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性是什么? 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分别是什么?

作者&投稿:佘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小学生好奇心极强而自制力较弱,往往会在网络上通过各种途径观看在现实中很难得到的暴力、色情信息等来满足他们好奇心及对刺激的渴望,也会沉迷于惊险、刺激的网络游戏中流连忘返。

中小学生个体意识逐步形成,竭力想摆脱家长、教师的管教,自己管理自己。但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他们看问题常常带有明显的表面性和片面性,在缺乏有效引导的情况下,容易受到网络的不良影响。

中小学生性意识已经开始觉醒,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与兴趣。有了网络,青少年可以在网上聊天、恋爱,但由于他们比较单纯,没有成年人那样理智和冷静,往往难以控制住自己的激情,以至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由于被网上恋人拒绝而走向自杀、杀人的也大有人在。

中小学生网络安全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对网上鱼目混珠的复杂状况及危险性认识不足,容易上当受骗。



初中生生理心理变化特征主要有:
①身高和体重增加、第二性征出现、大脑发育等;
②心理上最大的特点是处于半成熟期(心理断乳期),即企图从心理脱离父母的依赖,期望独立的心理状态。中学时期是学习的关键期,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个人自我定位、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重要时期。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他们面临着生理与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加之紧张的学习,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他们一般有以下心理特点:

  一、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不足。

  几乎每个小学生都有美好的愿望,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向往。他们幻想做一个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而实际上他们往往学习不努力,过一天算一天。虽然他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追求的全是实现理想后的种种荣誉与享受,而对实现理想需要从现在做起,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却想的不多,做的不够,形成了美好愿望与心理准备的矛盾。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理想教育,使他们明白美好的理想需要艰苦奋斗才能实现。具体办法可以讲一个名人、伟人艰辛的心路历程的故事。组织看一部放映名人成长过程的影片,启发学生懂得实现理想,必须付出艰辛努力。

  二、情感与理智的不协调统一

  小学阶段的学生容易动感情,也重感情。一方面,他们充满热情和激情;另一方面,他们的情感又极易受外界影响,易冲动。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事、积极性高,不感兴趣的事避而远之。这说明他们的情绪、情感处于大起大落的两极状态,而难以及时地用理智控制。要解决这一实际问题,首先教师要有表率作用,同时注意培养一些学生,尤其是在班级中有影响力的学生,让他们学会用理智控制情绪,然后形成班级核心,借以影响全班。为引导他们理智处事还需要开展一些活动,如让学生收集“用理智控制情绪而获得成功的人”的故事材料,也收集“因感情冲动而造成终身后悔”的反面故事材料,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教育。

  三、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

  小学阶段的学生大部分是有积极向上的进取心的,这与他们求知欲、自尊心和好胜心强是分不开的。但他们思考问题不周密,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因而有时片面坚持已见,对教师的要求,合乎已意的去办,不合已意的就拒绝或顶牛,不能控制自己,凭冲动行事,事过之后又非常后悔。这一切都说明他们意志品质的发展还不成熟,自制力、控制力不强。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矛盾。首先要肯定学生的进取心,另一方面要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为达此目的应着重注意从小事做起,引导他们自觉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同时开展“决不迁就自己”的活动,一旦意识到某件事或行为不对,不管是多么强烈地诱惑你,也勇敢地说一声“不”。为解决部分学生自我控制力差,造成影响课堂纪律的问题,尝试建立学生日常行为跟踪记录,把他们每一时段的课堂表现记录下来,有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教育、指正。使学生逐渐自觉对照检查,养成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

