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学习倦怠的原因及应对方式? 如何平稳度过学习倦怠期?

作者&投稿:於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长时间的学习中,学生的精神面貌有时会显得萎萎缩缩,这就是学习上的倦怠。学习的倦怠是一种消极的萎靡不振的身心状态,是乏力、焦虑、厌倦、冷漠、消沉、郁闷、悲观等的综合反映。因此,学习倦怠的学生可能会有这样一些表现:他们总是身体困乏,反应迟钝,动作缓慢,冲刺无力。他们有厌倦感,什么都不想做,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即便是曾经感兴趣的学科,喜欢参加的活动,也感到无味。厌倦到了一定的程度,甚至可能对学习、学校、书本、教师等都产生厌恶感。他们过度焦虑,在考试等压力下担心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害怕自尊心、自信心受挫,精神紧张,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情绪躁动,寝食难安。他们表现冷漠,对学习和学校生活中发生的一切都漠不关心,失去了年轻人的神气、热情与激情。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成败得失,对教师苦口婆心的教导等等都无所谓。他们态度消沉,情绪低落,灰心丧气,无精打采。他们感到郁闷,郁郁寡欢,闷闷不乐,长吁短叹,把所有的愁苦、愤懑积压于心,不向别人倾诉。他们悲观,心灰意冷,意志消沉,气馁绝望,自暴自弃。低估自己的能力,把自己的理想、前途、希望和愁苦的命运连在一起,在无人的角落里叹息、呻吟。

这种倦怠现象是学习过程中发生的,是每个学生都可能发生的,只不过在不同学生的身上发生的程度不同而已。学习倦怠必然使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效率低下,学习困难,严重者还容易感到学习乃至生活乏味,厌倦学习和学校生活,逃学,动力丧失,理想破灭,最终走向学业失败,甚至终身厌恶读书,视学习为畏途。学习倦怠还容易导致情绪不稳,喜怒无常,急躁任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灰心丧气等消极状态,甚至形成逆反和扭曲心理。比如,对学校的行为规范产生反感、厌恶、抵触的心理。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对榜样和先进人物无端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老师、家长和周围事物持消极、冷漠、反感甚至对抗的态度。在内容上不分正确与错误、精华与糟粕,一概排斥;手段上只是简单地抗拒,情绪成分大,为反抗而反抗;在行为上表现出这样的倾向——越是禁止的东西越是感兴趣,越是不让做越是要做。

有研究表明,一个人的生理状态严重地制约着心理状态。还有研究发现,一个人的心态至关重要,适宜的心态会使其不由自主地、欣欣然投入其中,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不良的心态则会阻碍其进入学习情境,影响学习的效果,甚至会使学习过程无法完成。还有研究表明,焦虑与学习成绩之间呈现一种“倒U型曲线”关系,焦虑水平过高会引起学习障碍。而消极情绪等会干扰学习等有序的动机性行为,妨碍学习活动的进程,降低学习活动的效率。会使身体失去平衡而处于不正常的状态,并带来一系列的行为紊乱。人处在过度紧张的情绪状态下,记忆力下降,思路易堵塞,想象力贫乏,动作的准确性降低,不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容易失望、悲观,放弃自己的愿望,有时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总之,倦怠等消极的身心状态有很多问题,所以有必要加以研究,分析它的原因,思考它的对策。



每个学生在学习上的倦怠程度不一,造成其倦怠的原因也不尽相同。一般地,学习过分紧张,破坏生命节律,学习和升学上的压力过大,学习上的挫折与归因不当,缺乏自信心等都是学习倦怠的根源。

1、学习强度过大,身心过度疲劳。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下,一些学校和学生总是加班加点,延长学习时间,加大学习强度,学生自己常常违背生理变化规律,该休息时不能休息,该学习时只能是强打精神,结果让学生疲惫不堪,学习效率下降。这种疲劳最明显的表现属于生理方面的,比如腰酸背痛、肌肉痉挛、眼球发胀发疼、打瞌睡等。疲劳使大脑活动的机能降低,长期过度的疲劳,就会感到头痛、失眠、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前记后忘、成神经衰弱等。生理上的疲劳又容易导致心理上的倦怠,比如情绪不稳,烦躁易怒、郁闷悲观等。

2、学习压力过大,心理负担重。学生感到的压力主要是学业压力和与学业有关的压力,比如学科名目繁多,学业难度大,教学速度快,跟不上老师的步子,就会产生压力;各种考试尤其是升学考试压力太大;教师的过高要求与批评有压力;家长期望过高会造成压力;同学间的竞争竞赛也会产生压力。研究表明,适度的压力是有必要的,没有压力可能什么也做不成;但是如果压力过大,就会走向反面,造成紧张和焦虑。过大的压力使学生吃不好,睡不香,萎靡不振,甚至会造成生理上的不适,比如虚汗、头昏眼花、肢体麻木、胃痛、尿频尿急等。如果长期处于这种压力之下,免疫功能就会下降,身体就会受到伤害。

