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有效性包括哪三个层面 如何提高内部审计的有效性

作者&投稿:蒲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公司管理层评价、审计师鉴证内部审计有效性的关注点包括独立性、胜任能力、任务和职责等三个方面。
1.独立性 独立性是评价内部审计有效性时的首要关注点。通常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其所审计的活动之外; (2)内部审计部门的重大事项由审计委员会或董事会而非管理层决定; (3)内部审计部门有《内部审计章程》。
2.胜任能力 胜任能力是评价内部审计有效性的另一个重要关注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相关经验和能力; (2)内部审计应坚持相应的职业标准; (3)应有内部审计人员培训计划; (4)建立适当的内部审计组织结构,保证顺利完成审计目标和审计计划的实施。
3.任务和职责 在评价内部审计有效性时,还应关注内部审计的任务和职责是否符合企业的需要。包括如下方面: (1)内部审计部门应制定明确而具体的年度审计计划并有标准的审批流程; (2)审计计划应对企业层面的风险评估给予响应; (3)保证足够的审计范围、覆盖的深度和频度;(4)督促管理层和被审计对象加强整改; (5)进行绩效评估,以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

如何提高内审工作的有效性~

【摘要】本文介绍了内部质量审核的组织模式,提出应注重对内审的策划,阐明了提高内审有效性的方法。 国有企业内审工作的有效性是指内审机构履行职能作用的程度、引起企业领导重视的程度以及取得的监督效果。当前在国有企业改制、改组过程中,有的内审机构被精减、有的被削弱或淡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结合内审工作的实践与体会,就当前影响内审工作有效性的几个问题及对策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影响内审工作有效发挥作用的几个因素 (一)定位不准,对内审职能的认识模糊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政府的直接推动下,我国内部审计逐步发展起来。起初内部审计作为国家的代言人,以监督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维护财经法纪为目的。当前受这种观点影响,内部审计地位与政府审计地位之间、内部审计职能与国家派驻企业监事职能之间的界定有所模糊,致使许多人认为内部审计与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无关,把企业灵活经营与内部审计对立起来。这种认识一方面使企业领导对内审工作不重视,削弱或淡化了内审机构;另一方面使内部审计人员有“双向服务”思想,工作目标上可操作性不强,影响了内审职能的有效发挥。 (二)独立性不强,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威性 目前,国有企业普遍采取内部设置与其它业务部门平行的内审机构,直接归企业总会计师或财务主管分管并向其负责报告工作。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的各种利益密切相关。这种内审组织体制往往因利益关系制约、人际关系影响而使内审机构及其人员工作独立性不强,不能客观、真实、公正、深入地开展工作,作出的审计处理决定也因管理体制上的制约而得不到有效的贯彻执行。久而久之,内审机构终将是聋子的耳朵,成为一种好看的摆设,内部审计失去了权威性,成了企业可有可无的职能部门。 (三)整体素质偏低,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相适应 主要表现在:1.多数内审人员来自财会队伍,专业比较单一,后续教育不足,知识结构不合理;2.审查方式单一,审计时效性不强;3.审计手段落后,计算机程序审计、网络信息审计涉足甚少;4.审计报告质量欠佳,审计建议可操作性不强;5.审计行为不规范,审计作风不扎实;6.审计理论钻研气氛不浓,对国际内审准则、内审发展状况、经验技术等知识了解甚少。 二、提高内审工作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要解决国有企业内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应提高内审工作的有效性,使其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有更大的生存空间。基于现代企业制度,笔者建议采取如下策略: (一)突出“内向性”,摆正内审位置 内部审计是基于企业科学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企业内部多层次经营管理分权制度的产物。内部审计对企业的依附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内部审计只能立足于企业内部管理,代表企业对内实行经济监督,强化服务职能,确保企业经营战略、方针目标的贯彻实施。