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化学等效平衡? 化学等效平衡怎么判断

作者&投稿:孛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等效平衡问题是指利用等效平衡(相同平衡或相似平衡)来进行的有关判断和计算问题,即利用与某一平衡状态等效的过渡平衡状态(相同平衡)进行有关问题的分析、判断,或利用相似平衡的相似原理进行有关量的计算。所以等效平衡也是一种思维分析方式和解题方法。这种方法往往用在相似平衡的计算中。 由上叙述可知,相同平衡、相似平衡和等效平衡是不同的,相同平衡是指有关同一平衡状态的一类计算,相似平衡是指几个不同但有着比值关系的平衡的一类计算,而等效平衡则是利用平衡等效来解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解题方法。 建立相同平衡或相似平衡与外界条件有关,一是恒温恒容,一是恒温恒压。 ①在恒温、恒容下 只要能使各物质的初始物质的量分别相等,就可以建立相同平衡。两个平衡的所有对应平衡量(包括正逆反应速率、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气体体积分数、质量分数等)完全相等。只要能使各物质初始物质的量之比相等就可以建立相似平衡。即两平衡的关系是相等关系。两平衡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气体体积分数、质量分数、各反应物的转化率等对应相等;而两平衡中的正逆反应速率、各组分平衡时的物质的量及物质的量浓度等对应成比例。例如,在恒温恒容的两个相同容器中,分别投入1mol N2、3mol H2 与2mol NH3,平衡时两容器中NH3的质量分数相等。 ②在恒温、恒压下 只要使各物质初始浓度相等即可建立相似平衡。即两平衡的关系是相似关系。两平衡中各组分平衡时的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分数、气体体积分数、质量分数、各反应物的转化率等对应相等;每个平衡中,正、逆反应速率彼此相等;两平衡中正与正,反与反速率各自对应成比例;而两平衡中各组分平衡时的物质的量等对应成比例。 等效平衡状态的分类和判断: (1)恒温恒容下,改变起始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如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换算成同一半边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等,则达平衡后与原平衡等效 (2)恒温恒容下,对于反应前后物质的量相等的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之比与原平衡相同,两平衡等效 (3)恒温恒压下,改变起始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只要按化学计量数,换算成同一半边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平衡相同,则达平衡后与原平衡等效 注意事项: 1、平衡等效,转化率不一定相同 ①若是从不同方向建立的等效平衡,物质的转化率一定不同。如在某温度下的密闭定容容器中发生反应2M(g)+ N(g)=2E(g),若起始时充入2molE,达到平衡时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则E的转化率是40%;若开始时充入2molM和1molN,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是60%。 ②若是从一个方向建立的等效平衡,物质的转化率相同。如恒温恒压容器中发生反应2E(g) =2M(g)+ N(g),若起始时充入2molE,达到平衡时M的物质的量为0.8mol,则E的转化率是40%;若开始时充入4molE,达到平衡后M的物质的量为1.6mol,则E的转化率仍为40%。 2、平衡等效,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同 ①原料一边倒后,对应量与起始量相等的等效平衡,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相等。 ②原料一边倒后,对应量与起始量比不相等(不等于1)的等效平衡,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不相等,但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相等。 等效平衡问题由于其涵盖的知识丰富,考察方式灵活,对思维能力的要求高,一直是同学们在学习和复习“化学平衡”这一部分内容时最大的难点。近年来,沉寂了多年的等效平衡问题在高考中再度升温,成为考察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重点内容,这一特点在2003年和2005年各地的高考题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很多同学们在接触到这一问题时,往往有一种恐惧感,信心不足,未战先退。实际上,只要将等效平衡概念理解清楚,加以深入的研究,完全可以找到屡试不爽的解题方法。 等效平衡问题的解答,关键在于判断题设条件是否是等效平衡状态,以及是哪种等效平衡状态。要对以上问题进行准确的判断,就需要牢牢把握概念的实质,认真辨析。明确了各种条件下达到等效平衡的条件,利用极限法进行转换,等效平衡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二. 