3、挫折过多,归因不当。学习困难、作业错误、考试失败都是学生学习中常常遭遇到的挫折。应该说,一个人受点挫折并不是什么坏事,但如果经常遭受挫折就可怕了。偶尔受到一点挫折,可能有助于学生养成知难而进,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精神,有助于意志的磨砺。而经常性的挫折则会使人沮丧、烦恼、厌倦、气馁、绝望。不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体验可能不会一样。在挫折面前,一些学生会分析原因,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力、态度等作出判断和评价。这就是所谓的归因分析。如果归因不当,例如将别人的成功归因于运气好或有着自己可望而不可及的能力,将自己的失败归结为自己的无能或缺陷,那么就会产生悲观的情绪体验,形成“无法预期,不可控制”的心理判断。一旦如此,就会丧失学习信心,为悲观情绪所俘虏。总之,归因不当也会给学生带来不好的状态。

4、自信心缺乏,自我评价消极。有心理学家认为,不相信自己的价值与能力,缺乏自信是诸种不良性格的根源,几乎所有心理病症,如恐惧症、强迫症、抑郁症、焦虑、口吃、神经衰弱等,从本质上讲都可以归结为没有自信心所致。很多学生,会因自信问题而使自己出现种种诸如沮丧、生气、焦虑、抑郁等消极的情绪情感反应。对自己能力的悲观认识和评价,容易形成一种无能感。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基础太差,认为自己不行、没用,悲观失望,自暴自弃。有的甚至会无端地自怨、自责,夸大自己的缺点,看不见自己的优点,没有什么好的期待与理想。而一旦遇到挫折,就更容易丧失自信心和好胜心,陷于不良的心绪之中。

5、学习环境不适。环境对人的情绪、情感的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素雅整洁的房间,光线明亮、色调柔和的环境,会使人产生恬静、舒畅的感觉,阴暗、狭窄、肮脏的地方,会给人带来憋闷和不快的感觉。学习环境不适,也容易引起学生倦怠。比如闷热的天气、刺眼的光线、刺耳的噪音、刺鼻的恶气等都容易使人烦躁、困倦、恶心。现在在多媒体教学中,许多学校教室里,一上课就拉上黑黑的厚窗帘,熄灭电灯,整堂课都要求学生抬头看有着密密麻麻文字的屏幕,空气不流通、昏暗的灯光、疲劳的视觉、僵硬的脖子,都会使学生昏昏欲睡。再如空间狭窄、座位过高或过低等也都使人感觉不适。此外,学习环境中还有一种因素容易使学生倦怠、厌烦,这就是教师不当的教学态度和方式方法。首先是教师不懂得尊重学生,不理解学生的内心体验,对他们的能力、成绩,不能客观全面的评价,往往只用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甚至对成绩差的学生进行粗暴的训斥,这样深深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甚致促使大多数学生感到进步无望,从而产生反抗等消极情绪。其次是教师的教育内容单一,教学内容呆板,枯燥乏味,教学方式生硬,都会导致学生失望、悲观和厌学。



如何解决倦怠的问题呢?首先当然要认清倦怠因何而起,从何而来,这样才好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如果是因为学习太久身体过度疲劳造成,那么就赶快给自己放个假,多多休息一下;如果是心理问题,那还得用心药医治。但总体说来,调节并不是单一地采取某种方法,而是把几种方法综合在一起,这样会起到更好的效果。最好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自己的方法。还有一个原则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确立学习的目标。要学会适应和改变环境,以积极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培养业余爱好,参加娱乐活动和体力锻炼,建立新的行为模式,使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乐趣,给自己一片晴朗的天空。在这样的原则下,可以尝试如下调节方法。

1、恢复体力和脑力

顺应生物钟的节律,安排学习和生活。生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人体各器官的状态时刻都处在变化中,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生物节律。在一日内睡眠及觉醒、消化、能量代谢、体温、血压、内分泌等生理现象的变化最明显。能量代谢、体温、心跳、血压等节奏的升降,表现为上午较低,下午较高。因此,人的感觉、情绪、记忆、思维、警觉性、食欲等心理现象,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活动能力方面,早晨能力逐渐上升,上午9时前后达到最高,随后逐渐下降,下午2-3时降至白天的最低点,晚上8时左右又出现新的高峰。在记忆方面,一般人每天有四个记忆高峰时间:第一段时间为清晨起床后1小时;第二段时间为上午8时到10时;第三段是傍晚6时到8时;第四段是晚上临睡前[1]。只有顺应这种节律(当然,这里谈的是普遍现象)变化,安排好学习和生活的时间,才能感到身体的舒适,工作和学习的效率提高。反之,如果破坏这种节律,逆节律而动,就容易出现问题。所以,应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适度运动,学会放松。适度运动也有益于恢复疲劳。比如课间走出教室,活动活动腰肢,课外散散步,适当锻炼锻炼身体,不仅可以起到放松的作用,还可以增强体力。而且通过适当的锻炼而不是剧烈运动,容易增加食欲,摄取足够营养,促进新陈代谢,保持旺盛的精力。除了运动之外,练习一些特殊的放松方式,比如闭合双眼,深度呼吸,或者舒适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舒展四肢,同时向各部位传递休息的信息,也是有益的。

