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环境综合评价 教育法律和教育政策的区别有

作者&投稿:岑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土地资源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分析

山东半岛城市群土地资源环境系统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递阶结构,由土地资源基础条件、土地资源现状与利用程度、土地资源开发的环境问题3个子系统构成。地貌类型、地形坡度、土壤类型、全年降水量、地下水富水性、土地资源适宜性指数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条件;年末耕地总资源、耕地后备资源总量、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城市人口密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等指标反映了土地资源现状与利用程度;土地资源开发引起或诱发的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问题、土地污染问题、土壤盐渍化问题、土地资源破坏问题。由此可见,土地资源基础条件、土地资源现状与利用程度、土地资源开发的环境问题三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区域地质生态环境系统。山东半岛城市群土地资源环境系统可概括为图3-5。

图3-5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土地资源环境系统结构

二、土地资源环境质量评价

将半岛城市群地区划分为5km×5km的2937个独立单元,根据分区指标对每个单元的区域土地资源质量评价指标进行赋值、评价,将所得数值进行加权。根据上述15个半岛城市群地区土地资源质量评价指标,确定每个单元内各因素(指标)的特征值pi',再乘以其权值,即得到每个单元的土地资源质量评价基准值。其数学模型如下: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式中:SEj为j单元的基准值;i为效应指标数,i=1,2…15;j为各单元数,j=1,2,3…295;Wi为各效应指标的综合权重;pi'为各单元内单项指标的性质特征值(为研究方便,统一在0~1之间)。

计算出的各单元的基准值,根据各单元的基准值大小,将区域土地资源环境质量分为4级,其结果见图3-6。

计算结果表明,山东半岛分优良、良好、中等、较差4类生态地质环境质量区,它们所占的比例分别是36.7%、30.5%、20.6%和12.2%。

图3-6 山东半岛城市群土地资源环境质量评价

土地资源环境质量优良区:分布在潍坊中部平原大部分地区、济南中北部平原地区、烟台青岛交界丘陵地带以及威海中南部低山丘陵等地区,占全区面积的36.7%。在各类区中所占比例最大。该类区土地基础环境和土地资源现状优良,土地利用程度低,一般无明显的土地资源破坏问题,局部有轻微的水土流失,土地污染和土壤盐渍化轻。

土地资源环境质量良好区:分布在淄博、潍坊交界冲洪积平原的大部分地区、青岛中北部地区、烟台中南部以及威海日照周边地区,占全区面积的30.5%,该类区土地基础环境和土地资源现状良好,土地利用程度较低,有少许的土地资源破坏问题,局部有轻微的水土流失,土地污染和土壤盐渍化较轻。

土地资源环境质量中等区:分布在东营中西部地区、潍坊北部沿海、日照中部地区、济南南部以及威海西部地区,占全区面积的20.6%。该类区土地基础环境和土地资源现状较差,土地利用程度比较高,土地资源破坏问题比较严重,局部有水土流失,土地污染较严重,在沿海地区土壤盐渍化较重。

土地资源环境质量较差区:分布在东营东部沿海地区、济南中南部、淄博西南部地区、日照东部少部分地区、青岛崂山地区以及烟台中东部,占全区面积的12.2%。该类区土地基础环境和土地资源现状差,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土地资源破坏严重,水土流失明显,土地污染较严重,在沿海地区土壤盐渍化严重。

三、八大城市土地资源环境质量结果统计与差异分析

1.八大城市土地资源环境质量统计

根据上述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土地资源环境质量评价结果,以八大城市为统计单位,对各城市的土地资源环境质量进行统计。

2.八大城市土地资源环境质量差异分析

上述土地资源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土地资源的某一单元质量状况,但却不能反映土地质量的总体状况,而且不同区域之间也无法进行横向比较。为此,我们根据上述统计结果,以城市为单元,根据各类区所占比例进行加权,根据结果对八大城市土地资源环境质量进行比较分析。

比较分析的模型如下: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式中:j为城市编号;Pj为土地资源环境质量综合指数;Wi为各类环境质量区所占比例大小(权重);Pij为各类环境质量区赋值,对Ⅰ(优良)、Ⅱ(良好)、Ⅲ(中等)、Ⅳ(较差)类土地资源环境质量分别以1、3、5、7赋值。据此,计算八大城市的土地资源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见图3-7。

图3-7 山东半岛城市群8个城市土地资源环境质量比较

从图3-7中看出土地资源环境质量优良的城市为潍坊和青岛两市,主要处于山东半岛中部冲积平原地区,地势平缓,水土流失和水土污染现象轻微;土地资源环境质量良好的城市为烟台和济南,土地基础环境和土地资源现状良好,土地利用程度较低,有少许的土地资源破坏问题,局部有轻微的水土流失,土地污染和土壤盐渍化较轻;土地资源环境质量中等的地区是日照和威海,主要是由于土地利用程度比较高,土地资源破坏问题比较严重,局部有水土流失,土地污染较严重,沿海地区土壤盐渍化较重;土地资源环境质量较差的城市是淄博和东营,由于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土地资源破坏问题严重,水土流失问题明显,土地污染较严重,在沿海地区土壤盐渍化严重。



