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摄取营养 大学生应该怎样合理的摄取营养?

作者&投稿:登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合理营养又称平衡膳食,是指供给机体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与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进而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膳食。其基本要求如下:
第一,提供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营养素。中国营养学会将人类食物分为五大类:第一类是谷类和薯类,谷类包括米、面、杂粮,薯类包括马铃薯、木薯、甘薯等。第二类为动物性食品,包括肉、禽、鱼、奶、蛋等。第三类为豆类和坚果,包括大豆、其他干豆类及花生、核桃、杏仁等坚果类。第四类为蔬菜、水果和菌藻类。第五类为纯能量物质,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建议每日膳食应包含以上五大类食物,每类食物选2~4种,一日至少吃10~20种食物,达到30种以上最佳。
第二,保证食物安全。食物不得含有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各种有害因素,且应保持食物的新鲜卫生,以确保居民生命安全。一旦食物受到有害物质污染或发生腐败变质,食物中营养素就会破坏,不仅不能满足机体的营养需要,还会造成人体急、慢性中毒,甚至致癌。
第三,科学烹调加工。食物经科学加工与烹调,目的在于消除食物中的抗营养因子和有害微生物、提高食物的消化率、改变食物的感官性状和促进食欲。
第四,合理的进餐制度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根据不同人群生理条件、劳动强度以及作业环境、对进餐制度给予合理安排。合理的进餐制度有助于促进食欲和消化液定时分泌,使食物能够得到充分消化、吸收和利用。成年人应采取一日三餐制,并养成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等良好的饮食习惯。