科学用脑,减少疲劳。科学用脑应该懂得和利用大脑左右两半球的不同功能。大脑左半球是记忆、语言、分析、判断、推理、计算、书写等智力活动的中枢,偏重于抽象思维;大脑右半球偏重于形象思维,主要负责视知觉、空间定向、音乐舞蹈、身体协调、情感、直觉等心理活动[2]。因此,把数学、哲学等需要高度抽象思维的活动同音乐、绘画、文娱体育活动交替进行,可以提高大脑皮层有关区域的兴奋性,克服大脑疲劳。同时要做到体脑结合与劳逸结合。大脑进行紧张的智力活动的持续时间总是有一定的限度。因此,学习一段时间后就应该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以及适当的休息放松,以保证脑功能的恢复,提高学习效率。

2、舒缓压力,放飞心灵

用放松法舒缓压力。自我解脱,自我放松是舒解压力的渠道。顺其自然,想休息便休息,想睡觉就睡觉,想发呆就发呆,这是放松的方式。还可以通过娱乐活动,听听音乐等进行放松,因为音乐对调整人的紧张情绪起着积极的作用。还可以通过想象,暂时抛开一切烦恼,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放飞自己的心灵。如在轻音乐的伴奏下,冥想自己进入大自然的美境,冥想听到小溪流水、小鸟鸣叫,看到彩蝶飞舞,自己自由自在在沐浴阳光,或冥想在海边日光浴,听海涛波浪等,以舒适的环境达到身心放松。

用宣泄法舒缓压力。受挫以后,心理上处于焦虑、愤怒、冲动的应激情绪状态之中,如得不到妥善的化解,可能表现出攻击、轻生等种种消极的行为反应。如果采取可控的、合乎社会规范的方式宣泄受挫折后的紧张心理,对恢复心理平衡十分必要。在紧张状态下,情绪和情感的宣泄也是必要的,当然宣泄一定要有节制,应注意方式、方法、时间和场合,应尽量不影响别人。常用的宣泄方法有:(1)倾诉。将郁积在心头的学习上的困惑和困难向师友亲人诉说,以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扫清心灵上的阴霾。(2)哭喊。到没人的地方痛哭一场,或者大叫大喊,往往有助于宣泄愁苦。(3)剧烈的体育运动。(4)书写。可以通过胡乱涂鸦或者写日记的方式,宣泄心中的苦闷。(5)唱歌。在家里唱唱歌,可以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艺术氛围中,从而减轻压力,调节情绪。(6) 在电脑中做一个电子作品,比如画张画、做一个小动画等,在作品完成过程中,由于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可以忘却所有的不愉快,同时使自己有一种成功感。

用语言暗示法舒缓压力。面对压力,可以通过语言暗示来调节。比如,自言自语地说,“振作起来,还有希望”;“别紧张,没什么大不了的”;“天无绝人之路,即使失败,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等,还可以读或背一些格言。通过语言的自我暗示和自我安慰、格言的启发与激励,可以舒缓压力,转换心情,振足精神。

3、改善学习,创造成功体验

面对失败和挫折,不能以酒消愁,更不能自暴自弃,最理智的是在正确认识挫折的基础上,以积极的方式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这种积极方式主要是改进学习,创造成功体验。

改善学习方法。学习的成功与否多半取决于学习方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方法,从而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有的人善于记忆,有的长于理解,有的偏好形象思维,有的喜欢抽象思维。每个人都应当研究学习方法,这也应当是所谓研究性学习之一维。寻找适合于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进行成功的学习,丰富成功体验。在信息时代,尤其是要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改变学习态度。学习的成功与否还取决于是否投入。要自觉做好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听课;积极参与问题的思考讨论,认真记好课堂笔记;集中精力,认真投入。在精力分散时,需要同外界刺激的干扰作斗争,时刻提醒自己“别走神”。在精神懈怠时,要以生活的哲理、名人名言等来激励自己,并以此为动力,把追求的目标升华到更高的层次,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寻求新的满足;或者立个牌子写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话,随时警醒自己。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要不断培养学习的兴趣,把学习看成是一件乐事,才能减少倦怠感。在考试失败时,也不要自卑。相反应该找出失败的原因,改变学习方法,调整学习计划,补缺补差,重新振作起来。

调整学习目标。学习的成功与否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目标和自我期望值的大小。如果目标太大,超越了自己的能力,就给自己增加了额外的压力,而且也容易招致失败的打击,丧失兴趣和信心。因此要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设立具体而恰当的学习目标和计划,这样才可能获得成功体验。如果目标不切实际,期望过高,比如一个成绩最差的学生要在短时间里一跃为全班第一,恐怕不大可能,这个目标就要适当调整。通过小目标的不断实现最终获得大的成功体验,找回自信是有意义的。

4、积极评价,找回自信

每个人都应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但是,在学习倦怠时,不要苛责自己;不要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否定自己,相反应当充分看到自己的实力,肯定自己的成绩。这样能驱除自己心头的阴霾,看到前途的光明。

对自己的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肯定自己。把失败归因于主观因素,会使人感到内疚和无助;把失败归因于客观因素,会产生气愤与敌意。因此,受挫折以后,应当冷静、客观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找出造成挫折的真实原因,对挫折做出客观、准确的归因,从而有效战胜挫折。同样对自己的成功也要认真加以分析,找到成功的原因,从而看到自己努力的意义和前进的方向。

保持乐观的心态,肯定自己。悲观的人却常常焦虑不安,总是后悔没能把事情做得更好。于是,对自己就总是既有无穷的要求又有无穷的懊恼。而乐观的人通常自我感觉良好,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常会看到光明的一面,多想生活中让人高兴的事,也能发现新的意义和价值。他们不会怨天尤人,更不会自暴自弃。他们相信:花儿谢了,还会有重开的时候;河水冻了,还会有消融的时候。