内部审计的内向性特点决定了其无法代替外部审计。对企业负责人的经济监督机制属企业外部的经济治理行为,由政府审计机关和国家派驻企业监事来进行。同时,企业外部监督力度的加大、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将促使企业从内部管理中挖掘潜力,改进管理,健全内控制度。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激励机制中能够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越来越引起企业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内审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把握独立性,发挥内审职能 独立性原则是内部审计区别于企业内部其他职能部门的重要标志。无论内部审计还是外部审计,离开独立性,审计结果将毫无意义。因此,在企业建制中,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内审机构应由企业第一负责人直接领导,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应独立于各职能部门,并对其进行监督;内部审计人员应与被监督对象无利益关系,这样才能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客观、公正,才能有效发挥审计的作用。 (三)注重实效性,提高内审工作水平 内审工作的实效性是指内审发挥职能作用的程度和取得的实际效果。主要包括:审计报告的质量、审计工作的效率、查处问题的充分性和层次性、审计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审计建议、审计决定被企业采纳和实施的程度和效果。提高审计的实效性途径有: 1.坚持量力而行,突出重点的审计工作方针。从企业实际、内审自身力量、队伍素质结构出发,选择企业当前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作为突破口,调整部署力量,加大审计力度,为企业排忧解难,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2.改进审计方法,规范审计程序。做到事后财务收支审计与事中、事前的管理效益审计相结合;手工和账表审计与计算机和信息网络审计相结合;监督评价并重,寓监督于服务之中,使内部审计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要在审计报告建议的质量上下功夫,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情况,提出有价值、有份量的审计建议;要注重总结、提炼、利用审计成果,服务宏观调控。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对企业深化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带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和措施。 3.坚持客观公正,严格处理处罚。严格的处理、处罚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和强化管理的手段,有利于遏制违规乱纪,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有利于提高审计的威慑作用,净化经济环境,从源头上切断滋生违法违纪的经济基础;有利于约束管钱、管物人员的经济行为,促进廉政建设。因此,在审计违法违纪问题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审计程序办事,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处理适当、评价适度。只有这样,才能掌握主动,防范审计风险,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 4.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是实现审计工作实效性的基本保证。越是在审计任务繁重、审计面临挑战的时候,越要重视审计队伍建设。要通过择优引进、强化培训等各种方式,建设一支作风过硬、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内审队伍,以适应现代审计工作的需要。同时,内审应结合实际,建立健全适合本企业特点的各项审计制度,以加快内审工作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步伐。 总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只能依附于企业的发展而发展,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管理层次的增多,是内部审计发展的源动力。内部审计只有立足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才能发挥有效作用,确立应有地位。

