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社会发展特征和核心问题 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作者&投稿:黎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您好!下面的信息是从网上搜索到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只是与您问题的要求不太符合,少了一部分。

  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一)入学适应问题
  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有一个逐渐适应校园生活新环境的问题。对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来说,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到教师同学这样一种人际关系环境都是陌生的,还有学习的压力,校规校纪的约束等,这一切都构成了新入学儿童心理适应的严峻挑战。对于部分心理发展迅速的学生,以及在幼儿园受到过入学准备教育儿童,他们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但部分儿童则会出现适应不良现象。这种适应不良大多表现在:产生情绪障碍,如焦虑、不安、抑郁、害怕等;注意力不够集中,尔后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能约束自己,总是违反纪律等。一般经过几周的自我调节能够逐渐适应,少数学生可能会持续数月之久。通常个性内向、胆小、谨小慎微、急躁和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容易出现入学适应不良。
  (二)学习方面的问题
  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中分数,给小学生造成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压力。据辽宁教育研究院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 1995 年辽宁省中小学生课外作业量高于国家教委规定标准 60% ,而许多家长还给子女开“小灶”,使学生夜读时间越来越长,多数城市有近 70% 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足 9 小时。加之现有的教学内容偏难,对学生学习的自立性更是雪上加霜。在如此重压下,学生身心受到了极大损害。儿童年龄越小,学习过程中越容易产生疲劳,如果学生的学习持续时间过长,很容易造成学习疲劳,若学生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会使其视力下降,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大脑供血不足,瞌睡,失眠,头热,脚冷等。在心理方面则会产生抑郁,烦躁,信心不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缓等现象。
  (三)厌学与逃学问题
  据调查,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占总数的 5% —— 10% 。这些小学生主要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比较吃力,导致长期跟不上进度,又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教师也没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他们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看动画书或玩玩具;要么就在课堂上打瞌睡;或者干脆逃学、旷课,到处游玩。有些农村的孩子厌学情绪还得到家长的支持,干脆辍学在家,帮父母干活,做生意等。还有一些优等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别人超过自己或自己的目标未达到,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四)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
  人作为社会人,都有与人交往的需要,通过正常的人际交往、沟通,人就能获得正确合理的社会知识经验,同时获得生活学习的知心朋友,获得困难时的支持帮助者。而如果缺乏正常交往,就会使人无法满足依恋感,内心苦闷而无法宣泄和排除,影响了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需求,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由于目前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交往的对象多为成人,在这种不协调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的,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着较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当他们进入一个新的集体后,在集体中的位置已改变,但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去与人交往,因而在与他人交往中常常是唯我独尊,不能善解人意;遇到困难不能克服,也不想克服,缺乏自信心,从而致使小学生不能也不会与人正常交往。在与他人接触中常出现过重的恐惧感,过强的防范心理,其结果是封闭自己。而且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忽视对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小学时期,教师是学生理想的目标,公正的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教师如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感到失望,会有一种压抑感,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淡漠。这种以学生失败而告终的交往还会在小学生与他人交往中迁移、泛化,加重人际交往的焦虑感。
  (五)意志障碍
  这类小学生主要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行动的目的性和一致性。做事容易半途而废,容易上当受骗,爱说谎话,不能经受学校和生活带来的正常竞争,不能正确地面对挫折,行动放任自流。中国的家长历来很重视孩子的安全问题,对他们百般呵护甚至溺爱,因此造成孩子如同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意志力非常薄弱。自然当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就会无所适从,甚至采取消极的逃避方式,这种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问题了。
  (六)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是指扰乱他人或给个人身心造成妨碍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攻击、逃避、自暴自弃等。按性质划分,问题行为可以分为过失型和品德不良型。前者是指个体行为对组织纪律和社会一般生活准则的触犯或违背,这种问题行为常常是由不恰当的需要、好奇、好动、试探、畏惧、缺乏经验和认识力不足等因素所引起的,品德不良型问题行为,是指个体行为对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对集体利益与他人利益的违背或侵害。这种问题行为一般是由错误的意识倾向或个性特点所造成的,因此表现出经常型、倾向性和有意性等特点。
  (七)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指小学生人格的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为心胸狭窄,嫉妒心强,异常固执,我行我素,人际关系紧张。
  (八)依赖心理
  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特点,还没有自立生活的能力,只能长期生活在父母和他人的关心和爱护下,因此形成了小学生较强的依赖心理,首先表现为对环境的依赖,如天气的变化不能适应,不知道添减衣服,需要老师或家长的提醒才行,否则很容易感冒。其次表现为自责倾向。这一现象在小学生中较多,危及着他们的心理健康。自责倾向是指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经常认为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心理。自责倾向的根源是对失去别人的爱不安。当学生感受到被父母、教师、朋友抛弃时,往往形成自责倾向,如,父母、教师对儿童过分严厉、专制,则挫伤了儿童自尊心,儿童感觉不到来自权威人物的爱,从而出现自责心理;当对别人的爱渴求过强时,一点小过失就会使小学生感受到自己不再被爱了,这样的儿童往往有很强的依赖心理。
  (九)考试怯场的恐惧心理
  由于考试和升学的压力,部分小学生临考时处于紧张而又恐惧的情绪状态。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面对排名次和决定人生前途的升学考试,大部分学生感到精神紧张,压力很大,他们渴望成功,也担心遭到失败。有的学生平时成绩不错,稍有一次失败了,就怀疑自己的能力,过分自责,产生焦虑心理,导致对下次考试的担忧,总怕自己考不好,甚至一到考场就心烦意乱,身体颤抖,本来应该答上的问题在脑中毫无印象,发挥失常。严重者还会出现生理异常反应,不能正常参加考试。长期这样,会造成其心理变态,性格乖僻和行为异常。

