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古代诗画对古典园林的影响? 结合中国古典文学和现存的两个以上的古典园林的实例 急

作者&投稿:丙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园林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重实用到重审美,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自觉走向自觉的过程。园林自殷商的“囿”,至秦汉时期的皇家园苑,在功能和组成要素上有所发展,但都只是以实用为主、夹杂些许审美功能。在这个阶段,人们还只是直观地理解自然,对苑囿在审美方面的艺术创作不多,造景仅仅是单纯地本于自然而已。在社会动荡的情境下,魏晋士大夫们的兴趣开始转向山水花鸟,自然山水成为人们不愿面对残酷现实时的理想世界,富有自然美趣味的园林应时而生,园林开始从物质到精神的转变。隋唐时期,文人墨客在社会上的影响日甚,他们积极参与营造园林,将诗画的情趣与园林景物结合起来,因画成景、以诗入园。至此,中国园林已大致成熟。宋代,出现了受文人的画论、诗情、诗画意境熏陶而蕴涵意境的写意山水园。明清两代的园林则在继承前代的山水园形式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并全面“文人化”,从而走向发展历程的巅峰。在对园林发展的认识上,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古典园林是与古代文人密切相关的。
  古代园林是享有家庭生活的同时,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空间。在园中,不仅有山水等物质因素,也有统一全园主题或情趣的精神因素。当然,这种精神因素才是最主要、内在的。因而中国古典园林必须借助于文学、美学及哲学等来完善自身的艺术要求。与古典诗画一样,中国园林在创作和审美中追求的是意境和品格,注重的是寄托和交融,希望在有限的事物中表现出广阔的境界来。这就需要园林创作者们拥有渊博的知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美的深刻认识。多数造园家都能将诗画情趣丝丝渗入园中,做到让山水与人的蕴思相合,将自己对自然山水美的感受予以外化,少数园林巨匠的神思甚至能在游赏者心中激起巨大的涟漪,引发无限的情怀。在这样的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中,美的观念的形成和满足不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无论是造园家还是游赏者,都需要有相当的文学素养及审美水平。而这样的素养和水平,惟有当时学富五车、才情过人的文人们才具备。诗画兼备的文人中不乏有担任中央和地方重要官职的,许多官员同时也是知名的文学家、画家、书法家,甚至身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亦在其中,如被誉为“词坛皇帝”的南唐后主李煜,既是画家又是书法家的宋徽宗赵佶,颇具文人心怀的清帝乾隆等。因此,引领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分子群体——文人,在政治上是政府中的各级官员,在经济上又是中等以上的地主,可以说是当时社会的真正主人,主导着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园林是地道的“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产物,显示了文人们热爱自由与大自然的情怀。自古乐山、乐水被视为一种高尚的情感,绘画又一直被视为文人的“墨戏”和“清玩”,发端于晋宋时的山水画,因将自然山水视为艺术创作的对象而受到重视。画中之山可居、水可游,山水风景陶冶了文人的性情,他们也痴迷于自然山水,“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①,从而创作出大量的山水诗、画,作为怡情寄兴的手段。“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②,兼通诗画的文人在创作中渐将诗、书、画融为一体[1]。山水文化风气之盛,使得只供平面欣赏的山水画无法满足人们对自然山水所寄托的全方位感情,加之经济条件的许可,文人士大夫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造园活动,从而“不出城廓,而能坐享山林之乐;不下堂筵,而能坐穷泉壑之幽”③。从历史上看,许多园林都是由画家或诗人主持经营、设计或评价的。如唐代的王维、白居易,北宋的宋徽宗赵佶,南宋的俞征,元代的倪云林,明代的米万钟、文征明、文震亨,清代的石涛、张涟、张然、李渔等。他们直接参与造园活动,借用精辟的写意山水画论来指导园林艺术创作,按照山水诗文的意境营造美好的现实生活实体以供游赏。如王维得宋之问蓝田别墅作“辋川别业”,在其中体会物情、流连光景,过着完全诗意化的辋川生活,为后世文人士大夫构筑园林时效仿的首选对象;宋徽宗精于书画,设计了寿山艮岳,还撰写《艮岳记》流芳于世;还有数之不尽的园林,都是由诗画名家参与设计的。而一般的文人即便不参与造园事宜,也普遍热衷于游赏、品评园林。可见园林与文人的生活结下不解之缘。园林文学臻至极盛,文人谈论园林好像谈论书、画、诗文一样。如柳宗元的《零陵三亭记》、《柳州东亭记》,樊宗师的《绛守居园池记》等,都蕴含着精辟的造园见解;而北宋·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宋末元初周密的《吴兴园林记》等,则是集中地记叙和评论众多名园。文人与造园家在本质上无多大差别,他们总结大量有关造园艺术和园林美学的见解和评价,写下许多专门的造园理论著作并刊行于世。较有代表性的是计成的《园冶》、李渔的《一家言》、文震亨的《长物志》、沈复的《浮生六记》等等[2]。在绘画、诗文等艺术的渗透影响下,园林艺术融糅了无尽的诗情、画意,完全确立了与书、画、诗文艺术的同等地位