方法指导 解等效平衡的题,有一种基本的解题方法——极限转换法。由于等效平衡的建立与途径无关,不论反应时如何投料,都可以考虑成只加入反应物的“等效”情况。所以在解题时,可以将所加的物质“一边倒”为起始物质时,只要满足其浓度与开始时起始物质时的浓度相同或成比例,即为等效平衡。但是,要区分“浓度相同”或“浓度成比例”的情况,必须事先判断等效平衡的类型。有了等效平衡类型和条件的判断,就可以采用这种“一边倒”的极限转换法列关系式了。下面我们看一看这种极限转换法在解题中的运用。 不同条件下的等效平衡 1. 对于一般可逆反应,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建立平衡,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如果能够按化学计量数换算成同一半边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同,则两平衡等效。 如:按下列三条途径,在恒温、恒容下建立的平衡等效 Ⅰ 3mol 1mol 0 Ⅱ 0 0 2mol Ⅲ a b c Ⅲ中,应满足:b+c/2=1,a+3c/2=3。 例1.一可逆反应:2A(g)+3B(g)=x C(g)+4D(g),若按下列两种配比,在同温、同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有 (1)0.8mol A,1.2mol B,1.2mol C,2.4mol D (2)1.4mol A,2.1mol B,0.6mol C,1.2mol D 达到平衡后,C的质量分数相同,则x的值为( ) A. 1 B. 2 C. 3 D. 4 解析:因为在等温、等容下平衡时,C的质量分数相同,则属于同一平衡状态,变化的A、B、C、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6∶0.9∶0.6∶1.2=2∶3∶2∶4。故选B项。 2. 在恒温、恒压下,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只要按化学方程式系数比换算成同一半边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平衡相同,两平衡等效。 如:按下列三条途径建立的平衡为等效平衡 Ⅰ 3mol 1 mol 0mol Ⅱ 0mol 0mol 2mol Ⅲ 3nmol nmol x(x≥0)mol 小结:若恒温、恒容,则3n+3x/2=3, n+x/2=1;若恒温、恒压,则(3n+3x/2):(n+x/2)=3:1 即可。 例2. 在恒温、恒压下,有下列气体反应分别从两条途径进行 2A(g)+2B(g)=C(g)+3D(g) Ⅰ 2mol 2mol 0 0 Ⅱ 0 0 2mol 6mo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Ⅰ、Ⅱ两条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百分组成相同。 B. Ⅰ、Ⅱ两条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百分组成不同。 C. 达到平衡时,Ⅰ途径所用的时间与Ⅱ途径所用的时间相同 D. 达到平衡时,Ⅰ途径混合气体密度等于Ⅱ途径混合气体的密度 解析:因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压强对该平衡无影响,途径Ⅰ、Ⅱ为等效平衡,故选A、D项。 3. 在恒温、恒容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比例与原平衡的相同,两平衡就是等效平衡。(相当于恒温、恒压下的等效平衡,原因是平衡不受压强影响)。 例3. 在两个密闭容器内,保持温度为423K,同时向A、B两容器中分别加入a mol、b mol HI,待反应2HI(g)=H2(g)+I2(g)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所需时间tA>tB B. 平衡时I2浓度c(I2)A=c(I2)B C. 平衡时I2蒸气在混合气体中体积分数A%>B% D. HI的平衡分解率相等 解析:等温下,该反应前后系数不变,平衡不受压强影响,A、B两容器中的平衡可视为等效平衡,故应选D项。 例4. 某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充入3mol A和2mol B,反应3A(g)+2B(g)=xC(g)+yD(g)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m%。若将0.6mol A,0.4mol B,4mol C,0.8mol D作为起始物充入,同温同容下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仍为m%,则x=_______,y=_______。 解析:同温同容下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仍为m%,则两平衡为等效平衡,因而有 3A(g)+2B(g)=x C(g)+y D(g) Ⅰ 3mol 2mol 0 0 Ⅱ 0.6mol 0.4mol 4mol 0.8mol 所以有:0.6+(3×4)/x=3,0.6+(3×0.8)/y=3。 解得:x=5,y=1。 解析2: 恒温恒容 一边倒 完全相同 1:3 2 0 0 2:0.6 0.4 4 0.8 4/x*3+0.6=3 0.8/y*2+0.4=2 解出 X=5 Y=1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525498.htm?fr=ala0_10

