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构造带岩性及岩石学特征 岩石学特征包含哪些方面

作者&投稿:晏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阳北构造带野云2井

野云2井白垩系厚319m,主要为厚层状灰褐色砂砾岩、含砾砂岩与薄层状褐灰色粉、细砂岩、泥岩组成不等厚互层。储层岩性主要为含砾砂岩、砂砾岩,厚176m;次为粉、细砂岩,厚37m。从岩心观察来看,砂岩分选差,杂基含量高,粒度变化大,砂砾岩砾径一般为2~3cm,显示为冲积扇-扇三角洲平原沉积环境下的快速堆积产物。

图5-11 野云2井白垩系岩石类型三角图

白垩系5986.65~6071.08m取心井段,主要岩石类型为含灰质细粒岩屑砂岩和灰质细粒岩屑砂岩;在6071.08m井段为粗-中粒岩屑砂岩(图5-11)。

碎屑组分中石英含量为44%~63%,平均55.8%;长石含量为6%~15%,平均9.6%;岩屑含量为27~50%,平均为34.3%。岩屑成分复杂,主要包括石英岩和千枚岩、火山岩、片岩,同时见少量硅质岩,局部岩屑有泥化现象。填隙物含量为13%~38%,平均为22.20%。其中方解石含量为5%~30%,平均为16.78%%;泥质含量为3%~8%,平均为5.1%;见少量石英次生加大现象。岩石相当致密,面孔率为0~1%,平均<1%;偶见粒内溶孔、微裂缝,孔径<0.01mm。在5993.25m和6071.08m井段颗粒粘土膜有沥青吸附,粘土膜外有方解石充填。砂岩粘土矿物伊/蒙混层含量为0~69%,平均为50%;伊利石含量为21%~24%,平均为57%;高岭石含量为4%~8%,平均为5.75%;绿泥石含量为5%~7%,平均为5.5%;伊/蒙混层比为0~55%,平均24.3%。

2.吐孜-依南-迪那构造带

露头及钻井资料揭示,本区白垩系只发育卡普沙良群亚格列木组和舒善河组沉积,巴什基奇克组及巴西盖组缺失。储集岩以中砾岩和中砂岩为主,其次为细砂岩和粗砂岩,粉砂岩储层不发育。横向上,依奇克里克地区露头剖面储层厚度小于9m,储集岩类主要为中砾岩;向东至吐格尔明地区储层厚度增大,一般为80m左右,储层粒度变细,以砂岩为主,其次为中砾岩。垂向上,本组下段主要为中砾岩储层;上段主要为砂岩储层,其中依奇克里克地区主要为细砂岩,吐格尔明地区主要为中砂岩。

亚格列木组砂岩成分成熟度很低,绝大部分为岩屑砂岩。石英含量为14.1%~36.4%,平均25.6%;长石含量为6.8%~19.6%,平均为10.9%;岩屑含量为46%~76.1%,平均为63.4%。平均成分成熟度仅0.34。砂岩粒度粗,以中砂级的颗粒为主,少量粗砂、细砂级颗粒,主要粒度区间为0.25~1.00mm;分选性中等,磨圆度为圆-次圆,颗粒多呈点-线接触。砂岩胶结类型为孔隙式,结构成熟度中等,颗粒磨圆好,可能与风力搬运作用有关。砂岩填隙物含量低,一般为10%~15%,主要为胶结物,杂基含量很低。杂基包括(铁)泥质和长英质,含量一般小于1%;胶结物以方解石为主,次为白云石、氧化铁、自生粘土矿物等,含量多为5%~15%。

舒善河组储集岩不发育,储层仅厚1~46m,占地层厚的18.5%~35%。储集岩类主要为滨湖砂坝之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横向上,吐格尔明地区粒度较依奇克里克地区略粗;垂向上,储集岩主要分布于中、上部,单层厚度小,自下而上略呈反粒序变化。砂体大多为孤立砂体,垂向连通性差,但横向连续性较好。舒善河组储层成分成熟度亦低,几乎均为岩屑砂岩。石英含量为16.5%~29.8%,平均为26.1%;长石含量为10.6%~15.6%,平均为10.9%;岩屑含量为56.2%~72.4%,平均为61.1%。平均成分成熟度指数仅0.36。砂岩以粉砂级、细砂级颗粒为主,主要粉级区间为0.07~0.20mm,分选性中或好,磨圆度呈次棱-次圆,颗粒点-线接触,胶结类型为薄膜-孔隙式,结构成熟度中偏好。(粉)砂岩填隙物总量一般为15%~20%,以方解石胶结物为主,含量一般10%~20%;少量泥质杂基,含量一般1%左右。

