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赤壁怀古》微课课例

作者&投稿:勾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念奴娇  赤壁怀古》微课课例

濮阳市外国语高中  赵芳

【学习目标】

1、能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品析解读“风流人物”。

2、品读词人豪迈、壮志难酬的情怀。

【学习方式】诵读法,问题引领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苏轼成就二三四:

词苏辛,诗苏黄,

苏黄米蔡书法家,

三苏父子散文强。

但成就如此卓著之人,却经历了一次政治运动——乌台诗案。乌台浩劫,九死一生,瞧,他向我们走来了。

他从监狱里走来,他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走来,他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他满怀壮志却满心绝望地走来,朝着荒凉的小镇走来。他很疲倦,他很狼狈,他很无奈,他擦一把脸,喘一口气,四周一片静寂,连一个朋友也没有,他闭上眼睛摇了摇头。他不知道,黄州,注定要与这位伤痕累累的突围者进行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

二、倾情诵读

一读: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读出节奏。

二读: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读出自我理解,圈画疑难点。

三、质疑解读  通过反复诵读,逐层质疑解读,启发学生思考探究,进行深度学习。

1.壮美景(所见之景)

  (1)问题一:起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如何理解“浪淘尽”之“浪”字?这三句在全词中起何作用?

  明确:浪比喻时光。

点题;浓缩时空,把大江、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成一片,创造旷远深沉意境;为周瑜出场造势。

  (2)问题二:找出写景句子,重点体会“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如何来写景的,写出了什么样的景?

  譬如:“乱石”“惊涛”视听结合,写出了岩石的诡怪奇异和波涛的汹涌澎湃。

(课件):“穿”、“拍”、“卷”三个动词,描写出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搏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从不同的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写山石用“穿”,写浪涛用“惊”“拍”都是比拟,用“雪”借喻波涛,“千堆”是数量上的夸张。几种物象作用于视觉、听觉,引发想象,呈现出一个有声有色,富有动感的画面。

  明确:赤壁之景,雄奇壮丽,让人隐约可见当年赤壁大战的激越雄壮。此描写有音响,有色彩,有态势,气象阔大,惊心动魄,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

三读:读出对祖国壮美山河之豪情来。

我们读罢内心豪情激荡,荡漾着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

2.风流人(所想之人)

问题三:《三国演义》开篇词杨慎的《临江仙》中“浪花淘尽英雄”和“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否一样?(找出描写周瑜的句子,概括周瑜形象)

风流人物:品格超群 才能出众  抱负远大 业绩卓著  刚柔并济  文武双全 ……

(联系《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问题四:“周郎赤壁”能否换成“周瑜赤壁”?(年轻潇洒)

问题五:“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我们能否把“公瑾”换成“周郎”?(追慕敬仰)

问题六:能否把“初嫁”换成“出嫁”?为何插入“小乔出嫁了”这一情节?

1、说明周瑜年轻有为。

2、美人衬托英雄的春风得意、意气风发。

3、周瑜与孙权既有君臣之义,又有亲戚。因被信任而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

——《三国演义·群英会蒋干中计》

四、合作探究

3.豪迈情?(所叹之情)

(1)、苏轼和周瑜有哪些异同呢?借周瑜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呢?

暗合点:风流人物苏轼想成为像周瑜一样的风流人物,且有资质。

补:周瑜——曲有误,周郎顾

苏轼——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英武豪迈,气概非凡,杀敌为国,兴国安邦)

但却未能如愿(无人信任,不得重用)

补: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异:

周瑜                  苏轼                                 

年龄  34                    47

生活  幸福                  穷困

外表  英俊                  早生华发

职位  东吴都督              团练副使

成就  功名早成              一事无成

课件(江山在,周瑜不在;苏轼在,事业不在。)

明确:借古伤己,渴望得到统治者重用,壮志难酬、功业未成的感慨。

(2)、解读“梦”的韵味是什么?

早年丧妻,孤苦无依    悲痛 无奈

  才华横溢,际遇难觅    苦闷 感伤

  早生华发,人生易老    激愤

  年近半百,功业未成

  心怀理想,壮志难酬

    师说:好一个“人生如梦”!一把辛酸泪,谁解梦之味?

(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有人认为此时苏轼善于自我解脱,自解自慰,比较达观;也有人认为此时的苏轼有些消沉,愤懑无法排解,只好寄情山水。你同意哪种看法?试说明理由。

明确:感奋感伤的色彩  功业无成的感慨    旷达洒脱的情怀

五、课堂小结

一篇传世经典《念奴娇·赤壁怀古》,一片如画的壮丽河山,一声穿越时空的浩然长叹,一汪绵绵无尽的长江水,流走的是岁月,留下的却是不变的追求,也许苏轼没能成为周瑜那样的风流人物,但却把不堪的人生活出了具有苏轼特色的潇洒和旷达。

致苏轼

赵芳

赤壁江边浪如雪,苏公载酒欲何之。

掉头不顾杯高举,舞影飘零意转迟。

周郎成忆飞烟尽,却笑多情两鬓丝。

吾辈必当勤自勉,持书仗剑有所为。

六、课后作业

  1、请你以苏轼的忠实粉丝身份,为被贬在赤壁的苏轼写一封信。(不少于300字)

  2、推荐阅读:

  林语堂《苏东坡传》

  叶嘉莹《唐宋名家词赏析-苏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