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坊镇的建置沿革 什么叫建置沿革

作者&投稿:戴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秦置会稽郡,郡治在吴县,车坊属吴县。
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析吴县地置长洲县,车坊属长洲县。
清雍正二年(1724),析长洲县地置元和县,车坊属元和县。
中华民国元年(1912)1月,吴县、长洲县、元和县合并为吴县。11月,吴县划分为7市21乡,车坊乡辖4都28图。车坊属吴县。
中华民国18 年(1929)8月,吴县实施区、乡镇制,划为19区,共94镇665乡。车坊属吴县十三区(车斜区)、 十四区(尹郭区)。
中华民国23年(1934)6月,吴县划分为13个区,共279个乡镇。车坊属吴县八区。
中华民国28年(1939)3月,吴县设3个城公所和26个乡公所,共287个乡镇。车坊属吴县车坊乡公所。
中华民国29年(1940)3月,吴县改城、乡为区,共29区287乡镇。车坊属吴县车坊区。
中华民国30年(1941)3月,吴县恢复民国26年前区划,车坊属吴县八区。
中华民国30年(1941)7月起“清乡”,吴县划为15区283乡镇。车坊属吴县第十一区。
中华民国34年(1945)8月,全县共13区280乡镇。车坊属吴县八区。
中华民国36年(1947)2月,吴县并编区、乡镇,全县共9区138乡镇。车坊属吴县淞北区。
中华民国37年(1948)5月,淞北区和淞南区合并为吴淞区,区署设在甪直。车坊属吴县吴淞区。
1949年5月1日,吴县辖8区48乡镇。车坊属吴县淞北区。
1950年3月,吴县辖12区173乡镇。淞北区改名为车坊区,车坊属吴县车坊区。
1957年3月,撤区并乡,吴县划并为2镇23乡,设车坊乡。车坊属吴县。
1958年8~10月,吴县改乡为社,车坊人民公社成立。车坊属吴县。
1983年,实施体制改革,建立乡、村、组体制。吴县辖2镇37乡,设车坊乡。车坊属吴县。
1994年2月,车坊撤乡设镇。车坊属吴县。
1995年6月,吴县撤县设市,成立吴县市。车坊属吴县市。
2000年12月,吴县市撤市设区,设立吴中区和相城区,车坊属吴中区。
2004年2月,撤销车坊镇建制,车坊居委会及17个村划归吴中区甪直镇; 3个村划归吴中区郭巷街道。
2004年9月,吴中区甪直镇车坊居委会及9个村划归苏州市娄葑镇。



震泽镇的建置沿革~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震泽地处吴、越两国交界处,古称吴头越尾。镇北有一村名“吴越战”,相传吴越两国在此交战而得名(今属庙港民字浜村)。震泽初属吴,后属越。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并入楚。秦代(公元前221—前207年)属乌程县隶会稽郡。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分会稽为吴郡与会稽郡,会稽郡治移山阴,震泽地区属吴郡乌程县。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年),改吴郡为吴兴郡,领乌程县,震泽属之。西晋太康三年(282年),分乌程东乡,置东迁县,受吴兴郡辖,震泽属东迁县。隋开皇九年(589年),东迁县并入乌程县,隶苏州。仁寿二年(602年)改隶湖州。大业二年(606年)仍隶苏州。大业十四年复为吴兴郡,震泽属之。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吴兴郡为湖州,治乌程县,辖震泽。唐开元二十九年(741),湖州刺史张景遵即其地设震法馆,为震泽定名之始。 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吴越王钱缪,割吴县南地,嘉兴北境,置吴江县,震泽始属吴江县。南宋绍兴初(1131—1145年),为皇畿近地设震泽巡检司以镇之,镇之名于此始。 南宋绍兴初年,震泽为皇畿近地,朝廷设巡检一员以镇之,震泽镇之名始自此时。弘治《吴江志》上,震泽成为吴江首批四个建制镇之一。 清雍正四年(1726年),析吴江偏西地置震泽县,震泽镇乃属震泽县。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攻占震泽,震泽县隶属天朝苏福省。同治二年(1863年),清兵复取苏州仍属苏州府。宣统元年(1909年)奉令筹备自治,震泽县设七镇,震泽为自治镇,至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光复。民国元年(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震泽县并入吴江县。全县分6市12乡,震泽称市,复属吴江县。民国7年(1918年)8月,全县18个市乡划并为10个区,震泽为第五区,镇属区辖。民国15年(1926年)7月,日军侵华,11月17日震泽沦陷。民国18年(1929年),汪伪政权仍设震泽为第五区。民国21年(1932年)改称第八区。民国23年(1934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国民政府接管政权,设震泽区,镇属区辖。1949年5月3日震泽解放,建立震泽区人民政府,镇属区辖。1952年7月震泽镇升为县属镇,直属吴江县。1957年11月撤震泽区,镇仍为县属镇。1958年撤乡建社,成立震泽人民公社。1959年2月乡镇合一,镇属公社所辖。1962年8月乡镇分开,震泽镇恢复县属镇。1985年10月镇乡合并,实行镇管村体制。 1992年,吴江撤县设市,震泽镇属吴江市。2012年10月29日,吴江撤市设区,震泽镇属吴江区。