岩屑含量均以变质岩岩屑为主,其次为火成岩岩屑,沉积岩岩屑少,说明碎屑物质主要来源于变质岩区。综合判断亚格列木组为再旋回造山带物源区和火山弧物源区过渡类型。

3.克拉苏构造带

据大量岩心薄片资料,克拉2气田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储集岩主要为褐色中、细岩屑砂岩,石英平均含量为46.15%~48.9%,长石(主要为钾长石)平均含量为9.34%~16.02%,岩屑(以变质岩岩屑和沉积岩岩屑为主)平均含量为39.53%~45.48%,总体具有成分成熟度较低的特点。如克拉3井3477.04m井段为含硬石膏次岩屑长石砂岩,碎屑组分石英含量为56%,长石含量为20%,岩屑含量为24%。自生矿物见有硬石膏、方解石、白云石,少量长石有次生加大现象。自生矿物的形成顺序是:白云石-方解石-长石加大-硬石膏。岩石溶解作用比较发育,以颗粒溶解为主,常见孔隙为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少量颗粒溶孔,孔径0.01~0.5μm。根据其碎屑组分,岩石定名为岩屑砂岩(图5-12)。

图5-12 克拉2气田碎屑组分含量三角图

砂岩碎屑颗粒呈次棱角-次圆状,分选中等-好;胶结中等,多以孔隙式胶结为主,少数为接触式胶结、镶嵌式胶结和基底式胶结;颗粒以点接触和线接触为主,显示出结构成熟度中等偏高的特点。

克拉2气田巴什基奇克组砂岩填隙物主要为杂基和胶结物。杂基含量一般为6%~9%,以泥质和铁泥质为主;胶结物一般含量为2.5%~9%,以白云石为主,其次是方解石、少量石膏质、硅质和方沸石、黄铁矿等。

4.吐北、大北构造带

吐北1井白垩系主要岩石类型为含灰质细粒岩屑砂岩、不等粒岩屑砂岩。碎屑组分中石英含量为41%~84%,平均72.2%;长石含量为10%~17%,平均9.6%;岩屑含量为28%~42%,平均28.4%。主要填隙物为泥质和方解石、方沸石。填隙物含量为14%~57%,平均23.2%;方解石含量为5%~12%,平均8.5%;方沸石含量为2%~8%,平均3.3%。局部孔隙比较发育,见有粒间孔、粒间溶孔,孔径0.01~0.1mm。

5.依拉克构造带

依拉克构造带粒间杂基由泥质和铁泥质组成,其中铁泥质主要分布在下部5320.44~5709.53m井段。白垩系上部储层碎屑岩岩石类型主要由含灰质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含灰质细粒岩屑砂岩组成,其次为含灰质和灰质中粒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含灰极细粒、中粗粒长石岩屑砂岩和少量含砾中粒岩屑砂岩;下部以含灰和灰质含砾、砾质中粒岩屑砂岩为主,其次为含灰砾岩、含灰细砂质极细粒岩屑砂岩等。其中,砂岩组分含量分别为:石英4%~70%,长石1%~23%,岩屑24%~96%。石英含量自上而下呈增高趋势;上部长石含量在15%~20%之间较为稳定,且以钾长石占绝对优势,下部长石含量陡然降低到1%~5%;岩屑成分以石英岩、千枚岩为主,中酸性喷出岩、碳酸盐岩次之,泥岩、砂岩和硅质岩少量,下部石英质岩屑含量有所增高。砾石成分与同层岩屑成分略同,砾径发育在2~10mm之间。砂质颗粒分选好-中,磨圆为次棱-次圆和次圆-次棱,点-线和点接触。粒间主要由方解石以孔隙式胶结为主,基底式胶结也较为常见,其他含有微量白云石。

6.却勒-羊塔克地区

却勒、羊塔克地区白垩系岩石类型为次岩屑长石砂岩、次长石岩屑砂岩、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及岩屑砂岩。储集岩颗粒成分主要为石英,占颗粒总量的52%;次为长石,平均含量为35%,其中正长石20%,斜长石为15%;岩屑成分复杂,主要为硅质岩、泥质岩、凝灰岩、霏细流纹岩以及云母片岩,偶见花岗岩、安山岩等。石英波状消光明显,包裹体较发育,个别石英具次生加大现象;长石具中-轻度泥化或绢云母化。岩石以细粒、粗粒-细粒砂质结构为主,见微层理;颗粒支撑,胶结类型好,以接触-孔隙式胶结为主;颗粒分选中-好,磨圆为次棱-次圆,颗粒为点-浮接触;胶结程度疏松。填隙物中杂基以泥质、铁染泥质为主,少见高岭石,泥质呈薄膜状分布于颗粒边缘,被铁染时呈褐红色。却勒-羊塔克地区胶结物以方解石、铁方解石为主,次为白云石、硬石膏、方沸石,含少量黄铁矿。胶结物中粘土矿物主要为衬垫式不规则状伊/蒙混层矿物,个别样品还含有少量的叶片状绿泥石、片状伊利石等。其他自生矿物主要有他形-半自形碳酸盐类矿物、自形石英、溶蚀状石盐、簇状石膏,均以充填形式出现。