仅供参考:
内部审计是指部门或单位内部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政策,采用专门的程序和方法,对本部门、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及经济活动进行审核,查明其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并提出建议和意见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1 提高内部审计有效性首先要提高内审的地位
1.1 领导务必要重视内部审计的作用 通过开展的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单位内控系统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审计,可以及时揭示内控制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缺陷,从而对单位的管理起到一个预防作用。单位或部门的领导务必要重视内部审计的作用,充分发挥审计的职能,把一些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职业道德好的人员安排到内审岗位,不要将内审岗位当成“富余”人员安排就业的岗位,那样肯定发挥不了内部审计应有的作用,就更谈不上提高内审的有效性了。
1.2 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审计的独立性是指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的过程中自始至终不受外来或内在因素的干扰或影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发挥其作用,实现其职能的根本保证。单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确保内审的独立性:①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应独立于其他职能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互不隶属,内部审计机构直接向单位最高层领导负责。②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只能专职,不能由其他部门人员兼职。这样就可以使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在业务关系上超脱,不带偏见,不为部门利害关系所左右,能够从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1.3 内审要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 开展内部审计,实行内部审计制度,其目的在于加强部门和单位内部的管理和监督、维护财经纪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因此,为单位服务是内审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这才是内审角色的正确定位。角色定位对一项工作的开展起着规范和指导的作用,内审定位出了问题,偏离了为单位服务的准则,其工作职能性质就会变味,被审部门和单位也就无法接受。
1.4 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努力提高内审人员的沟通能力 内部审计人员是从事会计监督和单位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特殊行业,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因而从事审计职业的人职业道德优劣,势必直接影响审计职能的发挥,影响内审的地位。所以作为内审人员要严格按行业职业道德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这样才会森得信任,因而也就提高了内审的地位。另外内审人员还要对自己工作的内容、性质在单位中进行宜传.进行一些必要的沟通,一方面让单位的决策机构对内审有更深人的了解和认识,从而给予内审应有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另一方面要让单位内部更多的人知道内审、关心内审,从而做到支持内审。
2 提高内部审计有效性的措施
2.1 合理的内部审计调查方法 合理的审计调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2.1.1 观察法(帐外信息法)。观察法是“跳出”会计资料,从帐外“捕捉”信息的审计调查方法。该方法没有固定格式,应多方面留心,见机行事,灵活多样。
2.1.2 询问法。审计工作要创造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和谐气氛。存在的问题大多是由管理引起的,而管理的缺陷既有决策层和管理层的原因,也有具体实施人员的原因。审计人员最好的办法是引导被审计人自己分析、自己找缺点,避免主观假设、仓促地下结论,要充分体会被审计人的意图、目的和困难,客观分析缺陷形成的原因,尽量淡化双方的对立情绪,在感情上与被审计人产生共鸣。提问时应注意技巧,要善于倾听、耐心倾听。
2.1.3 函证法。函证对象的选择主要关注关联方、往来单位、银行、账户余额大小,加强函证过程的控制。
2.1.5 问卷调查法。问卷涉及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调查,注重对各部门、各环节风险因素的调查。
2.1.6 现场走访。询问+观察=现场走访。了解业务细节,列出访谈提纲,避免录音,创造融洽的、相互信任的气氛。
2.2 内部审计是否有效,分析判断方法极为重要 审计是一种高智商的工作,经常要运用取证、判断、推理来核定事实,在一定程度上审计与被审计之间是一种智慧的较量。审计判断是审计人员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通过识别和比较,对审计事项和自身行为所做的估计、判断或选择。审计判断具有目标性、主观性、经验性、风险性和连续性。审计判断的方法主要有:
2.2.1 直觉判断法。直觉判断法是审计人员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对当前需要判断的事项作出分析和推论,是建立在审计人员丰富的实践经验基础之上的。
2.2.2 比较判断法。比较判断法是审计人员运用类比的原则,把需要判断的项目与类比的项目进行对比,从而分析其差异的判断方法。
2.2.3 归纳判断法,归纳判断法是从个别特殊事件中推出一般结论的审计判断方法。在现代审计中,审计人员通过抽样,从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样本测试结果推断总体特征。
2.2.4 演绎判断法。演绎判断是从一般原理出发推演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从一般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要求,针对具体经济业务推断出具体业务是否合法、公允的结论,是从一般到特殊的判断方法。
2.3 加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相互协作 首先,应提高审计人员的执业理念,培养合作的意识。对内部审计人员而言,应在合理维护组织利益的前提下,对于外部审计工作不应是防范和抵触,而应该积极的配合与支持。对于外部审计人员而言,应该在审计过程中应尽可能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及其人力等方面的支持与援助。对管理者而言,可以通过在与注册会计师的业务约定书中作出规定,在公司内部审计章程和办法中提出要求,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作提供支持。
其次,应明确内、外审计双方的责任。由于注册会计师鉴证财务报表的责任不断加重,对协调作业更感需要,注册会计师对内部审计依赖的程度,视内部审计制度是否健全,其工作效率、效果及独立性能否令人满意而定;内部审计机构在利用外部审计工作成果,以减少重复工作、提高审计效率时,应对外部审计工作质量进行评价,有选择地利用外部审计工作成果,而不能在所有方面完全依赖外部审计工作成果。
再次,对于协调的方法而言。并无一定的方法或固定的程序,协调效益的发挥依赖于彼此信任的程度与两者间关系的活用,因此,适应不同的环境采取适当的步骤,依靠敏锐的判断作出正确的抉择。
2.4 大力推行计算机辅助审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内部审计的大部分工作将由计算机来完成,计算机辅助审计对于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率是显而易见的。但相对于国家审计及外部审计而言,内部审计在审计软件的开发利用,在建立健全计算机辅助审计制度上均比较滞后,许多具体操作都是以国家审计的有关制度为参考,自身尚没有形成一套完整规范且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已经不适应当前内部审计的发展要求。因此,应着力建立健全有关计算机辅助审计制度,包括具体岗位职责的划分、具体操作管理制度、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等,从制度上来规范和指导计算机辅助审计;并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培训。当前的审计人员只有掌握计算机技术,熟练运用审计软件,才能不断推动审计工作的发展,从而不被社会所淘汰。

