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部地区各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工业,农业用地之类的越详细越好) 土地利用程度指哪些

作者&投稿:马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辽宁省土地资源利用以及耕地保护现状

据辽宁省2007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统计,辽宁省陆域土地面积14.81万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16844.44万亩,比2006年度净减少2.5万亩;建设用地2087万亩,比2006年度净增加17.5万亩;未利用土地3278.11万亩,比2006年度净减少15万亩。

2007年全省各地类变更规模为33.87万亩,其中建设用地净增加规模为17.56万亩,占总变更规模的51.8%。耕地净增加规模仅为0.05万亩,占总变更规模的0.15%。未利用、其他土地净减少规模为16.26万亩,占总变更规模的48.05%。

综上所述,辽宁省建设用地需求量在逐年增加,且需求量呈上升趋势;而耕地以及未利用土地面积逐年下降,耕地保护压力与日俱增,可垦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粮食生产安全受到威胁。

二、辽宁省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耕地保护面临的

主要问题

1.建设用地快速扩张与粗放利用现象并存。辽宁省城市工业用地比重过大,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不高,单位土地利用效益较低;农村建设用地分散,居民点占地分散,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目前建设用地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GDP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但土地利用率较低、建设用地粗放利用现象较严重。江苏、浙江的国家级开发区每平方公里的产出达100亿元相比,而辽宁省国家级开发区只有7~8亿元的产出;江苏省规定省级开发区每平方公里的投资标准要高于6亿美元,而辽宁省的省级开发区每平方公里投资还不到2亿元人民币。况且辽宁省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为327平方米,大大超过150平方米/人的合理标准。

2.土地供需矛盾加剧,耕地保护压力大。根据辽宁省“十一五”规划,将加快建设现代装备制造业和重要原材料工业两大基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各类开发区、园区规模不断扩大,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快速推进,辽宁省建设用地需求量将持续增加。据统计,1999年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辽宁省耕地共减少452万亩,经土地开发整理、耕地占补平衡补充后,耕地仍然净减少135万亩。

3.补充耕地数量平衡,耕地质量不平衡,可垦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据统计2007年全省建设占用耕地10.69万亩,通过开发、复垦和土地整理补充耕地10.78万亩,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建设占用的耕地多是地力好、位置好、农用地等级高的耕地,而补充的耕地由于可垦土地后备资源较差、资金投入低、工程设施简单等原因土地质量较差,产出率较低。所以辽宁省虽实现耕地数量的平衡,但是耕地质量却失衡,长此以往,将威胁粮食生产安全。此外随着可垦后备土地资源的不断开垦,可垦土地后备资源呈逐年减少趋势,据2002年辽宁省后备资源调查统计,辽宁省宜耕后备资源仅约140万亩,即使加上零星的可垦荒地资源,以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10~15年后辽宁省亦将无土地后备资源可垦,建设用地占地将无耕地可补,耕地将逐年减少。

三、加强辽宁省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耕地保护的

措施建议

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占用土地资源,特别是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五点一线”沿海产业带开发建设时期,辽宁省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面临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的双重压力。要保证辽宁省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又要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科学发展,就必须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探索土地资源利用的开源节流措施,保障辽宁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明确责任,完善制度,坚守耕地保护“红线”不逾越。要进一步完善以基本农田保护为主的各项耕地保护制度。结合第二次土地调查,集中抓好基本农田地块落实工作。在此基础上,由下而上建立全省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数据库。市、县、乡三级要严格执行基本农田定期统计分析、年度核查、补划备案等制度,做到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责任、制度、标志的“四个落实”,有效地保证基本农田“总量不减,用途不变,质量不降”的要求。

2.“盘活存量,慎用增量”,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应采取有效管理办法加强闲置土地的利用,建设项目能用“存量”的,不用“增量”,把提高土地利用率作为缓解用地需求矛盾的重要途径来抓。各类建设项目用地必须符合节约集约用地控制标准,把投资强度、容积率、产出效益、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等要求,作为土地供应的审批条件。同时应将土地存量挖潜计划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积极开展非农业建设闲置土地清查,建立和完善利用存量土地和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制度以及政策措施,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缓解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压力。