一、概念 在一定条件(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下,同一可逆反应体系,不管是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在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任何相同组分的含量(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等)均相同,这样的化学平衡互称等效平衡(包括“相同的平衡状态”)。 概念的理解: (1)外界条件相同:通常可以是①恒温、恒容,②恒温、恒压。 (2)“等效平衡”与“完全相同的平衡状态”不同:“完全相同的平衡状态” 是指在达到平衡状态时,任何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对应相等,并且反应的速率等也相同,但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不同。而“等效平衡”只要求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对应相同,反应的速率、压强等可以不同。 (3)平衡状态只与始态有关,而与途径无关,(如:①无论反应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还是从逆反应方向开始②投料是一次还是分成几次③反应容器经过扩大—缩小或缩小—扩大的过程,)只要起始浓度相当,就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 二、等效平衡的分类 在等效平衡中比较常见并且重要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 I类:恒温恒容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来说(即△V≠0的体系):等价转化后,对应各物质起始投料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起始态相同。 II类:恒温恒容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反应来说(即△V=0的体系):等价转化后,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起始态相同,两平衡等效。 III类:恒温恒压下对于气体体系等效转化后,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起始态相同,两平衡等效。

唉!这是没有什么窍门的。概念记住就好了。剩下的就只有练习了。熟能生巧,潜移默化

怎么判断化学反应平衡啊~

一、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本质标志(定义标志)。
1、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也就是v(正)=v(逆)。对于这个标志的使用有注意两点:一是反应速率应有一正一逆,二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2、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一定,也就是不再发生改变。
二、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等价标志(衍生标志)。
1、与v(正)=v(逆)等价的标志
(1)从物质的生成速率和消耗速率角度进行判断。对于同一物质,某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消耗速率;对于不同物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之比,但必须是不同方向的化学反应速率。
(2)从同一时间物质的变化角度进行判断。对于同一物质,同一时间内,生成的物质的量等于消耗的物质的量;对于不同物质,同一时间内,生成的物质的量与消耗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系数之比。
(3)从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角度进行判断。正逆反应速率不再发生改变。
(4)从物质的微观变化角度进行判断。如从单位时间内化学键的变化情况、单位时间内电子得失情况的变化、单位时间内分子的变化情况等等。
2、与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一致等价的标志
(1)从质量角度进行判断。如:各组分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反应物总质量或生成物总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等等。
(2)从物质的量角度进行判断。如各组分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反应物总的物质的量或生成物总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
(3)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发生改变的反应,还可以采用以下特殊的判断标志。如:总物质的量、总压强(恒温、恒容)、平均摩尔质量、混合气体的密度(恒温、恒压)保持不变。

扩展资料:
化学反应平衡其适用范围是密闭容器中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可逆反应。分析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时,要紧抓速率变化与否及是否相等。一般有四种情况:
1、压强改变,浓度改变,速率改变,若V正≠V逆,则平衡移动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有变化的反应,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则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注意:这里的改变压强,即通常所说的由体积变化引起的压强变化。
2、压强改变,浓度改变,速率改变,但V正=V逆,则平衡不移动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其它条件不变时,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这里的改变压强,即通常所说的由体积变化引起的压强变化。
3、压强改变,但浓度不变,速率不变,V正=V逆,则平衡不移动
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已达平衡的可逆反应体系中充入“惰气”,则平衡不移动。注意:这里压强改变,不是通常所说的由体积变化引起。
4、总压强不变,但浓度改变,则速率改变,且V正≠V逆,则平衡移动
对于气体反应体系,保持体系压强不变,向其中充入“惰气”,原来各气体物质的浓度减小,则反应速率减小。此时,判断平衡向哪一方移动,可直接利用压强变化来判断。即相当于减压,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化学反应平衡

