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数学题有哪些

作者&投稿:第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国古代数学在方程及方程组的研究方面有许多成果,它体现了我国人民对客观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不断探究,从中可以看出人类追求真理的长期努力,折射出科学文明的源远流长.下面我们就由二元一次方程组之门进入古代数学殿堂去长长智慧吧!(一)、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有一道流传久远的名题———“鸡兔同笼”问题,原文是:“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在小学我们通常用以下方法来解:1、枚举法:采用画图,列表等方式。这种方法一般是面对初次接触此类问题的学生,且数据比较小。2、化归法: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角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1)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2)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因此,脚的总只数47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显然,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了上面的计算,可以归结为下面算式:总脚数÷2-总头数=兔子数。上面的解法是《孙子算经》中记载的。做一次除法和一次减法,马上能求出兔子数。3、假设法:如果设想35只都是兔子,那么就有4×35只脚,比94只脚多了35×4-94=46(只)。每只鸡比兔子少(4-2)只脚,所以共有鸡(35×4-94)÷(4-2)= 23(只)。说明我们设想的35只"兔子"中,有23只不是兔子。而是鸡。因此可以列出公式: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当然,我们也可以设想34只都是“鸡”,也可以列出公式: 兔数=(总脚数-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鸡脚数)。4、倍数关系法:如果35只都是兔子,脚有35×4=140条;如果35只都是鸡,脚有35×2=70条,分别和94条相差140-94=46条;94-70=24条。可以看出鸡的只数是兔子的46÷24=23/12倍所以兔子有40÷(1+23/12)=12只,鸡有35-12=23只5、方程法。通过找等量关系构建等式,对于小学生来说,解方程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初中生是通过构建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答的,解:设鸡X只,兔Y只得方程组为:
X+Y=35(头数)
2X+4Y=94(足数)
解得:X=23,Y=12

~

古代数学题有哪些
答:最著名的是“鸡兔同笼”这类的数学题。鸡兔同笼,是中国古代著名典型趣题之一,记载于《孙子算经》之中。鸡兔同笼问题,是小学奥数的常见题型。在它的解法中,通常是假设法比较简单易懂一点。鸡兔同笼是中国古代的数学名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

我国古代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的三大数学趣题指的是什么?
答:“隔墙算”、“剪管术”、“秦王暗点兵”。“秦王暗点兵”原题为:"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二,五五数之三,七七数之二,问物几何?" 这道题的意思是:有一批物品,不知道有几件。如果三件三件地数,就会剩下两件;如果五件五件地数,就会剩下三件;如果七件七件地数,也会剩下两件。问...

求一些古代的趣味算术题以及解法,写小说要用
答:答案:梨有657个,共803文钱,果有343个,共196文钱。 (7). 百羊问题《算法统宗》里的问题《算法统宗》是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之一。书里有这样一题:甲牵一只肥羊走过来问牧羊人:“你赶的这群羊大概有100只吧”,牧羊人答:“如果这群羊加上一倍,再加上原来这群羊的一半,又加上原来这群羊的1/4,连你牵着的...

数学文言文的题目及答案
答:最早提出并记叙这个数学问题的,是南北朝时期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的“物不知数”题目.这道“物不知数”的题目是这样的:“今有一些物不知其数量.如果三个三个地去数它,则最后还剩二个;如果五个五个地去数它,则最后还剩三个;如果七个七个地去数它,则最后也剩二个.问:这些物一共有多少?” 不是如...

数学历史名题有哪些
答:中国古代:勾股定理,赵爽炫图,鸡兔同笼,韩信点兵……世界:棋盘麦粒(国王的重赏),奇特的墓志铭,化圆为方,三等分角,哥德巴赫猜想,霍奇猜想,黎曼假设,托尔斯泰的算术题……

中国古代数学问题
答:有甲和已两个牧童,甲对乙说:“把你的羊给我1只,我的羊数就是你的羊数的2倍.”乙回答说:“最好还是把你的羊给我1只,我们的羊数就一样了,”两个牧童各有多少只羊?100个和尚100个馍,大和尚1人2个,小和尚2人1个,刚好分完。问:有多少个大和尚多少个小和尚?

中国古代数学问题,要答案,给高分,快!!!
答:《张邱建算经》中,是原书卷下第38题,也是全书的最后一题:「今有鸡翁一,值钱伍;鸡母一,值钱三;鸡鶵三,值钱一。凡百钱买鸡百只,问鸡翁、母、鶵各几何?答曰:鸡翁四,值钱二十;鸡母十八,值钱五十四;鸡鶵七十八,值钱二十六。又答:鸡翁八,值钱四十;鸡母十一,值钱三十三,鸡鶵...

中国古代数学问题
答:《张邱建算经》中,是原书卷下第38题,也是全书的最后一题:「今有鸡翁一,值钱伍;鸡母一,值钱三;鸡鶵三,值钱一。凡百钱买鸡百只,问鸡翁、母、鶵各几何?物不知其数问题出自一千六百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原题为:"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二,五五数之三,七七数之...

摘录十道古代数学名题
答:摘自九章算术:1、竹原高一丈,末节着地,去本三尺,竹海高几何 答案:竹海高7尺 一〕今有田广十五步,从十六步。问为田几何?答曰:一亩。〔二〕又有田广十二步,从十四步。问为田几何?答曰:一百六十八步。方田术曰:广从步数相乘得积步。以亩法二百四十步除之,即亩数。百亩为一顷。〔...

求几道中国古代数学问题
答:」该问题导致三元不定方程组,其重要之处在于开创「一问多答」的先例,这是过去中国古算书中所没有的。秦王暗点兵问题和韩信乱点兵问题,都是后人对物不知其数问题的一种故事化。物不知其数问题出自一千六百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原题为:"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二,五五数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