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学中医请问看什么书好,有没有老师可以教我 我想要自学中医,哪位老师能告诉我先从哪些书籍看起,最好推荐下...

作者&投稿:费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你好,这个问题问的人很多。我总结过两遍,把最新这遍的总结复制到这里,希望看到的朋友都有一个整体的思路:
  现在普遍存在想学中医的朋友无门而入的现象,同时我也常碰到要找我辩论中医是伪科学的朋友,我常向他们推荐下面的书籍,告诉他们看完再来批判,不然根本没资格批判。
  首先,如果一点基础也没有,那麻烦请看《思考中医》,这是李阳波先生和刘力红先生两代人的经验总结。可以说写的是中国的中医古文化,虽然有些偏激和义愤填膺,但书的质量绝对一流。其次呢,请你看《扶阳讲记》,这是四川的卢火神写的,他用现代的语言讲解了先天大道在医学上的应用,深入浅出,能给初学者一个很好的开头,防止一上来就走错了路。因为后天法门有很多,而大道则只有一个,把握先天大道,再来先后天贯穿,那就容易多了。
  看完上面两本书,那么就来看这几本更深入核心的书吧:

  1.刘止唐先生著:《医理大概约说》。这是孔孟圣学的全体大用在中医学里的发扬,完全是神化一气而为之,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发人之未发。这短短几万字的书要高度重视,因为这是修道以仁的高度来写成的书,可以说按照书上写的内容去力行是可以集义生浩然之气而入先天之门的。
  刘止唐先生著:《下学梯航》。这不是讲中医的书,而是讲天理良心的书。可以说这恰好是任何一个人都需要的。啥叫道?天理良心就是道;啥叫德?按照天理良心做事就是德。如何开智慧:按照天理良心做事,生出慈悲广大清净之心,则智慧自开。修道是不会吃亏的,孔子说吉凶生于善恶,为善则吉,为恶遭殃,惩恶扬善,天之道,万古不移!所以天必然保佑为善之人,切记。这是最重要的。修道请从崇德修匿,成己成人,为善不已开始吧。
  附参考:有兴趣和志向的朋友,还可以去看刘先生的另外几本更深入圣学全体大用的书:《子问》,《又问》,《古本大学质言》,《正伪》,《俗言》。这是最重要的为人根本,我每天基本都学习,一遍又一遍的看和行。

  2.郑钦安三书:《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这是示人大道的经典。也是对刘止唐先生医理的进一步阐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3.彭子益先生著《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上下册。特别注意,这是最基本也是最经典的临床中医入门教材,由此入门就不会错了。虽然其中很多观点还值得商量,但找不出比这更好的入手的书了。切记哦。

  4,万友生老先生的书:《寒温一统论》,《热病学》,《万友生医案》,《万友生医论》。万老的书高屋建瓴,可以帮我们省几十年时间。看了万老的书,那么整个中医的内在体系你就能明白了。我当时看到万老的书的时候,真感觉是喜从天降。因为中医总结的过程我必须得去做,而这又非常费时间,真希望前面有人做过此并做的非常好,那我就可直接采取拿来主义,分享巨人的心得了。当我突然发现万老这个巨人帮我总结好了的时候,我欣喜若狂!

  5.李可先生著《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这是大医之大书!这书彻底恢复了张仲景先师的活人大法,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创新,把中医临床治疗疑难重证急证危证死证的特色恢复得淋漓尽致,可以说这书是中医里扶正靖魔之天书!我在看第7遍了,还是觉得意犹未尽。

  我对第一次总结的书进行了增删,目的是为了更加突出重点。最后,愿有更多的人能入中医之大门,同时也期盼着看到文章的朋友把这些好书推荐给想学中医的人,造福更多的人。再会。

建议 从看秦伯未老师 的《中医入门》开始 再看 中医教材 中医经典 结合看 樊正伦 郝万山 等等教授的视频

通《易经》的好学,先明师承,学习《黄元御》《郑钦安》,旁列《神农本草》,你就能给人瞧病,而且一准有效。
不通《易经》的话,来点立竿见影的,《麻瑞亭》,看了就能对着病人找方子治疗,而且简单易行。但医理至深,想整明白还得学《伤寒论》《黄帝内经》《神农本草》《金匮要略》。
等有一定的中医基础了,可以参照《李可》治疗疑难杂症,重症危证。
这是想当治病的医生的,而且是大医者。
若想有工资拿,提成拿,现在马上拿证的,那就直接找考证教材学吧,以后能不能治病,那天知道。

可以看黄帝内经,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学,中医方剂学,经络学,等入门后再深入学

