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带的划分 我国主要地震带

作者&投稿:赞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根据重力异常形态,重力垂向及水平一阶导数的零值点和极值点位置、重力异常欧拉反褶积上延0~20km断裂轨迹追踪图,并结合MT电阻率断面图在XB05剖面内重力划分出23条断裂;电法划分出20条断裂。电法断裂编号仍以重力断裂编号为准。这些断裂有的是基底断裂,有的是超壳断裂或区域构造的分界线。XB05剖面从西北到东南划分的断裂如下:

F1断裂:为海拉尔盆地内部断裂。重力表现上部向西北倾斜,下部近似直立,延深达12.5km。电性资料反应不明显,可勉强划分出电阻率差异的分界线。

免渡河断裂(F2):免渡河断裂北西走向,与测线方位一致。但由于测线沿公路进行,有两个地方与断裂交叉,重力异常都有显示。F2在重力异常显示为向东南倾斜,延深约8km。电法显示F2断裂是海拉尔盆地和乌奴尔凸起的分界线。两侧电阻率有明显差异。走向7km以上略向北西倾,而7km以下转为向东南倾斜,延深大于20km。

F3断裂:从位置上看,F3断裂仍属免渡河断裂,这是由于在这个位置上测线又穿过该断裂。重力上看,F3倾向北西,延深达25km,但电法反映不明显。西北侧电阻率为中高阻,东南侧为高阻。走向仍为北西向,但延深没有重力反映的深,只有16km。

F4断裂:位于乌奴尔镇东南。重力反映向西北倾斜,延深8km。电法反映为两个高阻岩体中间的接触带,该接触带电阻率为中高阻,平均3000Ω·m。向北西倾斜,延深大于20km。该断裂应属兴安岭地槽褶皱系中。

头道桥-鄂伦春自治旗断裂(F5):为岩石圈断裂,是板块古俯冲带。位于大兴安岭重力梯度带上。重力反映该断裂向东南倾斜,延深18km。电法反映与F4类似,都是两高阻岩体中间的过渡带。过渡带电阻率约3000Ω·m,两侧高阻达20000Ω·m。倾向与重力反映的一致,均为东南向,延深大于20km。

F6断裂:重力异常反映略向东南倾斜,延深8.5km。在深6km电法图上(图8-13e)F6反映与重力类似。同样向东南倾斜,但倾斜角度较大。延深达8km。是电性差异的分界线。

F7断裂:重力反映向东南倾斜,延深9.5km。电法反映向西北倾斜,延深可达20km。同样是电性差异分界线。F6、F7两断裂分别位于博克图两侧,两断裂在10km以下有汇合的趋势。

大兴安岭中脊-林西断裂带(F8、F9):该断裂带在重力图包括F8、F9两条断裂。走向均为东南,延深F9可达30km,F8也有27km。重力图上反映两条断裂距离较远,电法图上两条断裂相距很近,可合并为一条称为F9断裂带。断裂带中间上部有部分中阻沉积,下部为中高阻电性层形成的一个向东南倾斜的狭窄岩性带。这个断裂带在这个位置上正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武夷山重力梯级带的东侧。

F10断裂:位于卧牛河镇西北侧。重力图上向西北倾,延深16km。电法图上倾向与重力一致,但延深超过20km。

F11断裂:位于卧牛河镇东南侧。重力、电法图上均反映为东南倾斜,重力延深15km,电法近20km。

东北地球物理场与地壳演化

图8-13 XB05剖面地形、重力异常、磁异常、重力剖面解释与电法剖面解释图

以上两断裂位于扎兰屯隆起与庙尔山隆起的鞍部地带两侧。

查干敖包-阿荣旗深断裂带(F12):位于成吉思汗镇附近。是南部洋壳向北俯冲的古俯冲带(高瑞祺等,1995),所以是超岩石圈断裂。重力资料显示F12近似直立,延深达30km。电性资料反映同样具有近似直立的产状,但延深大于20km。该断裂带是大兴安岭褶皱带与龙江隆起带的分界线。