  二、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来自小学生自身的因素
  1、遗传因素
  在农村,由于近亲婚姻造成儿童生理发育先天不足,相貌不佳或残疾,智力偏低等,这使得他们不能很好地学习和生活,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其他人也用异样的眼光去看他们,必然造成他们的一些心理问题。
  2、气质类型
  小学生同成年人一样,气质类型可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其中,胆汁质和抑郁质类型的学生对不良刺激反应敏感,他们极易产生不健康心理。就教师批评而言在我们看来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对他们来说却是莫大的打击。如辽源市一小学生因受老师批评而服毒自杀的事件,恐怕与那位学生的气质类型有直接的关系。
  3、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需要
  童年期儿童的身体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缓的阶段,其大脑的发育趋于成熟,这对其心理发展极为有利,因此,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但因为其心理还不够稳定,很容易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变化,因此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二)来自家庭的因素
  家庭是小学生接受教育的最初环境,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小学生的情感意志,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1、父母的溺爱
  众所周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已经20多年,使我国的家庭发生了重大变化: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有的父母视子女为掌上明珠,生活上百般呵护,不愿让他们受一点委屈,经历一点风雨,甚至在子女犯了错误时,父母也不说一个“不”字,天长日久,子女自然形成了“唯我独尊”的心理,当他们走进学校,走向社会同他人交往,遇到挫折时,便不能接受,无所适从。
  2、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有的家庭,父母从来不把子女看作是与自己平等的一员,认为子女只能逆来顺受,惟命是从。他们对子女过于严厉、粗暴和专制。还有的独生子女家庭中,家庭教育往往陷入“爱的误区”,对子女过高要求,过度期望,过分保护,过度溺爱。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过高,琴棋书画样样学,英语电脑门门通,考试名列前茅……只要学习好就言听计从,有求必应。而一旦失误,就挖苦讽刺,棍棒相加。家长这种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和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子女的自尊心受到损害,独立性受到压抑,加上彼此间生活观,价值观等存在差异,很容易造成父母和孩子间关系紧张,隔阂加剧,使子女形成反抗、疑惧、胆怯等消极心理品质,诱发心理问题。
  3、家庭气氛不和谐
  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给越来越多的孩子带来了不幸,严重破坏了儿童正常的生活环境,给他们造成的心理创伤难以愈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离婚的父母,有的没人要子女,有的随法院判决,不管哪种情形,都容易使子女放任自流,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心理,更有甚者,在学龄期就仇视社会,嫉妒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还有在经常发生冲突的家庭中,有心理问题的儿童比例比较大,研究证明,家庭冲突不仅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创伤,还会导致孩子在神经和心理上的某些病态。
  (三)来自学校的因素
  1、学习负担过重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小学生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他们背负着父母的希望和老师的期望。由于素质教育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能力,重书本轻课堂的现象依然存在。老师评价学生,社会衡量学校,理论上是全面发展,实质上是分数和升学率。为了追求升学率,加班加点,题海战术,价值了学生的负担。这种局面使小学生疲于应付,心理极度紧张,导致他们用脑过度,皮层机能降低,从而影响学习效率,造成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或者产生焦虑、苦闷、压抑、恐惧等不良心境,久而久之,部分人就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心理障碍。
  2、教师教育方法失当
  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它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一些教师把学生考高分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忽视心理素质的教育和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小学时期,小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和爱护。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和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感到失望,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淡漠,这种以学生失败而告终的交往还会迁移、泛化到小学生与他人的交往中,造成人际交往焦虑。
  3、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几乎是空白
  过去由于受政治因素的影响,我国曾不公正地对待心理学。80年代初,我国在部分高校恢复了心理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尽管普及心理学科学知识的工作已经做了20多年,但心理健康教育尚未进入小学课堂,小学普遍没有心理健康指导机构,国内较少的心理专家和心理医生对小学生来说更是鞭长莫及。
  (四)来自社会的因素
  1、社会竞争的加剧
  虽然小学生还没有直接接触社会,但他们的父母、老师和周围的人无不在给他们灌输一个事实: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信息传播的瞬息万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机制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使得小学生不得不体会到竞争的压力和生活的压力,导致他们对现实充满迷茫和困惑,产生无所适从的心态,从而引起各种心理问题。
  2、社会不良行为的影响
  在社会环境还没有达到净化的情况下,新旧体制的共存,法规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腐败现象的滋生和不健康东西的泛滥;一部分人的社会道德水平滑落,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儿童,这些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