某个地方的名字来源以及历史上的变迁过程。
夏、商、西周及春秋时代属瓯越地。战国先属越地,后归楚国。秦属闽中郡。西汉初属东瓯国,武帝建元年间属会稽郡,始元二年(前85)属扬州会稽郡回浦县。东汉永建四年(129)之前属扬州会稽郡章安县,其后至三国、西晋属扬州临海郡永宁县。东晋太宁元年(323)属永嘉郡永宁县,宁康二年(374)属永嘉郡乐成县。其后至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初,随乐成县(五代后梁时改乐清县)并、设而变更。期间,唐会昌二年(842)前后在县境置玉瑠镇,北宋时期为乐清县玉环乡一部分。明洪武二十年(1387),因倭寇扰边,漩门港以南岛屿全部被迁弃;成化十二年(1476),乐清县山门、玉环2乡6都划归太平县(今温岭市),隶台州府,县境港北地区归太平县,港南地区被乐清、太平游民私种。清顺治十八年(1661),郑成功据厦门抗清,朝廷下令撤边海30里,玉环全境被迁弃。雍正六年(1728),设玉环厅为温州分府,政务直隶省。1912年,改厅为县,属温处道(1914年6月改为瓯海道)。1927年废道县制,直属省管。1932年建立行政督察区,属温州辖区。
1949年4月设港南、楚门、温西3区。7月,温西区划归温岭县。9月,港南区分设城区、坎门2区。10月,设楚门、坎门、城区、三盘4区。1950年6月,从楚门区分设盐特区,全县调整为5区49乡镇。1952年8月,从城区划出陈岙、双峰、普竹、青屿、古城,从坎门区划出朝阳、古顺,建陈屿区。10月,三盘区分为洞头、大门2区。至年底,全县设7区79乡镇。1953年5月,洞头、大门2区19乡镇析出建洞头县。1956年2月,实行农业合作化,设环山、坎门、楚门3个直属镇,城南、青马、沙鳝、芦浦、里黄、鸡山6个直属乡,及楚门、陈屿2区所辖13个乡镇。12月,恢复坎门区。1957年4月,恢复西台、双龙2乡;10月,恢复古顺乡;12月,建和平、田马2乡,恢复城区,设4区27乡镇。1958年7月,洞头县建制撤销,属地重归玉环县。11月,以区为单位实现人民公社化,设楚门、玉城、坎门、陈屿、洞头、大门6个人民公社,下辖46个生产大队(后又称管理区)。
1959年4月,玉环县建制撤销,洞头、大门2个人民公社划归温州,其余并入温岭县,仍属温州辖区;至7月底先后撤销双岭、长屿、民主、工交、鳝塘、九青、南北、枫水8个生产大队,建坎门、环山、城南、青马、沙鳝管理区。9月,环山、楚门、坎门、清港4个管理区恢复镇建制。1960年9月,陈屿公社撤销,并入玉城公社。1961年9月,撤销楚门、玉城、坎门3个人民公社,恢复区公所建制;10月将管理区(生产大队)改制升格为人民公社,同时将和平管理区并入坎门镇。

1962年4月,玉环县建制恢复(不含洞头县地),属台州辖区。11月,玉城区撤销,环山、城南、青马、沙鳝4个公社改为直属公社,原陈屿区恢复。至1967年1月,设楚门、坎门、陈屿3区,楚门、坎门、环山3镇(环山为直属镇),清港、凡塘、龙岩、芳杜、桐丽、密溪、外塘、田马、干江、栈台、海山、芦浦、西台、双龙、里黄、鸡山、披山、陈屿、鲜叠、古城、普青、古顺、福山、城南、青马、沙鳝26个人民公社(原生产大队升格为人民公社,城南、青马、沙鳝为直属公社)。1977年恢复玉城区建制,辖原环山、城南、青马、沙鳝4个直属镇社。1980年1月,环山镇更名城关镇。1982年8月,城南公社更名环城公社。1983年10月至1984年4月,实行政社分设,恢复乡级建制。至1986年底,设楚门、玉城、坎门、陈屿4区,楚门、清港、沙门、城关、坎门、陈屿、鲜叠7镇,凡塘、芳杜、田马、密溪、龙岩、干江、栈台、芦浦、外塘、海山、青马、环城、沙鳝、西台、双龙、里黄、鸡山、披山、古顺、古城、普青、福山22乡。1987年3月,从鸡山乡析出洋屿岛建新洋乡。1991年3月,从楚门区析出外塘、凡塘、芳杜3乡和清港镇,建清港区。
1992年4~5月实施撤区扩镇并乡,设城关、楚门、清港、干江、坎门、陈屿、鲜叠、沙门8镇和龙溪、鸡山、芦浦、海山4乡。1993年11月,省政府批准设立浙江省玉环大麦屿经济开发区。1994年7月,大麦屿经济开发区与陈屿镇合署办公。9月,芦浦撤乡建镇。2000年6月,撤销城关、坎门、陈屿3镇,建立珠港镇。2001年11月,撤销鲜叠镇,辖区并入陈屿办事处。全县设珠港、楚门、清港、芦浦、干江、沙门6镇和龙溪、鸡山、海山3乡。2009年8月,撤销珠港镇及其下设办事处,建立玉城、坎门、大麦屿3个街道。