  (1)合理搭配,全面营养
  同类食物所含的主要营养成份大致相近,因此,在安排膳食时,几种食物要合理化搭配,尽量做到多样化,才能得到营养全面的膳食。在美国,营养宣传教育工作者提倡居民多吃谷类,并在一天当中至少吃5种蔬菜与水果。
  (2)精粗食物的合理搭配
  粮食是维生素B1的丰富来源,但由于近年来人们所吃的米、面越来越精,米、面被碾磨的太细不仅损失了大量的B族维生素、矿物质,大部分膳食纤维也流失到糠皮中。长期食用这种过精的粮食,就会造成营养缺乏。母亲长期吃过精的白米,乳汁中维生素B1缺乏,会使乳婴发生严重的维生素B1缺乏病,甚至夭亡。另外,膳食摄入过精,膳食纤维少,肠胃功能会逐渐减弱,造成便秘或其他更严重的问题。饮食中注意粗细搭配,经常吃一些粗粮、杂粮,各取所长,可以起到营养素互补的作用。比如一个成年人男子,早餐吃一碗小米粥,一个玉米饼(其它副食如鸡蛋、小青菜等)中午标准粉面条,辅助西红柿、黄瓜、肉末等到:晚餐吃大米和黑米做的米饭,再加一碗玉米面熬的粥,可获得1.3毫克维生素B1,0.4毫克维生素B2和52微克胡萝卜素。这样的搭配就非常不错。粗粮所占比例最好在30%左右。
  (3)主食副食的合理安排
  膳食以谷类为主,每天应摄入300克—500克粮食,同时要注意副食的安排。粮食中蛋白质质量不够优良,其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赖氨酸不足,大豆或其制品中赖氨酸含量比较多,因而粮食与豆制品一起吃可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同时应选用适量的动物性食物及蔬菜、水果,以增加优质蛋白质、各种矿物质、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摄入量。
  (4)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蔬菜与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红、黄、绿等到深色蔬菜中维生素含量超过浅色的蔬菜。蔬菜除了能提供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以外,还可以促进鱼、肉、蛋等食物的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有研究表明,单独吃肉食、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为70%;肉和蔬菜同吃,蛋白质消化吸收率能达到80%—90%。
  蔬菜的营养与水果相比,除鲜枣等维生素C特别多之外,很多水果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不如蔬菜,尤其是不如绿叶蔬菜。但水果含有葡萄糖、果糖、柠檬酸等物质又比蔬菜丰富。经常吃不同种类的水果可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薯类包括土豆、白薯等是我国传统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除了提供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外,还有较多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兼有谷类和蔬菜的双重好处。近年来随着生活改善,人们消费的薯类减少,这是一种不好的趋势,应当提倡多吃些薯类。
  每天膳食中含水量有400—500克的蔬菜及薯类,100克—200克的水果,这对保护心血管健康,增强抗病能力,减少儿童发生干眼病的危险及预防某些癌症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5)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我国居民的膳食中奶类和豆类摄入很低,造成我国居民普遍缺钙。奶类是钙的最好的食物来源营养。专家认为,人在一生中都应该喝牛奶或吃奶制品。每天平均吃奶及奶制品100克就可从奶类获得200毫克以上的钙,这样有助于改善钙摄入量过低的现状。每天吃些豆类及豆制品50克,可以获得100毫克左右的钙。同时大豆还富含较多的赖氨酸,和谷类食物搭配可以弥补谷类食物赖氨酸的不足,提高膳食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6)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鱼、禽、蛋、瘦肉等到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动物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更适合人体需要,且赖氨酸含量较高,有利于补充植物性食物中赖氨酸不足的缺陷。肉类中铁的利用较好,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良好食物。鱼类及其他水产品是理想的高蛋白质低脂肪,畜禽类的内脏虽然含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但内脏多含脂肪及胆固醇较高,尤其是猪脑等,不应该吃的太多。
  少吃肥肉和荤油,由于肥肉和荤油中含有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均是引起肥胖和诸多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为减少患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及早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应少吃肥肉。日常烹调尽量少用荤油,多用植物油。