我的老师告诉我先学伤寒论。

我想学习中医,有没有什么书籍可以帮助我自学一下。推荐几本。~


中医书籍
中医学生说说我学自学中医的经历。最初大一的时候中医基础理论完全不能满足我,我就开始看内经。素问八十一篇我只看到50多篇就看不下去了,啃夜啃不动,然后开始看难经,强逼着自己去看。最后把八十一难看完以后发现自己根本什么都没学会,因为看不懂还强逼着自己去看的结果就是这样,最后看不懂不说还浪费了时间。于是我开始思考,中医历史那么悠久古书那么多,我到底改该看哪些,把哪些作为专攻道路?
回答中的所有中医书籍均出自图中中医书籍右下角处,如果需要这些中医书籍的话可以看看
自学中医可以先看这些书籍,如《人体使用手册》、《求医不如求己》之类,而且这些书我也翻过,很多观点有些偏颇,不是很推荐。
有些书又太深,比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四圣心源》之类,全是文言,很多内容还很难从字面意思理解,
先看看《名老中医之路》,这是很多中医大家对于他们学习历程的总结,每个人的建议都不尽相同,接下来看看印会河教授主编的五版《中医基础理论》,算是能对中医有个整体的框架。之后看一看《临证脉学十六讲》,《医方集解》《万病回春》《临证指南》《兰室秘藏》《频湖脉学》,《中医诊断学》以及舌诊类图谱,对中医诊断方法有个系统了解。
再接下来就可以大致涉猎一下经典了,比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之类,但是,直接看还是会很难,建议结合网络上的名家课程一起看,
最后就是临床学科了,包括但不限于 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等等等等。同样,不一定要用教材,很多古籍同样很好。这个阶段可以看的书太多了,随便举几个栗子:《傅青主女科》《小儿药证直诀》《医学衷中参西录》《景岳全书》《医宗金鉴》《脾胃论》,同时还有大量的临床经验总结,验方荟萃之类的著作,比如《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赵绍琴临证400法》之类的,这要是想写全了,写几百本出来都易如反掌。但要是想全看一遍,就显然比较困难了。所以这个阶段就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性的涉猎吧。

现在艾灸、推拿、拔罐多少都会一些,也颇治好了家人不少小病,但感觉明显遇到了瓶颈,就是严重缺乏实践的机会,没有经验累积而对脉诊和辩证缺乏信心。更糟糕的是,身边一个能交流的人都没有;中医爱好群里不是骗子就是伸手党,参加了几个觉得索然无味;亲戚中唯一精通针灸的长辈却是学“腕踝针”(西医针法)的,中医理论基础连半吊子都没有。真是寂寞难受。
后面又陆续的看了这些中医书籍,感觉挺不错的,推荐你可以看看
这些中医书籍在图中右下角处,其内这些中医书籍都在里面
中医书籍目录:
中华养生百科(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中华医书集成中华医学百科大辞海中华国粹书系丛书(全10卷)中华本草.完美修改版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文汇出版社1989 胡熙明主编)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全4册)中国中药资源丛书系列(全6册)中国医学大成丛书(全套10卷)中国医学大成续集
中医实用技术丛书(全10卷 高清版)中医师承十元丛书(全5册)中医师承大学堂丛书 张锡纯医学师承学堂中医必读百部名著中医方剂大辞典(十一卷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中医歌诀白话解系列中医精华丛书(全九卷)(高清版)中医经典临证发微(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中医经典注评丛书中医经典白话精解丛书(全七册)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药精华读本(共六册)
中医证候学(上、中、下册)中医证候学(上、中、下)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中医金方系列(共6卷)(高清版)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共三十八册)中医验案点评与误案分析丛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材及原植物彩色图鉴(全2册)中华传世医典(全12册)中国医学大成(简体横排版)中国医学大成(繁体竖排版)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全七卷)(扫描版)中国医术名家精华丛书(全4卷)(扫描版)中国医著系列丛书(全6册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中国古今医案类编(全十五部)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全套六集)北京出版社1990版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丛书(全六集)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版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全33册)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全112册)中国药典(2010版)(全3部)中国药学大辞典(陈存仁)中国藏药(全3卷)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栏目组系列图书中草药现代研究(全三卷)中药成方制剂(全20册)中药类书籍中西医结合专科病诊疗大系丛书(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临床经典中医读本(共三十八册)临床辨病专方治疗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二续名医类案(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中医证候学(上、中、下册)中医证候学(上、中、下)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中医金方系列(共6卷)(高清版)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共三十八册)中医验案点评与误案分析丛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材及原植物彩色图鉴(全2册)中华传世医典(全12册)中华养生百科(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中华医书集成中华医学百科大辞海中华国粹书系丛书(全10卷)中华本草.完美修改版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文汇出版社1989 胡熙明主编)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全4册)中国中药资源丛书系列(全6册)中国医学大成丛书(全套10卷)中国医学大成续集中国医学大成(简体横排版)中国医学大成(繁体竖排版)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全七卷)(扫描版)中国医术名家精华丛书(全4卷)(扫描版)中国医著系列丛书(全6册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中国古今医案类编(全十五部)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全套六集)北京出版社1990版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丛书(全六集)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版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全33册)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全112册)中国药典(2010版)(全3部)中国药学大辞典(陈存仁)中国藏药(全3卷)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栏目组系列图书中草药现代研究(全三卷)中药成方制剂(全20册)中药类书籍中西医结合专科病诊疗大系丛书(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临床经典中医读本(共三十八册)临床辨病专方治疗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二续名医类案(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一;先学《中医基础理论》。视频;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片(1—75全集)
二;《中医诊断学》。视频;朱文锋《中医诊断学》教学片(1—75全集)
三;《中药学》视频;张廷模《中药学》教学片(1—79全集)
四;《中医方剂学》视频;邓中甲《中医方剂学》教学片(1—82全集)
五;《中医内科学》视频;专辑:薛博瑜《中医内科学》教学片