3.用好“小片开荒”土地,缓解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可垦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目前辽宁省一方面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难度加大、可垦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由村集体和农民自发开垦的荒草地、盐碱地等未利用土地,即“小片开荒”的数量较大。“小片开荒”地布局零散,生产能力低,没有灌排等水利设施。如能由政府行为收购“小片开荒”土地,通过国土资源部门对“小片开荒”的开发者进行一定的补贴,把“小片开荒”纳入可垦耕地后备资源进行管理,并投入资金进行土地整理,改造为高质量的耕地,作为补充耕地指标,将有效地缓解建设用地耕地“占补平衡”、可垦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

4.调整耕地开垦费征收标准,实行按建设占用耕地等级确定征收标准。2000年,省政府出台的耕地开垦费征收标准为:占用一般耕地为每平方米10元;占用基本农田为每平方米20元。随着辽宁省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建设用地需求量不断增加,可垦耕地后备资源的实施难度加大,耕地开垦费征收标准却仍维持原状,致使开垦耕地的资金投入少、产出率低、土地质量较差。而根据国土资源部出台的补充耕地数量质量按等级折算文件精神,开垦耕地质量低,则必须多补充耕地面积,即补充耕地农用地等级低于占用耕地农用地等级的,必须在耕地面积上平衡;可是辽宁省可垦后备资源不足问题已经非常突出了,所以应根据辽宁省实际情况,调整辽宁省耕地开垦费标准,并按占用耕地等级征收开垦费。

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聚居地。小题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有工业用地、农业用地、~

小题1:B小题2:C 小题1:工业用地土地利用效益低于居住用地;地租支付能力低于居住用地;处于城市土地利用的第三圈层。在各类土地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是居住用地。小题2:世界上六大城市群共同的形成条件是优越的地理位置、社会经济发达。