5、适应或改造环境

要适应和改造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首先是沟通,主要是与父母和老师沟通,一方面适应他们的要求,但同时还可以向他们提出意见和建议,从而改变优化这种环境;有时需要适当的情绪发泄,把闷在心里的苦恼向他们倾诉出来。比如学校和家庭的压力过大了,不愿面对父母,不想见到老师,此时,可以利用手机短信、QQ聊天工具、email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沟通,向父母和老师说明自己心中的苦闷和压力,争得父母和老师的理解、合作,共同减轻学业上的负担和压力,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物理环境,从而改变自己的心情。比如由于学习或人际关系原因情绪低落时,应自觉地走到大自然中去,到绿色的世界中去,绿色象征春天,象征生命,象征青春与力量,到大自然中欣赏美好风光是摆脱苦恼,营造良好心态的好方法。或者改变自己的卧室、学习空间、课桌等的摆设,让心情焕然一新。或者买一束鲜花摆在床头,闻闻鲜花的芬芳;或者贴几张风景画、人物图象等,如此等等都可更新环境,调节心情。

增强自我调适能力。焦虑、烦恼、心理冲突等在人生旅途中在所难免,关键是要有自我调适的技巧和能力。那些自我调适能力差的人,则不能根据生活环境的变化相应地进行自我调控,不能主动地去适应新的环境,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心理失衡的发生。一旦发生心理失衡,又不能及时地进行控制,往往使失衡心理进一步倾斜与恶化。而自我调适能力强的人做事能往最坏处着想,最好处努力。无论发生什么变故,都会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善于以科学的方法调节自我,始终把自己的心理状态调适到愉悦、平静、进取的状态。

1.引起学习倦怠的原因及应对方式?~

在长时间的学习中,学生的精神面貌有时会显得萎萎缩缩,这就是学习上的倦怠。学习的倦怠是一种消极的萎靡不振的身心状态,是乏力、焦虑、厌倦、冷漠、消沉、郁闷、悲观等的综合反映。因此,学习倦怠的学生可能会有这样一些表现:他们总是身体困乏,反应迟钝,动作缓慢,冲刺无力。他们有厌倦感,什么都不想做,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即便是曾经感兴趣的学科,喜欢参加的活动,也感到无味。厌倦到了一定的程度,甚至可能对学习、学校、书本、教师等都产生厌恶感。他们过度焦虑,在考试等压力下担心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害怕自尊心、自信心受挫,精神紧张,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情绪躁动,寝食难安。他们表现冷漠,对学习和学校生活中发生的一切都漠不关心,失去了年轻人的神气、热情与激情。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成败得失,对教师苦口婆心的教导等等都无所谓。他们态度消沉,情绪低落,灰心丧气,无精打采。他们感到郁闷,郁郁寡欢,闷闷不乐,长吁短叹,把所有的愁苦、愤懑积压于心,不向别人倾诉。他们悲观,心灰意冷,意志消沉,气馁绝望,自暴自弃。低估自己的能力,把自己的理想、前途、希望和愁苦的命运连在一起,在无人的角落里叹息、呻吟。

这种倦怠现象是学习过程中发生的,是每个学生都可能发生的,只不过在不同学生的身上发生的程度不同而已。学习倦怠必然使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效率低下,学习困难,严重者还容易感到学习乃至生活乏味,厌倦学习和学校生活,逃学,动力丧失,理想破灭,最终走向学业失败,甚至终身厌恶读书,视学习为畏途。学习倦怠还容易导致情绪不稳,喜怒无常,急躁任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灰心丧气等消极状态,甚至形成逆反和扭曲心理。比如,对学校的行为规范产生反感、厌恶、抵触的心理。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对榜样和先进人物无端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老师、家长和周围事物持消极、冷漠、反感甚至对抗的态度。在内容上不分正确与错误、精华与糟粕,一概排斥;手段上只是简单地抗拒,情绪成分大,为反抗而反抗;在行为上表现出这样的倾向——越是禁止的东西越是感兴趣,越是不让做越是要做。

有研究表明,一个人的生理状态严重地制约着心理状态。还有研究发现,一个人的心态至关重要,适宜的心态会使其不由自主地、欣欣然投入其中,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不良的心态则会阻碍其进入学习情境,影响学习的效果,甚至会使学习过程无法完成。还有研究表明,焦虑与学习成绩之间呈现一种“倒U型曲线”关系,焦虑水平过高会引起学习障碍。而消极情绪等会干扰学习等有序的动机性行为,妨碍学习活动的进程,降低学习活动的效率。会使身体失去平衡而处于不正常的状态,并带来一系列的行为紊乱。人处在过度紧张的情绪状态下,记忆力下降,思路易堵塞,想象力贫乏,动作的准确性降低,不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容易失望、悲观,放弃自己的愿望,有时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总之,倦怠等消极的身心状态有很多问题,所以有必要加以研究,分析它的原因,思考它的对策。



每个学生在学习上的倦怠程度不一,造成其倦怠的原因也不尽相同。一般地,学习过分紧张,破坏生命节律,学习和升学上的压力过大,学习上的挫折与归因不当,缺乏自信心等都是学习倦怠的根源。

