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资料电子数据在管理中的标准化探讨 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浅析

作者&投稿:本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章 浩1成建文2

(1. 全国地质资料馆;2. 北京菲易博思技术有限公司)

摘 要 目前,各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基本上已经实现了成果地质资料的数字化。为了进一步推动地质资料管理的信息化,有必要对地质资料电子数据进行标准化建设。本文从 OAIS 参考模型中定义的资料的三种形态:SIP、AIP 和DIP 出发,分别探讨了地质资料电子数据在不同形态下的标准化问题。

关键词 地质资料 电子数据 标准化 OAIS

1 地质资料电子数据标准化已经势在必行

目前的地质资料已经基本实现了数字化,各级馆藏机构也相继实现了自己的信息化系统,例如报盘系统实现了地质资料的数字化汇交,存储系统实现了地质资料的数字化保管,借阅系统实现了地质资料的数字化借阅,等等。

为了进一步推进地质资料电子数据的管理水平,在目前地质资料数字化的基础上,有必要进行地质资料电子数据的标准化建设。

在档案管理业务领域中,一个比较重要的业务参考模型是 OAIS(OpenArchival Information System)[1],即开放档案信息系统。可以按照该模型的电子数据定义,初步探讨一下电子数据的标准化问题。

图 1 OAIS 模型功能图

如图 1 所示,按照 OAIS 的定义,电子数据在管理中有三种形态,或者也可以说,在电子数据的管理过程中,有三种电子数据存在:提交电子数据 SIP(Submission Information Package)[1]、存档电子数据AIP(Archival Information Package)[1]和借阅电子数据 DIP(Dissemination Information Package)[1]。不同的电子数据具有不同的形式,所以应该采用不同的标准。

2 提交电子数据的标准化

提交电子数据由于需要进行数据整理、传输、验证等操作,所以电子数据的组织形式应该是便于修改、便于运输、便于验证的。BagIt[2]是一个设计用来对基于硬盘或网络进行存储和传输的任意内容的分级文件进行打包的格式,一个“包”包括一个可以是任意内容的数据文件和若干标注文件(标注文件是用于标注包中数据文件的文件)。标注文件至少包括一个数据文件清单文件,其中列出了包中的每个数据文件名称,以及相应的校验码,可进行包数据的完备性验证。

采用 BagIt 标准进行提交电子数据的组织,有如下的优点:

1)便于修改电子数据内容;

2)便于验证电子数据内容的完整性;

3)便于进行存储和传输。

目前,BagIt 的实现有开源的开发 API 和一些管理工具,如图 2 所示的 Bagger。

图 2 Bagger 操作界面截图

Bagger 提供了 BagIt 包的创建、编辑、序列化、完整性验证等功能。

3 存档电子数据的标准化

入库以后的电子数据处于存档状态,这个状态下的电子数据不能进行随意增删操作,而且要很容易地进行完备性验证,以及进行方便的存储管理,例如备份等。存档状态的电子数据,还应当方便地生成可供用户借阅的借阅电子数据,同时可供搜索引擎进行资料检索。

存档电子数据可以在 BagIt 的基础上进行序列化得到,序列化的方式可以选择 tar[3]

Tar 是 Tape Archive 的缩写,既是一种文件格式的名称,也是用于处理这种文件格式的程序的名称,现在普遍用于将大量的文件打包为一个单独的大文件,以进行文件传输和保存,同时采用 tar 还可以保留一些文件信息,例如用户(组)权限、文件日期、目录结构等。

较老的 tar 标准由 Pre-POSIX.1-1988 定义,但是现在的 tar 程序采用的则是统一标准 tar 格式,即UStar(Uniform Standard Tape Archive)。UStar 标准允许使用长文件名,而且可以保存每个文件更多的信息。

经过 tar 序列化以后的电子数据非常便于进行存储和备份,也可利用 MD5 等验证算法进行电子数据完整性验证。

对于一些不常被用到的电子数据,还可以采用 ZIP 标准对其进行压缩,以节省存储空间。

存档电子数据同时还应提供方便的电子数据检索功能,可以采用 Dublin Core 标准对电子数据进行标准化标注,形成规范的标准信息,从而提供对电子数据的搜索功能。