7.南喀-玉尔滚构造带

南喀-玉尔滚构造带白垩系储层主要岩石类型为次长石岩屑砂岩、长石砂岩、岩屑砂岩。碎屑组分中石英含量为50%~57%,平均54.3%;长石含量为14%~26%,平均21.1%;岩屑含量为19%~33%,平均24.6%。填隙物总量为8%~29%,平均16.1%。其中泥质含量为2%~8%,平均3.8%;方沸石含量为低于1%~3%,平均0.88%;白云石含量为1%~3%,平均2%;方解石含量为低于1%~1.62%;硬石膏含量为2%~25%,平均7.85%。

8.英买力构造带

英买1井、英买19井、英买28井白垩系主要岩石类型为岩屑砂岩、次长石岩屑砂岩。碎屑组分中石英含量为51%~59%,平均55.07%;长石含量为17%~21%,平均18.5%;岩屑含量为21%~29%,平均26.14%。填隙物总量为1%~30%,平均18.57%。其中泥质含量为低于1%~20%,平均5.07%;方沸石含量为低于1%~8%,平均1.6%;白云石含量为1%~10%,平均4.2%;并见少量含铁方解石,含量为低于1%~4%;偶见硬石膏。

9.东秋里塔格构造带

东秋里塔格构造带白垩系主要储层类型为岩屑砂岩、次长石岩屑砂岩。石英含量为40%~81%,平均为56.9%;长石含量为7%~17%,平均为10.53%,主要为钾长石;岩屑总量为12%~52%,平均为32.4%,其中沉积岩岩屑平均为7.2%,变质岩岩屑平均为21.06%,岩浆岩岩屑平均为4.18%。填隙物主要为铁白云石、铁泥质和黄铁矿。其中铁白云石含量为1%~30%,平均为4.17%;铁泥质含量为1%~10%,平均为2.88%;黄铁矿含量为1%~35%,平均为9.38%。颗粒呈点-线、线-点、点-浮接触(图5-13)。

图5-13 东秋8井古近系-白垩系岩石类型图

10.东部牙哈、提尔根、轮台构造带

东部牙哈、提尔根、轮台构造带白垩系岩石类型主要为次岩屑长石砂岩、岩屑砂岩。据东河8井薄片资料,石英含量为56%,长石含量为22%,岩屑含量为22%。石英岩岩屑含量高,达10%;其次为火山岩岩屑。



岩体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该序列岩体主要分布于稻城县、乡城县一带的昌台-乡城晚三叠世火山弧出露区,另在此带北部的德格县硐中达、娘布柯也有出露。岩体规模一般较小,以细粒、斑状、具明显铜矿化为特征。四川省地质调查院(2004)采用锆石激光探针等离子质谱(LA-ICP-M S)年龄测定方法,在该序列中获得69.5~147.2Ma的成岩年龄(见表5-10),多数为69.5~96.6Ma其时代属白垩纪。
表5-10 川西含铜浅成花岗岩锆石激光探针等离子质谱年龄测定表


