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性是什么? 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分别是什么?

作者&投稿:穰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小学生好奇心极强而自制力较弱,往往会在网络上通过各种途径观看在现实中很难得到的暴力、色情信息等来满足他们好奇心及对刺激的渴望,也会沉迷于惊险、刺激的网络游戏中流连忘返。

中小学生个体意识逐步形成,竭力想摆脱家长、教师的管教,自己管理自己。但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他们看问题常常带有明显的表面性和片面性,在缺乏有效引导的情况下,容易受到网络的不良影响。

中小学生性意识已经开始觉醒,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与兴趣。有了网络,青少年可以在网上聊天、恋爱,但由于他们比较单纯,没有成年人那样理智和冷静,往往难以控制住自己的激情,以至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由于被网上恋人拒绝而走向自杀、杀人的也大有人在。

中小学生网络安全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对网上鱼目混珠的复杂状况及危险性认识不足,容易上当受骗。



初中生生理心理变化特征主要有:
①身高和体重增加、第二性征出现、大脑发育等;
②心理上最大的特点是处于半成熟期(心理断乳期),即企图从心理脱离父母的依赖,期望独立的心理状态。中学时期是学习的关键期,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个人自我定位、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重要时期。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他们面临着生理与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加之紧张的学习,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他们一般有以下心理特点:

  一、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不足。

  几乎每个小学生都有美好的愿望,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向往。他们幻想做一个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而实际上他们往往学习不努力,过一天算一天。虽然他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追求的全是实现理想后的种种荣誉与享受,而对实现理想需要从现在做起,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却想的不多,做的不够,形成了美好愿望与心理准备的矛盾。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理想教育,使他们明白美好的理想需要艰苦奋斗才能实现。具体办法可以讲一个名人、伟人艰辛的心路历程的故事。组织看一部放映名人成长过程的影片,启发学生懂得实现理想,必须付出艰辛努力。

  二、情感与理智的不协调统一

  小学阶段的学生容易动感情,也重感情。一方面,他们充满热情和激情;另一方面,他们的情感又极易受外界影响,易冲动。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事、积极性高,不感兴趣的事避而远之。这说明他们的情绪、情感处于大起大落的两极状态,而难以及时地用理智控制。要解决这一实际问题,首先教师要有表率作用,同时注意培养一些学生,尤其是在班级中有影响力的学生,让他们学会用理智控制情绪,然后形成班级核心,借以影响全班。为引导他们理智处事还需要开展一些活动,如让学生收集“用理智控制情绪而获得成功的人”的故事材料,也收集“因感情冲动而造成终身后悔”的反面故事材料,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教育。

  三、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

  小学阶段的学生大部分是有积极向上的进取心的,这与他们求知欲、自尊心和好胜心强是分不开的。但他们思考问题不周密,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因而有时片面坚持已见,对教师的要求,合乎已意的去办,不合已意的就拒绝或顶牛,不能控制自己,凭冲动行事,事过之后又非常后悔。这一切都说明他们意志品质的发展还不成熟,自制力、控制力不强。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矛盾。首先要肯定学生的进取心,另一方面要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为达此目的应着重注意从小事做起,引导他们自觉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同时开展“决不迁就自己”的活动,一旦意识到某件事或行为不对,不管是多么强烈地诱惑你,也勇敢地说一声“不”。为解决部分学生自我控制力差,造成影响课堂纪律的问题,尝试建立学生日常行为跟踪记录,把他们每一时段的课堂表现记录下来,有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教育、指正。使学生逐渐自觉对照检查,养成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

小学阶段:属于学生的心理的少年阶段,在各方面处于半成熟期,对许多事情的好奇心,超乎咱们的想象。
同时在其他方面也是成熟阶段(集中力 记忆力 思维有形 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在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对知识认知度的最好的时机。
初中阶段:初中生智力的发展最主要在于其新的思维特点的出现.在生理上处于青春期的第二个发展飞跃期会出现自我意识的高涨,反抗心理;
情绪表现的矛盾性(强烈狂 暴性和温和细腻性的共存,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并存,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等比较极端的情绪类型)和人际交往的新特点。
高中阶段: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对自己的评价也日趋成熟与理性,并产生了较强的自尊心.确 立自我价值观.由于高考制度的选拔性和近几年参加高考人数的逐年递增,导致同学之间竞争气氛加剧,加之家长,老师,亲友的殷切期望给学生造成难以承受的压力.在重压之下部风学生很难集中精力学习,容易精神状态涣散,情绪不稳定,以激怒,滋生内疚感甚至导致自卑,甚至自闭。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三类。心理特征是指心理活动进行时经常表现出的稳定特点。如有的人观察敏锐、精确,有的人观察粗枝大叶;有的人思维灵活,有的人思考问题深入;有的人情绪稳定、内向,有的人情绪易波动、外向;有的人办事果断,有的人优柔寡断,等等。这些差异体现个体在能力、气质和性格上的不同。