济沁河断裂(F13)位于龙江隆起带上,走向北东,倾向南东,有三条平行小断层组成。重力反映倾向北西,延深25km。电法反映倾向同样是北西,延深大于20km。该断裂可归并到F12断裂带里。两断裂共同构成查干敖包-阿荣旗深断裂带。

嫩江断裂带(F14、F15、F16及F17):位于碾子山区与龙江县之间,共有4条断裂组成超岩石圈断裂带。重力图上显示F14向东南,延深20km;F15近似直立,延深11km;F16近似直立,在14km以下有向西北倾斜的趋势,延深15km;F17为基底断裂,向西北倾斜,延深只有5.3km。电法反映F14向东南倾斜,延深大于20km;F15电法资料反映不明显;F16近似直立,延深大于20km;F17向西北倾斜,延深大于20km。嫩江岩石圈断裂带是龙江隆起区与松辽盆地的分界线。

据黑龙江省区域地质志介绍,区域磁场在断裂以东为以平缓的负场值为主;断裂以西表现为一系列强烈变化的南北向线性磁异常,断裂倾向东,断裂西侧向上抬升,东侧下降,属断阶式断裂。该断裂在莫霍面图上也有明显显示,是松嫩幔隆区深部的西部斜坡区与中央幔凹区的分界断裂和松嫩盆地的西缘断裂,对松嫩盆地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F18断裂:位于富拉尔基西侧,为基底断裂。重力反映向东南倾斜,延深8km。电法反映与重力一样,同样向东南倾斜,延深8km。

滨州断裂(F19):是一条隐伏断裂。从位置上看,该断裂又称齐齐哈尔-哈尔滨断裂,走向北西。从富拉尔基向北到齐齐哈尔间在靠近富拉尔基一侧通过。重力反映向北倾斜(因该段测线南北向分布),延深11km。而电法反映向南倾,延深8km。以上两断裂间在电法上反映为一小块中高阻区;而周围全是中底阻区。

F20断裂:位于齐齐哈尔附近,基底断裂。向北倾,延深7km。电法图上没有反映。

富裕-泰来断裂(F21):走向北东(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988):重力反映倾向东南,延深近20km。电法图上该断裂没有显示。

F22与F23断裂:这两个断裂均是重力资料反映出来的。电法资料没有反映。重力反映F22向西北倾斜,F23向东南倾斜,两断裂延深均为7.5km,都属基底断裂。



断裂带的划分~

根据重力欧拉反褶积计算结果和电阻率断面曲线形态,DB02剖面可划分出如下11条断裂(电法划分12条):敦密断裂(F1、F2)、磨刀石断裂(F3)、麻山-鸡西断裂(F4)(F3、F4两断裂即加格达奇-鸡西断裂在东南端的一部分)、那丹哈达隆起南部边界断裂(F5)、勃利断裂(F6、F7)是勃利盆地内部基底断裂,七台河断裂(F8)、北兴坳陷南部边界断裂(F9)、七星镇隆起南部边界断裂(F10、F11)为七星镇隆起内部小断裂,龙山镇断裂(F12)。以上断裂分布见图8-3。

中国哪些地方处在地震带上?

沂沭断裂带总体特征
答:断裂带在走向上,南部总体上隆起,北部可能受华北裂陷带影响,发生凹陷。 断裂带内构造异常复杂,断裂带演化历史复杂,各阶段力学性质不同,不同区段构造反应也不同,总体上由这些不同性质、不同级别的断裂构造、牵引构造及断块构造共同构成了复杂的构造带。 (二)主干断裂特征 辖域内仅出露鄌郚-葛沟断裂和沂水-汤头断...

断裂划分
答:该断裂位于小兴安岭的北坡,走向北西,是重力异常形态变化的分界线,应属基底断裂。F2为孙吴-大庆-阜新断裂。该断裂走向北东,是一条长度、规模都较大的岩石圈断裂。F3为茅栏河断裂,走向北东,规模、深度均较小。F4为逊克-铁力-尚志岩石圈断裂,走向近南北,该断裂由一组断裂组成断裂带。F5、F6与...