1.硐中达(娘布柯)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
岩体位于沙鲁里山花岗岩带中部德格县俄支乡硐中达一带,呈NW W—SE E向展布,出露长约6.5km,宽约0.1km,侵入甘孜-理塘混杂岩群大理岩、硅质岩和砂板中,锆石激光探针等离子质谱(LA-ICP-M S)年龄测定结果为96.6Ma。
岩体岩性单一,为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岩石具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含量5%~15%,成分为半自形正长条纹长石和更中长石,粒径0.5~2cm;基质为黑云母(3%~10%)、更中长石(20%~25%)、正长条纹长石(35%~50%)和石英(15%~25%)。副矿物为黄铁矿、锆石、萤石、磷灰石、褐帘石、锐钛矿等。该岩体外接触带矽卡岩具不同程度铜、锡、铁、铅、锌矿化,其中铜、锡、铁矿化较普遍,局部富集成工业矿体。
2.次林措-洪措花岗岩体
次林措-洪措花岗岩体位于乡城县城东7km 次林措—洪措一带,岩体侵位于乡城断裂之东旺央向斜南段的槽部,围岩为上三叠统喇嘛垭组砂、板岩,围岩具角岩化、硅化。岩体由同期先后两阶段侵入的岩体组成,呈SN 向延伸的不规则状产出,长约36km,平均宽约7km,分布面积约252km2。
(1)第一阶段主侵入体
第一阶段中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体,呈不规则岩基,走向南北向,长41.85km,宽5~11.2km。与围岩呈侵入接触,岩体东界接触产状:倾向120°~176°,倾角40°~75°,西界接触产状:倾向270°~300°,倾角28°~70°,钾氩法测定同位素年龄113Ma,锆石激光探针等离子质谱(LA-ICP-MS)年龄测定结果为147.2Ma。岩体边缘相为灰白色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中心相为灰白色、肉红色粗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
中粒斑状黑云正长花岗岩:灰白色,具中粒似斑状状花岗结构,斑晶为正长微纹长石,由钾钠长石(46.8%)、斜长石(钠更长石)(19.8%)、石英(27%)、黑云母(4%)、角闪石(1%)组成。该侵入体与围岩接触处有不太宽的细粒边缘相(?)细晶花岗岩,灰白色,具细晶结构、似斑状结构,岩石由正长微纹长石(45%)、更长石(25%)、石英(25%)、黑云母(3%)组成,副矿物有锆石、磷灰石、磁铁矿(微)。中粒斑状黑云正长花岗岩中钾钠长石为正长微纹长石,2V=-68°,∆=0.6;斜长石为钠更长石,具环带构造,环带总成分为An29。
粗粒斑状角闪二长花岗岩:为灰白色,具粗粒似斑状花岗结构,斑晶由正长微纹长石组成;基质由正长微纹长石(40%~45%)、奥长石(20%)、石英(25%)、角闪石+黑云母(15%)组成。
岩体中有花岗细晶岩脉及云英岩脉、石英脉沿构造破碎带贯入,伴有云英岩化、硅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黄铁矿化。
(2)第二阶段侵入体——热香铜矿化“石英二长岩”
细-中粒含铜黑云“石英二长岩”(热香岩墙),分布在洪措-绒叟-热香-央则昂措-斯令措一带,长度20.5km,宽400~1300m,总体倾向86°,倾角60~75°。呈岩墙沿次林措岩体中部构造薄弱带侵入,岩墙中见次林措花岗岩捕虏体,并有细晶岩脉穿插于次林措岩体中,与主体岩石呈侵入接触,锆石激光探针等离子质谱(LA-ICP-M S)年龄测定结果为69.5Ma。
含铜黑云母化石英二长岩:岩石具细粒二长花岗结构,由斜长石(中、更长石)(35%~45%)、石英(具波状消光)(10%~20%)、微斜长石(30%~35%)、黑云母(5%~10%)、角闪石(1%)等组成。矿物粒径小于或等于1mm。偶见斑晶。副矿物有电气石、磁铁矿、锆石、板钛矿等。
3.竹鸡顶花岗斑岩
沿四道桥—竹鸡顶背斜南东翼和北西向断裂带侵入于上三叠统喇嘛垭组(T3lm)地层中,面积约为1.12km2,锆石激光探针等离子质谱(LA-ICP-MS)年龄测定结果为82.9Ma。围岩蚀变为强硅化-黄铁绢英岩化-青磐岩化和碳酸盐化。主要岩性为含铜石英二长细晶岩、花岗斑岩,岩石具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岩体全岩铜矿化,围岩亦具不同的铜矿化。矿石以浸染状为主,局部有块状-浸染状者。
4.伊公洛岩体
已发现含铜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岩株两个,锆石激光探针等离子质谱(LA-ICP-M S)年龄测定结果为86.6Ma。岩石均较破碎,硅化、绢云母化蚀变较强,黄铁矿化发育,氧化后整个小岩体染成红(山)色。在岩体接触带发现矽卡岩型铜铅锌银矿体,根据岩石含矿特征,该区通过进一步工作可望发现斑岩型铜矿。

包括岩石结构、构造、颜色、成分以及各成分的含量,还包括填隙物胶结物等特征。
岩石学:
地质学主要学科。岩石学是研究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产状、分布、成因、演化历史和它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等的学科,地质学的分支。陨石、月岩等宇宙来源的岩石,也是岩石学的研究对象。

不同构造带岩性及岩石学特征
答:岩石以细粒、粗粒-细粒砂质结构为主,见微层理;颗粒支撑,胶结类型好,以接触-孔隙式胶结为主;颗粒分选中-好,磨圆为次棱-次圆,颗粒为点-浮接触;胶结程度疏松。填隙物中杂基以泥质、铁染泥质为主,少见高岭石,泥质呈薄膜状分布于颗粒边缘,被铁染时呈褐红色。却勒-羊塔克地区胶结物以方解石、铁方解石为主,次...

