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老板如何经营自我

作者&投稿:经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经营的本质是创造,经营就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发展到发展、从不安定到安定的创造过程。大家都说企业要经营才能发展。那么我们个人要怎样能经营呢?下面的故事告诉你们如何经营自我?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既有打工的经历,也有创业的经历。我很反对那些一毕业就创业的做法,以及社会上流行的相关论调。相比较打工,创业更是一项对人的综合素质挑战更高的工作。在正式创业之前,你有必要去打一段时间工,对社会、对职场都要有一个最起码的了解。否则,盲目创业的结果,只是死路一条。除非——你真是一个商业奇才!

  经营自我之道:要成为创业者,首先要具备“创业者思维”

  我毕业后进入了一家管理咨询公司。虽然这家公司已经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咨询公司之一,但我刚进公司那会儿,公司还只是一个拥有20几个员工的小公司,成立不超过3年,只有3个客户。公司的董事长是个典型的工作狂,每天早出晚归,外出谈业务,经常见不到人。在此后的几年中,由于公司经营得方,业务发展得很快,员工队伍也迅速壮大,但我们还是经常有“人手不够”的感觉。员工们加班加点,甚至完整的周末休息日都没有。有时候这个客户的项目还没有做完,老板一个电话,就让我们去参加另外一个新项目的启动,风雨无阻。

  当时弟兄们都在抱怨:业务都做不完了,为什么老板还要拼命接新客户?也有人向老板反应员工压力太大,不要再接那么多的业务了,但无济于事。后来我自己创业,创办了第一职场网,要深刻地理解我的老板当时为什么要这么做。对于一个老板来说,最害怕的不是业务做不过来,而是压根儿就没有业务!

  刚成立公司的时候,因为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我们曾经有整整半年的时间没有业务。很多人觉得老板很强,比如马云,始终展现一种自信。但实际上,老板的内心很脆弱,很害怕,最令他害怕和担心的就是没有业务!因为这意味着公司正在坐吃山空,等死啊!

  如果说你的工作压力大,我承认;但压力最大的绝对不是你,而是老板!你要想成为一个创业者,你必须要具备的第一个素质就是“创业者思维”,即:像你的创业老板那样去思考,如何去经营好这家公司?你必须想老板之所想,急老板之所急,学会站在老板的角度去思考。你或许会说,我思考了也没用,老板未必听我的呀!这是一个误区。你思考的目的,并不一定是让老板听你的,而是在你自己的内心里进行一场实战模拟:我觉得公司应该这样干,而不是那样干。但实际上公司到底是怎样干的,取得了怎样的成果,都是由老板决定并执行的。你可以将自己内心的想法与老板的现实做法进行比较,发现自己的哪些想法是靠谱的,哪些是离谱的。通过这样的模拟演练,你大体可以知道经营一家公司到底需要考虑哪些层面的问题。

  经营自我之道:要拥有创业者心态

  什么是创业?按照我的理解,“创”指创造,“业”则意味着你一生要经营的事业。创业,指的就是创造一份属于你自己的、用一生去追求和经营的事业。创业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像马云那样,跳出来,成立阿里巴巴,创造一间属于自己的公司;另一种是像马云旗下的那27名合伙人那样,虽未拥有自己的公司,但他们将在阿里的工作视为自己的事业,并为之拼搏和奋斗,最终他们成为公司的管理层,获得股权激励,以另外一种方式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是没有胆量和勇气去独立成立一间公司的,更多的人会选择在他人的平台上成就自己。

  公司曾经招聘过来一个应届生,都来公司3个月了,一直是默默无闻的状态。有一天他突然找到我说要离职。我问他,“你为什么突然要离职呢?”他顿了顿,“说实话,这里的工资也不高,我都来三个月了,也没接触到实质性的工作。在这里太浪费时间了,我要换一份更好的工作。”

  我静下心来,“你的想法我也理解。每个人都希望找到更好的、更有前途的工作。假如我现在同意你走,那你能否告诉我,你找到一份比现在更好的工作的筹码是什么?凭什么人家愿意付给你更高的薪水?”他无语。

  很多人都抱有这种“打工者心态”:公司给的工资又不高,福利也没有那么好,干嘛那么拼命?但对于公司来说,老板同样也要考虑:这个员工做事不积极,也没有自己的想法,我为什么要提拔他,为什么要支付他那么高的薪水?

