鱼常不合眼表示勇猛精进,木鱼之形本身就是在提醒修行者切勿懈怠,当精勤学修...

和尚为什么要敲木鱼呢?在佛法中有要求吗?
答:敲击“木鱼”,要用力平稳,不可忽轻忽重,忽缓忽急。如果须要快敲,应该由缓入急,渐渐加速。木鱼是为了警醒,假如一个人常自警醒,木鱼就没有什么用处了。我常常想,浩如瀚海的佛教经典,其实在讲心灵的种种尘垢和种种磨洗的方法,它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恢复人本心里明澈朗照的功能,磨洗成一面镜子...

"为什么念佛时要敲木鱼
答:木鱼是佛殿里的法器,是一种木制品,剖木为鱼形,中凿空洞,敲之发出声音。 木鱼有两种:一种为圆形,刻有鱼鳞,和尚念经时敲敲,以调音节。又说,鱼睡眠时是不闭眼的,提醒和尚念经时要集中精力,不要闭眼入睡。另一种为长形,悬于寺院斋堂之前,朝、中二时粥饭击之,禅僧呼之为“梆”。 关于...

和尚念经为什么要敲木鱼
答:只有十方丛林方可鱼头朝外。和尚敲木鱼除了上述用途外,尚有它更深一层的含义,就是“自警”。因为“鱼昼夜未尝合目,亦欲修行者昼夜忘寐,以至于道”。这里说得十分明白,佛教徒在修行中的这种“警众”与“自警”(不寐),乃是他们之所以敲木鱼的宗教内涵。亦表示不贪睡,要精进,不懒惰、懈怠。

为什么和尚念经时会一只手敲木鱼?
答:因为庙里通常会很安静,太安静的地方反而更显诡异,为了打破这种给人毛骨悚然的感觉,于是和尚也就是说出家人的发明者如来让膝下众多弟子右手敲木鱼,左手执佛珠,嘴里边念“南无阿弥陀佛”!

和尚念经为何要敲打木鱼?
答:除此以外,别无他物。师徒四人暗自纳闷,阿傩、伽叶也不言语,只是笑嘻嘻地让唐僧对着木鱼坐好,摆好纸笔,然后对着鲤鱼轻轻吆喝一声,只见鲤鱼把口一张,经文便源源不断地从它口中吐了出来。这下可忙坏了师徒四人,不停地轮流抄着,别看孙悟空降伏妖怪挺勤快,可要他抄经,却没这份心思,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