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推广体系的内容和对中国农业推广体系有何借鉴意义 中国的农业和美国的农业有什么不同吗?

作者&投稿:释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美国农业推广体系的内容和对中国农业推广体系借鉴意义
  在中国农技推广体系中的作用,整体上是零星而分散的。从美国大学主导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作用方式和内容来看,在整个体系中真正解决了技术与产业发展之间“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实现了农业产业全程全产业链服务。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和借鉴。
  1.将大学纳入中国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之中。目前中国大学参与农技推广工作还只是受到政府鼓励并出于自身的发展需要,在小范围内发挥作用,对整个推广体系只是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今后,可以借鉴美国大学在推广体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中国农业类大学的资源优势,将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纳入国家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之列。在弥补我国现有农村技术服务不足的同时,也为涉农大学的专业和学科发展提供实践的基础。
  2.充分发挥大学的教育和培训职能。大学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优越的科研条件,是农业人才的培养源和新技术成果的产生源。应充分发挥农业类大学在知识前沿探索、实用技术掌握等方面的优势,使其教育特性得到充分体现,可以建立农村基层多层次高水平人才培训体系;建立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网络体系;通过县市长培训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以及农业技术人才培训班或者专业讲座等多种形式传播知识。在提高现代农业技术使用者综合素质的同时,也可最直接地实现技术供给方和技术需求方的有效对接。
  3.为大学职能的发挥提供稳定的经费支持。政府拨付的经费是赠地大学推广服务展开的保障。美国的法律规定了联邦、州和县政府都要提供一定数额的经费,维持推广工作的持续展开和发展。这也是美国推广体系得以建立起高素质的推广队伍的前提。目前我国大学推广项目的经费还主要是靠申请项目基金取得,具有短期性的特点,不利于大学推广的长期稳定发展。建议国家设立专项资金,鼓励涉农大学在区域产业中心地带建立试验示范站或研究中心,从而发挥大学的自身优势,将推广与教学、科研结合起来,及时地将研究成果通过指导示范和网络资源等传递给有需要的农业生产者。
  4.为大学融入农技推广体系提供相应配套政策。美国大学主导型农技推广体系的发展过程伴随着相关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要使大学真正融入我国农技推广体系,就要整合相关涉农资源,实现“863”、支撑等国家主体计划以及重大成果推广等各部委行业科技计划与大学试验示范站的有效对接,聚集项目、资金、人才等科技创新要素,加强大学在区域产业地带试验示范站建设;在大学试点推行农科生培养学费减免和定向就业政策,鼓励更多有文化知识的年轻人投身现代农业建设;完善大学的考评机制,试行大学设立农业推广教授岗位制度。
  5.推动各级推广机构及社会化农技服务组织形成合力。美国的推广体系,联邦、州和县每一级推广机构都有明确的职能和相应人员结构,有健全的岗位责任制和工作汇报制,实行垂直管理并保持横向合作和交流。在此,中国可以借鉴部分美国推广体系的经验,在中国国家、省、市、县、乡镇五级管理机构的基础上,明确各级推广机构的职能和职责的基础上,上一级推广机构要负责协调下级推广工作的展开,保证垂直管理的通畅。同时,平级机构之间要形成稳定高效的沟通交流机制。同时,伴随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蓬勃发展,农技推广体系在注重发挥大学作用的同时,也要注重对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培养和引导,以适应中国以小农户为基础的农业经营体系和规模化经营的普遍趋势。

美国的农业带的分布地区和原因~

1.乳畜带---分布在五大湖及东北地区,自然条件是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土地贫瘠,不宜耕种,适合发展畜牧业。社会条件城市人口集中,畜产品市场广阔。
2.小麦区---分布在中央大平原的中,北部。北部春小麦,中部冬小麦,由气候决定。发展的自然原因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3.棉花带---分布在南部,大概35°N以南。自然条件是热量充足,无霜期长,春夏降水多,秋季降水少,适宜棉花成熟。社会条件是不利的:因为长期不合理开垦,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植棉业已衰落,现在已发展为畜牧业为主的多种作物区。
4.玉米带---分布在小麦区之间,自然条件是地势低平,土层深厚,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分布规律与地形的关系
1、美国农业专门化地区的划分充分考虑市场需要,如乳畜带分布在五大湖沿岸和东北部沿海地区,这里有美国最大的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对乳、肉等产品的需求量。
2、美国西部地势较高且少雨,适合发展畜牧业。
3、西南部为地中海气候、东南部和亚热带气候类似,所以种植对应的农作物。
4、春小麦和冬小麦的分布是根据纬度决定的;东部地势平坦多雨,适合棉花生长。