小学阶段:属于学生的心理的少年阶段,在各方面处于半成熟期,对许多事情的好奇心,超乎咱们的想象。
同时在其他方面也是成熟阶段(集中力 记忆力 思维有形 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在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对知识认知度的最好的时机。
初中阶段:初中生智力的发展最主要在于其新的思维特点的出现.在生理上处于青春期的第二个发展飞跃期会出现自我意识的高涨,反抗心理;
情绪表现的矛盾性(强烈狂 暴性和温和细腻性的共存,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并存,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等比较极端的情绪类型)和人际交往的新特点。
高中阶段: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对自己的评价也日趋成熟与理性,并产生了较强的自尊心.确 立自我价值观.由于高考制度的选拔性和近几年参加高考人数的逐年递增,导致同学之间竞争气氛加剧,加之家长,老师,亲友的殷切期望给学生造成难以承受的压力.在重压之下部风学生很难集中精力学习,容易精神状态涣散,情绪不稳定,以激怒,滋生内疚感甚至导致自卑,甚至自闭。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三类。心理特征是指心理活动进行时经常表现出的稳定特点。如有的人观察敏锐、精确,有的人观察粗枝大叶;有的人思维灵活,有的人思考问题深入;有的人情绪稳定、内向,有的人情绪易波动、外向;有的人办事果断,有的人优柔寡断,等等。这些差异体现个体在能力、气质和性格上的不同。

小学生心理学知识要点
答:05.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06.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意识的基本特性: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07.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08.需要的种类:(1)根据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

生理特征包括哪些?
答:生理特征包括内容如下:1、身高的增长:身高的增长是青少年生身体发育的早期表现之一。人的身高增长有两个快速期,出生后的一年内是第一个加速期,身高几乎增长一半,然后发展速度减慢,到初中阶段发育进入第二个快速期。2、身体内部器官逐步成熟:进入青春期后,身体的各个器官、各个系统都将迅速生长。比如...

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答:有的,甚至,比自己父母亲还有高大,魁梧。但你去听他的声音,就会发现,还是稚声稚气的嫩头青。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和成年人的成熟比起来,更是会带着他这一年龄的独有的也是正常的幼稚。因为是在这样的一个特殊的心理成长阶段上,那也自然会带上这个年龄心理特点的明显的烙印。如,因为身体上的...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答:3、先学前期(1—3岁)这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具体表现为:学会走路、说话,出现思维;有最初独立性。高级心理过程逐渐出现,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学会直立行走。1—2岁幼儿由于生理原因独立行走不自如。使用工具。1岁半左右,已能根据物体的特性来使用,这是把物体当作工具使用的开端,孩子...

什么是人的素质?它有哪些特点?
答:素质是什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素质的经典定义是指人的先天解剖与生理特点,即神经系统和脑的特性及感觉器官的特点,这是从生理心理角度界定的。从现代人的素质构成看,素质已扩展到人的品质和人的社会品格领域。要全面认识素质概念,必须从的发展角度考察,即从人的自然化和社会化两方面考察。人在自然化和社会化的...

小学生美术学习的特点
答:小学生的气质、个性逐步明显,自我意识逐渐明显;好奇心较强,喜欢模仿,各种能力积极发展,是一个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迅速发展变化的时期。儿童的身心发展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了生理基础,而成功的美术教学又将积极推动小学生身心各方面的健康发展。(4)小学生美术发展特点 在低中年级小学生的美术作品中,充满...

心理的基本特性?
答:心理学的特点有:规律性、历史性、交叉性。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不仅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亦称“心理科学”。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就是要揭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用以指导...

为什么生理发育和心理的发展密切相关?
答:一、遗传和生理成熟 遗传,即祖先的生物遗传特性传递给后代的生物现象。遗传素质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生理特点,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结构和机能的特点,以及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特点等。遗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遗传为学前儿童...

小学生心理学:认知发展、情感培养与心理健康如何影响学习效果?
答:第一章 导论 1. 小学生心理学概览:深入理解小学生心理世界的入门课程,探讨其基本概念和历史发展。(第一节)2. 研究历程回顾:探索小学生心理学研究自古至今的演变过程,了解其理论基石和实践变迁。(第二节)3. 研究方法解析:讲解心理学家如何运用科学手段探究小学生心理特性。(第三节)第二章 生理...

什么是个性心理特征?
答:个性心理特征(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personality)是指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一种独特的结合,个体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个别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其中,能力标志着人在完成某种活动时的潜在可能性上的特征;气质标志着人在进行心理活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