怎样了解12岁小学生女孩的心理
答:青少年的心里特点: (一)身体的变化及心理的反应 在青春期到来时,青年人都要经历身体急剧的生长和变化,肌肉、骨骼等组织全面地急剧成长,身高体重快速增加,并且,伴随生殖系统的成熟,第二性征逐渐显露出来,男孩出现胡须,喉结变大,声音变粗,女孩乳房发育变化,身体脂肪增多,变得丰满,胸围、臀部增大。另外,两性均长出...

如何理解儿童心理的发展特点?
答:(一)从简单到复杂 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只是非常简单的反射活动,以后越来越复杂化。1.从不齐全到齐全 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和特性,在初生的时候并不是完全齐备无缺的,而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先后出现,逐渐齐全的。例如:儿童刚出生就会想象吗?而是达到一定的阶段才会想象。2.从笼统到分化 儿童最初的心...

男孩在青春期的性心理有何特点
答:一般情况下青春期是指男性14~20岁,但是有的可能年龄更小,特别是城市儿童在12岁时便进入了青春期。这一时期的性心理发育与生理发育是密切相关的。约在14岁时开始出现性的特征,性意识开始明朗化。这时男孩会产生对女孩(尤其年长女孩)的喜欢心理,这种对年长女孩的信赖和喜欢心理,又称谓仔牛式爱情,即男童爱恋比自己...

三岁儿童有什么生理与心理特点
答:一至三岁的儿童究竟有哪些生理和心理特点呢?1、身体迅速发展,认识范围逐渐扩大。一至三岁的儿童,身体的发展是比较迅速的,身长几乎是初生时的一倍,体重是初生时的四倍。骨骼还没有完全硬化,耐劳力还差,但是与婴儿期相比,耐劳程度有增加,已能保证儿童从事一些基本的活动。如跳跃、攀登小梯子、上下...

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答:青少年的心理特征:青少年时期大脑机能不断增强以及接触的社会空间不断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的增多。其认知能力得到飞快发展。这段时期,青少年在思维能力、记忆力、判断能力有显著增强,从而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能够通过分析、抽象、推理、概括、综合、判断来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关系。并从片面...

心理特点包括哪些
答:则已开始逐渐内化。心理或许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一门学问,但是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可以多研究一下孩子在这个时期的心理特征是什么,结合这些心理特征给宝宝提供正确的思想引导。很多小孩子的行为都是无意的,如果小孩做了错事,父母首先要理解再及时纠正,万万不可以大发脾气或者听之任之。

人的特性包括哪些方面
答:1. 生物性特性:人具有生物性特性,这是人类作为生物物种的基本属性。包括人的生理需求,如食物、水和睡眠等。此外,人类还有生长、繁殖和遗传等生物特性。这些特性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繁衍至关重要。2. 心理性特性:人具有复杂的心理性特性,包括感知、思维、情感、意志等方面。人的...

人的身心发展特征有哪些?
答:人的身心发展特征: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1、顺序性:人的发展是一个有顺序的、持续不断的过程。2、阶段性:人的成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3、不平衡性:个体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发展方面,都具有非等速、非直线的特性。4、个别差异性:人的发展的速度、水平以及发展...

应当怎么正确区分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
答: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孩子稳定情绪,对事儿有适当的反映,而且具备与自身心理特点相符合的心里和个人行为。开朗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规范,阴晴不定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盲目跟风地自惭自惭,自暴自弃,也都属于心态欠佳。心理健康的孩子有着和睦的人际交往,擅于了解、重视、信赖和帮助别人,以...

儿童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答:生理机能是人的外在心理品质和行为表现的内部生理机制。 人类作为一种生物体,有其自身发展变化的生物学特点,而人类个体的发展变化,作为生物性个体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必然受到人类发展特点的制约,表现出特有的规律性。儿童发展的规律性,就是在儿童随其年龄增长、身体和心理变化中普遍存在的特点。概括而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