土地利用的内容十分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土地资源的调查、分类、统计
(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1.土地开发程度
2.土地利用结构
3.土地利用效益
(三)土地利用规划
(四)土地开发
(五)土地保护
编辑本段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原则一
先调查、评价、规划,后开发利用
原则二
以集约利用为主与保证适量的耕地面积相结合
原则三
在农业优先的前提下,统筹安排用地比例
原则四
开发利用与合理保护相结合
编辑本段研究简况
土地利用的地理分析可追溯到 J.H.von屠能19世纪前期对德国南部地区的研究,他提出了土地利用的模式。20世纪早期,W.D.琼斯和C.O.索尔关于野外调查的文章中强调土地利用概念。经济发达国家对土地利用的研究,早在20世纪30年代已相当普遍地开展,大多是配合农业生产的需要而进行土地分类,评价土地质量,编制土地利用图。特别自1949年国际地理联合会第16届大会成立世界土地利用调查委员会后,号召在全世界开展土地利用调查,要求编制统一规格的百万分之一土地利用现状图,并拟定了通用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引起了各国地理界对这项研究的兴趣。迄至70年代末,已有 8个国家出版了全国的百万分之一土地利用图。英国、美国、日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荷兰、澳大利亚、联邦德国、民主德国等国的研究方法比较先进,并提出了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自60年代城市化加速发展以来,经济发达国家土地利用研究的重点,已由农牧区转向城区,很多是从城市生态学的观点来进行调查研究。
编辑本段中国土地利用
中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化的自然条件为发展多样化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可能性。但山地、丘陵占全国三分之二的陆地面积,给土地利用带来很大不便,而沙漠、戈壁、冰川、永久积雪、裸露石地和高寒荒漠等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总计占全国面积的22%。据估计1987年全国有耕地21亿亩左右,人均耕地不到2亩,仅及世界平均数4.8亩的40%。其他一些领土较大的国家,其人地比例都高于中国,如澳大利亚人均占有耕地约50亩,加拿大约29亩,美国约15亩,苏联约14亩。另一方面,中国土地的利用率和生产率均较低。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愈来愈突出。因此,查清 土地利用全国土地资源,统一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并加强保护和科学管理,是十分迫切的任务。
在中国,土地利用历来受到重视。公元前5~前3世纪成书的《尚书·禹贡》对当时中国南方、北方、东部、西部、中部各地区的土壤类别及其利用差异就有所阐述。20世纪30年代开始,胡焕庸等地理学家和张心一等农学家开始进行土地利用的研究和制图,多为小区域的土地利用实况调查。金陵大学农学院1937年出版了《中国土地利用》一书及图集,比较系统地反映了当时中国东部土地利用的情况和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制定了以农业为基础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强调地理学研究要为农业服务,因而土地利用的调查、研究得到较大发展,研究的内容也相当广泛。但是,着重于农业用地(如提高现有耕地利用率和开发荒地资源等),对牧区草原和山地林区则注意不够;对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较多,而在评价基础上探讨远景合理利用较少;研究成果以土地利用制图较多,而进行理论和方法归纳较少。
编辑本段主要研究内容
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研究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土地资源普查和统计。土地资源普查是指进行全面土地普查和严格登记。土地统计则要反映土地本身的分布、面积大小和质量等级,以及表达它的利用现状和潜力。以地区或生产企业为单位建立土地台帐、地块档案,对合理利用土地、规划生产都有重大意义。②土地资源分类。根据土地资源的特点、质量、对某项生产的适宜性以及利用现状、管理后果、未来用途、变化趋势等,可以提出不同的分类体系。③调查土地资源的利用实况并编制土地利用图。调查的结果可以编制各种土地利用图来表达,并根据图件来量算各类用地的面积。调查的手段包括应用航空照片、红外摄影和雷达扫描图像、人造卫星连续摄影等新技术。但它们的应用,必须立足于地面实况的典型调查,否则难以确切判读。④开展土地质量评价。土地评价要全面考虑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并根据一系列反映量变到质变的指标进行分等分级。⑤研究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农业生产的部门结构和土地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的农业结构有利于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形成具有良好生态系统的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可以用较少的投资获得较大的收益。除了根据土地评价解决具体地块的合理利用问题外,还要宏观地从一个国家或一个大地区来研究土地的合理利用方向问题。中国农业生产历来着重粮食,对于经济作物和牧、林、渔、副业生产注意不够,影响到土地资源的充分和合理利用。中国的农业经营历来重视平原土地的利用,忽视山区的开发,占全国陆地面积三分之二的山地、丘陵地区,生产水平 土地利用很低,而且管理不善。在种植业内部,重视灌溉高产农田的经营,而忽视低产田的改造。此外,一些地区还流行着掠夺式的利用方式。⑥进行土地利用区划,制订开发利用规划。在土地利用区的划分基础上,对各区土地利用的合理程度进行评价,有可能比较切实地提出各区今后各部门合理的用地结构和布局方案。因此很多国家在查清土地资源之后,往往紧接着进行土地利用区划。土地利用区划既是土地规划的前提,也是农业区划的基础。它有现状区划和远景区划两大类。现状区划的目的主要为认识现状,判明土地利用的地域分异和特点;远景区划的目的主要是为调整现有土地利用结构,进一步发挥土地生产潜力。为了便于土地规划的实施,土地利用区划要尽可能地照顾到一定级别行政区的完整性。在土地利用区划的基础上,制订开发利用各区土地资源的规划,其内容包括改造不利条件应采取的措施,并预测其后果。⑦加强土地管理。建立和加强国家的土地管理机构,制定统一的土地管理制度和有关法令,防止土地资源浪费、土地纠纷、水土流失和土地污染,以及土地使用混乱造成土地建设返工浪费。
编辑本段发展趋势
土地利用研究的新趋势是从生态观点出发,谋求生态平衡,保护植被和土壤以期获得持久产量,以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土地利用要和环境保护联系起来,评价土地对某项生产的适宜性时,要考虑是否会影响环境质量以及长期的生态效益,防止环境退化。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土地利用的研究重点,已从提高土地生产率转向改善环境,把土地利用规划和整体的环境规划联系起来。在中国首先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环境质量的评价,根据土地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情况及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对环境因素进行总体规划,在此基础上提出土地利用的各种方案,然后对每一方案进行评价,选定对环境有利的最优土地利用方案。