诗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而中国古典园林则是中国建筑的最高境界。

反映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意境”、“构思”、“气韵”、“创意”——也就是“建筑意”,是千百年来中国文学中“诗意”的养成。历史上无数宫阙楼宇、城乡市井、街巷里坊在实用性和功能性的推动下创造了无数辉煌的建筑奇迹。但唯有园林在其中散发着一缕缕悠长的清香,使人在碌碌匆匆的人世纠葛中得到一片恬静,烦躁的心灵得到暂时的歇闲。它是中国人情感上的寄托,心灵的归宿。

中国古典园林说它是中国建筑的最高境界,是因为从艺术的角度上看,它在各类建筑中是最少功利性,而最具艺术性的。

陈从周先生在《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一文中说过:“园之存,赖文以传。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园实文,文实园,两者无二也。”

因此,中国园林又可称为“文人园”,园林之筑出于文思和画意,古人诗文和山水画中的美妙意境,成为园林造景的题材。如果说,中国山水诗画是人化的自然,中国园林则是自然的人化;如果说,中国山水诗画是自然风景的缩影,那么中国园林则是微缩化了的自然风景;如果说中国山水诗画是诗人将自己的心灵移情于自然山水,而中国园林则是把诗人对自然山水的感悟现实化。

中国古典园林是与山水诗画相生相长、相辅相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它和中国古代的山水诗画互相辉映,形成了中国古典艺术一实一虚、形影相随的双璧。它们之间不仅有现象上的关联、气韵上的沟通,而且在意境上更是高度地重合。

正所谓“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而园林就是实体的诗。

中国园林就是这样与诗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至于彼此不分,相辅相成。

`

园林艺术是动态的空间艺术(其中有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和游览者的动态游览序列),其置景要素是一个个物质实体,按一定的主题布局,安排诸要素组成各个园林空间,接受园林空间的主要诉诸于视觉,所以园林艺术又属于视觉艺术,且是物质因素较大的空间视觉艺术。我国的古典园林艺术注重意境的创设与表达,而古代诗词绘画在古典园林艺术意境的创设与表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二者相辅相承、互为因借。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4935298.html

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诗词之间有什么关系~

  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诗词之间有什么关系?
  
  中国园林,名之为“文人园”。它是饶有书卷气的园林艺术。北京香山饭店,是贝聿铭先生的匠心。因为建筑与园林结合得好,人们称之为有“书卷气的高雅建筑”,我则首先誉之为“雅洁明净,得清新之致”,两者意思是相同的。足证历代谈中国园林总离不了中国诗文。而画呢?也是以南宗的文人画为蓝本。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归根到底脱不开诗文一事。这就是中国造园的主导思想。
  
  南北朝以后,士大夫寄情山水,啸傲烟霞,避嚣烦,寄情赏,既见之于行动,又出之以诗文。园林之筑,应时而生。续以隋唐、两宋、元、直至明清,皆一脉相承。白居易之筑堂庐山,名文传诵。李格非之记洛阳名园,华藻吐纳。故园之筑出于文思。园之存,赖文以传。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园实文,文实园,两者无二致也。
  