  如果你觉得你值那么多钱,首先应该做一些事情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这是你谈判的筹码。如果你两手空空,你注定是个输家。而要想成为人生的赢家,你首先要摒弃的就是“打工者心态”,并以“创业者心态”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这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认为是在给别人打工,而后者则是认为在为自己打工。只为在为自己打工,你才会尽最大努力去做,并创造最大的业绩。

  举例来说,一个公司里,所有的人都人浮于事、不关心公司的前途和未来的时候,肯定还有一个人更关心这个公司的命运,那就是老板。因为这间公司属于他自己的“财产”,所以他比任何人都更关心。为什么其他员工不关心呢?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是个旁观者,这公司与自己无关。工作也是如此。每个人都希望获得更好的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你必须要积累更多的筹码。而这份筹码来自于你当前的工作。假如你现在的工作在混日子,你的筹码无法积累,以后再想找一份更好的工作就更加困难。所以,千万不要以“打工者心态”去对待工作,这样只会害了你自己。只有以“创业者心态”去对待,把自己每一天的进步当成获取更好前途的筹码,你未来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经营自我之道: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内行人

  你是否有过被别人叫做“外行头”的经历呢?每一个行业,都有行业脉搏,都有其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以及一些该行业特有的属性。作为一个行业从业者,你必须对这个行业的方方面面都了如指掌,知道这个行业的“门道”。否则,你就会犯一些最基本的错误,被人家戏称为“外行头”。一旦如此,你就失去了在这个行业内的话语权,只能“看热闹”靠边站了。以FMCG行业为例,这个行业有哪些竞争者?一线品牌和二线品牌、外资品牌与本土品牌的运营模式有何不同?品牌和渠道分别在不同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对于不同的企业,一个新产品要想占领市场,是靠品牌驱动,还是渠道驱动?等等。

  对于一个新人来说,要想成为一个内行人,至少也需要3年的时间。

  我曾经工作过的管理咨询行业,有人说过需要5年才能入门。如果不能入门,你充其量只是一个门外汉;而要想入门,至少需要3到5年的积累。很多人工作一年半载甚至一两个月就跳槽,就迫不及待地在各个行业间转换,并美其名曰“了解各大行业情况”。这样的经历,只能说是走马观花般在职场上转了一圈,至于门道是什么,压根就没看清楚。更不客气地说,他根本就不知道还有“门道”这回事儿。

  为什么企业招聘要求5年的经验、10年的经验?你的价值在哪里?就因为你浸淫这个行业多年,深入了解这个行业的“门道”,他们要找的是一个内行人,而不是一个外行业。假如行业之间的转换如此容易,也就不会有“隔行如隔山”这一说了。

  当你深入去了解一个行业的时候,这不仅仅会丰富你对行业的认知,更重要的是,你知道如何从一个完全外行的新手变成一人深谙行业之道的老手。这种成长的经验,对于你以后认识其他行业也同样是通用的。这是你认知行业的“渔”,会让你融会贯通、由此及彼看待其他未知的行业,并更加深入透彻地看待整个商业系统。

  经营自我之道:让自己变得有价值

  假如有一天你准备收拾行囊,自立门户,想象着像一个帮派老大一样振臂高呼:“兄弟们,跟我干吧!”台下欢声雷动,兄弟们纷纷收兵行囊,跟着你一起闯出一番天地,成就一番事业。不过这样的场景往往可能只会在电影中出现,如果放到现实中,别人愿不愿意跟你走,还两说呢。

  许多人自然都明白团队的道理。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个团队才可能走得更远。于是很多人都强调建立自己的人脉,以便在关键时刻可以和自己并肩作战。但这样想法往往是一厢情愿。当你鼓动兄弟们跟你走的时候,你的兄弟们自然也会想:跟你走?凭什么?你能为我带来什么价值?跟你走对我以后的发展有什么好处?如果他们明明知道跟着你是走向坟墓,他们还会忠心耿耿地跟着你吗?

  所以,不要盲目相信人脉,不要天真地以为我认识几个人就可以在关键时刻助我一臂之力。你要想利用别人身上的价值,首先你自己得有可被利用、但对方又不具备的价值,这才是等价交换。你分文不值,却要求别人贡献全部的价值,我估计没人会傻到这个程度!

  价值的互补性,是一切创业合作的前提。有很多创业团队,创业者都是搞技术出身,没人懂市场,没人懂营销,团队成员之间的价值相互重叠,这样的团队自然毫无优势。即使不创业,在打工的位置上,你也必须让自己变得有价值,尤其是在老板不擅长的领域变得擅长,这才是获得重用的关键!

  经营自我之道:要低调,不要轻易和别人谈及你的理想

  当一个人好不容易找到了自己的伟大理想之后,内心里往往会极度兴奋,兴奋到恨不得立马让全世界都知道自己的这个抱负:这个想法太疯狂了,绝对可以改变世界!于是迫不及待地和身边认识的所有人述说。(回想下自己的经历,是否有过类似的感觉?)之所以迫不及待地想和别人说,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有两个原因:一是想向别人证明自己,我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或者梦想,我是多么地了不起啊,你们应该对我刮目相看。二是内心里充满希望的同时又有许多的不确定性,想多听听别人的意见,以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或者,更赤裸一点说,压根就是想从别人那里获得更加肯定的支持。但我们不得不提前给你打个预防针:不要轻易和别人谈及你的理想。

  我们曾经有一个客户,有自主创业的想法,但不确定是否可行,于是找到我。和他深入聊了之后,我感觉他的想法还是比较靠谱的,于是就非常支持他的想法。他自然很高兴。我又说,你做出这个决定,是否要再听一听家人、亲戚、朋友们的意见呢?毕竟这是个重大决定。他一想,也对,于是就回去之后问问那些人的意见。两天以后,他突然找到我说,老师,那些人的意见,我看还是别问了吧,没有一个人支持我,越问越沮丧,搞得我都快没信心了。