1、学习强度过大,身心过度疲劳。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下,一些学校和学生总是加班加点,延长学习时间,加大学习强度,学生自己常常违背生理变化规律,该休息时不能休息,该学习时只能是强打精神,结果让学生疲惫不堪,学习效率下降。这种疲劳最明显的表现属于生理方面的,比如腰酸背痛、肌肉痉挛、眼球发胀发疼、打瞌睡等。疲劳使大脑活动的机能降低,长期过度的疲劳,就会感到头痛、失眠、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前记后忘、成神经衰弱等。生理上的疲劳又容易导致心理上的倦怠,比如情绪不稳,烦躁易怒、郁闷悲观等。

2、学习压力过大,心理负担重。学生感到的压力主要是学业压力和与学业有关的压力,比如学科名目繁多,学业难度大,教学速度快,跟不上老师的步子,就会产生压力;各种考试尤其是升学考试压力太大;教师的过高要求与批评有压力;家长期望过高会造成压力;同学间的竞争竞赛也会产生压力。研究表明,适度的压力是有必要的,没有压力可能什么也做不成;但是如果压力过大,就会走向反面,造成紧张和焦虑。过大的压力使学生吃不好,睡不香,萎靡不振,甚至会造成生理上的不适,比如虚汗、头昏眼花、肢体麻木、胃痛、尿频尿急等。如果长期处于这种压力之下,免疫功能就会下降,身体就会受到伤害。

3、挫折过多,归因不当。学习困难、作业错误、考试失败都是学生学习中常常遭遇到的挫折。应该说,一个人受点挫折并不是什么坏事,但如果经常遭受挫折就可怕了。偶尔受到一点挫折,可能有助于学生养成知难而进,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精神,有助于意志的磨砺。而经常性的挫折则会使人沮丧、烦恼、厌倦、气馁、绝望。不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体验可能不会一样。在挫折面前,一些学生会分析原因,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力、态度等作出判断和评价。这就是所谓的归因分析。如果归因不当,例如将别人的成功归因于运气好或有着自己可望而不可及的能力,将自己的失败归结为自己的无能或缺陷,那么就会产生悲观的情绪体验,形成“无法预期,不可控制”的心理判断。一旦如此,就会丧失学习信心,为悲观情绪所俘虏。总之,归因不当也会给学生带来不好的状态。

4、自信心缺乏,自我评价消极。有心理学家认为,不相信自己的价值与能力,缺乏自信是诸种不良性格的根源,几乎所有心理病症,如恐惧症、强迫症、抑郁症、焦虑、口吃、神经衰弱等,从本质上讲都可以归结为没有自信心所致。很多学生,会因自信问题而使自己出现种种诸如沮丧、生气、焦虑、抑郁等消极的情绪情感反应。对自己能力的悲观认识和评价,容易形成一种无能感。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基础太差,认为自己不行、没用,悲观失望,自暴自弃。有的甚至会无端地自怨、自责,夸大自己的缺点,看不见自己的优点,没有什么好的期待与理想。而一旦遇到挫折,就更容易丧失自信心和好胜心,陷于不良的心绪之中。

5、学习环境不适。环境对人的情绪、情感的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素雅整洁的房间,光线明亮、色调柔和的环境,会使人产生恬静、舒畅的感觉,阴暗、狭窄、肮脏的地方,会给人带来憋闷和不快的感觉。学习环境不适,也容易引起学生倦怠。比如闷热的天气、刺眼的光线、刺耳的噪音、刺鼻的恶气等都容易使人烦躁、困倦、恶心。现在在多媒体教学中,许多学校教室里,一上课就拉上黑黑的厚窗帘,熄灭电灯,整堂课都要求学生抬头看有着密密麻麻文字的屏幕,空气不流通、昏暗的灯光、疲劳的视觉、僵硬的脖子,都会使学生昏昏欲睡。再如空间狭窄、座位过高或过低等也都使人感觉不适。此外,学习环境中还有一种因素容易使学生倦怠、厌烦,这就是教师不当的教学态度和方式方法。首先是教师不懂得尊重学生,不理解学生的内心体验,对他们的能力、成绩,不能客观全面的评价,往往只用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甚至对成绩差的学生进行粗暴的训斥,这样深深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甚致促使大多数学生感到进步无望,从而产生反抗等消极情绪。其次是教师的教育内容单一,教学内容呆板,枯燥乏味,教学方式生硬,都会导致学生失望、悲观和厌学。



如何解决倦怠的问题呢?首先当然要认清倦怠因何而起,从何而来,这样才好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如果是因为学习太久身体过度疲劳造成,那么就赶快给自己放个假,多多休息一下;如果是心理问题,那还得用心药医治。但总体说来,调节并不是单一地采取某种方法,而是把几种方法综合在一起,这样会起到更好的效果。最好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自己的方法。还有一个原则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确立学习的目标。要学会适应和改变环境,以积极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培养业余爱好,参加娱乐活动和体力锻炼,建立新的行为模式,使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乐趣,给自己一片晴朗的天空。在这样的原则下,可以尝试如下调节方法。