  造园看主人。即园林水平高低,反映了园主之文化水平。自来文人画家颇多名园,因立意构思出于诗文。除了园主本身之外,造园必有清客。所谓清客,其类不一,有文人、画家、笛师、曲师、山师等等。他们相互讨论,相机献谋,为主人共商造园。不但如此,在建成以后,文酒之会,畅聚名流,赋诗品园,还有所拆改。明末张南垣,为王时敏造“乐郊园”,改作者再四。于此可得名园之成,非成于一次也。尤其在晚明更为突出。我曾经说过那时的诗文、书画、戏曲,同是一种思想感情,用不同形式表现而已。思想感情指的主导是什么?一般是指士大夫思想,而士大夫可说皆为文人,敏诗善文,擅画能歌,其所造园无不出之同一意识,以雅为其主要表现手法了。园寓诗文,复再藻饰,有额有联,配以园记题咏,园与诗文合二为一。所以每当人进入中国园林,便有诗情画意之感。如果游者文化修养高,必然能吟出几句好诗来,画家也能画上几笔明清逸之笔的园景来。这些我想是每一个游者所必然产生的情景,而其产生之由就是这个道理。
  
  汤显祖所为《牡丹亭》而“游园”、“拾画”诸折,不仅是戏曲,而且是园林文学,又是教人怎样领会中国园林的精神实质。“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靡外烟丝醉软”,“朝日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其兴游移情之处真曲尽其妙。是情钟于园,而园必写情也,文以情生,园固相同也。
  
  清代钱泳在《覆园丛话》中说:“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一言道破,造园与作诗文无异,从诗文中可悟造园法,而园林又能兴游以成诗文。诗文与造园同样要通过构思,所以我说造园一名构园。这其中还是要能表达意境。中国美学,首重意境,同一意境可以不同形式之艺术手法出之。诗有诗境,词有词境,曲有曲境,画有画境,音乐有音乐境,而造园之高明者,运文学绘画音乐诸境。能以山水花木,池馆亭台组合出之。人临其境,有诗有画,各臻其妙。故“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国园林,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者,实以诗文造园也。
  
  诗文言空灵,造园忌堆砌。故“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风荷举”。言园景虚胜实,论文学亦极尽空灵。中国园林能于有形之景兴无限之情,反过来又生不尽之景,恍筹交错,迷离难分,情景交融的中国造园手法。《文心雕龙》所谓“为情而造文”,我说为情而造景。情能生文,亦能生景.其源一也。
  
  诗文兴情以造园。园成则必有书斋、吟馆,名为园林,实作读书吟赏挥毫之所。故苏州网师园有看松读画轩,留园有汲古得绠处,绍兴有青藤书屋等。此有名可徵者。还有额虽未名,但实际功能与有额者相同。所以园林雅集文酒之会,成为中国游园的一种特殊方式。历史上的清代北京怡园与南京随园的雅集盛况后人传为佳话,留下了不少名篇。至于游者漫兴之作,那真太多了,随园以投赠之诗,张贴而成诗廊。
  
  读晚明文学小品,宛如游园。而且有许多文字真不啻造园法也。这些文人往往家有名园,或参予园事,所以从明中叶后直到清初,在这段时间中,文人园可说是最发达,水平也高,名家辈出。计成《园冶》,总结反映了这时期的造园思想与造园法,而文则以典雅骈骊出之。我怀疑其书必经文人润色过,所以非仅仅匠家之书。继起者李渔《一家言居室器玩部》,亦典雅行文。李本文学戏曲家也。文震亨《长物志》更不用说了,文家是以书画诗文传世的,且家有名园,苏州艺圃至今犹存。至于园林记必出文人之手,抒景绘情,增色泉石。而园中匾额起点景作用,几尽人皆知的了。
  
  中国园林必置顾曲之处,临水池馆则为其地。苏州拙政园卅六鸳鸯馆、网师园濯缨水阁尽人皆知者。当时俞振飞先生与其尊人粟庐老人客张氏补园,(补园为今拙政园西部),与吴中曲友顾曲于此,小演于此,曲与园境合而情契,故俞先生之戏具书卷气,其功力实得之文学与园林深也。其尊人墨迹属题于我,知我解意也。
  
