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村镇的历史沿革 番禺区钟村镇分别有什么村?

作者&投稿:正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钟村镇境内出土的东汉(25~220年)墓砖、陶屋和南北朝时(420~589年)的四系陶罐等文物推断,先民很早便在钟村地区活动或居住。但据现存各姓氏族谱记载,大多数是南宋时(1127~1279年)从南雄珠玑巷迁来的。钟村居民的繁衍和发展,主要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
清代,今镇境属沙湾司;民国时为同风乡;建国初期,属禺南西区。1950年禺南西区分为三区和四区,同风乡属第三区(区府设在南村)。1954年三区分为五区和六区,同风乡属第六区(区府设在大石)。1956年,撤区,为钟村乡(大乡)。1958年“公社化”初期,属番禺人民公社大石团。1959年6月从大石析出为番禺县钟村人民公社。1984年公社改区,称钟村区。1987年建镇。钟村地区的行政领导机构历来设在钟村。
钟村镇现辖1个居委和钟一、钟二、钟三、钟四、胜石、诜敦、谢村、汉溪、石一、石二、石三、石四、韦涌、大洲、屏一、屏二、都那17个行政村。按地缘、自然环境大致可划分为五个片:钟村片(钟一、二、三、四村及胜石),谢村片(谢村、汉溪、诜敦),石壁片(石一、二、三、四村),韦涌片(韦涌、大洲),屏山片(屏一、屏二、都那)。



钟村的发展历史~

钟村,是广德岳飞抗金遗迹之一,位于安徽省广德县横山西北麓,距县城约4公里。岳飞与金兵鏖战于城郊时,钟村曾是岳家军的大本营。

一:钟村镇现辖1个居委和钟一、钟二、钟三、钟四、胜石、诜敦、谢村、汉溪、石一、石二、石三、石四、韦涌、大洲、屏一、屏二、都那17个行政村。按地缘、自然环境大致可划分为五个片:钟村片(钟一、二、三、四村及胜石),谢村片(谢村、汉溪、诜敦),石壁片(石一、二、三、四村),韦涌片(韦涌、大洲),屏山片(屏一、屏二、都那)。
二:钟村镇在县境西北部,距县城市桥6公里。东南与沙头接壤,西隔陈村水道与顺德陈村、碧江相邻,西北在陈村、三山水道交汇处,与南海林岳相望,北邻大石的猛涌、礼村,东与南村的里仁洞接壤。全镇总面积52平方公里

新村镇的历史沿革
答:一切都新,故名新村集。该集市座落在全镇中心位置,面积1.2平方公里,镇委、镇政府及其所属各站所,企业单位都驻于此,交通发达,客商云集,贸易繁荣。 1958年建新村公社;1984年改成新村乡,和现在区域内的郭洼乡、天棚乡一起属于柴集区;1992年合并郭洼乡、天棚乡和新村乡,改新村镇。

田村镇的历史沿革
答:以驻地命名。解放初属田村区。1958年与白鹭、白石联合成立苏区公社(后改为田村公社)。1962年划分为白鹭、白石、田村、庙前、坪坑5个公社,1965年庙前、坪坑、田村并为田村公社,1968年白鹭、白石并入田村公社,1972年恢复白鹭、白石2公社。1984年改田村乡、白石乡,1988年建田村镇。2001年,白石...

景村镇的历史沿革
答:1994年,景村区四周与古城、兑山、石坡区和商州市花插交界,总面积239.3平方千米,总户数12223户,总人口4622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14人,辖景村镇和杨圪、牛湾、油泉、杨村、张河、柏峪寺6乡,共57个行政村,293个村民小组,区公所设在景村街,其中:景村镇面积21.1平方千米,共2601户、...

谷村镇历史沿革
答:谷村镇的历史可追溯到1948年,当时它被命名为谷村乡,隶属于本县的第二区。1949年,更名为漕河区。1956年,谷村乡被撤销,谷村被单独划为行政区域。紧接着,在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谷村归属于上游人民公社,即使在曲阜和滋阳合县的年底,仍保持这一归属。1962年,曲阜和滋阳再次分县,谷村改称...

桑村镇历史沿革
答:随后在1966年5月,桑村区设立,紧接着在1967年,又成立了革命委员会。直到1968年,桑村归属于济宁地委滕县桑村人民公社。1983年11月,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桑村划归新设立的山亭区。1984年5月,桑村由乡改为了现在的乡镇形式。1992年3月,桑村进一步发展,撤销了乡,升格为镇。目前,桑村镇下辖53个行政...

张村镇的历史沿革
答:《安徽地方志》载:文洲,“唐武德三年(620年)置,治鲁丘堡,并置药城县,属文州。四年,废州,改药城县为文城县,以故州治为名。七年撤,并入城父县,故治位今利辛县西张村铺集西高处。”利辛县别称文洲即源于此。《利辛县志》说:张村“明朝已称张村铺……隶属亳县地。西汉时,集西设有兵...

小淹镇历史沿革
答:8.柘林镇的历史沿革 柘林镇是座新兴集镇。原旧柘林街在修河岸边,即现柘林镇西北,相传该处原有一片天然柘林,镇区内现状道路呈枝状布局,其中主干道4条(沿河大道、农民街路、东湖路、柘林街大道),支路9条(红旗路、永福路、明珠路、坝前路、沿河路、永康路等)主干道路面宽15—16米,总长3120米,支路面宽5—7...

南村镇的历史沿革
答:因该镇驻地南村而得名。原为正定县东南部较大的村镇,历来是这一带的政治、经济中心。1947年后曾是区公所、镇政府所在地。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划归石家庄市管辖,为东风公社和南村管理社驻地,1961年调整公社规模,将南村管理区划为一个公社,因公社管委会驻南村,故名南村公社。1965年1月又划归正定县...

桑村镇的历史沿革
答:桑村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村落,明正统年间,为安乐乡,清初称乾镇集。清末, 此地大兴养蚕,遍植桑树,被人称桑村,沿用至今。1949年10月至1958年3月属滕县三区(即桑村区),辖七个乡。1958年10月建桑村人民公社,1966年5月建桑村区,1967年建革命委员会。1968年属济宁地委滕县桑村人民公社,1983年...

靖港古镇的历史沿革
答:靖港镇,是湖南有名的历史文化村镇,2011年12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靖港原名芦江,又名沩港,系沩水入湘江口。曾有“小汉口”之称。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下游西岸,距离长沙城区约为30公里,属望城区所辖乡镇。靖港扼湘江逆上长沙之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朝《一统志》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