1、恢复体力和脑力

顺应生物钟的节律,安排学习和生活。生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人体各器官的状态时刻都处在变化中,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生物节律。在一日内睡眠及觉醒、消化、能量代谢、体温、血压、内分泌等生理现象的变化最明显。能量代谢、体温、心跳、血压等节奏的升降,表现为上午较低,下午较高。因此,人的感觉、情绪、记忆、思维、警觉性、食欲等心理现象,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活动能力方面,早晨能力逐渐上升,上午9时前后达到最高,随后逐渐下降,下午2-3时降至白天的最低点,晚上8时左右又出现新的高峰。在记忆方面,一般人每天有四个记忆高峰时间:第一段时间为清晨起床后1小时;第二段时间为上午8时到10时;第三段是傍晚6时到8时;第四段是晚上临睡前[1]。只有顺应这种节律(当然,这里谈的是普遍现象)变化,安排好学习和生活的时间,才能感到身体的舒适,工作和学习的效率提高。反之,如果破坏这种节律,逆节律而动,就容易出现问题。所以,应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适度运动,学会放松。适度运动也有益于恢复疲劳。比如课间走出教室,活动活动腰肢,课外散散步,适当锻炼锻炼身体,不仅可以起到放松的作用,还可以增强体力。而且通过适当的锻炼而不是剧烈运动,容易增加食欲,摄取足够营养,促进新陈代谢,保持旺盛的精力。除了运动之外,练习一些特殊的放松方式,比如闭合双眼,深度呼吸,或者舒适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舒展四肢,同时向各部位传递休息的信息,也是有益的。

科学用脑,减少疲劳。科学用脑应该懂得和利用大脑左右两半球的不同功能。大脑左半球是记忆、语言、分析、判断、推理、计算、书写等智力活动的中枢,偏重于抽象思维;大脑右半球偏重于形象思维,主要负责视知觉、空间定向、音乐舞蹈、身体协调、情感、直觉等心理活动[2]。因此,把数学、哲学等需要高度抽象思维的活动同音乐、绘画、文娱体育活动交替进行,可以提高大脑皮层有关区域的兴奋性,克服大脑疲劳。同时要做到体脑结合与劳逸结合。大脑进行紧张的智力活动的持续时间总是有一定的限度。因此,学习一段时间后就应该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以及适当的休息放松,以保证脑功能的恢复,提高学习效率。

2、舒缓压力,放飞心灵

用放松法舒缓压力。自我解脱,自我放松是舒解压力的渠道。顺其自然,想休息便休息,想睡觉就睡觉,想发呆就发呆,这是放松的方式。还可以通过娱乐活动,听听音乐等进行放松,因为音乐对调整人的紧张情绪起着积极的作用。还可以通过想象,暂时抛开一切烦恼,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放飞自己的心灵。如在轻音乐的伴奏下,冥想自己进入大自然的美境,冥想听到小溪流水、小鸟鸣叫,看到彩蝶飞舞,自己自由自在在沐浴阳光,或冥想在海边日光浴,听海涛波浪等,以舒适的环境达到身心放松。

用宣泄法舒缓压力。受挫以后,心理上处于焦虑、愤怒、冲动的应激情绪状态之中,如得不到妥善的化解,可能表现出攻击、轻生等种种消极的行为反应。如果采取可控的、合乎社会规范的方式宣泄受挫折后的紧张心理,对恢复心理平衡十分必要。在紧张状态下,情绪和情感的宣泄也是必要的,当然宣泄一定要有节制,应注意方式、方法、时间和场合,应尽量不影响别人。常用的宣泄方法有:(1)倾诉。将郁积在心头的学习上的困惑和困难向师友亲人诉说,以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扫清心灵上的阴霾。(2)哭喊。到没人的地方痛哭一场,或者大叫大喊,往往有助于宣泄愁苦。(3)剧烈的体育运动。(4)书写。可以通过胡乱涂鸦或者写日记的方式,宣泄心中的苦闷。(5)唱歌。在家里唱唱歌,可以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艺术氛围中,从而减轻压力,调节情绪。(6) 在电脑中做一个电子作品,比如画张画、做一个小动画等,在作品完成过程中,由于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可以忘却所有的不愉快,同时使自己有一种成功感。

用语言暗示法舒缓压力。面对压力,可以通过语言暗示来调节。比如,自言自语地说,“振作起来,还有希望”;“别紧张,没什么大不了的”;“天无绝人之路,即使失败,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等,还可以读或背一些格言。通过语言的自我暗示和自我安慰、格言的启发与激励,可以舒缓压力,转换心情,振足精神。



3、改善学习,创造成功体验

面对失败和挫折,不能以酒消愁,更不能自暴自弃,最理智的是在正确认识挫折的基础上,以积极的方式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这种积极方式主要是改进学习,创造成功体验。

改善学习方法。学习的成功与否多半取决于学习方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方法,从而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有的人善于记忆,有的长于理解,有的偏好形象思维,有的喜欢抽象思维。每个人都应当研究学习方法,这也应当是所谓研究性学习之一维。寻找适合于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进行成功的学习,丰富成功体验。在信息时代,尤其是要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改变学习态度。学习的成功与否还取决于是否投入。要自觉做好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听课;积极参与问题的思考讨论,认真记好课堂笔记;集中精力,认真投入。在精力分散时,需要同外界刺激的干扰作斗争,时刻提醒自己“别走神”。在精神懈怠时,要以生活的哲理、名人名言等来激励自己,并以此为动力,把追求的目标升华到更高的层次,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寻求新的满足;或者立个牌子写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话,随时警醒自己。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要不断培养学习的兴趣,把学习看成是一件乐事,才能减少倦怠感。在考试失败时,也不要自卑。相反应该找出失败的原因,改变学习方法,调整学习计划,补缺补差,重新振作起来。

