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文武双全,因哪些原因在赤壁之战后就隐退了?

作者&投稿:蓬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曹操麾下能人颇多,用猛将如云谋臣如雨来形容也不为过,其中谋臣最为出色者当属在曹操平定北方中出谋划策最多的荀彧、荀攸、郭嘉、贾诩和程昱五大心腹谋士;事实上五人中有一人有点特别,他不仅谋略出众而且领兵打仗也很厉害,可谓是文武全才,此人就是程昱。可是奇怪的是前期活跃的程昱却在赤壁之战后很少看见他的身影了,濡须之战后更是踪迹全无,那么文武全才的程昱,为何在赤壁之战后却慢慢淡出了视野几乎销声匿迹?原因有三,我们来分析一下。

第一,程昱年事已高。程昱死于220年时已经80岁了,208年赤壁之战时已年近70了;程昱在曹操192年入主兖州的时候就跟着曹操了,按资历来说仅在荀彧之下,但是年纪却比荀彧要大20来岁。

曹操前期人才积累相对有限,但是得益于曹操唯才是举的策略,四方人才纷纷来投,有司马懿陈群蒋济刘晔等后起之辈在曹操身边参赞军务,多程昱一人不多,少程昱一人也不少,程昱慢慢淡出视野实属正常。

第二,和其他谋臣不同,曹操给程昱的定位不仅是一位出谋划策的谋士,更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名将,也就是说程昱还会领兵打仗而且一度拥有兵权,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可以看看程昱的履历:194年吕布袭取兖州时,曹操之所以来了个绝地大反攻赶跑吕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程昱守住了鄄城,范县和东阿三个仅存的县城,曹操才不至于无落脚之地,所以收服兖州后曹操授程昱为东中郎将,要知道这个时候的于禁乐进等人才只是都尉和校尉而已。

200年程昱迁为振威将军,这是个杂号将军位在偏将军和中郎将之上,当时正值官渡之战期间,之前投降没多久的关羽也才是偏将军,程昱以区区七百兵守住袁绍南下的要道兖州鄄城,使得袁绍大军不敢从他这走,曹操因此称之为“程昱之胆,过于贲、育”。

曹操击败袁谭和袁尚后程昱又升为级别更高的奋武将军(这个杂号将军级别有点高,曹操自己也曾出任此职),可见程昱更多的是作为一方主将牧守地方。曹操的兵权除了有限的几人外很少掌握在外姓大将之手,程昱老谋深算岂会不知这一点,所以他选择了急流勇退,“知足不辱,吾可以退矣。”乃自表归兵,阖门不出”,程昱自己交出兵权退居幕后这是他淡出视野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曹操五大谋士各有个性,比如荀攸低调,荀彧忠于汉室,贾诩明哲保身,郭嘉有“负俗之讥”行为和世俗观念格格不入,其实就是说私生活有点乱,程昱则是生性刚戾,和同僚关系不太和睦,213年在他担任卫尉时和中尉邢贞争威仪遭到罢免(程昱资格很老还能遭到罢免,可见错的一方很有可能是程昱),无官一身轻,这也是程昱淡出视野的另外一个原因。

不过曹丕对他还不错,登基后重新任命他为卫尉,只是程昱也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在曹丕登基的同年(220)年,80岁的程昱寿终正寝,“帝为流涕,追赠车骑将军,谥曰肃侯”备受哀荣。



~

中国较著名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答:甘宁虽粗猛好杀,但是勇而有谋,文武双全,轻财敬士,士卒无不乐为之用命。典韦:陈留己吾人。三国时曹魏猛将。擅使大双戟,为人壮猛任侠,曾为乡人刘氏报雠,杀人出市,人莫敢近。军中的牙门旗既长且大,人们都不能把它举起,而典韦竟以一手便将其执而竖起,人们都以他的奇力为异。初属张邈...