全县设玉城街道、坎门街道、大麦屿街道、楚门镇、清港镇、芦浦镇、干江镇、沙门镇、龙溪乡、鸡山乡、海山乡3街道5镇3乡。其中,楚门镇入选浙江省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镇,沙门镇为浙江省省级中心镇。2012年末,全县户籍人口总数42.55万人。

福建龙岩市长汀县有几个镇和乡
答:截至2019年,长汀县辖13个镇、5个乡。1、13个镇:汀州镇、馆前镇、河田镇、大同镇、策武镇、古城镇、新桥镇、童坊镇、南山镇、濯田镇、四都镇、涂坊镇、三洲镇。2、5个乡:铁长乡、庵杰乡、宣成乡、红山乡、羊牯乡。长汀县隶属于福建省,是中央苏区汀州市的所在地,位于福建省西部,武夷...

忠门镇的建置沿革
答:于是,境内始见行政区划建置。宋代,改坊建中门亭,以亭之东置新安里(今下忠门),亭之西置崇福里(今上忠门)。自宋代以来,境内新安里、崇福里隶属崇福乡,里下设村坊。全县行政区划为6个乡,下辖34个里,以中门村坊中门亭为界,亭东之地称新安里(含今湄洲镇),亭西之地称崇福里(含今秀屿镇)。元代,乡、里建置...

凤岗街道的历史沿革
答:历代“两坊”“两联保”多属县府直管。民国时期1940年开始推行“地方自治”,撤销县政府直属的兴义、和仁两个“联保”为和仁、兴义两镇;1943年10月初,“两镇合一”始设凤岗镇建置,直属县政府,直至1949年9月16日沙县解放后的11月;1949年12月以后,随县建置沿革历称第一区(与富溪乡同属)、...

富县的建置沿革
答:,大将龙贾(音古),自今华县修长城至上郡(榆林鱼河堡),并在雕阴建造城池,驻军10万御秦。《鄜州志》载:雕阴,州北30里,河南为阴,山多雕穴,故名雕阴(今富县茶坊镇黄甫店村南西侧)。秦惠文王八年(前330),秦、魏“雕阴之战”后,魏献黄河以西15座城池于秦,富县始为秦地,...

坊镇的行政区划
答:坊镇辖31个行政村:坊西、坊东、坊南、乾落、颜家坡、高家坡、王家庄子、北渤海、南渤海、西清善、东清善、贺家庄、嘉德、金家庄、赵家、福德、南岳庄、灵泉、大伏六、东雷、中雷、东蒙、中蒙、西蒙、和阳、灵井、小伏六、北伏蒙、太里、坤龙、南伏蒙。

长汀县的人口
答: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3年末,户籍人口49.2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01万人。2011年末,全县辖13个镇5个乡,299个行政村(其中有9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52万人。

黄埠镇的建置沿革
答:明朝以前,县以下区划设置为坊乡、图、堡、局。到明朝时,黄埠、盐洲属归善县的外管都。清初,归善县改内管都为内外管社,黄埠、盐洲属内外管社和约堡。乾隆七年(1742年),改平政驿为平政司。同治九年(1870年),黄埠、盐洲属平政司和平约堡。民国时期,县以下区划设置为区、乡、堡、甲。民国...

桥头镇的建置沿革
答:宋朝初期,就在东岸人在桥头境内聚居生息;南宋末年,有部分人从南雄珠玑巷迁此定居,其后还有小部分于元、明、清三代相继迁徙于此定居。 明朝以前建置据陈伯陶主编的《东莞县志》记载:“明以前邑制,城内日坊,附城日厢,坊三而厢一,其在野则以乡统都,乡四而都十三(卷三,与地略、都坊)。”...

任城镇的建制沿革
答:清康熙年间,镇地为坊关社,1946年始称任城镇。1953年,为第一区公所驻地。1960冬,改为任城工委,1962年3月撤消工委,属城关人民公社,1984年3月,恢复任城镇建置。1997年,面积56平方千米,人口4.1万。1995年,章固乡并入该镇。

龙岩市有多少个乡镇?
答:2、永定区:坎市镇、下洋镇、湖雷镇、高陂镇、抚市镇、湖坑镇、培丰镇、龙潭镇、峰市镇、城郊镇、仙师镇、虎岗镇、西溪乡、金砂乡、洪山乡、湖山乡、岐岭乡、古竹乡、堂堡乡、合溪乡、大溪乡、陈东乡、高头乡。3、长汀县:汀州镇、大同镇、古城镇、新桥镇、馆前镇、童坊镇、河田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