Dublin Core[4]是一个创建基于 Web 的资料检索卡片的标准,它基于标注项来实现,提供资料的索引和检索功能。

常用的标注项包括:

title—资料的名称;

creator—资料的创作者;

subject—资料内容及其关键字;

description—一段对资料进行概括性的描述文本;

publisher—资料的保管者;

contributor—资料贡献者;

date—资料日期,比如形成日期;

type—资料类型;

format—资料格式;

identifier—数字化的资料标志符;

source—资料来源;

language—资料语种;

relation—相关的其他资源;

coverage—覆盖范围,年代、空间等;

rights—权限。

这些标注项可以用键 / 值的方式进行标识,采用 HTML 标准进行标识的话,就是在 HTML 头中用 标签定义每个标注项的值,例如:

这样,采用标准的 Internet 搜索平台,例如 Apache Lucene/Solr,可以很容易地建立功能强大的电子数据搜索引擎。

4 借阅电子数据的标准化

借阅电子数据是便于为用户提供电子数据浏览的电子数据。

DIP 中的文本数据,可以采用 HTML 作为标准;

HTML[5]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电子数据内容标注语言,其本身可以包含电子数据内容,也可以引用外部的电子数据内容。

经过 HTML 标注的电子文本数据,可以方便地采用各种平台的浏览器进行在线浏览。

DIP 中的图像数据,可以采用 JPEG2000 标准。

JPEG2000[6]是目前公认的JPEG的升级版,其压缩率比JPEG高约30%左右,同时支持有损和无损压缩。JPEG2000 能够提供渐进式传输和显示,即可以先传输图像的轮廓,然后逐步传输数据,不断提高图像质量,让图像由朦胧到清晰显示。另外,JPEG2000 还提供“局部区域”传输和显示特性,这可以大幅度提高较大图像文件在线浏览的实时性和交互性。

采用 JPEG2000 格式的电子图像数据,可以采用支持 JPEG2000 的浏览器进行在线浏览,也可以采用如 Kakadu Software、IIP-Image、Djatoka Jpeg 2000 Image Server 等提供 JPEG2000 大图的在线浏览功能。

如图 3 所示,Kakadu Software 提供的 kdu_show 程序,能够对大于 100M 字节的 JPEG2000 格式的图像文件提供快速的缩放、平移功能,操作时延为毫秒级。

图 3 kdu_show 操作界面截图

5 结语

我国的地质资料信息化还处在起步阶段,电子数据的管理水平总体上落后于纸质资料的管理水平,资料管理还处于以纸质资料管理为主、电子数据管理为辅的阶段。推进地质资料电子数据的标准化建设,可以更好地依托计算机及网络,提高地质资料的管理与服务水平,达到以电子数据为主、纸质资料为辅的资料管理目标。

参 考 资 料

[1] Reference Model for an Open Archival Information System (OAIS),http://public.ccsds.org/publications/archive/650x0b1.pdf.

[2] BagIt File Packaging Format v 0.97,http://www.digitalpreservation.gov/documents/bagitspec.pdf.

[3]format of tar archives,http://www.mkssoftware.com/docs/man4/tar.4.asp.

[4] IETF RFC 5013—The Dublin Core Metadata Element Set,http://tools.ietf.org/html/rfc5013.

[5]IETF RFC 1866—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 2.0,http://tools.ietf.org/html/rfc1866.

[6] ISO/IEC 15444-1—JPEG 2000 Core coding system,http://www.itu.int/rec/T-REC-T.800/en.