岩性与岩石类型特征
答:1.吐孜-依南-迪那构造带 在地表露头中库姆格列木群仅见于依奇克里克地区,钻井揭示吐孜洛克地区及依南地区井下亦有分布,主要为粗碎屑沉积。岩性主要是砾岩、砂砾质岩石,以中砾岩为主,其次为细砂岩和粉砂岩。横向上,砾岩和砂砾岩多呈透镜状不连续复杂排列;垂向上,上部和下部主要为砾岩,中部则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

岩体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答:岩体南段主体岩性为石英二长岩和花岗闪长岩,而北段之主体岩性为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所有岩石以含角闪石为显著特征。 外接触变质带宽200~1500m。与碳酸盐岩接触时,接触变质表现为大理岩化和矽卡岩化为主,早期为纯石榴矽卡岩,晚期为石榴透辉矽卡岩。围岩为碎屑岩时,接触变质表现为角岩化。 岩体中脉岩较为...

岩体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答:在岩体的内接触带最大特点是“混合岩化”普遍发育,内接触带宽5~10m,其岩石类型有:混合岩化角闪石英二长岩、片麻状花岗质混合岩、混合岩化片麻状斜长角闪岩。这些混合岩化现象,可能主要为岩石构造变形所致。外接触带随围岩性质不同产生不同的接触变质岩及接触交代变质岩类型,计有大理岩化、角岩化、...

岩体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答:该岩体主体岩性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少量石英闪长岩。除正长花岗岩外,其余岩石以含角闪石,并多见闪长质包体为主要特征。 整个岩体外接触变质带宽数百至千余米,最宽可达4km 以上,由内到外可分为3个变质带:①绿帘石、黑云母带:宽0.2~1.5km,与岩体界线清楚,同化作用不明显;②堇青石、红柱...

矿物学、岩石学及岩相学特征
答:以上说明中基性闪长(玢)岩、酸性脉群具壳幔岩浆混合成因的同深成作用岩墙的特征。表3-11 二长花岗斑岩-正长花岗斑岩长石、黑云母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续表 岩石中偶见微细粒黑云母闪长质(岩)包体(照3-5⑧),其特征与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中的壳幔混合成因的MME型闪长质包体类型完全一致。包...

矿物学、岩石学及岩相学特征
答:岩石呈黄褐色-肉红色,岩石粒度较均匀且多新鲜坚硬为特征。岩石具细中粒或中细粒花岗结构,部分岩体发育结构分带,边缘相为中细粒花岗结构,中心相为细中粒花岗结构,局部偶见中粗粒花岗结构,其界线以相变为特点,块状构造,个别具晶洞构造;碱性长石:为条纹长石及微斜条纹长石,包含斜长石小晶体及交代...

(三)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答:(1)岩石组合特征 1)变粒岩类:变粒岩是正变质地层中分布最广的岩类。岩石呈浅灰—褐灰色,岩石松软,易风化,多呈低缓山脊或平缓山顶地貌。平行粒柱状鳞片变晶结构,偶见变余砂状结构;块状、弱片麻状、条纹状构造及变余韵律层理构造。主要由斜长石、石英、普通角闪石或黑云母及钾长石等组成。根据矿物含量及相对变...

岩石的主要特征包括
答:2.2.1 岩浆岩特征 (1)形成和产状 岩浆岩是由岩浆沿断裂侵入地壳岩层中或破碎带中冷却形成的岩石,侵入在地壳岩层内部的岩浆经缓慢冷却而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根据岩浆的侵入深度可分为浅成侵入岩和深成侵入岩两种。侵入岩结晶成岩时间很长,地质学家们曾做过估算,一个2000米厚的花岗岩体完全...

岩石学及岩石化学特征
答:其次为全晶质半自形等粒状结构,粒度一般 1 ~1. 5mm,局部为微粒纹象结构,粒度一般为 0. 2mm 左右,见有蠕虫状结构、文象结构及二长结构等。矿区主要岩浆岩的全岩分析及岩石化学特征值见表 3 -1。表3-1 岩浆岩全岩分析CIPW计算结果统计表(单位:10-2)注:中国花岗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