  三、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
  日益突出的小学生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但它并非洪水猛兽,它既然有形成发展的过程,我们就必然能找到预防和矫治的方法和措施。我们认为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必须重视,虽然真正患心理病的学生仅仅极少数,但是我们发现学生中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和行为偏差问题随年龄增长,因此需要对全体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及有关部门都来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采取积极的对策,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对策。
  (一)学校应采取的对策
  1、小学心理健教育的原则。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面向全体、宽容、保密、持续”的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宗旨,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分析的最大不同,心理分析研究的前提是把人作为有心理问题需要矫治,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人的发展需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非是假设小学生群体中大量存在心理问题,而是所有的学生都要心理健康发展,个别学生确有心理问题可以通过面向全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矫正。
  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宽容地对待这一个学生的一切。宽待每一个学生,就不能把学生分类,不能假设班级学生存在好、中、差三等,不能因为学生家庭经济文化行为习惯不同而看不起学生。缺乏对学生的宽容,心与心难沟通,教师与学生难合作,心理健康教育就难以进行。教师用宽容的态度接纳每一个学生,包括他的优点和缺点,以及不能原谅的错误,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教育好,如果有问题只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和适时的问题。
  保密事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成效。学生对教师敞开心扉,教师一定要保密。谈话纪录、心理测试资料都要妥善保管。保密的对象包括学生本人、家长和其他的老师,不能随意使用学生个案资料,保密还要有时间的规定。
  心理健康教育要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持续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系列化,一是要有长期的规划和打算,要明确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应急任务,而把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看作小学教育的一部分,伴随整个小学阶段。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团体辅导。团体辅导采用专题讲座、专题活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团体辅导通常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因为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学生的心理素质是以集体心理为中介而内化发展的,所以,班主任要根据本班的实际和团体辅导计划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着力培养良好的班级气氛,使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也是时代发展对班主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心理辅导室。心理辅导室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也接受学生的主动咨询。心理辅导室的工作应该专业化,教师应培训上岗。心理辅导室要有专任教师负责和专门的工作计划,固定的开放时间,固定的场所。小学生心理辅导室的环境布置除了符合心理辅导的要求,还要增加儿童的特点,让小学生一进门便喜欢它,仿佛进俱乐部活动一样开心。心理辅导室的名称可以童趣化,例如可叫作“金苹果”俱乐部等。
  个案教育。小学生个案教育是对上述两种心理辅导的补充和深入。个案的对象应有典型的意义,可以是智优学生、智力临界学生、模范学生、问题较多的学生,学生作为个案对象,可以让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主要根据研究的需要而定。个案教育一般要做较长期的跟踪研究,一个学生在校接触许多的教师,因此学生个案教育最好采用合作的方式进行,以负责人为主,几位教师共同观察和研究同一对象。个案教育一定要作好记录,尽量详尽,如观察笔记、谈话记录等。记录一定要真实,还可以写记录者的感受。要妥善保管学生的个案资料,原则上学生在校期间个案研究不公开。
  测试与矫治。采用问卷调查、测试纸等手段充分了解学生群体现状,而后找出存在普遍意义的问题。测试量表宜采用心理专家提供的专门设计的量表,一般不提倡使用自己设计的心理调查表。测试的数据资料仅供参考而已,所有的数据都不可全信, 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不可能用数据表现的。通过测试调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团体辅导、心理辅导俱乐部活动、个案教育等,进行必要的预防和矫治,促进小学生整体发展。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小学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以帮助小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该课程可分为心理卫生与健康科普和实际训练操作两部分。前者是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课,后者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等,借此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等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二)家庭应采取的对策
  1、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的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还是咨询、教正计划的制定与实施,都需要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与配合。
  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建议如下:
  家庭教育要重视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幼稚的心灵更需要关心。首先家长要知晓孩子的心灵更加需要关心,从小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每一个家长应尽的义务。例如小学生在学校里被老师批评时,希望其他人能安慰他、劝解他,可是小学生被老师批评后,回家还会被家长变本加厉地再批评一顿,孩子肯定会感觉很委屈。因此,老师和家长应默契配合,由一方担任批评的角色时,另一方担任劝解,万不可两面夹击,要给孩子“温暖的家”的感觉家庭教育要重视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
  要倾听孩子说话。家长往往习惯于自己说话,让孩子听话。在学校里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主要也就是教师说,小学生说话的机会相对少,说心里话的机会更少了。家庭应该是孩子说心里话的地方,家长要注意把说话的机会留给孩子,特别是内向的孩子,家长更要予以重视,鼓励孩子多说话。家长不能因工作忙忽略与孩子的思想交流。特别是父亲要跟孩子作有益的思想交流,有研究说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在孩子的健康成长中地位重要,建议工作忙的父亲们每周至少要与孩子共同用餐 3 — 4 次,在餐桌上的话题往往比较轻松,当孩子说话家长倾听时是最美好温馨的时光。
  宽容与约束都重要。对孩子宽容好还是严格好,并没有一致的意见,现实中家庭教育失败的教训往往过分宽或过分严。家长应平等地对待孩子,在宽容孩子的同时要给孩子必要的约束。过分宽容则陷于溺爱,过分严格则寡爱。家长要明白这样的道理,孩子的快乐性格不会是在训斥声中养成,家长的适时表扬比其他物质奖励更能帮助孩子养成好品性,表扬孩子与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不构成矛盾,奠定孩子愉悦的幸福人生基础从鼓励与表扬开始。
  2、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子女的成长
  由于传统教育观的长期影响,我们的父母不具备系统的教育子女的理论知识,指导思想有试偏颇,教育方法不适应孩子的发展规律。要改变这种形状,小学生的父母亟带需接受比较系统的再教育。社会也有责任给他们提供学习的条件,如举办家长学校,使家长正确认识和处理家庭同子女教育之间的关系,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最大限度地减少溺爱型和专制型家庭,使小学生的父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并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子女的学习和发展。
  3、父母要慎重对待离婚
  父母离婚,打破了原有家庭的宁静,使子女得不到完整的父爱或母爱,不少子女因此心理开始扭曲。为人父母者,当夫妻关系不和时,为了未成年的子女,千万不要轻易去赶时髦、闹离婚。即便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在离婚前,也应当多为子女考虑考虑,毕竟孩子是无辜的,而且他们正处在发展时期,给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是我们的责任。
  (三)小学生自身应采取的对策
  1、小学生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
  小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如夏令营、手拉手活动、体育比赛、文艺活动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多种多样的兴趣和爱好,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逐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的良好心理品质,满足自己接触社会,进行社会交往的较高级的需要,也有利于形成并长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那些已经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小学生应当在教师和家长的直接指导下,努力抑制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发扬自己的优点,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
  2、小学生要学习一些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种常用方法,如:(1)学会放松。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的。(2)与人谈心。要使小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电话等等。无论何事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受益。(3)学习写日记或周记。小学生要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公开日记要得到本人的允许。小学生也不用过分担心自己的内心秘密被他人知道,要学会坦然地对人与对己。
  3、小学生要善于求助,寻找支持
  寻求帮助是现代人所应具有的积极态度,面对压力、困惑,要寻找心理支持,以获得良好的帮助和指导,有问题,可以和师长、亲人、朋友谈。求得帮助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自助的过程,我们所获得的不仅是这一次的办法,而是自己的更多体会。心理咨询也是可以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心理咨询,可以使咨询对象的认识、情感和行为有所变化。在这个丰富的社会,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的生命,它的质量是完全可以改变的提高。