对地质资料电子文档汇交的几点体会与思考~

梁其华
(河北省环境地质勘查院)
摘要 为进一步完善电子文档汇交制度,提升地质资料汇交质量,保证地质资料电子文档制作顺利完成与汇交,笔者通过近几年地质资料电子文档的制作与汇交,取得了一些肤浅的认识,与同行进行交流。
关键词 地质 资料 电子文档
0 引言
地质资料是国家重要的档案资料,是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据和基础。为深入贯彻落实《地质资料管理条例》精神,进一步完善电子文档汇交制度,提升地质资料汇交质量,实现电子文档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已经成为档案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国土资发〔2010〕210号)和《成果和原始地质资料验收技术要求》,结合笔者在地质资料汇交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提出一些肤浅看法与大家交流。
1 地质资料概念和分类
1.1 地质资料
指在地质工作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以文字、图表、声像、标本、样品、岩矿心等不同形式存在的地质、矿产信息和实物等。
1.2 地质资料分类
1.2.1 根据地质资料自然形成的顺序分类
分为实物地质资料、原始地质资料、成果地质资料。
实物地质资料:指在地质工作中形成的岩矿心、岩屑、标本、样品、光薄片等实物及其配套相关资料。
原始地质资料:指在进行地质工作时直接形成或采集的,以各种载体类型存在的原始记录、中间性解译资料、地质工作成果原稿等,它是地质各行业工作的基础和依据。
成果地质资料:指各类地质工作与科学研究项目结题后,按相应技术规范和原项目设计要求以文字、图、表、多媒体、数据库和软件等形式提供的反映工作成果的一整套科技文件材料。
1.2.2 根据专业内容分类
分为区域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地质、石油地质、海洋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物探地质、化学地质、遥感地质、地质测绘、实验测试、探矿工程和地质科研等。
1.2.3 根据是否涉及国家秘密分类
分为涉密地质资料和非涉密地质资料;按投资者的利益又可分为保护性地质资料和非保护性地质资料。这二者组合形成涉密的保护性地质资料、涉密的非保护性地质资料、非涉密保护性地质资料和非涉密的非保护性地质资料4类。
2 地质资料电子文档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1 《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有待细化
尽管国土资源部已颁布了《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以下简称《格式要求》),但这只是总纲式的规定,具体到地质资料电子文档制作中,尤其是正文排版和图类制作时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缺少参考的依据和细则。因此,从格式要求方面,应制定更加详细的地质资料汇交细则和规定。针对所汇交地质资料电子文件,从封面、扉页、目录、版面、字体、图类、表类、用纸、命名等各个方面进行详尽规定,以提高地质资料汇交质量。
2.2 规定与要求有部分冲突
在电子文档排版制作时,一般参考《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而此规定和《格式要求》在标题级别命名方面不一致。
《DZ/T 0131—94 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第5.9.1.1 条规定标题级次为: 报告正文标题分四级。第一级为“章”,是报告内容的基本划分单元,以下2~3级分别为“节”、“条”、“款”。而《格式要求》中要求标题为:资料的题名、篇名、章名、节名等标题应用标题命令定义,标题阶次依次降低(如1~4级标题),同一层次标题的阶次应相同。这些不一致,在电子文档制作中易造成标题定义的不统一。
2.3 报告图类的格式要求不详细