  (7)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吃清淡膳食有利于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食盐用量不超过6克为宜,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过多,平均值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值的2倍以上。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钠的摄入量与高血压发病呈正比例,因而食盐不宜过多。
  (8)要戒烟限酒
  (9)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日常生活中要重视饮食卫生,加强自己保护,避免食源性疾病的危害。应注意饭前便后要洗手,集体用餐要提倡分餐制,减少疾病的传染的机会。
  (10)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以保持适宜体重。
  (二)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的生活模式
  有资料称,营养过剩和生活方式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各种致命和慢性病如肥胖、高血压、冠心病等,都是人自己吃出来的。膳食结构不合理以及洋垃圾食品的入侵是导致文明病的发生的最大的原因。营养科学告诉我们:“没有一种食物能提供我们身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没有不好的食物 ,只有不好的膳食”。任何一种食物都可提供某些营养物质,关键在于调配多种具有不同特点的食物,组成合理的膳食。中国营养学会根据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特点,设计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十分形象地指出了人类的合理膳食结构:底层为植物性食物,包括面包、麦片、米、面等,每人每天应吃300--500克:第二层为蔬菜和水果,每天分别应吃400--500克;倒数第三层为鱼、肉、禽、蛋类食品,每天应吃125--200克(鱼虾类50克,畜、禽肉50—100克,蛋类25—50克);奶类和豆类食物合占第四层,每天就吃奶类及奶制品在100克和豆类及豆制品50克;最顶层为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克。营养学家认为,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每天摄的油量,按热量计算应占总热量的20%—25%,如:一个体重60公斤人,每日则摄入脂肪以50—90克为宜。
  虽然金字塔中未提到糖,但我们也应注意糖的摄取。糖分要适量,成人每天16克左右,儿童每天 5—7克为宜。老年人不宜多吃糖果。目前,科学研究成果表明,除脂肪外,糖也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因为老年人体力活动减少,消耗能量不多,如果老年人每日过量食糖,糖在体内可转变为脂肪,使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增多,即血脂升高,从而引起或加重的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病。据药理研究发现,患癌症的可能性会比普通人多四五倍。食糖果过多会消耗体内碱性物质,又特别是钙、铬等,会使老年人缺钙,引起骨质疏松,对视力产生影响。还因为糖代谢时需要量维生素B1参加,而老年人体内维生素B1的贮存量又不多,很容易耗尽,可引起维生素B1缺乏症。嗜糖而不注意口腔卫生,还会引起龋齿。
  同时还要调配确定合理的膳食制度。
  1.考虑胃肠消化能力,使食物中营养物质被充分利用。
  2.安排的进餐间隔不宜太长,也不宜太短。一般来说,混合性膳食胃排空时间大约是4—5个小时。间隔时间过长,可引起饥饿感受,血糖降低,影响工作效率。太短则没有食欲,且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大多数人一天的主要工作在上午,因而特别要注意吃好早餐,不吃早餐不但会降低工作效率,还会对身体有损害。
  3.全天各餐食物分配比例,通常早餐摄入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占35%-40%,晚餐占30%—35%。
  4.用膳食时间应和生活工作制度相配合
  合理调配膳食时也应注意做到:“三少,三不和一平衡”。三少:少盐,少糖,少油脂;三不:不吃甜食、不挑食,不偏食;一平衡:即摄入的和消耗的热量平衡。
  当然,合理的烹调方式也很重要。如炒菜油温不宜过高,食用油烧到冒烟不仅所含的脂溶性维生素被破坏殆尽,人体必须的各种脂肪酸也被大量氧化,降低了营养价值。同时,蔬菜与高温油接触时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遭到大量破坏。油温过高使脂肪氧化产生过氧脂质。如果长期在饮食中摄入过氧脂质,并在体内积聚,会损伤人体内某些代谢系统,使人未老先衰。
  合理营养是健康的基石,不合理的营养是疾病的温床。虽然有些疾病是由于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作用所致,但膳食结构不合理、肥胖、营养不均衡是其中特别重要的因素。我们一定要改变旧的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营养健康理念,真正做到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