如何看待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应该怎么解决?这是教师面试问题应该怎么回答好~

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一)入学适应问题
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有一个逐渐适应校园生活新环境的问题。对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来说,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到教师同学这样一种人际关系环境都是陌生的,还有学习的压力,校规校纪的约束等,这一切都构成了新入学儿童心理适应的严峻挑战。对于部分心理发展迅速的学生,以及在幼儿园受到过入学准备教育儿童,他们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但部分儿童则会出现适应不良现象。这种适应不良大多表现在:产生情绪障碍,如焦虑、不安、抑郁、害怕等;注意力不够集中,尔后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能约束自己,总是违反纪律等。一般经过几周的自我调节能够逐渐适应,少数学生可能会持续数月之久。通常个性内向、胆小、谨小慎微、急躁和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容易出现入学适应不良。
(二)学习方面的问题
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中分数,给小学生造成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压力。据辽宁教育研究院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 1995 年辽宁省中小学生课外作业量高于国家教委规定标准 60% ,而许多家长还给子女开“小灶”,使学生夜读时间越来越长,多数城市有近 70% 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足 9 小时。加之现有的教学内容偏难,对学生学习的自立性更是雪上加霜。在如此重压下,学生身心受到了极大损害。儿童年龄越小,学习过程中越容易产生疲劳,如果学生的学习持续时间过长,很容易造成学习疲劳,若学生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会使其视力下降,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大脑供血不足,瞌睡,失眠,头热,脚冷等。在心理方面则会产生抑郁,烦躁,信心不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缓等现象。
(三)厌学与逃学问题
据调查,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占总数的 5% —— 10% 。这些小学生主要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比较吃力,导致长期跟不上进度,又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教师也没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他们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看动画书或玩玩具;要么就在课堂上打瞌睡;或者干脆逃学、旷课,到处游玩。有些农村的孩子厌学情绪还得到家长的支持,干脆辍学在家,帮父母干活,做生意等。还有一些优等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别人超过自己或自己的目标未达到,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四)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
人作为社会人,都有与人交往的需要,通过正常的人际交往、沟通,人就能获得正确合理的社会知识经验,同时获得生活学习的知心朋友,获得困难时的支持帮助者。而如果缺乏正常交往,就会使人无法满足依恋感,内心苦闷而无法宣泄和排除,影响了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需求,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由于目前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交往的对象多为成人,在这种不协调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的,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着较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当他们进入一个新的集体后,在集体中的位置已改变,但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去与人交往,因而在与他人交往中常常是唯我独尊,不能善解人意;遇到困难不能克服,也不想克服,缺乏自信心,从而致使小学生不能也不会与人正常交往。在与他人接触中常出现过重的恐惧感,过强的防范心理,其结果是封闭自己。而且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忽视对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小学时期,教师是学生理想的目标,公正的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教师如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感到失望,会有一种压抑感,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淡漠。这种以学生失败而告终的交往还会在小学生与他人交往中迁移、泛化,加重人际交往的焦虑感。
(五)意志障碍
这类小学生主要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行动的目的性和一致性。做事容易半途而废,容易上当受骗,爱说谎话,不能经受学校和生活带来的正常竞争,不能正确地面对挫折,行动放任自流。中国的家长历来很重视孩子的安全问题,对他们百般呵护甚至溺爱,因此造成孩子如同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意志力非常薄弱。自然当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就会无所适从,甚至采取消极的逃避方式,这种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问题了。
(六)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是指扰乱他人或给个人身心造成妨碍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攻击、逃避、自暴自弃等。按性质划分,问题行为可以分为过失型和品德不良型。前者是指个体行为对组织纪律和社会一般生活准则的触犯或违背,这种问题行为常常是由不恰当的需要、好奇、好动、试探、畏惧、缺乏经验和认识力不足等因素所引起的,品德不良型问题行为,是指个体行为对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对集体利益与他人利益的违背或侵害。这种问题行为一般是由错误的意识倾向或个性特点所造成的,因此表现出经常型、倾向性和有意性等特点。
(七)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指小学生人格的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为心胸狭窄,嫉妒心强,异常固执,我行我素,人际关系紧张。
(八)依赖心理
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特点,还没有自立生活的能力,只能长期生活在父母和他人的关心和爱护下,因此形成了小学生较强的依赖心理,首先表现为对环境的依赖,如天气的变化不能适应,不知道添减衣服,需要老师或家长的提醒才行,否则很容易感冒。其次表现为自责倾向。这一现象在小学生中较多,危及着他们的心理健康。自责倾向是指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经常认为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心理。自责倾向的根源是对失去别人的爱不安。当学生感受到被父母、教师、朋友抛弃时,往往形成自责倾向,如,父母、教师对儿童过分严厉、专制,则挫伤了儿童自尊心,儿童感觉不到来自权威人物的爱,从而出现自责心理;当对别人的爱渴求过强时,一点小过失就会使小学生感受到自己不再被爱了,这样的儿童往往有很强的依赖心理。
(九)考试怯场的恐惧心理
由于考试和升学的压力,部分小学生临考时处于紧张而又恐惧的情绪状态。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面对排名次和决定人生前途的升学考试,大部分学生感到精神紧张,压力很大,他们渴望成功,也担心遭到失败。有的学生平时成绩不错,稍有一次失败了,就怀疑自己的能力,过分自责,产生焦虑心理,导致对下次考试的担忧,总怕自己考不好,甚至一到考场就心烦意乱,身体颤抖,本来应该答上的问题在脑中毫无印象,发挥失常。严重者还会出现生理异常反应,不能正常参加考试。长期这样,会造成其心理变态,性格乖僻和行为异常。