《成果和原始地质资料验收技术要求》和《格式要求》中,对附图的图面内容、图名的字体及大小、比例尺、经纬度及经纬网、图例、图签内容、图号、接图表和出图纸张等编写格式要求未做详细规定。而《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中按《DZ/T0033—1992 固体矿产勘查报告缩写规定》和《GB958—99 区域地质图例》两个标准规范要求进行,但这两个标准不易找到,因而在制作图类时常出现以下问题:
1)附图图名不规范,图名下易遗漏比例尺,无经纬线和图签,或图签位置随意放置,图签内图号和顺序号编制不统一等等。
2)附图和插图概念混淆,正文中常放置附图,或多个小的附图放置在一张图纸中,图册纸张大小不一致等。
3)《格式要求》规定:“当附件类文件中又含有一套附图、附表等类文件时,应将它们合并到相应的类别中,并在电子文件登记表中进行说明”。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合并到相应的类别中在理解上偏差较大;二是电子登记表也常常漏掉说明;三是目录编制混乱或不编附图目录。
2.4 归类、目录编排和命名不统一
2.4.1 归类不统一
目前汇交的成果地质资料经常出现分类不正确的情况,特别是在附件类、审批类和其他类等组织归类上存在不统一。具体包括:项目任务书、合同书、原始文件目录、设计评审意见书、野外验收意见、电子登记表、实物清单及资质等归类不统一,有的归为附件类,有的归为其他类。
2.4.2 目录编排不统一
任务书、审查意见书、评审意见书、原始文件目录和实物清单等是否在目录中列出? 在给省级国土资源厅和全国地质资料馆汇交时要求一一列出,而在向华北大区资料馆汇交时则要求删掉此部分内容。
2.4.3 命名不统一
当一个项目含有2年以上任务书时,建立多个电子文档还是一个电子文档及怎样命名没有做出详细的说明,Q01-0002和Q02-0001命名常混淆。
2.5 制作电子文档软件更新慢
因各地质单位制作电子文档的电脑涉密不能与网络连接,造成ED-Maker3.3相关软件不能及时升级,目前已经不能正常使用,而新ED-Maker软件的更新升级慢,至今没有统一培训正式使用,所以在电子文档生成PDF文件及一些表格填写时需采用手动方式来完成。PDF文件生成只能在网上下载Adobe Acrobat Professional 7.0软件后一个文件一个文件转换。利用Adobe Acrobat Professional 7.0软件生成PDF文件与Microsoft office word版本有关,Microsoft office 2003版生成PDF慢,易出现不能生成现象或丢失书签、产生空白页、字体不完整等问题;而Microsoft office 2007、2010、WPS版本在生成PDF文件时直接、快速,不会丢信息,但正文中的插图和插表有时在不同电脑上打开易产生变形和跨页,需要重新排版,造成增加工作量。
2.6 定密
2007年开展地质资料涉密清理工作以来,要求成果地质资料汇交时须一并提交涉密数据库和地质资料涉密情况登记表,目前因多数地质单位没有成立地质资料定密小组或委员会,地质成果资料密级主要由资料管理员兼电子文档制作员自己来定,而资料管理人员对各类地质资料技术参数及内容掌握的不是很专业,所以汇交中定密不准,出错现象比较普遍。
3 电子文档制作的几点建议
3.1 尽快出台新的格式要求
1)建议《成果和原始地质资料验收技术要求》改名为《地质资料汇交格式要求》,各类地质资料制定统一格式标准,如固体矿产地质资料、石油地质资料、海洋地质资料、水文地质资料、工程地质资料、环境地质资料等尽量采用统一汇交标准进行汇交,这样简便、统一,易验收、易管理、易汇交。
2)统一报告封面、扉页和目录编制,如字体及大小、封面和扉页内容等统一规定。目录编制:一个项目有正文、多个附件、附件中的附件、附件中的附图等,目录的编排应一一做出详细的规定,列出样式。
3)统一报告文字版面。因《格式要求》中要求字体大小不小于五号字,这样造成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不同人排版的正文行距、字体等版面不统一、不美观。建议统一报告文字版面要求,具体包括字体及大小、插图的要求及编号、插表要求及编号、A4和A3页码的设置等问题。
建议把《DZ/T 0131—94 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中相关格式规定作为排版内容标准作为《成果、原始地质资料汇交格式要求》第3章的内容。
3.2 及时升级地质资料电子文档制作软件
尽快培训、使用ED-Maker新版本软件,各级地质资料馆应配置统一系统制作软件和汇交格式标准。
