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贫贱夫妻百事哀”,其实前半句才是精华,含义非常感人

作者&投稿:栾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出现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简单诗句,有的是歌颂人生美好的,比如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时期,就有一句话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但是也有一些话就不是那么好了,很多时候会道出人世间的悲凉,比如明朝冯梦龙所写的《警世通言》中一句:夫妻本是同林鸟,巴到天明各自飞。

这句话说得是即使夫妻像是一个树林中的鸟儿,到了第二天的黎明,也会各自分散。现在大家所熟知的大概是这句: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意思略有变动,但整体上说的还是分离。

这些诗句或俗语,能够得到流传,大概是它们确实描写出了人世间普遍存在的一种情况,不过,有的诗句或者俗语,在流传的过程中,却被以讹传讹,其意思被人曲解为跟原本意思完全不同。

比如这句诗:贫贱夫妻百事哀,基本上你去问人这句话的意思,许多人会直接说,这句话不就是说家里贫困,地位低贱的夫妻遇到或者做什么事都会显得非常哀愁嘛。

如果是按表面意思看,大概是这么个意思,并且就单句赏析来看,也实在是难以理解出其他个什么完全不同的意思,但事实上,这句诗说的完全不是什么夫妻之间什么事都犯难,它背后的故事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感人的。

元稹的塑像

这句是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遣悲怀三首·其二》,贫贱夫妻百事哀这一句是出现在这首诗的最后一句,但是,它的上一句,才是精要所在,一般人却知之甚少。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这首诗的上一句是诚知此恨人人有,那么,这个此恨是个什么恨呢?其实,解释出来很简单。当时元稹可谓是春风得意,他和白居易考上了同一届的科举。科举有多难?现在的高考状元也许是根本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而且通过科举的人全是国家级人才,考上就能分配当官,现在的任何大学,都不可能说考上了有这个分配。

不过熟悉元稹的人会知道,他是一个有着独特个性的文人,当时唐朝已经走到了它最后的一百年,唐朝皇帝面对问题非常多,仅仅一个藩镇问题,就让唐朝皇帝感到非常地无奈,元稹当时看到那种局势,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唐宪宗剧照

然而,刚刚当上官没几年的元稹,不知道官场的险恶,他让那些既得利益者感到担忧,元稹便被流放。流放的日子,可以说是生不如死,而就像一句话所说的那样,夫妻应该同林而飞才对,但元稹的妻子,却成了元稹最离不开的人。

元稹的妻子名字叫韦丛,她也是大有来头的,太子少保韦夏卿就是她爹,嫁给元稹的时候才20岁。按照一般情况,元稹遇难,像韦丛这样出生于官宦之家的女子,应该离开这个落难的人,但是韦丛却没有这样做。

韦丛在元稹流放的期间,她就一直陪着元稹。但是流放的路途太辛苦,韦丛竟然27岁就离开人世,想到韦丛嫁给他没有过上一天的好日子,还能不离不弃,实在让人感动。妻子的离去,让元稹的流放旅途变得更加凄凉。

元稹是可以和白居易齐名的大诗人,妻子的死,也让他想着必须要写下诗来思念爱妻。于是就写下了像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名句,也写下了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不过后人就渐渐地将这句诗的上半句扔了,转而用下半句来形容贫穷夫妻生活的窘困。

诚知此恨人人有这句诗,才可谓是精要所在,因为没了这句作为铺垫,那贫贱夫妻百事哀,可能真的就会完全被人认为是说夫妻生活困苦的。

这句诗翻译过来就是:都知道这种恨(夫妻生离死别之恨)是有的,但是经历过贫穷卑贱生活的夫妻,在看到任何死去伴侣的东西或者想起曾经为自己做过的事情时,都会感到无比的哀痛。

后来,元稹所创作的诗句,很多都有着悲凉的意境,也许是为自己屡遭贬谪的人生,也许是受自己妻子离世的打击,又或者是看到曾经辉煌的唐王朝,现在处于风雨飘摇的无奈之感。而元稹对妻子的爱和思念,也被人传颂了千年之久。

(如果您觉得笔者的文章写得还行的话,就请为笔者的文章点个赞吧,您的举手之劳,对笔者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幸。)



~

世人皆知“贫贱夫妻百事哀”,其实前半句才是精华,含义非常感人_百度...
答:这句是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遣悲怀三首·其二》,贫贱夫妻百事哀这一句是出现在这首诗的最后一句,但是,它的上一句,才是精要所在,一般人却知之甚少。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这首诗...

“贫贱夫妻百事哀”是啥意思?看完上一句才发现,多数人都理解错了
答:古诗基本都一个显著的特点,最后两句一般都是诗人最想表达的含义,起到画龙点睛作用,而《遣悲怀》(其二)的最后两句为“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此恨”指的是生死离别,纵观天地之间,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黎民百姓,都躲不过生与死,毕竟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虽然明白此道理,但人们...

我们常说“贫贱夫妻百事哀”,现实生活中真的这样吗?
答:我们可以说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而不能够绝对的说某件事的正确或者错误,我们应该从理性的角度出发,看待某件事情。贫贱夫妻百日哀,从一方面来讲,穷是生活的原罪,穷人生活不幸福,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如果自己理想的生活达不到,自己的期望落空,达不到想要的生活,自己想追求的东西买不到,那么就会...

古人常说“贫贱夫妻百日哀”,究竟有什么道理?
答:末两句,从“诚知此恨人人有”的泛说,落到“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特指上。夫妻死别,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对于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永诀,是更为悲哀的。末句从上一句泛说推进一层,着力写出自身丧偶不同于一般的悲痛感情。

流传千年的名句,“贫贱夫妻百事哀”,这句话有什么道理?
答:生活的本质还是需要金钱维持的。没有钱寸步难行。贫穷的夫妻经常为了钱的事情需要操心,自然会经常发生口角,家庭矛盾多,也做不来任何事情。

请问“贫贱夫妻百事哀”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贫贱夫妻百事哀”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遣悲怀三首》的第二首,全诗是这样的: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其实我们这个时代,贫贱夫妻的悲哀,不是由于贫困本身造成的,而是由于陷入无限的...

贫贱夫妻百事哀(众人皆知贫贱夫妻百事哀)
答:已经结婚的普通人会告诉你,“贫贱夫妻百事哀”,这不是说说的,而是很现实的问题。按照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就是说家庭经济基础差,夫妻之间就容易产生矛盾。然而,历史上这句话跟现今意思截然相反,而且前面还有一句。这句话来自唐代诗人元稹的《遣悲怀三首》的第二首,全文是: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

“贫贱夫妻百事哀”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该如何理解?
答:…”是这样解释的:“虽然我知道这种阴阳相隔的悲恨人人都会有,但一想起我们做贫贱夫妻的每一件事情都会让我特别悲哀”,说明在古代的人把爱情看得比物质重要,后来慢慢演变成了男人们用“贫贱夫妻百事哀”来怀念共患难的亡妻,那时候的爱情和物质一点关系都没有。而现代的爱情和婚姻离不开物质,婚姻...

贫贱夫妻百事哀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如何理解贫贱夫妻百事哀
答:挫折等时,会因为钱上的问题发生争执,从而影响夫妻和谐。但其实这句话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意思是,夫妻之间总有一天要经历阴阳两隔这件事的,而对于生活贫困的夫妻来说,一旦其中一方离开了,这世上便没有最亲近的人,比起其他事情来说这才是最大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