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惠能的生平是怎样的? 对慧能大师一生的评价?

作者&投稿:局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六祖惠能是禅宗“顿悟派”的创始者。据说佛教禅宗传到他时已经是第六代,故称六祖。六祖法名惠能,俗姓卢,初唐时人。父亲卢行滔曾佐官新州(今广东新兴县)。惠能于贞观十二年(638)二月八日出生,三岁丧父,长大后靠打柴卖钱养活母亲。二十四岁出家为僧,拜弘忍为师。初作杂役僧,在寺内劈柴造饭,后因与师兄神秀比赛作偈(即诗),他作的偈对禅宗教义理解深刻,论述透辟,因而得到五祖弘忍的信任,秘传袈裟给他。惠能得到袈裟后,夤夜逃往岭南(今广州)。据《坛经》记载,师兄神秀曾派人跟踪刺杀惠能,但没有成功。原因是惠能说服了刺客,且收为弟子,二人一同逃往岭南。到岭南后,隐名埋姓十六年。在高宗仪凤元年(676),一次在岭南法性寺旁听众僧辩论关于风吹幡动的禅理,有僧云是风动,有僧云是幡动。他插言道: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法性寺住持印宗法师听此话出语不凡,料想惠能定有来历,绝非寻常之辈。请进大殿问明情况,印宗便自动让位,请惠能主持法性寺。从此,惠能便以禅宗祖师身份活跃于佛门,与北方神秀相对立。



六祖惠能生平有什么典故?~

六祖惠能是禅宗“顿悟派”的创始者。据说佛教禅宗传到他时已经是第六代,故称六祖。六祖法名惠能,俗姓卢,初唐时人。父亲卢行滔曾佐官新州(今广东新兴县)。惠能于贞观十二年(638)二月八日出生,三岁丧父,长大后靠打柴卖钱养活母亲。二十四岁出家为僧,拜弘忍为师。初作杂役僧,在寺内劈柴造饭,后因与师兄神秀比赛作偈(即诗),他作的偈对禅宗教义理解深刻,论述透辟,因而得到五祖弘忍的信任,秘传袈裟给他。惠能得到袈裟后,夤夜逃往岭南(今广州)。据《坛经》记载,师兄神秀曾派人跟踪刺杀惠能,但没有成功。原因是惠能说服了刺客,且收为弟子,二人一同逃往岭南。到岭南后,隐名埋姓十六年。在高宗仪凤元年(676),一次在岭南法性寺旁听众僧辩论关于风吹幡动的禅理,有僧云是风动,有僧云是幡动。他插言道: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法性寺住持印宗法师听此话出语不凡,料想惠能定有来历,绝非寻常之辈。请进大殿问明情况,印宗便自动让位,请惠能主持法性寺。从此,惠能便以禅宗祖师身份活跃于佛门,与北方神秀相对立。因惠能主张“顿悟”,称“顿悟派”;神秀主张“渐悟”,故称“渐悟派”,两派的主张集中表现在二人比赛作偈时的偈中,现引录如下,并稍加解释:
神秀渐悟偈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抚拭,
休教惹尘埃。
惠能顿悟偈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菩提树,译作道树或觉树,相传释迦牟尼就是坐在菩提树下彻底觉悟的。有学者解释,先天所具有的佛性为菩提,或者说断绝一切尘世烦恼的大智大觉为菩提。佛教把人的肉体看作是摆脱烦恼的最大障碍,如果身体变成彻底觉悟的道树,当然就无所谓烦恼了。六祖从佛性纯然是一种抽象的理念,不能用具体形象去表示,故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而渐悟派则认为,佛徒要到达真正觉悟,需要不断修行,经常注意克服是非杂念,即时时勤抚拭,像打扫灰尘一样,不要被世俗生活所沾染。惠能顿悟派则认为,人要具有佛性,不必慢慢修行,世间一切都是虚无的,谈不到抚拭不抚拭,心净自然成佛。“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觉即是佛”。意思说佛是人主观兴起的一种信念,只能到心中去找,不必到客观世界中去寻。自己心灵清净就成了佛。他强调的是主观修养,自我意识。念佛念经、坐禅、修功德之类,都是蠢人的举动。有觉悟的人自净其心,不干那些傻事。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心但无不净,西方距此不远;心起不净之心,念佛往生不到;但行直心,到如弹指。”惠能把过去佛教那一套繁琐的戒律统统否定了,剩下的只有他的心——主观精神。这种简便易行的修炼方式,很适合统治者和广大文人士大夫的口味,所以很快就流传开来。惠能开创的禅宗顿悟派学说,对唐以后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它是用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佛教加以改造后形成的新的佛教体系,是儒道释三教合流的产物。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惠能,被尊为禅宗六祖的曹溪惠能大师,对中国佛教以及禅宗的弘化具有深刻和坚实的意义。惠能得到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了东山法脉并建立了南宗,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教法门。
他弘化于岭南,对边区以及海外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影响,王维《能禅师碑铭》谓其:“实助皇王之化”;同时也引起了中原皇室的尊重和供养,皇室屡次迎请惠能进宫,并为其建寺造塔。在滑台大云寺的无遮大会之后,通过对南北是非的辩论,奠定了曹溪禅在禅宗的地位。
在惠能入灭一百年后,禅者已非曹溪不足以谈禅。柳宗元撰《赐谥大鉴禅师碑》说:“凡言禅,皆本曹溪。” 武宗灭法之后,曹溪禅即位居中国佛教的主流地位。