  造园言“得体”,此二字得假借于文学。文贵有体,园亦如是。“得体”二字,行文与构园消息相通。因此我曾以宋词喻苏州诸园:网师园如晏小山词,清新不落套;留园如吴梦窗词,七层楼台,拆下不成片段;而拙政园中部,空灵处如闲云野鹤去来无踪,则姜白石之流了;沧浪亭有若宋诗;恰园仿佛清词,皆能从其境界中揣摩得之。设造园者无诗文基础,则人之灵感又自何来。文体不能混杂,诗词歌赋各据不同情感而成之,决不能以**引慢为长歌。何种感情,何种内容,成何种文体,皆有其独立性。故郊园、市园、平地园、小麓园,各有其体。亭台楼阁,安排布局,皆须恰如其份。能做到这一点,起码如做文章一样,不讥为“不成体统”了。

你可以去百度百科 看一下 拙政园 和留园的详细介绍 下面有文化方面的http://baike.baidu.com/view/4131.html?wtp=tt

http://baike.baidu.com/view/23789.html?wtp=tt

中国古典园林的诗情和画意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一、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素养 与西方不同,中国古典园林生成以来,一直沿着“崇尚自然”的道路一直走 到封建社会结束。中国园林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发展、完善,终于形成了形成自然 写意山水园的独特风格,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 我认为, 最具有诗情画意的园林是私家园林。它最能体现中国园林艺术的审...

园林意境与诗画间的关系
答:通过景物中的题咏,感悟到造园者所赋予景物的思想内涵。造园者自身的思想情感、意志品质等深层次的文化内容都凝聚在景物中,体现在园林的空间环境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也就是通过眼前的具体景象,暗示更为深广的幽美境界,是“景有尽而意无穷”。这便是中国古典园林造园之精髓。

中国古代园林对世界园林的影响
答:中国古代园林对世界园林的发展起着引导的作用,是世界园林的启蒙和领路人。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意义
答:可以说,对国土景观类型以及景观元素敏感性的差异,加上生活情趣上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方园林在形式上的巨大反差。因此,对地域性景观的深入研究,因地制宜地营造适宜的景观类型,是现代园林设计的前提条件,也是体现园林特色的主要方面。 2.3 诗情画意的表现手法 受中国山水诗画的影响,古典园林着重表现的...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答:中国园林的特点有四点: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富有诗画的情趣、重视意境的表达。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是对自然中构景要素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这是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主旨。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 中国...

论述我国写意山水园林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对现在园林的影响
答:写意山水园是以山水为骨骼,以诗情画意为表现的园林形式,文人建筑山水园则在前者的基础上突出了建筑的成分。据有关典籍记载,我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汉起称“苑”。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游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之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

论述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成就
答:总的来说: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诗画的情趣;意境的涵蕴。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四个主要的特点。关于古典园林设计的总体原则,计成在《园冶•兴造论》中说“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1.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

中国古典园林特点是什么?
答: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能充分地把握这一特性,运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融铸诗画艺术于园林艺术,使得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诗情画意”。诗情,不仅是把前人诗文的某些境界、场景在园林中以具体的形象复现出来,或者运用景名、匾额、楹联等文学手段对园景...

苏州园林中,哪些设计反映出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答:三、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合理,有序,适度的原则,这种价值观使园林更加注重空间的利用。中国古代对于园林的空间利用、表述十分丰富,是真正的以人为出发点,传统的古典园林一 直坚持着有节制的人本主义建造原则,不大拆大盖,这与传统哲学合理的自然观,允当适度的精神是一致的。中国园林的庞大,是通过小尺度...

中国古园林为什么重视意境
答:画境: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画境”就是艺术美,将自然和生活素材通过取舍、概括,经过艺术加工,使其“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中国园林参悟于诗画艺术,形成诗情画意的独特品质。山水画卷的简约笔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园林的气息。意境:生命气韵,禅道境界,“意境”即含蓄美,恍惚美,使用多种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