我国教育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一、教育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十七条 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国家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学制系统内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置、教育形式、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培养目标等,由国务院或者由国务院授权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第十八条 国家制定学前教育标准,加快普及学前教育,构建覆盖城乡,特别是农村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为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提供条件和支持。
第十九条 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第二十条 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和行业组织以及企业事业组织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并保障公民接受职业学校教育或者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使公民接受适当形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业务等方面的教育,促进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推动全民终身学习。
第二十一条 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国家教育考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种类,并由国家批准的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承办。
第二十二条 国家实行学业证书制度。
经国家批准设立或者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
第二十三条 国家实行学位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依法对达到一定学术水平或者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授予相应的学位,颁发学位证书。
第二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采取各种措施,开展扫除文盲的教育工作。
按照国家规定具有接受扫除文盲教育能力的公民,应当接受扫除文盲的教育。
第二十五条 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表生作用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原理和方法
答:(1)分析研究拟评价城市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可能成灾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能够全面反映影响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地质环境控制要素。(2)围绕地质环境控制要素,建立用以表征场地地质特征、场地开发费用计算模型及表征土地开发潜在地质灾害费用计算模型。以此二模型为基础,并综合考虑地质环境资源要素的损益价值及...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方法探讨?
答:主要包括预测矿业活动可能引发和加剧的地质环境问题的种类、规模和原因以及其危害对象和危害程度,并对在本轮矿业活动结束时总体地质环境质量情况进行评价,对矿业活动引发的各种地质环境问题做出恢复治理难度分析。4 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根据现状评价、预测评价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分区,在此基础上...

地质环境条件评价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依照评价的内容不同,地质环境评价可以分为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地质环境容量评价。根据调查目的不同又可分为综合性评价和专题性评价。包括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水资源 地形地貌景观 土地资源影响 等内容 如有疑问请追问 如满意请及时采纳 谢谢 ...

八大城市地质-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答:续表 三、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数学模型与计算过程 1.单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模型及指标归一化处理 分析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城市地质-生态环境指标与地质-生态环境质量的关系,可以看出,地质-生态环境指标可分为2类。第一类指标值越小,地质生态环境质量越好,为负效应指标,如地壳稳定性、土地资源环...

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实例
答:采用要素指标加权分值综合评价法对平江万古金矿的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按照前面描述的,仍选取资源毁损、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三要素和土地压占与破坏、水资源破坏、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固体废弃物、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八项指标进行评价。根据万古金矿的矿山地质环境实际情况,可对其进行如下赋值(表5-11)。

中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评价
答:(3)编制了《中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图集》。(4)建立了“中国地下水资源数据库系统”。2.主要技术创新点 (1)首次按地下水系统理论,以环境容量为约束条件,采用动态的、水资源数量与环境质量评价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地计算和评价了全国地下水资源,提出了最新评价成果。综合分析利用了50多年来的...

土地资源评价及土壤质量研究进展
答:1978年,联合国发布的农业生态区方法(AEZ)是把一个土地区域划分为具有相同性质的很小的土地单元,评价土地适宜性、土地潜力和环境影响的方法。农业生态区是依气候、地形、土壤、土地覆被来定义的土地资源单位,每个区内对土地利用来说具有特定的潜力和限制性范围;农业生态单元(AEC)是由地形、土壤、气候特征组成的最小...

国土资源综合监测与评价
答:一、内容概述 “国土资源综合监测与评价”起止时间为2010~2015年,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承担,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山西省地质环境监测中心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参加。该项研究旨在以现有土地和矿产资源以及地质环境监测工作为基础,以典型地质区域国土资源综合监测示范和我国重点经济区国土资源综合监测网络...

怎样做土地资源评价
答:土地资源评价主要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维护土地环境生态平衡来对土地利用的适宜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土地资源评价又可称土地评价,是指在土地资源调查、土地类型划分完成以后,在对土地各构成因素及综合体特征认识的基础上,以土地合理利用为目标,根据特定的目的或针对一定的土地用途来对土地的属性进行...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答:内业数据处理部分由数据传输、GPS事后处理、基于GIS的土地图斑属性编辑、图斑面积计算和土地报表的自动生成等软件组成,在WINDOWS环境下具有友好的人机对话界面。利用GIS进行编辑 中国土地整理区域模式与发展战略研究 土地整理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手段之一,对我国的耕地保护、土地退化防治、土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