  不仅在创业这件事上,你容易招致这么多人的反对。在其他一些重大的、能够带给你积极改变的职业问题上,你依然能够听到各种风言风言,各种冷嘲热讽,让你信心全无。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嫉妒心。嫉妒定律是这样说的:人们嫉妒的往往不是陌生人的飞黄腾达,而是身边的人飞黄腾达。所以,当你有一个可能会让你飞黄腾达的想法的时候,千万不要轻易和身边人说,他们不但不会支持你,相反,还会给你泼冷水。因为他们强烈的羡慕嫉妒恨,哪怕你拥有的只是一个尚未实现的空想,他们也会竭尽所能地打击你,批判你,把你的梦想亲手扼杀在摇篮里!

  所以,如果你有一个伟大的理想,那就踏踏实实去干,用行动堵住所有人的嘴。你从一开始压根就不必和燕雀谈理想,因为他们打死也弄不明白什么是鸿鹄之志。



~

企业老板如何经营自我
答:你可以将自己内心的想法与老板的现实做法进行比较,发现自己的哪些想法是靠谱的,哪些是离谱的。通过这样的模拟演练,你大体可以知道经营一家公司到底需要考虑哪些层面的问题。 经营自我之道:要拥有创业者心态 什么是创业?按照我的理解,“创”指创造,“业”则意味着你一生要经营的事业。创业,指的就是创造一份属于你...

老板如何有效进行人员、经营、自我和学习管理?
答:学习时机: 激发老板的学习动力和环境。学习重点: 确定学习的四个关键领域。培训升级: 提升培训效果的策略。学以致用: 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这些工具不仅覆盖了从人员到经营,再到自我管理和学习的全方位管理,帮助老板们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游刃有余。通过不断实践和学习,你将更有效地推动企业...

把自己当作一家公司,如何经营自己
答:5.渠道通路,怎样宣传自己和交付服务?通过短视频等渠道宣传自己。6.客户关系,怎样与对方打交道?直接和歌迷沟通。7.重要合作,谁可以帮助我?经纪人安排业务和后勤、用网易酷狗等播放程序、录音棚的工作者、专业的编曲乐手。8.收入来源,我能得到什么?数字音乐销售收入,广告、音乐会门票收入。9.成本...

假如你是一个企业的老板,该如何去管理?
答:如何管理好自己的企业" (一)订适当的目标 每一个成熟管理者都有有一个具体的目标,并且愿意为目标努力,这个目标不能订得太高而达不到,它必需适度的激励,同时成熟的管理者知道完成任何事情都要付出代价,不可能无中生有。成熟的管理者也明白资源是有限的,资金、人力、时间等各种资源一定得依...

假如我是老板,我将如何经营我的饭店
答:作为饭店经营就该本着严格管理、灵活经营、诚实守信、细心细致的工作;高标准、高要求、新起点、新思路去运营管理;再加上好的管理制度、管理措施,好的用人机制,企业才能健康持续发展。菜品与服务是饭店的生命力 过去有的经营者认为菜品质量第一,服务质量第二,而实践证明:服务第一、菜品次之。假如,...

如何做一个好的老板
答:问题一:怎么样才能做好一个老板 首先,每个成功的商人或企业家都懂得关心职工、爱护职工、鼓励职工的创造精神。他们清楚地意识到,企业的经营者只有赢得全体职工的敬仰,才能带领职工勇往直前,扫除企业潜在的障碍。永野重雄曾颇为感慨地说:“经营者和雇员如同一辆车上的两个轮子,其重要性及所肩负的责任是相同的。在企...

成功的职场人士该如何提升自我?
答:跟着他们学习,也了解他们是如何提升自我的。1.要做有目标的人。成功的职场人士,往往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会努力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对于目标近乎偏执的狂热追求。比如罗永浩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定下要做实体企业的想法,就没有改变 从最难做的手机入手,中间融资困难重重,很多时候也没有盈利 但是他...

企业大了,老板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答:1、目标。订出事业、健康、工作、财富、成就、自我成长等方面目标;问自己三个问题:如果自己有100万,会订立什么目标?如果自己只剩下6个月的生命,会订立什么目标?假设自己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失败,会订立什么目标?2、计划。事先规划好行动。目标——列出行动步骤——每天执行——经常修正。3、分析。...

怎样才能在职场中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答:第一,提高自己的办事能力,禁止拖拖拉拉。想要让自己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努力学习。多学习一些自己工作上的事,尽可能的让自己变得优秀。当领导给自己安排工作时,不要拖拖拉拉。要有今日事今日毕的思想,这样的办事能力会受到领导的重视。第二,职场中少不了领导和同事,工作上能帮就帮和...

如何做企业老板
答:1.作为一个合格的老板,不单单要对公司内部和蔼可亲,还要有一定的管理经验,由于平时都相处的不错,就自由散漫,无组织无纪律这样的公司也不会发展长久,既然是公司就应该有公司的制度,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还要学会营销,虽然说老板不经常去见客户,但是一些大客户是业务人员签订不下来的,还是要亲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