二、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来自小学生自身的因素
1、遗传因素
在农村,由于近亲婚姻造成儿童生理发育先天不足,相貌不佳或残疾,智力偏低等,这使得他们不能很好地学习和生活,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其他人也用异样的眼光去看他们,必然造成他们的一些心理问题。
2、气质类型
小学生同成年人一样,气质类型可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其中,胆汁质和抑郁质类型的学生对不良刺激反应敏感,他们极易产生不健康心理。就教师批评而言在我们看来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对他们来说却是莫大的打击。如辽源市一小学生因受老师批评而服毒自杀的事件,恐怕与那位学生的气质类型有直接的关系。
3、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需要
童年期儿童的身体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缓的阶段,其大脑的发育趋于成熟,这对其心理发展极为有利,因此,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但因为其心理还不够稳定,很容易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变化,因此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二)来自家庭的因素
家庭是小学生接受教育的最初环境,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小学生的情感意志,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1、父母的溺爱
众所周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已经20多年,使我国的家庭发生了重大变化: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有的父母视子女为掌上明珠,生活上百般呵护,不愿让他们受一点委屈,经历一点风雨,甚至在子女犯了错误时,父母也不说一个“不”字,天长日久,子女自然形成了“唯我独尊”的心理,当他们走进学校,走向社会同他人交往,遇到挫折时,便不能接受,无所适从。
2、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有的家庭,父母从来不把子女看作是与自己平等的一员,认为子女只能逆来顺受,惟命是从。他们对子女过于严厉、粗暴和专制。还有的独生子女家庭中,家庭教育往往陷入“爱的误区”,对子女过高要求,过度期望,过分保护,过度溺爱。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过高,琴棋书画样样学,英语电脑门门通,考试名列前茅……只要学习好就言听计从,有求必应。而一旦失误,就挖苦讽刺,棍棒相加。家长这种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和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子女的自尊心受到损害,独立性受到压抑,加上彼此间生活观,价值观等存在差异,很容易造成父母和孩子间关系紧张,隔阂加剧,使子女形成反抗、疑惧、胆怯等消极心理品质,诱发心理问题。
3、家庭气氛不和谐
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给越来越多的孩子带来了不幸,严重破坏了儿童正常的生活环境,给他们造成的心理创伤难以愈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离婚的父母,有的没人要子女,有的随法院判决,不管哪种情形,都容易使子女放任自流,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心理,更有甚者,在学龄期就仇视社会,嫉妒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还有在经常发生冲突的家庭中,有心理问题的儿童比例比较大,研究证明,家庭冲突不仅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创伤,还会导致孩子在神经和心理上的某些病态。
(三)来自学校的因素
1、学习负担过重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小学生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他们背负着父母的希望和老师的期望。由于素质教育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能力,重书本轻课堂的现象依然存在。老师评价学生,社会衡量学校,理论上是全面发展,实质上是分数和升学率。为了追求升学率,加班加点,题海战术,价值了学生的负担。这种局面使小学生疲于应付,心理极度紧张,导致他们用脑过度,皮层机能降低,从而影响学习效率,造成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或者产生焦虑、苦闷、压抑、恐惧等不良心境,久而久之,部分人就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心理障碍。
2、教师教育方法失当
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它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一些教师把学生考高分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忽视心理素质的教育和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小学时期,小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和爱护。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和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感到失望,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淡漠,这种以学生失败而告终的交往还会迁移、泛化到小学生与他人的交往中,造成人际交往焦虑。
3、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几乎是空白
过去由于受政治因素的影响,我国曾不公正地对待心理学。80年代初,我国在部分高校恢复了心理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尽管普及心理学科学知识的工作已经做了20多年,但心理健康教育尚未进入小学课堂,小学普遍没有心理健康指导机构,国内较少的心理专家和心理医生对小学生来说更是鞭长莫及。
(四)来自社会的因素
1、社会竞争的加剧
虽然小学生还没有直接接触社会,但他们的父母、老师和周围的人无不在给他们灌输一个事实: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信息传播的瞬息万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机制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使得小学生不得不体会到竞争的压力和生活的压力,导致他们对现实充满迷茫和困惑,产生无所适从的心态,从而引起各种心理问题。
2、社会不良行为的影响
在社会环境还没有达到净化的情况下,新旧体制的共存,法规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腐败现象的滋生和不健康东西的泛滥;一部分人的社会道德水平滑落,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儿童,这些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