惠能被尊为禅宗六祖,惠能的真身是在哪里?
答:因为惠能是禅宗五祖亲自指定的传承衣钵的弟子,所以惠能才被尊称为禅宗六祖。也就是从惠能法师开始,只是传授佛法,不再传承衣钵,所以禅宗只到六祖,没有七祖、八祖。惠能在没有出家之前姓卢,也是个苦命人,父亲在他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只能和母亲相依为命。虽然他一直很想出家,但是顾念到母亲,就...

佛教禅宗的一祖、二祖、三祖、四祖、五祖、六祖的道场在哪里?他们的...
答: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让人感慨万千,后来在世俗在领悟佛法十几年后,出门传播佛法,最后圆寂于新洲国恩寺,所以说国恩寺庙是他的道场。五祖弘忍则是六祖慧能的恩师,他传道慧能于东山寺,并且把主持想让,说明东山寺便是他的道场。弘忍一生清苦,佛法深厚为佛祖培养了许多好弟子,也算是功德无量了。

慧能大师是啥朝代的人
答:惠能大师是唐朝的人。惠能于贞观十二年在新州出生。幼年时父亲就去世了,后来母子移居南海(广州)。长大以卖柴维持生活。惠能某天听人诵《金刚经》而有所领悟。被告知黄梅凭墓山弘忍大师讲《金刚经》,于是决定去参礼。约一个月后,惠能到黄梅凭墓山。唐初五十多年来,这里传承了达摩禅的正统。他见...

惠能大师真身为何不坏
答:慧能大师真身像(虽历经1200余年,但任能看出一代高僧的坚韧的气质)惠能,唐贞观十二年生,即公元638~713年8月3日圆寂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这是中国佛教禅宗唐代六祖惠能大师的开悟偈。大师开创顿悟法门,大兴禅学,使禅宗从此风行全国,速播海外。说法三十七年,度人无数。...

惠能真身在哪个寺院
答:六祖惠能大师(公元638-713年),俗姓卢,唐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人,中国禅宗杰出大师。24岁闻《金刚经》开悟而辞母北上湖北黄梅谒五祖弘忍,以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法偈得五祖认可,夜授《金刚经》,密传禅宗衣钵信物,为第六代祖。惠能在曹溪大倡顿悟法门,...

六祖身世是什么意思
答:六祖身世是一个关于禅宗第六代祖师慧能的身世问题。关于慧能的身世,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如尚东襄阳、东莱苏州、南阳华容等。但这些说法并无足证,无从考量。慧能也可能是一位匿名的禅宗祖师,因其著作《法华梵志禅师略传》对禅师之间的关系评价较为客观公允而备受推崇。尽管慧能身世不详,但他的禅宗思想...

禅宗六祖指的是谁?
答:六祖,是指禅宗六代祖师之统称,即一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其中,六祖慧能被尊为禅宗六祖。

关于佛教
答:分类: 社会民生 >> 宗教 问题描述:有没有人知道六祖惠能的寺庙建于何处?现在的寺名叫做什么?解析:禅宗衣钵相传凡六世。即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是为震旦六祖。正宗记:六祖慧能大师姓卢氏,新兴人,辞母直造黄梅东山。既得法,回南海法性寺,开东山法门,...

六祖慧能是谁?他对中国佛教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答:慧能对禅学奉献非常大,对佛门奉献非常大。据考资格证书,弘忍门内比慧能成绩好的徒弟有五十多人。弘忍为何偏偏选慧能为继承者?是由于慧能掌握了那时候的一项至关重要的高科技技术。他的奉献取决于:悉迦牟尼在最后醒悟证悟前,他是修古印度婆罗门教的,修四禅八定,修的是天人道主义,因此有神通。而...

【慧能】的意思是什么?【慧能】是什么意思?
答:【慧能】的意思是什么?【慧能】是什么意思? 【慧能】的意思是: 慧能(638-713) : 一作「惠能」。唐代僧人。中国佛教禅宗六祖。本姓卢,世居范阳(今北京大兴),生于南海新兴(今属广东)。原以卖柴为生,后投禅宗五祖弘忍门下作劈柴踏碓的「行者」。弘忍选嗣时作一偈被认可,得秘授禅法和法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