条件  建立相同平衡或相似平衡与外界条件有关,一是恒温恒容,二是恒温恒压。 ①在恒温、恒容下  只要能使各物质的初始物质的量分别相等,就可以建立相同平衡。两个平衡的所有对应平衡量(包括正逆反应速率、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气体体积分数、质量分数等)完全相等。只要能使各物质初始物质的量之比相等就可以建立相似平衡。即两平衡的关系是相等关系。两平衡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气体体积分数、质量分数、各反应物的转化率等对应相等;而两平衡中的正逆反应速率、各组分平衡时的物质的量及物质的量浓度等对应成比例。 ②在恒温、恒压下  只要使各物质初始浓度相等即可建立相似平衡。即两平衡的关系是相似关系。两平衡中各组分平衡时的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分数、气体体积分数、质量分数、各反应物的转化率等对应相等;每个平衡中,正、逆反应速率彼此相等;两平衡中正与正,反与反速率各自对应成比例;而两平衡中各组分平衡时的物质的量等对应成比例。
等效平衡状态的分类和判断:  (1)恒温恒容下,改变起始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如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换算成同一半边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等,则达平衡后与原平衡等效
  (2)恒温恒容下,对于反应前后都是气体且物质的量相等的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之比与原平衡相同,两平衡等效
  (3)恒温恒压下,改变起始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只要按化学计量数,换算成同一半边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平衡相同,则达平衡后与原平衡等效
编辑本段注意事项: 1、平衡等效,转化率不一定相同
  ①若是从不同方向建立的等效平衡,物质的转化率一定不同。如在某温度下的密闭定容容器中发生反应2M(g)+ N(g)=2E(g),若起始时充入2molE,达到平衡时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则E的转化率是40%;若开始时充入2molM和1molN,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是60%。
  ②若是从一个方向建立的等效平衡,物质的转化率相同。如恒温恒压容器中发生反应2E(g) =2M(g)+ N(g),若起始时充入2molE,达到平衡时M的物质的量为0.8mol,则E的转化率是40%;若开始时充入4molE,达到平衡后M的物质的量为1.6mol,则E的转化率仍为40%。
2、平衡等效,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同
  ①原料一边倒后,对应量与起始量相等的等效平衡,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相等。
  ②原料一边倒后,对应量与起始量不相等(它们的比不等于1)的等效平衡,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不相等,但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相等。
  等效平衡问题由于其涵盖的知识丰富,考察方式灵活,对思维能力的要求高,一直是同学们在学习和复习“化学平衡”这一部分内容时最大的难点。近年来,沉寂了多年的等效平衡问题在高考中再度升温,成为考察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重点内容,这一特点在2003年和2005年各地的高考题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很多同学们在接触到这一问题时,往往有一种恐惧感,信心不足,未战先退。实际上,只要将等效平衡概念理解清楚,加以深入的研究,完全可以找到屡试不爽的解题方法。
  等效平衡问题的解答,关键在于判断题设条件是否是等效平衡状态,以及是哪种等效平衡状态。要对以上问题进行准确的判断,就需要牢牢把握概念的实质,认真辨析。明确了各种条件下达到等效平衡的条件,利用极限法进行转换,等效平衡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一. 概念辨析
  概念是解题的基石。只有深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才能在解题中触类旁通,游刃有余。人教版教材对等效平衡概念是这样表述的:“实验证明,如果不是从CO和H2O(g)开始反应,而是各取0.01molCO2和0.01molH2,以相同的条件进行反应,生成CO和H2O(g),当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混合物里CO、H2O(g)、CO2、H2各为0.005mol,其组成与前者完全相同(人教版教材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第38页第四段)。”这段文字说明了,化学平衡状态的达到与化学反应途径无关。即在相同的条件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还是从既有反应物又有生成物开始,达到的化学平衡状态是相同的,平衡混合物中各组成物质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也就是等效平衡。
  等效平衡的内涵是,在一定条件下(等温等容或等温等压),只是起始加入情况不同的同一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任何相同组分的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都相同,这样的平衡互为等效平衡。
分类
  等效平衡的外延是它的分类,即不同类型的等效平衡以及其前提条件,这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有更广泛的应用。等效平衡可分为三种类型:
  (1)等温等容下,建立等效平衡的条件是:反应物的投料相当。例如,在恒温恒容的两个相同容器中,分别投入1mol N2、3mol H2 与2mol NH3,平衡时两容器中NH3的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相等。
  (2)等温等压下,建立等效平衡的条件是:反应物的投料比相等。例如,在恒温恒压条件下的两个容器中,分别投入2.5mol N2、5mol H2 与5mol N2、10mol H2,平衡时两容器中NH3的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相等。
  (3)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数不变的可逆反应,无论是等温等容还是等温等压,只要按相同比例加入反应物和生成物,达平衡后与原平衡等效。