扩展资料美国大部分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其地理位置三面环海,东岸常年受拉布拉多寒流和西格陵兰暖流的影响,呈极地气候。故农业分布较少。西海岸受阿拉斯加暖流及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呈温带海洋性气候。农产业多为灌溉农业。
美国是当今世界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均粮食年产量超过1吨的国家,是最大的粮食出口国。除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外,“以农立国”的传统和完备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是促进美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⑴中部平原广阔,土地平坦连片,适合大型农机耕种,利于农业地区专门化布局。
⑵北部冬季长、气温低,只适合春小麦种植;中部冬季气温相对较高,能够满足冬小麦越冬。
⑶生长期长,夏季气温高,光照强,降水较充沛,且有密西西比河水灌溉之利。
美国农业生产专门化,棉花带,玉米带,小麦区,乳畜带,畜牧和灌溉农业区等,提高了农业机械化程度,增加了产量,减少了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

承认自己发展的局限性,需要学习先进且成熟的农业技术和发展模式,最危险的就是自我感觉良好式的农业。

国家建立什么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答:2、以大学为基础的农技推广体系。这类推广体系的典型代表是美国,其特点是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大学建立农业推广站(中心) ,大学的推广部门负责组织、管理和实施基层推广工作。一些曾接受过美国援助的国家,如菲律宾、印度等也部分地采用了这种推广体系。3、附属性的农业推广体系。这类推广体系是指...

美国农业推广体系的内容和对中国农业推广体系有何借鉴意义
答:1.将大学纳入中国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之中。目前中国大学参与农技推广工作还只是受到政府鼓励并出于自身的发展需要,在小范围内发挥作用,对整个推广体系只是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今后,可以借鉴美国大学在推广体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中国农业类大学的资源优势,将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纳入国家公益性农...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法规内容
答:第六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措施,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水平,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的发展。第八条 对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第九条 国务院农业、林业、水利...

目前我国关于农业推广的政策法规有哪些?
答:1. 《农业技术推广法》于1993年7月正式实施,成为我国农业推广的基本法律。该法明确了农业推广工作的基本原则、推广机构的职责、推广活动的范围,并确立了国家对农业推广工作的支持与保障机制。2. 除了《农业技术推广法》,我国还有一系列与农业推广相关的法律法规。《农业法》(2003年3月1日修订版)和...

农业推广的主要模式和发展趋势
答:农业推广体制是国家为开展农业推广工作所采取的组织制度,其内容包括农业推广机构的组织形式与管理方式。它反映了国家开展农业推广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政策目标,对农业推广工作进行管理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具体措施。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农业推广体制也不断发展和完善。到今天,农业推广模式在每个国家都不相同,即使在同一个...

目前我国关于农业推广的政策法规有哪些?
答:1993年7月,我国正式颁布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这是我国农业推广工作的基本法,该法对农业推广工作的原则、推广体系的职责、推广工作的范围和国家对推广工作的保障机制等重大问题做出了原则规定。此外,与农业推广有关的法规还有《农业法》(2003年3月1日修订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法》(1996年10月1...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3000字
答:农业技术推广论文3000字篇1 浅谈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摘要: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科技支撑,传统的农业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势在必行,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需要服务于现代农业,本文通过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分析,探讨...

我国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对日韩等国家,可能更多的是农产品出口创汇的问题。 二、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任务。 我国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竞争力不足的现实背景,要求我们“做大”、“做强”和“做长”我国现代农业。“做大”即是针对我国农产品总量失衡、结构性短缺的状况,要求我们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千方百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产品...

我国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必须尽快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通过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实现农产品供求平衡、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r\n一、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增加农业国内支持总量。农业国内支持政策是提高我国农...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答: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在正常情况下仍处于供求紧平衡的状态,还有若干农产品则需进口补充,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