学中医必看的四本书籍有哪些呢
答:《黄帝内经》是中医经典中的经典,也是中医理论的基础。该书包含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如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等。通过学习《黄帝内经》,可以深入了解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伤寒论》《伤寒论》是中医经典中的一部分,主要阐述了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方法。该书通过分...

在中医学中,如果现在只能让你选四本书,你会选哪几本?为什么?
答:1,《黄帝内经》这本书自现世至今几乎没人增删过哪怕几个字儿,当然,最主要的是书中完整的理论体系,一切中医书籍的理论都几乎源出于此。书中告诉你,人,自哪里来,到每一个年龄段会有什么状况及如何应对,人之每个年龄段身体脏之坚脆如何,腑之大小多少,谷之深浅,脉络之长短,血脉之清浊,十二经气血之数怎样,皮肤包...

我对中医比较感觉兴趣,现在在看中医基础理论,请问对入门者自学理论知识...
答:《难经》,全书共有81章。分别对脉法、经络流注、营卫三焦、气血盛衰、脏腑诸病、经穴及用针的补泻手法等方面作了比较深入的解释和发挥,丰富和发展了《内经》的学术理论,为后世有关中医诊断、病理、经络和针灸等学术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其阐述了《内经》的有关疑难问题,故名《难经》。《神...

中医书籍都有哪些?
答:《黄帝内经》是中医经典名著,成书于西汉中晚期,此前天文、历法、地理、气象、医药,甚至社会科学、哲学、思维科学、语言学、文字学的成就皆在该书中有较为全面的体现,是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最完善的一部医学典籍,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性著作,被历代医家视为“"圭臬",奉为"经典"”。本书由...

自学中医需要买什么书?
答:最后就是临床学科了,包括但不限于 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等等等等。同样,不一定要用教材,很多古籍同样很好。这个阶段可以看的书太多了,随便举几个栗子:《傅青主女科》《小儿药证直诀》《医学衷中参西录》《景岳全书》《医宗金鉴》《脾胃论》,同时还有大量的临床经验总结,验方荟萃之类...

想自学中医学,开始要看哪些基础性书籍入门
答:很多学中医的人都在问如何学好中医,其实学中医没有什么诀窍,有句话最适合学中医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中医智库集合中医科学院权威专家和千余名中医人士,经过精心筛选,向中医学生推荐20本中医必读古籍。掌握这20本书籍便能为学习中医的理论打好基础,同时更是打开中医之门的一把宝贵钥匙。《黄帝内...

我想学中医请问看什么书好,有没有老师可以教我
答:看完上面两本书,那么就来看这几本更深入核心的书吧:1.刘止唐先生著:《医理大概约说》。这是孔孟圣学的全体大用在中医学里的发扬,完全是神化一气而为之,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发人之未发。这短短几万字的书要高度重视,因为这是修道以仁的高度来写成的书,可以说按照书上写的内容去...

学习中医的书籍有哪些呢?
答:《中医基础理论》:这是一本集中介绍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教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中医学基础知识。以上是我推荐的几本中医学习经典之作,当然,还有其他很多优秀的中医学习书籍,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相应的书籍。当然想要更进一步的学习中医,仅仅只靠书籍是不够的,这里推荐一下国医明师学社...

想自学一些中医的知识,看点什么书好呢?入门级的,别太深奥。我古文还可以...
答:如果想系统的了解可以看《陈修园医学全书》 陈修园的著作大多流传甚广,主要由于其文字质朴洗炼,畅达优美,且多以歌诀形式,其内容亦深入浅出切于实用,非常适合初学者作为入门参考书。可以先从《医学实在易》《医学三字经》看起。如果觉得太多可以看《黄元御全书》中的《四圣心源》如果侧重实用可以看《...

有没有一本书可以让自己学到很好的中医知识
答:如果真的想研究《黄帝内经》,建议熟记,看各种解释,这真的很重要。先背十经,掌握十二经及各经的相关病症,然后带着兴趣随意背,不断降低自己的目标。关键是坚持,坚持每天打开书背诵。一年就能背出浅显的题,你才是王者!每一段都可以比较不同注释者的思路,对读者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