调整学习目标。学习的成功与否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目标和自我期望值的大小。如果目标太大,超越了自己的能力,就给自己增加了额外的压力,而且也容易招致失败的打击,丧失兴趣和信心。因此要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设立具体而恰当的学习目标和计划,这样才可能获得成功体验。如果目标不切实际,期望过高,比如一个成绩最差的学生要在短时间里一跃为全班第一,恐怕不大可能,这个目标就要适当调整。通过小目标的不断实现最终获得大的成功体验,找回自信是有意义的。



4、积极评价,找回自信

每个人都应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但是,在学习倦怠时,不要苛责自己;不要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否定自己,相反应当充分看到自己的实力,肯定自己的成绩。这样能驱除自己心头的阴霾,看到前途的光明。

对自己的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肯定自己。把失败归因于主观因素,会使人感到内疚和无助;把失败归因于客观因素,会产生气愤与敌意。因此,受挫折以后,应当冷静、客观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找出造成挫折的真实原因,对挫折做出客观、准确的归因,从而有效战胜挫折。同样对自己的成功也要认真加以分析,找到成功的原因,从而看到自己努力的意义和前进的方向。

保持乐观的心态,肯定自己。悲观的人却常常焦虑不安,总是后悔没能把事情做得更好。于是,对自己就总是既有无穷的要求又有无穷的懊恼。而乐观的人通常自我感觉良好,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常会看到光明的一面,多想生活中让人高兴的事,也能发现新的意义和价值。他们不会怨天尤人,更不会自暴自弃。他们相信:花儿谢了,还会有重开的时候;河水冻了,还会有消融的时候。

5、适应或改造环境

要适应和改造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首先是沟通,主要是与父母和老师沟通,一方面适应他们的要求,但同时还可以向他们提出意见和建议,从而改变优化这种环境;有时需要适当的情绪发泄,把闷在心里的苦恼向他们倾诉出来。比如学校和家庭的压力过大了,不愿面对父母,不想见到老师,此时,可以利用手机短信、QQ聊天工具、email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沟通,向父母和老师说明自己心中的苦闷和压力,争得父母和老师的理解、合作,共同减轻学业上的负担和压力,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物理环境,从而改变自己的心情。比如由于学习或人际关系原因情绪低落时,应自觉地走到大自然中去,到绿色的世界中去,绿色象征春天,象征生命,象征青春与力量,到大自然中欣赏美好风光是摆脱苦恼,营造良好心态的好方法。或者改变自己的卧室、学习空间、课桌等的摆设,让心情焕然一新。或者买一束鲜花摆在床头,闻闻鲜花的芬芳;或者贴几张风景画、人物图象等,如此等等都可更新环境,调节心情。

增强自我调适能力。焦虑、烦恼、心理冲突等在人生旅途中在所难免,关键是要有自我调适的技巧和能力。那些自我调适能力差的人,则不能根据生活环境的变化相应地进行自我调控,不能主动地去适应新的环境,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心理失衡的发生。一旦发生心理失衡,又不能及时地进行控制,往往使失衡心理进一步倾斜与恶化。而自我调适能力强的人做事能往最坏处着想,最好处努力。无论发生什么变故,都会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善于以科学的方法调节自我,始终把自己的心理状态调适到愉悦、平静、进取的状态。

其实,所谓的学习倦怠期也不过就是在承受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上的压力和心里上的疲倦而引起的对学习的厌倦状态。我个人总结了以下方法:1.微笑。每天照镜子的时候别把宝贵的时间用在看自己有没有黑眼圈或是不是变黑了,而是应该尝试去微笑,找到一个能使自己心情畅快的弧度,勾起,是一天里保持好心情的关键起点。 2.交谈。多与身边的同学、朋友、老师或家长交谈,即使他们不能很好地给出你解决问题的答案,但把心中烦恼说出来总会好些。并且,与同学、朋友多交谈可使友情迅速升温,与老师多交谈可促进师生感情,有利于班级团结,也进一步锻炼了你的社交能力;与家长多交谈,不言而喻的,必能加深亲情。 3.适当发泄。如果你较自主独立,也不想叨扰他人,而是自己解决的话,可寻求适当的方式,找一个适当的时间,让心中的不满、烦躁和对学习的厌倦以借助其他途径统统烟消云散。慢跑肯定是首选,在曦光乍泄的时候,慢慢的奔跑在跑道上,吸一口凉爽清新的空气,对开始以天忙碌的学习生活十分有利。如果你喜欢夜间跑步,看着漆黑的夜空上缀着的点点星光和悬挂着的一弦冷月慢跑,也不失为在紧张学习后的好的放松和减压方法。不过,所谓“过犹不及”,凡事都要适可而止,毕竟跑步的最终目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 4.自我心态调节。并不是说意志力强的人就永不疲倦,毕竟都拖着一副人类的躯体。当你感觉到自己已深处学习倦怠期时,用超强的意志力强迫自己调整好心态,正视学习,审视生活中可能造成自己疲惫的原因,然后想想应对方法,总比硬着头皮逼自己用不合理的方法学习好多了。 5.作息时间充足。很多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习,拼命地压缩自己的睡眠、作息时间来做练习、背书。这种做法说委婉点是“爱学习”,说直接点就是“自寻死路”。充足的作息时间是迸发学习激情的基础条件,一大清早就翻开练习猛写,到凌晨以两点都没停下,不是傻瓜就是白痴,不是白痴就是笨蛋。在每天晚上下晚晚自习之后,学生们普遍都已经是身心疲倦了,这时,若想减压,可以按照方法2中慢跑几圈,然后回家冲个澡,呼呼大睡,估计那时你会觉得枕头都跟哈根达斯一样香了。第二天起床早点儿,再去跑那么几圈,想想,学习多好吖,不知不觉的,上什么课都有精神了,再无聊的老师讲的课在聒噪,你都能觉得High的很。学习就更不用说了,自己画个表观察观察,直线上升吖! That's all. Thanks.