一般要咸甜搭配,要吃水果或喝果汁。

儿童的早餐:儿童正是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注重补充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相当重要。首先要少量少吃含糖量较高的食物,以防引起龋齿和肥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儿童的早餐通常以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和一两片面包为最佳。牛奶可与果汁等饮料交替饮用。面包有时也可用饼干或馒头代替。

青少年的早餐:青少年时期身体发育较快,常常肌肉、骨骼一齐长,特别需要足够的钙、维生素C、A等营养素来帮助身体的生长发育。因此,青少年合适的早餐是一杯牛奶、一个新鲜水果、一个鸡蛋和二两干点(主要是馒头、面包、饼干等碳水化合物)。

中年人的早餐:人到中年是“多事之秋”,肩负工作、家庭两大重任,身心负担相对较重,为减缓中年人的衰老过程,其饮食既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钙、磷等,又应保持低热量、低脂肪

随着我们国家的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饮食行为随之也变化非常大,那么如何合理膳食和补充营养呢?中国营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翟凤英为您解读。



营养素的摄入要全面
荤素搭配要适当
平衡食物的酸碱性
平衡食物的温热寒凉性质
注意水盐平衡
控制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多吃蔬菜水果

大学生应该怎样摄取营养~

大学生的营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学生因学费过高,其它开支增大,并伴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如不吃早餐、挑食、偏食、平时节约到星期天饱食一顿等,致使大学生普遍营养不良。当前对大学生健康威胁最大的营养性缺乏病有四种,即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症、缺铁性贫血、钙的摄入量不足。据调查,大学生蛋白质摄入量仅为标准供给量的65.5%~74.8%,其中优质蛋白质仅为总蛋白质的15%左右。膳食营养价值不高,肉、蛋、奶、蔬菜摄入较少,各种食物搭配不当,比例不合理。三餐食量分配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大约70%的学生不吃早餐或吃一点。维生素缺乏的出现率男生为12.5%,女生为34.4%。主要表现为齿龈肿胀易出血的占12%~18%,毛囊角化、皮肤干燥、舌裂、口角烂、暗适应降低的占16.3%。根据血红蛋白的测定,男性大学生贫血患病率为25.9%,女性为51.4%,这表明大学生膳食中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C严重不足,影响了铁的吸收和利用。
合理营养对促进大学生健康与学习的作用
合理营养能促进身体发育
营养是大学生生长发育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有机体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进行,都有赖于体内的物质代谢,体内在进行物质代谢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从外界摄取一定数量的食物,才能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增加免疫功能、预防疾病、提高工作效率和运动能力等。合理的营养意味着机体能够摄入保持身体健康所必须的所有营养成分,并且各种营养素的比例符合人体的需要。营养素缺乏,或各种营养素摄入不均衡,膳食结构不合理等,不但会引起生长发育迟缓,而且会导致各种急、慢性营养不良和各种营养缺乏症。因此,合理营养与膳食平衡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合理营养能改善记忆与提高学习效率
合理营养,能够提高人脑的活动能力,增强人的计算能力、记忆能力、判断能力、行动能力和视力等。脑是人体最活跃的器官,虽然其重量只有人体的2%左右,但脑消耗的能量却占全身总耗能量的20%。因此,合理营养对于大脑保健具有重要的作用。
◆ 大脑对糖的需要 大学生智力活动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大脑细胞能否获得稳定的血糖供应所产生的能量。正常情况下人脑几乎完全依赖血糖(血中的葡萄糖)氧化供给能量,每天大约需要116~145g。血糖供应不足时,脑的耗氧量就下降,轻者感到疲倦、思维和记忆力降低,重者可发生休克等。
◆ 大脑对蛋白质的需要 大脑在代谢过程中需要一定数量的蛋白质更新自己,摄入含量不同的蛋白质食物,对大脑的活动有不同的影响。增加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就能增强大脑皮质的功能。人的智力活动需要的活性化学物质,如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等,都是由蛋白质分解生成的氨基酸合成的。脑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成熟和代谢也依赖于许多必需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可纠正脑细胞的生化缺陷,酪氨酸直接参与脑细胞功能的演进过程和神经环路的构成,色氨酸是5-羟色胺的前体,能促进注意力、记忆功能的改善等。
◆ 大脑对脂肪的需要 大脑细胞的功能还需要脂肪酸参与,尤其是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这些脂肪酸人体不能自行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如果缺乏这些脂肪酸,不仅影响大脑的正常发育,而且会阻碍其他各种功能。许多食物中都含有这些脂肪酸,含量较高的食物有豆油、菜油、植物油以及冷水性海洋鱼油等。
◆大脑对维生素的需要 各种维生素是大脑正常发挥作用不可缺少的,尤其是B族维生素(硫胺素和尼克酸)可促进神经系统发育、神经传递介质的合成和增强记忆。维生素C和维生素E能延缓脑细胞老化,而维生素D能提高神经细胞反应的灵敏性。
“民以食为天”。人类文明发展到了今天,吃饭已不再是仅仅只是出于求生的本能而更多的是为了从食物中获得合理的营养,从而使身心更加健康。食物的营养成分被称为营养素。人体所需的营养素近50种,通常将其分为七大类,即蛋白质、脂肪、糖(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水和膳食纤维。
现代营养科学研究表明,营养科学与人的健康,尤其是与人的寿命密切相关。讲究科学的食物营养摄取,注意合理的体育运动锻炼,已成为当代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营养功能
(一)营养是健康之本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合理的营养状态,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还有利于心理健康,因为体内各种营养素供给的均衡,使神经、内分泌等处于优良状态,可使人心情愉悦,精神振奋、情绪高涨,这对消除人们不良心境,缓解心理上的压力,增添生活情趣,怡情养性均在有益处。
(二)营养有利于智力发展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脑是人体中机能最复杂、活力旺盛的器官。医学研究表明,虽然人的大脑重量仅为人体重的1/50,但大脑每是所需的血液量却占人体的1/5。说明大脑对各种营养物质和氧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如果不能保证大脑的各种营养成分的供应,则会导致人的大脑结构及功能的异常,智力下降,记忆力及记忆再现能力退化,以及注意力分散,甚至精神异常等症状发生。
通过食物健脑并提高智力,实际上是通过摄取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素来促进大脑生长、发育以及发挥大脑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通过供应各种食物补充不同的营养成分,从而使大脑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这对于提高与改善人智力情况是十分重要的。
(三)均衡的营养可保持青春的活力
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参加体育锻炼、文化娱乐以及各种社交活动,为了保持在各种活动中身心愉悦,精力充沛,就必须有足够的营养支撑,若营养不足,会造成疲劳、消瘦和抵抗力降低,具体表现为面色苍白,全身无力,精神萎缩,甚至疾病缠身,丧失青春活力。

