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不同岩性接触带与断层怎么区分? 特别是物探,能否把接触带定义为断层? 判断断层接触与不整合接触出了断层泥,断层破碎带外,另外的那个...

作者&投稿:仁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接触应变带又称接触应变带(zone of contact strain)。弯曲的能干岩层附近造成的非能干岩层的不协调应强岩层上下弱岩层中的接触变形带(据Ramsay,1987)黑色层为强硬岩层,其他各层均为软弱岩层变区域;是一个既有褶皱作用又有非均匀应变的带。在一强硬岩层发生纵弯褶皱时,其上、下的软弱岩层受其影响而发育不同形态的褶皱,称为接触变形。

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称断层。在地貌上,大的断层常常形成裂谷和陡崖,如著名的东非大裂谷、中国华山北坡大断崖。

物探不能简单的把接触带定义为断层,详细探讨可加QQ

支家地3断层两边的岩性~

断层一般不是一个简单的面,而是由一系列破裂面或次级断层组成的带,这与断层两盘岩性配置原理的假设有很大的差别。依据断层特征,分断层面和断裂带2种类型讨论了岩性的配置关系,进一步结合断层两盘的岩性、排驱压力及断距,划分了12种岩性配置模式。对营32断层岩性配置关系的研究发现,不同砂层组的岩性配置有很大差异,其中1砂层组岩性配置最好,8砂层组岩性配置最差,这导致纵向上断层不同部位封闭程度有很大不同。沿断层走向,从北向南断层的断距逐渐变小,这必然增加了同一储层的砂岩在断层两侧相配置的概率,岩性配置由北向南变差,因此营32断层两侧的剩余油挖潜应侧重于断层的北段。

还要从区域上看这两种地质体的接触关系。另外,问题的后面一句话不明白。

简述如何区分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是断层接触还是角度不整合接触
答:断层是岩体发生明显位移的破裂带,上下两层地层的产状不一致以一定的角度相交;两套地层的时代不连续,两者之间有代表长期风化剥蚀与沉积间断的剥蚀面存在是角度不整合。一、角度不整合接触有以下特点:1.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侵蚀面上往往有底砾岩、风化壳等;2.有名校的岩层缺失现象,代表长期间断;3....

各种地质条件(岩层产状、褶皱、断层、接触关系等)在地质图中如何表示...
答:各种地质条件(岩层产状、褶皱、断层、接触关系等)在地质图中表示: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岩层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同一岩层在不同地点的出露标高相同。如果未经河流切割,在地面上只能看见新地层的顶面;若经过河流下切形成沟谷,则表现为新地层位于高处,老地层位于低处。岩层的厚度等于顶面和底...

沉积岩地区如何确定断层的存在
答:1、当然是断层最明显的标志了-断层擦痕、阶步等。2、断层崖-特别是明显的两种岩性接触带上的那种陡坎。3、氧化带(破碎带)-往往在断层穿过的地方有很明显的那种黄褐色氧化带 (宏观上)。4、地貌-逢沟必断嘛 5、地层的缺失,就是说不连续;或者地层较乱-如老的地层盖在新的上面等等。

不同构造带岩性及岩石学特征
答:综合判断亚格列木组为再旋回造山带物源区和火山弧物源区过渡类型。 3.克拉苏构造带 据大量岩心薄片资料,克拉2气田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储集岩主要为褐色中、细岩屑砂岩,石英平均含量为46.15%~48.9%,长石(主要为钾长石)平均含量为9.34%~16.02%,岩屑(以变质岩岩屑和沉积岩岩屑为主)平均含量为39.53%~45.48%,总体...

学习任务断层现象的识别与分析
答:在野外观察时,必须注意断层角砾岩与其他角砾岩(底砾岩、层间砾岩、同生砾岩、岩溶角砾岩、火山角砾岩)的区别。断层角砾岩特有的特征是:组成断层角砾岩的成分主要由两侧岩石组成,砾石上有擦痕,在显微镜下可见有碎裂现象,分布在断层带中。 5.牵引现象 在大级别的断层旁侧,常见构造或地层牵引现象,它的出现亦是识别断层...

断裂带的划分
答:断裂带中间上部有部分中阻沉积,下部为中高阻电性层形成的一个向东南倾斜的狭窄岩性带。这个断裂带在这个位置上正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武夷山重力梯级带的东侧。F10断裂:位于卧牛河镇西北侧。重力图上向西北倾,延深16km。电法图上倾向与重力一致,但延深超过20km。F11断裂:位于卧牛河镇东南侧。重力、...

断裂带的划分
答:F8断裂:重力反映该断裂上部(10km以上)产状近似直立,10km以下向北倾斜,延深达20km,是漠河盆地内部断过基底的深大断裂。但电性资料反映的结果与重力的不同。一是电性资料反映该断裂是漠河盆地南部的边界。向北倾斜,延深大于20km,第二反映出F8是两种岩性的分界线,有逆断层推覆构造的特征。F9断裂:...

矿区地质概述
答:断层两侧岩性不同,产状较杂乱,褶曲发育,岩石具压碎结构,该断层为东盘向南平推压扭性断层。 F5~F9:分别位于工区中部及南部,大致为一组平行断裂,地貌表现为北北东向小冲沟,均为实测断层,走向95°~125°,两侧岩层受挤应力影响明显,岩石破碎,小褶曲较发育,局部岩层被错动,但错距不大,为一组压扭性断裂。 矿体...

学习任务侵入岩体构造的野外观察与分析
答:说明断层较二者晚。其主要标志:①沿岩体和围岩接触带(或者其中之一)有挤压、破碎痕迹,常形成断层角砾岩带、糜棱岩带或片理化带;②破碎同时伴随各种热液蚀变甚至矿化作用,常见有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硅化等蚀变,有时石英脉发育;③接触线一般平直,切过岩体不同相带,或切过流动构造、脉岩等。 (二)...

盆地同生断层分布及特征
答:矿化有明显的分带性,矿床中部和下部以Cu矿化为主,而矿床两端和上部则主要是Pb、Zn矿化。2.凡口同生断层带 80年代初,赖应篯首次提出凡口铅锌矿床受同生断层控制。程小久研究发现该区发育两期同生断层,它们分别是两次裂陷作用的产物。早期形成的同生断层是F101和F102。确立标志有:①断层两侧的地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