引起学习倦怠的原因及应对方式?
答:1、学习强度过大,身心过度疲劳。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下,一些学校和学生总是加班加点,延长学习时间,加大学习强度,学生自己常常违背生理变化规律,该休息时不能休息,该学习时只能是强打精神,结果让学生疲惫不堪,学习效率下降。这种疲劳最明显的表现属于生理方面的,比如腰酸背痛、肌肉痉挛、眼球发胀发疼、打瞌睡等。疲劳使大...

学习倦怠是指什么?
答:(1)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动机和目标感;(2)学习内容过于单调和枯燥,缺乏趣味性和挑战性;(3)学习环境不舒适,如噪音、温度过高或过低等;(4)学习压力过大,如考试压力、作业压力等;(5)个人心理状态不良,如焦虑、抑郁等。学习倦怠的表现 学习倦怠的表现有很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于学习倦怠大家有什么见解,从产生的原因与应对措施说说~~~谢谢_百度...
答:学习倦怠,我个人觉得是因为们自己没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没有方向所以没有动力,从而就会产生倦怠,懒散的情绪,老是不想学,时间长了就会成为习惯。措施嘛,建议你从现在起给自己却确立一个实际而且符合自己能力的明确目标,这个目标必须是你自己选的,你自己心甘情愿想去为之奋斗的,然后在为了实现这个...

如何平稳度过学习倦怠期?
答:4.自我心态调节。并不是说意志力强的人就永不疲倦,毕竟都拖着一副人类的躯体。当你感觉到自己已深处学习倦怠期时,用超强的意志力强迫自己调整好心态,正视学习,审视生活中可能造成自己疲惫的原因,然后想想应对方法,

为什么现在很多大学生有厌学情绪,应该怎么正确处理呢?
答:我认为大学生厌学主要有两个原因,专业差异和年级差异,最好的处理方法是调整心态。专业差异 有很多的大学生在填志愿时可能因为父母的期待还有现实中录取分数线没达到等问题,并没有成功被自己喜欢的专业录取。我们其实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喜欢自己专业的人和对自己专业不感兴趣的人对于学习的态度是完全不...

如何扫除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倦怠状态
答:对学习倦怠的结构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 性别因素对倦怠无影响;不同年级的倦怠和投入程度差异显著,但这是由于不同年级学生所面对的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不同;排除生活应激事件的作用后,年级差异不显著。 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生活应激事件、社会支持水平、部分人格特质、自我概念、应对方式均对学生的...

4个办法教你如何应对倦怠
答:缺乏完成工作所需的精力和动力 经历睡眠或饮食习惯的变化 患有无法解释的疼痛或痛苦 感到一文不值,绝望或内 2、注意您的应对策略。即将发生的倦怠的明显迹象之一是用来应对压力的活动类型。健康应对压力的方法可能包括体育锻炼,与朋友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或诸如阅读或绘画之类的自我保健活动。不健康的应对策略通常...

如何应对高中学生期末倦怠
答:学习上出现红灯危机,内心渐渐出现迷惘,不知自己前途会如何,看不到光明,所以,也就无法产生内心自发、主动式的学习热情。这类皮球的泄气,可以理解成他们在学习上出现的某种倦怠期,需要调整。猫腻二:学习枯竭感倍增 这类皮球的泄气,大多是对学习产生了枯竭感。因为他们的生活中只有学习,学习承载了...

学习颓废了怎么办?
答:而这个,理由也很简单,只是让自己振作,不想在继续沉寂下去。自己的人生,自己才是掌控者。学会去主动的生活,生活直中的压力,只是自己给于自己。学会忽视它们,不去在意它们的存在,不总把它们当成阻碍,并学会无所谓它们。也许所谓的烦恼以及挫折都将消失。学会用最无华的心态去营造最华丽的自己。更...

关于大学生的学习问题
答:2、学习倦怠,有的一些大学生会沉迷于网络游戏,对学习生活充满厌倦情绪低落 3、学习心理浮躁。大学生容易出现急功近利、眼高手低、盲目自大等学习状况。产生学习问题的原因大学生学习中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有来自外部社会的,有来自大学学校内部体制的,还有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要原因有:一方面,这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