(四)均衡的营养可保持健美的体型
男生身材高,体格强壮;女生身材匀称,曲线圆润,才能充分体现青春的健与美。

二、营养合理摄入的原则
由于学生中普遍缺乏营养学知识,其饮食基本处于盲目状态。学生中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现象普遍存在,常见的在营养失调肥胖症、节制饮食厌食症、长期素食引起的营养缺乏症、暴饮暴食过盛症、挑瘦拣肥的偏食症等。因此要懂得营养,讲究平衡膳食,科学配食,使饮食更符合健康要求。
(1)平衡性原则
平衡是指人所摄取的各种营养成分与身体的生理需要之间形成相对平衡,反之则称为营养失调。营养失调的一个方面是营养不良,另一个方面是营养过剩。因此人体营养需求与补充之间应保持相对的平衡。
(2)适当性原则
适当是指人所摄取的各种营养成分之间的配比要合理,即在全面和均衡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饮食搭配。人体元素组成与人体在不同状况下对各种营养的需要量是有一定比例的,只有合理的营养搭配,尤其是热量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三者的比例要合理适当,才能有利于人体更好吸收与利用营养成分。
(3)全面性原则
全面是指人所摄取的各种营养成分要全面,不能偏食。没有任何一种天然食物能够包括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也没有单一营养素能够具备全部的营养功能。因此,无论哪一种食物的营养有多丰富,都不可能完全满足人体健康的需要,只有通过摄取多种食物中包含的各类营养成分,才能确保人的健康需要。
(4)针对性原则
每个人的遗传因素、身体状况、所处年龄阶段、生活环境、营养状态等各方面的条件均不相同,因此,在营养摄入和补充方面应区别对待。当生活和工作环境、生理条件改变时,营养素的供给应予以适当调整。
此外,为了保证身体健康,应随四季变化,合理安排膳食。现在是春季,它是冬寒转暖的气候,饮食应温和平淡。
总之,营养维持生命,生命在于运动,人们对营养与运动的认识过程就是人类健康不断增进的过程,也是人寿命不断延长的过程。由于人体需要的是合理而平衡的营养,因此“合理的营养”和“科学营养”知识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是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结合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特点设计的。它把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成各类食物的重量,便于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实行。

膳食指南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二、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含丰富蔬菜、水果和薯类的膳食,对保持心血管健康、增强抗病能力、减少儿童发生干眼病的危险及预防某些癌症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奶类除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含钙量较高,且利用率也很高,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我国居民膳食提供的钙质普遍偏低,平均只达到推荐供给量的一半左右。
豆类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含大量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

四、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鱼、禽、蛋、瘦肉等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
肥肉和荤油为高能量和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往往会引起肥胖,并是某些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应当少吃。

五、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进食量与体力活动是控制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
●如果进食过大而活动量不足,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积存即增加体重,久之发胖。
●若食量不足,劳动或运动量过大,可由于能量不足引起消瘦,造成劳动能力下降。
六、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过多,平均值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值的两倍以上。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钠的摄入量与高血压发病呈正相关,因而食盐不宜过多。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食盐用量不超过6克为宜。

大学生的营养需求很高,主要是根据中国居民膳食平衡表摄取食物,比如一天中食物量的安排是早餐30%、中餐40%、晚餐30%,具体膳食平衡要求见
www.kangyuanzhijia.com
中的《中国居民膳食平衡宝塔》一文

每天的膳食营养如何安排最合理
答:同样,“把(食指与拇指弯曲接触可拿起的量)”也适合叶茎类蔬菜的估量,一把轻松可以抓起的蔬菜量和一个双手捧的量差不多,均为100克左右。新膳食指南中建议每人每天摄入300~500克蔬菜,也就差不多3~5个双手捧或“把”的量。2、大豆、坚果:单手捧 单手捧的动作是五指弯曲与手掌可拿起的量,这样...