王守仁当时手中无兵,为何能够在35天就能打败宁王朱宸濠的10万大军...
答:王守仁,就是我们历史课本上学到的“王阳明”,不过他并不是一个文弱书生,而是真正文武双全的牛人,他属于千古完人,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的神奇存在。他一生之中功绩无数,其中击溃宁王的10万大军靠的是虚虚实实的谋略。一、虚张声势、巧妙离间 宁王朱宸濠想要起兵自立为王的时候,...

赤壁之战中献苦肉计的吴国大将黄盖,最终的结局是怎么样的?
答:不过,四姑娘就有一个疑问了,为何吴军的这支队伍中竟有人不认识黄盖,难道是新兵蛋子?赤壁之战后,黄盖因功拜武锋中郎将。赤壁之战后,黄盖似乎就消失了,不过这只是《三国演义》给我们的错觉,实际上黄盖仍旧活跃在战场上,武陵蛮族作乱,黄盖奉命平叛,仅用几个月就平定了所有的叛乱,再之后就是...

为什么文武双全的周瑜,追随孙氏而不自己起兵呢?
答:史料中称,他原本仅是一个书香世家的传人,在孙策想要前往江东之时,他才起兵助之。这既是想要展现自己的才华,也是为了兄弟之义。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他才既能忠于孙策,又能在孙策之后,甘居人下,为孙权臣子。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周瑜文武兼备,有大志,有抱负,却甘愿追随孙策,做...

孙权史及生平事硛 [急!急!急!]
答:孙权文武双全,年少ஶ阵已经有将帅嘅才能、统率大军嘅能力,十八岁掌权成为一个诸侯,佢嘅敌人曹操都赞佢「生子当如孙仲谋」。207年联合刘备抗曹操,喺赤壁之战打败曹操。 同三国时代嘅其他第一代君主一样,孙权都好识用人,而且响纳谏方面做得更好,重会认真听反面意见。同时都好有战略眼光。《三国志》记载吴国大臣...

赤壁之战后的周瑜:囚刘备伐益州,欲与曹操争天下?(三)
答:孙权犹豫不决,去征求刘备的意见。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我们刘皇叔早有占据巴蜀的打算,便巧妙地加以劝阻,孙权也就搁置下来了。刘备事后按了按小心肝:“ 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啥意思?皇叔夸周瑜呢,人文武双全又长得帅,谋略志在天下,出来单干都是好汉一条...

文武双全的曹操有那么多文臣武将,为何不能统一全国?
答:2、偶尔刚愎自用 虽然曹操手下有许多谋士,但是曹操并非全听,他曾说“今天下英雄为使君与操尔”足以证明他对自己有非常大的自信。在赤壁之战时贾诩曾告诫他时机不成熟,曹操不听,最终被对方火杀,差点命丧赤壁,从此再也没有足够的军事实力伐蜀伐吴。3、孙刘联合 三国和历代时期不同的就是一个强...

在中国历史上哪一位臣子是最杰出的文武双全?
答:辛弃疾 个人认为

《念奴娇 赤壁怀古》微课课例
答:2.风流人(所想之人)问题三:《三国演义》开篇词杨慎的《临江仙》中“浪花淘尽英雄”和“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否一样?(找出描写周瑜的句子,概括周瑜形象)风流人物:品格超群 才能出众  抱负远大 业绩卓著  刚柔并济  文武双全 ……(联系《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

三国历史上曹操是觊觎大小乔美色才引起赤壁之战的吗?
答:从二乔方面来说,一对姐妹花,同时嫁给两个天下英杰,一个是雄略过人、威震江东的孙郎,一个是风流倜傥、文武双全的周郎,堪称美满姻缘了。郎才女貌,谐成伉俪,当然两情相惬,恩爱缠绵。然而,二乔是否真的很幸福呢?其实大乔的命是很苦的。孙策娶大乔的那年是二十岁,大乔是十八岁,可惜天妒良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