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店镇的历史沿革

作者&投稿:冻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958年属蒲楼公社,1973年析建遵化店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50平方千米,人口2.9万人。遵化店镇辖周湾、桑庄、张村、屈庄、代庄、霍张、西赵、汝坟桥、张楼、遵化、祁营、大王庄、韩庄、石灰厂、蒲楼、溪庄、孙庄、裴庄、温庄、严村、节张、陈庄、张庄、张寨24个行政村。1997年12月遵化撤乡建镇,1998年被省政府批准为小城镇建设综合改革试点镇,2000年又被确定为河南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



~

店门镇的历史沿革
答:远远望去,宛如轻舟扬帆,当时人们给此地取名“店门船”,后演变为“店门前”,并逐渐发展为一个小集镇。1953年成立店门乡,1993年10月,建立店门镇,1995年5月,又将原祝融乡并人其中,成为衡山县18个乡镇中面积最大的乡镇。总面积 96.9平方公里,辖21个村,l个居委会,283个村民小组。

清风店镇的历史沿革
答:朱德总司令和聂荣臻司令员,指挥晋察冀野战军在河北省定州市发起“清风店战役”,取得了“扭转华北战局”的重大胜利,为解放石家庄和党中央毛主席进驻西柏坡指挥“三大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定州市人民政府,为纪念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清风店大捷”,缅怀革命先烈,在当年战场的中心——定州市清风店镇西南合...

我想了解四川中江县的人文地理,悠久历史,风土人情,生活习惯,衣食住行...
答:历史沿革:宋改中江县。以古中水(今罗江)而得名。 1991年,中江县辖26个镇、21个乡: 凯江镇、仓山镇、龙台镇、辑庆镇、兴隆镇、广福镇、冯店镇、永太镇、黄鹿镇、永兴镇、回龙镇、永安镇、南华镇、双龙镇、玉兴镇、继光镇、会龙镇、积金镇、太安镇、通济镇、悦来镇、集凤镇、富兴镇、万福镇、普兴镇、...

黄店镇的历史沿革
答:黄店镇是中国孝道文化发祥地之一,古代的纯孝乡就是由皇帝赐封的,在三峰殿内设有三孝子的展厅。宋宣和五年(1123年)改名纯孝乡,宋代,该地有陈天隐孝子,事母至孝,远近闻名,宋宣和五年,金华郡守范之才呈奏朝廷,诏恤其家。继后有董少舒和金景文孝子,宋咸淳四年(1268年),知县又奏请于...

商店镇的历史沿革
答:商店镇自元至正元年(1341年)起形成居民聚落。1945年解放前,该镇属阳信县第三区管辖。解放后于1947年建立第三人民政府,下设15个乡。1956年12月撤区划乡,第三区划为菜园刘、商店、小桑、大董4个乡。[沿革]1958年建商店公社、小桑落墅公社,1964年改商店区及小桑落墅小公社,1970年复改公社。...

店头镇的历史沿革
答:店头镇为周原的西侧,其中好畤河村曾是唐朝好畤县的县址,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好畤县移治于今永寿县西南好畤河村。蒙古至元元年(1264年)五年(1268)将好畤县废入乾州。1956年3月撤区并乡时,店头乡、梁家乡与乾县的羊毛湾、周家、黎家河、成家河、周家塬合并建立店头乡。1958年10月,店...

赊店古镇的历史沿革
答:”清乾隆、嘉庆年间商业兴隆,繁荣异常。水运发达,南通荆楚,北达幽蓟,东连闽浙,西接雍凉,为中原、江南数省货物集散之商埠。乾隆二十年(1755 年)建赊店巡检司、设营讯、把总署。鼎盛时期,镇内流动人口达十三万之众。21 家骡马店朝夕客商不断,48 家过载行日夜装卸不停。白日千帆过,夜间万盏灯。

老店镇的历史沿革
答:本镇历史文化沉淀深厚,革命传统悠久。早在汉代,堂琅府治所便建置于此。解放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永琨支队下属游击队更是活跃于坪地营、尹武、铅厂一带,开辟了巧家最大的游击区。1988年12月撤区设乡,从包谷垴区划出尹武、阿泥卡和坪地营三个村,从铅厂区划出老店、治乐和...

夏店镇的历史沿革
答:民国时期为三区公所治。民国34年(1945年)9月属本县第七区治,1954年为镇治,1956年为乡治,1958—1983年为公社治,1984年年改社为镇。2000年4月20日由原夏店镇、九庄乡、南邯乡三乡镇合并而成,辖57个行政村,185个自然村。下辖行政村分别为夏店、范岭、桥头、岸底、化岩岭、新庄、霍村、...

湖北省大治市有多少个乡镇
答:是大冶市。截至2019年7月,湖北省大冶市有10个乡镇。10个乡镇分别为:金牛镇、保安镇、灵乡镇、金山店镇、还地桥镇、殷祖镇、刘仁八镇、陈贵镇、大箕铺镇、汪仁镇、茗山乡。大冶地处鄂东南,长江中游南岸,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之美誉,有着3000多年的采冶史,1000多年的建县史。宋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