依兰-伊通断裂带构造特征
答:中新世在大面积下沉的构造背景下,在岔路何、汤原等盆地区形成岔路河组及道台桥组中新统沉积,并伴有玄武岩喷发。中新世末,处于北西、南东向强烈挤压应力作用下,断裂带表现为后期大型逆冲特点,表现了断裂带先张后压的演化特点。上新世-第四纪断裂仍在继续活动。(二)断裂带构造单元划分及特征 依据伊...

DB剖面地球物理综合解释
答:(一)断裂带的划分 依据重力欧拉反褶积计算的断裂在结合电性资料,该剖面可划分出如下断裂:同江-头林-迎春岩石圈断裂(F1),在圈内此处属F1断裂的北端,再往北已进入俄罗斯境内。富锦隆起东部边界断裂(F2),又可称前进农场坳陷西部边界断裂。F3断裂规模较小,属基底内部断裂。大合镇断裂(F4、F5),又称虎林-前进农场...

活动断裂的主要分类
答:中国主要的活动断裂带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板块边界断裂,如外喜马拉雅断裂和台湾的大纵谷断裂;②众多的板内块体边界断裂;③活动块体内部的活动断裂。按照断层的活动性质又可分为逆断层、正断层、走滑断层以及压—扭或张—扭混合类型。中国活动断裂的格局基本上控制了中国强震的分布,研究活动断裂的...

地裂缝的防治措施
答:1)地裂缝带建筑安全距离的确定,是建立在多种手段调查、试验、测试和监测结果基础上的,大致对应地裂缝破坏宽度带的划分。以建筑物的重要程度为依据,将地裂缝场地划分为:不安全带、次不安全带、次安全带和安全带(不安全带又称为破坏带或避让区,次不安全带和次安全带一起称为影响或设防区)4个带(表8-2)。 表...

哈巴-玉龙雪山东麓断裂带
答:前人所谓的丽江-大具断裂带又称玉龙雪山山前或东麓断裂带(韩竹军等,2004a,b;周光全等,1997;江娃利等,2004),系指由一系列分布于玉龙雪山东麓、总体向东倾的正断层和兼具走滑特征的正断层所构成的具左旋走滑分量的正倾滑断裂带。前人在区域上大致以玉湖镇为界将该断裂带划分为南、北两段(韩竹军等,2004a;...

区域断裂带
答:非蛇绿岩型的镁铁、超镁铁质岩块在断 裂带上的分布,中-新生代裂谷型岩浆组合特征,断裂两侧相似的变质岩基底及对应显著 的地幔隆升地带,说明该断裂带为一条正在发育的中-新生代裂谷带(朱云鹤,1998)。 在台湾海峡打开之前,闽东南与台湾是相连一块的整体,生物地层特征相同(颜沧波等, 1951),均分布早白垩世高温...

断裂体系
答:6)深大断裂重新活动地段,形成高山深谷,温泉成带分布,地震活动活跃,沿海地区地震活动强度相对较大。 7)断层活动性统计结果显示,燕山期所有断裂均有活动,这对南海北部陆海区的构造格局、沉积环境及岩浆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海域断裂发育特征 1.断裂级剔划分及命名 (1)重磁资料划分断裂的主要依据 大型断裂构造的...

沂沭断裂带构造系统
答:NW向断裂主要有两类:一类收敛于沂沭断裂带,控制NW向的盆地与凸起,将鲁西滨太平洋前陆坳陷带划分为若干掀斜断块,构成沂沭断裂带旁侧的“入”字型构造。各断裂规模巨大,结构面特征非常相似,发育较宽的构造带,由构造角砾岩、碎裂岩、挤压透镜体、断层泥等组成,主要显示张扭活动。该类断裂主要有蒙山断裂、新泰-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