3.3 进一步规范附图编号及命名
电子文档的正文和附件中的附图目录编排在各自的报告中,图号应各自用阿拉伯数字从1编起采用顺序号连续编排。附图原文件夹按顺序号建立文件夹编号,文件夹命名和附图顺序号一一对应,文件夹命名如T01-0001,……,T01-000N,并在电子登记表中予以说明。
3.4 不断完善汇交制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建议主管部门加强成果地质资料汇交管理,每年对汇交质量好的制作单位予以表扬和发放电子文档制作汇交优秀证书以资鼓励;对汇交质量差、返工次数达到3次以上的制作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并将资料汇交质量作为地勘单位年终项目核算的重要内容。
3.5 合并电子登记表和原始、成果地质登记表
因《原始、成果地质登记表》首页和《电子登记表》一致,后面内容与原始文件目录内容一样,建议去掉《原始、成果地质登记表》,直接在原始文件目录中增加填写是否汇交一栏。
3.6 《成果和原始地质资料验收技术要求》目录设计建议
目录
前言
1 概述
1.1 引用法律文件
1.2 引用标准规范
1.3 名词解释
2 地质资料汇交管理(无变化)
2.1 地质资料管理体制
2.2 地质资料汇交人
2.3 地质资料汇交内容要求
2.4 地质资料汇交范围
2.5 地质资料汇交程序
2.6 地质资料汇交份数
2.7 地质资料汇交时限
2.8 延期汇交
2.9 地质资料保护申请
2.10 地质资料汇交凭证发放
3 地质成果报告格式要求
3.1 报告封面、扉页格式
3.2 目录要求
3.3 文本部分电子文件的格式要求及编制
3.3.1 文字格式要求
3.3.2 插图格式要求
3.3.3 插表格式要求
3.4 附件格式要求
3.5 附表格式要求
3.6 附图类电子文件的格式要求
3.7 特殊图件汇交和制作要求
3.7.1 MapGIS 软件形成的图件要求
3.7.2 AutoCAD软件形成源文件要求
3.7.3 MapInfo格式的文件
3.7.4 Surfer格式的异常图
3.7.5 CGIS制作煤层柱状图
3.7.6 ArcGIS格式图件汇交制作
3.7.7 图册电子版本的制作
3.7.8 只有图册,没有单张图
3.7.9 既有单张图又有图册
4 数据库资料汇交技术要求
4.1 数字填图数据库资料汇交整理
4.2 数字填图数据库资料的格式要求与编制
4.2.1 格式要求
4.2.2 编制
4.3 数字填图数据库资料的组织形式
4.4 数据库和软件类电子文件的格式要求及编制
4.5 多媒体类电子文件的格式要求及编制
5 原始地质资料格式要求
5.1 电子数据整理
5.2 分类
5.3 编制
5.4 命名
6 电子文档命名、编制
6.1 电子文档制作版本
6.2 电子文件分类
6.2.1 成果资料电子文件分类
6.2.2 原始资料电子文件分类
6.3 电子文件命名
6.3.1 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命名
6.3.2 原始地质资料电子文件命名
6.4 电子文件的组织
6.5 电子文件的格式要求及编制
6.6.1 总体要求
6.6.2 附加文件的格式要求及编制
7 纸质地质资料要求
7.1 纸张要求
7.2 印剧要求
7.3 装订要求
7.4 盖章
7.5 附图
7.6 编目
8 地质资料验收要点
8.1 检查汇交的地质资料范围、内容及份数
8.2 检查齐全完整性
8.3 检查盖章
8.4 检查纸质文件的质量
8.5 数字填图数据库资料的验收
8.5.1 数据的齐全性检查
8.5.2 数据的完整性检查
8.5.3 数据的正确性检查
8.6 检查汇交原始盘
8.7 检查电子文件登记表信息
8.8 纸电对照检查
9 地质资料转送要求
以上是笔者根据自己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的一些体会和想法,希望通过这些建议,对《成果和原始地质资料验收技术要求》早日出台和提高地质资料汇交质量有所帮助,以便更深层次开发地质资料的价值,更好地为社会建设服务。
参考资料
[1]全国地质资料馆编.第七届全国地质档案资料学术研讨会文集[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0.
[2]全国地质资料馆编.第六届全国地质档案资料学术研讨会文集[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8.