三、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
日益突出的小学生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但它并非洪水猛兽,它既然有形成发展的过程,我们就必然能找到预防和矫治的方法和措施。我们认为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必须重视,虽然真正患心理病的学生仅仅极少数,但是我们发现学生中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和行为偏差问题随年龄增长,因此需要对全体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及有关部门都来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采取积极的对策,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对策。
(一)学校应采取的对策
1、小学心理健教育的原则。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面向全体、宽容、保密、持续”的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宗旨,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分析的最大不同,心理分析研究的前提是把人作为有心理问题需要矫治,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人的发展需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非是假设小学生群体中大量存在心理问题,而是所有的学生都要心理健康发展,个别学生确有心理问题可以通过面向全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矫正。
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宽容地对待这一个学生的一切。宽待每一个学生,就不能把学生分类,不能假设班级学生存在好、中、差三等,不能因为学生家庭经济文化行为习惯不同而看不起学生。缺乏对学生的宽容,心与心难沟通,教师与学生难合作,心理健康教育就难以进行。教师用宽容的态度接纳每一个学生,包括他的优点和缺点,以及不能原谅的错误,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教育好,如果有问题只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和适时的问题。
保密事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成效。学生对教师敞开心扉,教师一定要保密。谈话纪录、心理测试资料都要妥善保管。保密的对象包括学生本人、家长和其他的老师,不能随意使用学生个案资料,保密还要有时间的规定。
心理健康教育要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持续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系列化,一是要有长期的规划和打算,要明确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应急任务,而把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看作小学教育的一部分,伴随整个小学阶段。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团体辅导。团体辅导采用专题讲座、专题活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团体辅导通常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因为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学生的心理素质是以集体心理为中介而内化发展的,所以,班主任要根据本班的实际和团体辅导计划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着力培养良好的班级气氛,使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也是时代发展对班主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心理辅导室。心理辅导室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也接受学生的主动咨询。心理辅导室的工作应该专业化,教师应培训上岗。心理辅导室要有专任教师负责和专门的工作计划,固定的开放时间,固定的场所。小学生心理辅导室的环境布置除了符合心理辅导的要求,还要增加儿童的特点,让小学生一进门便喜欢它,仿佛进俱乐部活动一样开心。心理辅导室的名称可以童趣化,例如可叫作“金苹果”俱乐部等。
个案教育。小学生个案教育是对上述两种心理辅导的补充和深入。个案的对象应有典型的意义,可以是智优学生、智力临界学生、模范学生、问题较多的学生,学生作为个案对象,可以让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主要根据研究的需要而定。个案教育一般要做较长期的跟踪研究,一个学生在校接触许多的教师,因此学生个案教育最好采用合作的方式进行,以负责人为主,几位教师共同观察和研究同一对象。个案教育一定要作好记录,尽量详尽,如观察笔记、谈话记录等。记录一定要真实,还可以写记录者的感受。要妥善保管学生的个案资料,原则上学生在校期间个案研究不公开。
测试与矫治。采用问卷调查、测试纸等手段充分了解学生群体现状,而后找出存在普遍意义的问题。测试量表宜采用心理专家提供的专门设计的量表,一般不提倡使用自己设计的心理调查表。测试的数据资料仅供参考而已,所有的数据都不可全信, 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不可能用数据表现的。通过测试调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团体辅导、心理辅导俱乐部活动、个案教育等,进行必要的预防和矫治,促进小学生整体发展。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小学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以帮助小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该课程可分为心理卫生与健康科普和实际训练操作两部分。前者是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课,后者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等,借此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等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二)家庭应采取的对策
1、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的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还是咨询、教正计划的制定与实施,都需要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与配合。
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建议如下:
家庭教育要重视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幼稚的心灵更需要关心。首先家长要知晓孩子的心灵更加需要关心,从小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每一个家长应尽的义务。例如小学生在学校里被老师批评时,希望其他人能安慰他、劝解他,可是小学生被老师批评后,回家还会被家长变本加厉地再批评一顿,孩子肯定会感觉很委屈。因此,老师和家长应默契配合,由一方担任批评的角色时,另一方担任劝解,万不可两面夹击,要给孩子“温暖的家”的感觉家庭教育要重视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
要倾听孩子说话。家长往往习惯于自己说话,让孩子听话。在学校里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主要也就是教师说,小学生说话的机会相对少,说心里话的机会更少了。家庭应该是孩子说心里话的地方,家长要注意把说话的机会留给孩子,特别是内向的孩子,家长更要予以重视,鼓励孩子多说话。家长不能因工作忙忽略与孩子的思想交流。特别是父亲要跟孩子作有益的思想交流,有研究说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在孩子的健康成长中地位重要,建议工作忙的父亲们每周至少要与孩子共同用餐 3 — 4 次,在餐桌上的话题往往比较轻松,当孩子说话家长倾听时是最美好温馨的时光。
宽容与约束都重要。对孩子宽容好还是严格好,并没有一致的意见,现实中家庭教育失败的教训往往过分宽或过分严。家长应平等地对待孩子,在宽容孩子的同时要给孩子必要的约束。过分宽容则陷于溺爱,过分严格则寡爱。家长要明白这样的道理,孩子的快乐性格不会是在训斥声中养成,家长的适时表扬比其他物质奖励更能帮助孩子养成好品性,表扬孩子与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不构成矛盾,奠定孩子愉悦的幸福人生基础从鼓励与表扬开始。
2、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子女的成长
由于传统教育观的长期影响,我们的父母不具备系统的教育子女的理论知识,指导思想有试偏颇,教育方法不适应孩子的发展规律。要改变这种形状,小学生的父母亟带需接受比较系统的再教育。社会也有责任给他们提供学习的条件,如举办家长学校,使家长正确认识和处理家庭同子女教育之间的关系,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最大限度地减少溺爱型和专制型家庭,使小学生的父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并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子女的学习和发展。
3、父母要慎重对待离婚
父母离婚,打破了原有家庭的宁静,使子女得不到完整的父爱或母爱,不少子女因此心理开始扭曲。为人父母者,当夫妻关系不和时,为了未成年的子女,千万不要轻易去赶时髦、闹离婚。即便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在离婚前,也应当多为子女考虑考虑,毕竟孩子是无辜的,而且他们正处在发展时期,给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是我们的责任。
(三)小学生自身应采取的对策
1、小学生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
小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如夏令营、手拉手活动、体育比赛、文艺活动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多种多样的兴趣和爱好,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逐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的良好心理品质,满足自己接触社会,进行社会交往的较高级的需要,也有利于形成并长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那些已经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小学生应当在教师和家长的直接指导下,努力抑制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发扬自己的优点,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
2、小学生要学习一些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种常用方法,如:(1)学会放松。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的。(2)与人谈心。要使小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电话等等。无论何事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受益。(3)学习写日记或周记。小学生要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公开日记要得到本人的允许。小学生也不用过分担心自己的内心秘密被他人知道,要学会坦然地对人与对己。
3、小学生要善于求助,寻找支持
寻求帮助是现代人所应具有的积极态度,面对压力、困惑,要寻找心理支持,以获得良好的帮助和指导,有问题,可以和师长、亲人、朋友谈。求得帮助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自助的过程,我们所获得的不仅是这一次的办法,而是自己的更多体会。心理咨询也是可以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心理咨询,可以使咨询对象的认识、情感和行为有所变化。在这个丰富的社会,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的生命,它的质量是完全可以改变的提高。