关于我国中部地区十二五铁路规划的详细资料。
答:关于我国中部地区十二五铁路规划的详细资料。 我国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十二五”铁路规划的新增铁路项目名称、新增公里数和投资总额。主要需要项目名称,新增里程和投资总... 我国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十二五”...

人教版初二地理上册的复习提纲
答:我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且利用类型齐全,为全面发展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我国人均耕地量少,各类土地利用类型所占比例也不合理(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的土地多,后备土地不足);土地利用过程不尽合理,破坏土地资源的现象比较严重;土地分布不均匀(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林地分布在东部湿润的山区,...

江苏有哪几个城市
答:江苏省有13个地级市。分别是南京市、无锡市、徐州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宿迁市。江苏地处长江经济带,下辖的13个市,全部都进入百强,是唯一所有地级市都跻身百强身份的省份。江苏的人均GDP、综合竞争力、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都居于各省的...

土地资源环境综合评价
答:图3-6 山东半岛城市群土地资源环境质量评价 土地资源环境质量优良区:分布在潍坊中部平原大部分地区、济南中北部平原地区、烟台青岛交界丘陵地带以及威海中南部低山丘陵等地区,占全区面积的36.7%。在各类区中所占比例最大。该类区土地基础环境和土地资源现状优良,土地利用程度低,一般无明显的土地资源破坏...

云贵片区煤炭资源概况
答:你去煤炭通 看一下 ,里面有一个煤炭地图,可以找到你要的资源,煤炭通 - 致力于打造中国煤炭采运销一站式服务平台,为您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煤炭采购、运输、销售等交易服务。 里面有煤炭资讯,煤炭价格,煤炭报价,价格走势,煤炭知识,企业黄页,煤炭交易,煤炭运输,煤炭买卖,买煤,卖煤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

八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山西教育出版社)
答:8、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资源总量丰富)、( 但人均不足。) 土地资源类型 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耕地 季风区 湿润、半湿润区 东部的平原、低缓丘陵、盆地 森林 湿润区 山地 草地 非季风区 半干旱区 高原 未利用土地 半干旱区 西部的盆地、高原 ●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没...

青海有哪些城市?
答:青海省有5个市。这五个市分别为西宁市、海东市、德令哈市、格尔木市、玉树市。其中西宁市,海东市为地级市,德令哈市,格尔木市,还有个新批的玉树市为县级市。青海全省辖:2个地级市、6个自治州;6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27个县、7个自治县。

...当地的朋友给介绍下天长市,凤阳县,明光市三个地方
答:天长地处华东腹地,南临长江,北枕淮河,东临高邮湖,西傍京沪铁路,205国道—宁连高速公路以及宁淮高速公路纵贯境内,市区距扬州51公里,南京75公里,到上海也仅3个小时左右路程;水路经高邮湖直达沿江、沿海各大港口。天长是东部沿海地区与内陆中部地区的跳板,是长三角经济区重要的配套加工业生产基地。 天长市本数据来源于...

我国水资源概况
答:我国各流域水资源:东北诸河流域2009.72亿m3/a,黄淮河地区1549.37亿m3/a,黄河流域827.28亿m3/a,内陆地区1470.36亿m3/a。南方水资源量22457.5亿m3/a,占全国的79.15%,其中长江流域10087.76亿m3/a,西南诸河流域4727.45亿m3/a。十大经济区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如下:东北经济区(黑、吉、辽...

地理选修3知识点
答:按动力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和土壤盐碱化等类型。 (1)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植被稀疏,风蚀作用强烈。 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过快,环境生态压力过大;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滥垦滥伐、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加剧了荒漠化趋势。 (2)危害:土地退化,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