苑丽华 邹淑芳 滕睿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沈阳110000)
摘要 新一轮国土资源调查工作的开展,对地质资料的数字化要求愈来愈高,迫切要求开展信息化服务工作,本文围绕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的诸多方面展开探讨。
关键词 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
地质资料广泛应用于地球科学研究、矿产资源勘查、工程建设、地质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对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地质资料需求服务的日益增大,国务院2002年公布了《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完善了地质资料的统一汇交制度、确立了地质资料的公开利用制度、强化了对地质资料汇交人权益的保护,指明了加快建立地质资料信息系统,提高资料信息的综合处理和服务水平意义。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又明确将“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作为新时期加强地质工作的六大任务之一,迫切需要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等,充分反映了新形势对地质资料工作的迫切需求。同时一系列相关地质资料管理制度、规范等的实施,都将大力推进地质资料信息化进程,开展地质资料在线服务建设,对加强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和开发,提高地质资料信息的管理、服务、利用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 地质资料及其信息化的涵义
凡是在地质勘查、地质科学研究活动中所投入的各种实物工作量及研究、分析结果将全部转化为成果地质资料。包括文字、图件、表册、照片及底片、影片、光薄片、录音带、录像带和磁介质等,它是地质事业发展的历史记录,其载体形式正在由纸介质向电子数据产品转化。
地质资料信息化内涵深刻,首先它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资料的管理模式要完成从以面向资料实体保管为重点,由资料实体数字化信息的形式向社会提供利用为重心的转变。其次,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资料部门,使地质资料管理利用的现代化水平得以极大地提高,从而实现地质资料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和提供利用一体化。再次,实现地质资料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标准化和系统化,达到地质资料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满足社会发展对地质资料信息的需求。最后,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须由国土资源部信息化管理部门统一规划和组织。因为它是地质事业持续发展的大计,必须由上级主管行政部门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实施和指导。
2 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从宏观方面讲,其基本任务是跟上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实现各馆藏机构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与国家信息化建设同步。
2.1 保证电子资料完整、规范归档和安全利用管理
地质资料的汇交工作应严格按照2006年国土资源部《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归档验收。现行成果地质资料的汇交制度的制定、汇交格式的统一是成果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的一大进步,地质资料数字化将是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成果的必然要求。
2.2 加紧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系统建设
地质资料目录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是推进地质资料信息化进程的重要环节。该系统是建立全国范围内,按照统一的资料著录要求,对地质资料进行特征描述和重要信息存储的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并提供基于互联网的检索查询服务。通过该系统的建设,能够简化查找利用资料的复杂过程,对提高地质资料的综合处理和服务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效益。
2.3 开展地质资料图文数据库系统建设
将现有馆藏地质资料中的重要报告(包括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物化探报告、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勘探报告、典型地区、典型矿床的地质勘探报告等)以及急需抢救的珍贵资料等用扫描的办法进行数字化,编辑、处理存储在光磁盘中。
将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中的报告正文部分,建成地质成果报告正文全文献检索系统。涉密资料专项清理后,逐步将图文数据库中的公益性资料网上运行,以开展地矿资料信息的社会化服务。
2.4 搭建网络平台,加快数字化的公益性信息资源在网络上运行,实现安全共享
目前汇交的地质成果资料数字产品,应采用空间信息资源共享与操作技术、空间信息分析与处理技术、空间信息服务与应用技术,开发可实际运行具有分布式海量地质空间信息交换、处理、分发与服务的地质信息共享与服务系统,实现地质信息资源的统一描述、发现、集成的一站式服务。重点建立地质资料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地质资料数据公共服务电子网络,提供地质资料信息产品的在线服务。
综上,加强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是,逐步使我们的资料馆藏机构变成数字地质资料馆。它是一种便于使用、没有时空限制的知识信息中心。
3 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遵循的原则
统一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在整个平台上,通过建立包括用户、配置、权限、数据等,实现统一的信息抽取和查询等,充分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统一标准——实现数据集中:采用统一的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档的验收格式、目录数据库著录要求、图文数字化处理软件和开发标准、代码标准,使数据能够到统一的平台之上,形成数据集中和管理集中。
统一管理——实现维护便捷:通过统一的后台管理,实现统一信息管理、信息发布,实现集中授权,分层管理。
统一架构——实现高效开发:提供统一的技术架构和接口规范,各功能模块分工协作、松散耦合,为系统高效开发奠定基础。
统一安全——实现安全保障:采用统一的安全保障机制,实现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
4 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当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数字资料信息资源的科学保管和开发利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信息化建设是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地质工作事业发展的需要;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是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资料管理程度的高低主要靠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工作来体现,是显示一个国家地质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
5 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效益观分析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应用方案层出不穷,而资料信息化建设的项目往往周期长,难以跟上技术前进的步伐,导致方案不够全面,应用不够先进,功能不够合理等,从而使信息化建设效益大打折扣。
地质资料的信息化建设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不断投入,而信息化建设往往没有固定经费的支撑,故谈不上投入“产出比”。资料信息化系统是个整体,一旦失败,所有投入都可能付之东流。所以,在做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的项目时,要加强项目经费的预、决算,聘请地质专家和信息技术专家作咨询顾问,需要其他单位协作的工作,必须预算外协费。
地质资料的信息化建设是个新生事物,从传统的手工管理、纸质资料的接收到数字资料的接收乃至计算机网络管理,开发研制的数据库软件等管理系统,应采用长远规划与阶段性相结合的办法,边建设,边评估,不断调整实施方案,及时吸收新技术,融入新应用。
减少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的重复项目。融合信息资源,集成信息系统,解决系统互联和信息、资源共享是当务之急,不可操之过急,避免为资料信息化建设后续项目造成障碍和经费的浪费。
信息化建设的效益观,就是用最短的时间建设项目,坚持建则必快,建则能用、边用边完善的原则,多快好省地建立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
总之,随着我国地勘管理体制和矿业开发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投资的主体日益呈现多元化,社会各界对地质信息资源全社会共享的呼声愈来愈高,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矿业的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增多,为适应“开拓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要求,必须加快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汇交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有关问题的探讨
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许多标准的读取设备如软驱、磁光盘机、ISA 接口的磁带机等已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直接利用这些存储介质中的电子文件已经不太现实。因此,地质资料管理人员必须根据计算机发展状况,及时将存储在非通用类介质中的电子文件转储到通用存储介质(如光盘或移动存储介质)中,保障其提供利用服务...