家长篇——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儿童的发展大体可分为身体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一)小学生的身体发展身体的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小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为他们从事学校学习活动提供了保证,而脑及高级神经系统的发育更是他们心理发展的前提和重要的物质基础。小学生身体发展在人的一生发展中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他们的身高平均每年增长4~5厘米,体重平均每年增长2~2.5千克。同幼儿相比,骨骼更加坚固,但由于骨骼中所含的石灰质较少,比较容易变形、脱臼。小学生身体的肌肉组织虽有所发展,但不够强壮,缺乏耐力,容易疲劳,不易长时间从事过于激烈的体育活动。从体内机能的发育来看,小学生的心脏和血管在不断增长,其容积没有成人的大,但新陈代谢快,所以小学生心跳速度比成人快。从肺的发育来看,六七岁儿童肺的结构就已发育完成,至十二岁时已发育得较为完善,儿童的肺活量在这一阶段也迅速增加,表明肺功能不断发展。从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来看,小学生的脑重量已逐渐接近成人水平。随着大脑皮层的生长发育,儿童脑的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逐渐走向平衡,觉醒时间逐渐延长,睡眠时间缩短,这使儿童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学习活动。(二)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小学生的感知觉已逐渐完善,他们的方位知觉、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发展,观察事物更加细致有序。小学生的记忆能力也迅速发展,从以机械识记为主逐渐发展到以意义识记为主,从以具体形象识记为主到词的抽象记忆能力逐渐增长,从不会使用记忆策略到主动运用策略帮助自己识记。小学生的言语也有很大发展,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口头言语,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掌握了书面言语,学会了写字、阅读和写作。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小学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所占的成分较多,而高年级儿童抽象思维的成分较多。总之,在系统的学校教育影响下,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了很大发展。(三)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儿童入学以后,社会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与教师和同学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长,在与教师和同学的相处中,儿童学习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及竞争的一些基本技能技巧。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对儿童的学校适应有重要影响。这种关系的质量既影响到儿童对学习的兴趣,对班级、学校的归属感,也影响到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小学阶段也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儿童学业成败、社会技能、来自教师及同伴的社会支持对其形成自信或自卑的个性品质有很大的影响。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也逐渐发展起来,从只注意行为的后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结果。由于认知能力的发展特别是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儿童越来越能从他人角度看问题,道德情感体验日益深刻。小学生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心理学家在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时,通常要回答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天性与教养的问题(即遗传与环境),意在回答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第二,发展的普遍性和个别差异问题;第三,发展的连续性和可变性;第四,发展是量的增加还是质的改变。这后三个问题涉及到对发展的本质的看法。(一)天性与教养儿童心理发展受遗传的影响有多大?受生长的环境影响有多大?二者是怎样相互作用的?儿童心理发展是由出生时就已建立好了的模式决定的,还是受出生后的经验影响的?这些基本理念很重要,它影响到我们如何对待儿童。如有些儿童有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可能他们的父母亲也恰巧有同样的行为习惯,如果教师据此就将儿童的行为习惯归因于遗传,就会放弃对他们的帮助教育。如果教师认为一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其生存与教育环境有很大关系,就会从改善环境入手,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教育。我国目前开展的希望工程就是基于这种理念。从科学心理学创建以来的心理学史来看,关于遗传和环境问题的争论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20世纪初叶,问题的提法是一种非此即彼的绝对二分法,强调是遗传还是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20世纪中叶,心理学家开始注意到遗传和环境二者都是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并开始研究各自的作用;发展到现代,由于对遗传和环境的科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显示二者的复杂关系,因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就进入到探究二者是如何起作用的,分析二者的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早期,主要表现为以高尔顿(F.Galton)为代表的遗传决定论和以华生(J.B.Watson)为代表的环境决定论之争。遗传决定论的基本观点是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仅起一个引发的作用。他通过家谱调查发现,名人家族中出名人的比率大大地超过了普通人。在他的调查中,从英国的名人(政治家、法官、军官、文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等)中选出977人,调查他们的亲属(有血缘关系)中有多少人同样著名,结果发现有332人。而对人数相等的对照组(即普通人)的调查发现只有一个人出名。高尔顿认为,这两组人群出名人的比率有显著差别就是能力受遗传决定的证明。但是高尔顿的研究存在很大的缺陷,如对研究对象的环境因素没有认真分析,两组人的家庭背景、物质条件等相差太大等。环境决定论的主要观点是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外界影响的被动结果。华生曾经用一段著名的论断来表明他极端的环境决定论的思想:“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和我可用以培育他们的特殊世界,我就可以保证随机选出任何一个,不问他的才能、倾向、本领和他的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或甚至于乞丐、小偷。(转引自高觉敷:《西方近代心理学史》,265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他用条件反射的方法,证明儿童对许多事件产生怕、怒、爱等情绪多数都是习得的。现在,很少有人持极端的观点,大家都赞同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论。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认为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是心理正常发展的物质基础。儿童心理发展主要是由儿童生长的环境条件与教育条件决定的,其中教育起着主导作用。遗传规定了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而环境与教育则提供了心理发展的现实性。不同的社会环境与教育条件决定着心理发展的方向、水平、速度和内容(王耘、叶忠根、林崇德:《小学生心理学》,14~15页,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二)发展的普遍性和个别差异是否对所有儿童,不管他们的文化、性别或环境如何,其发展模式都是一致的呢?是否在每一种文化里,在每一个儿童身上,发展都是一样的?发展的哪些方面对所有儿童来说都是一致的,哪些方面又是不同的?发展的独特性以什么方式表现出来?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涉及到对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的看法。儿童的发展既有共同规律,又有个别差异。一般说来,无论是哪个国家、哪种文化背景下的正常儿童,其发展总是有一些共同的规律,从出生到成熟都要经历一些共同的阶段,也就是说存在一些共同的、普遍的、规律性的特征。如儿童智力的发展大体都要经历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这是共性的东西。但是在发展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方面却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儿童早慧,有的儿童晚熟,同样年龄的儿童其思维发展水平未必相同;有的儿童有运动才能,有的儿童有音乐天赋,同样有天赋的儿童最终取得的成就也不尽相同。总之,教育教学必须根据儿童发展中的普遍规律进行,同时要针对儿童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三)发展的连续性和可变性儿童哪些方面的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仍保持一致,哪些方面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发生变化?对于儿童来说,有些人格、身体方面的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仍保持着相当的一致性,如有的孩子从小就爱说爱笑,长大了仍然活泼外向,是各种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有的儿童从小文文静静,长大了仍沉默寡言,愿意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些方面又发生着明显变化,会走会跑,会读会写等。儿童心理学就是要研究儿童的心理在什么方面、以什么方式发展变化的,在什么方面是颇为一致和稳定的,并据此制订教育对策。(四)发展变化的本质儿童心理的发展是指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心理活动从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发展,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发展,从认识客体的直接的外部特征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发展,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发展。儿童心理的发展既是量的增加,又是质的改变,是一个不断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表现为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儿童心理发展中,每个年龄阶段所表现出的本质特征,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在每个不同的年龄阶段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心理特征。第一,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受社会和教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年龄特征。儿童心理的年龄特征总是会打上特定历史和文化、教育的烙印,但社会教育又有稳定继承的一面,是有规律地作用于儿童的。儿童对社会知识、经验的掌握顺序是服从于人类知识、经验本身积累的顺序的。第二,儿童心理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每一个阶段既含有上一阶段的特征,又有下一阶段的萌芽,但是每一个阶段总是有占主导地位的本质特征,这些特征是从个别的儿童心理发展事实中概括出来的。如经过大量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已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第三,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的,但不是绝对不变的。稳定性表现在: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一定年龄阶段的大多数儿童总是处于一定的发展水平上,表现出基本相似的心理特点;许多年龄特征特别是认知能力方面的年龄特征的变化,有一定的范围和幅度;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都是稳定的。可变性主要表现为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下,特别是当社会教育条件有较大改变时,往往会引起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往往不是立刻就表现出来的。