如何饮食能让身体营养均衡?
答:比如一周至少安排2-3餐吃鱼、豆浆之类的。四、食不过量,三餐合理 现代人一般都不会让自己饿着,甚至可能吃太饱。但不论你是否需要减重,都要控制食物的量。食物种类越多越好。而吃的时机也有影响,都说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以避免营养过剩,导致脂肪累积。健康饮食金字塔 ...

怎样才能保持营养
答:合理营养又称平衡膳食,是指供给机体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与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进而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膳食。其基本要求如下:第一,提供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营养素。中国营养学会将人类食物分为五大类:第一类是谷类和薯类,谷类包括米、面、杂粮...

青少年饮食要实现合理营养,应该吃些什么?
答: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在吃蔬菜和水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我们的摄取程度,不能够吃的太多也不能够吃的太少。要在一个合理的时间吃适量的水果和蔬菜,才能够有效的保证我们营养的摄取,也能够更好的促进他们的吸收。高钙食品青少年在这个年龄段正是骨骼发育的好时期,我们经常给他们吃一些高钙食品就能够让他们...

怎样的食物才能获取平衡的营养,至少举三个方面
答:对男人来说,营养摄入过少,不能满足需要,可发生营养不良性疾病;摄入过多,既是浪费又使机体产生负担,产生营养过剩性疾病。家中配置一个体重秤,经常观察自己体重变化,作为调节摄入量的参考,是很有意义的。所谓“适当”,是指摄入各种营养之间的配比要适当,在全面和平衡的基础上制定合理膳食搭配。人...

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如何合理膳食呢?
答:由于膳食上的不科学、不合理,在我国大多数人缺钙、缺纤维素和微量元素,纤维素的缺乏比世界卫生组织要的差一半。钙的利用是一个代谢过程,单用药物补充是不合理和徒劳的。所以对大量宣传药物补钙应保持慎重态度。我们每个人的体质、所处环境、活动消耗、吸收功能都不相同。自然摄取营养是最合理的,好多人...

怎么做才能做到全面营养?
答:合理营养又称平衡膳食,是指供给机体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与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进而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膳食。其基本要求如下:第一,提供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营养素。中国营养学会将人类食物分为五大类:第一类是谷类和薯类,谷类包括米、面、杂粮...

如何科学摄取营养
答:如果长期在饮食中摄入过氧脂质,并在体内积聚,会损伤人体内某些代谢系统,使人未老先衰。 合理营养是健康的基石,不合理的营养是疾病的温床。虽然有些疾病是由于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作用所致,但膳食结构不合理、肥胖、营养不均衡是其中特别重要的因素。我们一定要改变旧的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营养健康理念,真正做到合理营养...

运动员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是?
答:1.运动员的食物在数量上应满足运动训练和比赛的消耗,在质量上应保证全面的营养需要和适宜的配比。能源物质中蛋白质、脂肪、和参水化合物的比例应适应于不同项目运动训练的需要。一般情况下蛋白质占总热能的12-14%、脂肪30%左右(以不大于总热能的35%为宜)、碳水化合物55-70%。2.食物应是营养平衡...

作为体育生在运动后该如何合理摄取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答:其次,可以吃香蕉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运动后,要注意摄入足够的水分。运动后很容易感到饿。这个时候,不应该马上吃。运动后至少等一个小时,这样体内快速流动的血液就不会流入胃肠道阻碍吸收或引起不适,身体也不会很快吸收摄入的营养 。晨练前不要吃东西。老人可以喝一杯蜂蜜水提供能量。中青年人可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