浅谈如何做好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
答:会博通综合档案管理系统:提供档案全生命周期管理 会博通提供档案采集、录入、整理、扫描上传、归档入库、利用、编研、注销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功能。会博通档案信息化管理解决方案 规范化档案管理 符合国家标准,可对档案全宗、类型、属性实现自定义配置,全面实现各类型档案集中管理的理想。全面化档案管理 集成...

档案如何管理?
答:第十四条 既是文物、图书资料又是档案的,档案馆可以与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单位相互交换重复件、复制件或者目录,联合举办展览,共同编辑出版有关史料或者进行史料研究。第十五条 各级国家档案馆应当对所保管的档案采取下列管理措施:(一)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逐步实现保管的规范化、标准化;(二)...

关于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答: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地质资料数字信息资源不断积累,地质资料工作也逐渐从传统管理与服务向现代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信息存储数字化、信息传播网络化和信息处理实时化成为信息化技术的显著特征。当前数字信息资源不断增加,数据标准化、数据多维化、系统智能化、平台集成化、应用社会化已成为数字化资源管理的主流[1]。运...

油田地质档案中非结构化数据管理模式探索
答:摘要 本文针对非结构化数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西南油气田地质档案非结构化数据管理特点,提出了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管理与数据利用的技术架构,并对非结构化数据的管理、应用进行了深刻剖析,总结出了以技术解决方案、行政管理模式和数据服务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为油田地质档案中非结构化数据的管理与应用探索出了...

电算化会计档案如何管理
答:(2)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准确、真实和安全是会计档案的生命所在,是对会计工作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由于会计档案主要对财务收支进行价值量的记录和描述,反映经济活动的质的变化,要求极准确的资料。然而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由于会计数据被记录在磁盘或光盘等磁性介质上,在技术上对电子数据非法修改可做到不留痕迹。若...

管理标准化和标准化管理的区别
答:设备保养等标准,我们比较一下下面二个表,感受一下什么是可操作性。规范化管理:系统化、常态化、流程化、标准化、专业化、数据化、表单化、信息化。规范化管理实施的关键点,效率,效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规范化管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标准化管理 ...

数据资产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答:数据资产管理包含数据标准管理、数据模型管理、元数据管理、主数据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安全管理、数据价值管理、数据共享管理等8个管理。1、数据标准是指保障数据内外部使用和交换一致性和准确性、规范性的约束,数据标准管理关键活动的第一个是理解数据标准化的需求,即任何一个管理活动都要和企业的战...

地质资料核心元数据标准研究初探
答:摘要 本文结合地质资料数据的特点,在国内外相关元数据标准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定义一个对地质资料数据资源最通用属性描述的核心元素集合,实现对地质资料数据资源信息基本情况的描述;以加强对地质资料数据的有效描述、组织、揭示、表达、管理,促进地质资料数据资源的利用、共享、交换和整合,提高地质资料数据管理现代化水平...

地质档案管理中电子文档应与纸质文档共存
答:原始数据类占电子文档的 90% 以上。目前,我院的地质资料的归档就是采用纸质文档与电子文档并存的原则;要求所有归档地质资料在移交归档时,要同时移交与纸质文档内容完全相同的电子文档。作为一个科研单位,我院重视电子文档的归档,建立了《电子文档的归档管理办法》、《电子文档的借阅拷贝管理制度》等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