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是什么?
答:此外,由于摆脱中学时期服装仪容的限制,在这个阶段将更注重自己的穿着、打扮,建立独特的审美观,并成为自我观感的一部分。2. 心理与生理成熟的差距 虽然大学生在生理的发展上已经相当于成人,但是心理上的发展往往不如生理上那么快速,尤其社会愈进步、愈复杂,心理成熟的现象愈会有延后的情形,导致身心...

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是认知、情感、意志和社会性。这四个方面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依存的。具体来说:1. 认知特征:指学生的智力、知识、思维和信息处理能力等方面的特征,以及他们对自己、他人、环境和世界的认识和理解等方面的特征。2. 情感特征:指学生的情绪、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特征,...

教育学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答:激情常占有相当地位。他们的意志特征也在发展,但往往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蛮干混同起来。可见中学阶段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时期。解析:案例分析题出题角度:在案例里面看到学生思想、情感经常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就属于动荡性。口诀:会(社会性)所(闭锁性)过(过渡性)冬(动荡性)...

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
答:(6)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要求别人了解、理解和尊重自己。自我评价比初中充实、客观,有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要求。但也会出现自我与社会的冲突,有的青少年自尊心过强,自我中心突出,一遇挫折就会转化为自卑。以上是青少年常见的心理特征表现,在了解了青少年心理特征后,我们可以针对青少年的各种特点,细心...

学生身心发展一般特征
答:由于受到经验、见识等条件的限制,中学生的心理面貌表现出动荡性的特点,如情绪波想比较敏感容思想比较敏感,容易走极端,他们对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也十分敏感,情绪有极大的波动性,激情常占有相当地位。五、独立性 随着生理的急剧发展和变化,中学生开始出现一定的“成人感”,在一些行为活动思维认识及社会教...

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性是什么?
答:中小学生好奇心极强而自制力较弱,往往会在网络上通过各种途径观看在现实中很难得到的暴力、色情信息等来满足他们好奇心及对刺激的渴望,也会沉迷于惊险、刺激的网络游戏中流连忘返。中小学生个体意识逐步形成,竭力想摆脱家长、教师的管教,自己管理自己。但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他们看问题常常带有明显的表面...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是什么?
答:4、可塑性,小学生的心理活动正在处于由不成熟的婴儿时期向成熟的青少年时期发展的过渡阶段,虽然他们的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品德和社会性等方面都快速发展,但尚不稳定。特别是人生观、世界观等稳定的个性倾向性方面更尚未萌芽,其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等方面还只是处于开始形成时期。即这个时期小学生向师性、...

青春时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答:青春时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1 青春期生理心理概述。第一点:情绪易波动。且表现为两极性。第二点:思维方面。初中生阶段抽象思维开始发展。他们对一般的问题能够透过现象进行概括和总结。到了高中阶段,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迅速发展。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多维立体地考虑问题,并且通过综合分析、推理找出...

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对策
答:青春期学生心理特点:一、 心理上,是逆反期 会让家长老师越来越劳神,你说往东,他非要往西。逆反是这个阶段的重要心理特征:盲目自信,做事、学习凭兴趣,凭心情,认为自己已长大,自以为是,不希望别人多管束,甚至专门和家长与老师作对,以此显示自我个性。二、 生理上,是青春期 身材长高了,手脚...

青少年心理有哪些发展特点?
答:他们希望找出现象的本质,形成自己的观点;他们的社会情感越来越丰富和稳定;他们逐渐形成了一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动机、兴趣、品德、自我意识、世界观和人生观逐渐形成并趋于稳定。比如学生开始更加关注社会热点话题。4.动荡性 由于经验、知识等条件的限制,中学生的整体心理特征非常不稳定和动荡。例如,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