审计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是什么
答:审计的有效性 (1)效益性审计则是效益和结果导向的审计,它通过预期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存在的缺口,找出制度上或管理上的缺陷,通过完善制度和管理,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2)效益性审计则从业务流程入手,用正确的管理原则、管理办法和管理政策与实际实行的相对比,沿着决策、执行和监督的路径查找管理上的漏...

我国绩效审计的有效性包括
答:(1)经济性,投入是否节约。(2)效率性,支出是否讲究效率。(3)效果性,是否达到目标。(4)合规性,是指对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例如项目的运作是否存在违反法律、法规、合同或者协议的行为。

绩效审计的有效性包括:
答:绩效审计的有效性包括: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合规性。

调查中的审核一般包括有效性审核一致性审核
答:调查中的审核一般包括有效性审核:一致性审核和分布审核。审核是指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审核是一种评价管理过程有效性、识别风险和确定满足要求的方法。通常审核均具有明确的目的。为实现其预期目的,审核员需遵循若干原则,并...

管理有效性评估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三是工作环境的有效性,其实也是程序、原则、制度、文化的有效性。工作的有效性在于提供能使工作发挥有效性的环境。其实这一点与第二点有相近之处。企业的目标是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不平凡的人做出杰出的事。而要做到这一点就是要是工作环境的有效性。给员工的工作有效性提供一个有效工作的有效...

审核的特征决定了审核的一致性有效性
答:跟踪验证纠正措施更加方便、深入;内部审核有助于提高质量体系审核的有效性。内部审计是一种系统的质量体系审计,它包括质量体系的所有要素,识别和改进问题。内部审计可以帮助管理者介入质量体系的审计过程。内部审计可以根据管理者的关注形成审计的领域,为管理者调整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信息。

何为教学有效性,考量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指标是什么?
答:上饶县二中 徐凯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对于有效教学理论层面的探讨不少,但教师缺乏的不是理念的灌输,而是实践层面教师教学行为有针对性的引领。本文从教学有效性的三个向度时间、结果和体验入手,探讨有效教学教师教的行为的跟进与改善,寻找有效教学的路径,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学习时间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

过程评价的三个指标是有效性+适宜性+效率+增值性?
答:过程评价的三个指标是有效性+适宜性+增值性。其中,有效性指组织对完成所策划的活动并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进行的度量,即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完成体系所需的过程或者活动而达到所设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程度,包括与法律法规的符合程度、顾客满意程度等;适宜性指质量管理体系是否适合于组织的需要,...

如何通过管理评审分析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给个完整的答案,谢谢!_百度知...
答:1.管理评审的输入先弄清楚。 审核的结果、顾客反馈、过程的绩效和产品的符合性、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的状况、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更改的建议。这是管理评审的输入。2. 通过输入得出输出。 包括以下方面有关的任何决定和措施: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及其过程有效性改进、顾客...

ISO15189内部质量体系审核三原则包括什么?
答:ISO15189是一个国际性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它强调了质量体系内部审核的重要性。在ISO15189中,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三原则是:公正性原则、严谨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这些原则是确保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公正性原则 公正性原则是指在进行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时,审核员应该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