化学等效平衡
答:等效平衡:同一个可逆反应,在相同温度下,以不同的起始配比开始反应,若达到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对应相等,这样的几个平衡状态互为等效平衡。建立方法:对于任何可逆反应,只要将起始各物质的浓度化成同种物质的浓度,若相同则可以达到等效平衡。例:1molN2.3molH2与2molNH3分别...

化学的等效平衡是什么?
答:化学上的等效平衡指:在一定条件下,初始加入量不同,但是达到平衡时各组成百分含量相同的两个或多个平衡。根据反应条件及反应方程式中气体计量数之和的关系,将等效平衡分为3中情况。1.恒温恒容时,气体计量数之和不等,如果平衡时是等效的,则必须“完全等效”,即初始加入量通过转化后完全一样,平衡...

等效平衡
答:化学等效平衡解题技巧答案1. 答案】 AD【解析】 此题属等效平衡中的第一种情况,T、V一定且m+n≠p+q,用“极限转换法”作出判断,将各选项中的物质的量换算成从正反应开始时A和B的物质的量。 2A(g) + B(g) 3C(g) + D(gA.起始/mol0031转换后/mol2100B.起始/mol2130转换后/mol2130C.起始...

给个等效平衡的具体解释
答:“等效平衡”是化学平衡内容的重要知识点之一,但对这一知识点的学习、理解和应用,学生往往感到困难重重,难以把握其实质,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现将有关内容整理成文,以求对“等效平衡”的理解与应用有所突破。 一、“等效平衡”的概念 1、 内容: 同一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不论从正反应方向,还是从逆反应方向,或...

关于化学的等效平衡
答:一般用极限思维法来判断新平衡与原平衡是否等效,即在相同条件下,若通过化学计量数比转化成同一半边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等(或比值相同等),我们可以认为两个平衡效果相同。根据此定义等效平衡又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定温、定容条件下的等效平衡 只改变起始加入物质的量,如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

高中化学等效平衡怎么解释
答:等效平衡问题是指利用等效平衡(相同平衡或相似平衡)来进行的有关判断和计算问题,即利用与某一平衡状态等效的过渡平衡状态(相同平衡)进行有关问题的分析、判断,或利用相似平衡的相似原理进行有关量的计算。所以等效平衡也是一种思维分析方式和解题方法。这种方法往往用在相似平衡的计算中。化学平衡状态的达到与化学反应途...

求问一化学等效平衡
答:读图发现,在T温度下,平衡时就是两种气体各占50%,此时加入等量两种气体,体积占比还是各占50%,仍处平衡条件,表明平衡不移动。

化学等效平衡怎么理解
答:若实在无法理解 则可以借助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考虑 PV=nRT P:压强 V:体积 n:物质的量 R:普适常量 T:热力学温度编辑本段等效平衡状态的分类和判断:(1)恒温恒容下,改变起始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如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换算成同一半边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等,则达平衡后与原平衡等效 ...

化学等效平衡和等同平衡分别是什么
答:等效平衡是相同条件下,不同起始态的可逆反应在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百分含量相同,但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一定相同 等同平衡是平衡时各物质的百分含量相同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也完全相同的状态,是等效平衡中的一种特殊情况(常出现在恒温恒容时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等的反应要达到等效平衡时)

化学的等效平衡和相对平衡是什么意思
答:等效平衡:化学平衡状态的达到与化学反应途径无关。即在相同的条件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还是从既有反应物又有生成物开始,达到的化学平衡状态是相同的,平衡混合物中各组成物质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也就是等效平衡。等效平衡状态的分类和判断:(1)恒温恒容下,改变起始加入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