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现代设计的意义和价值? 现代设计的意义怎么样

作者&投稿:蓍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民间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和血脉。那些分布地域广阔、涉及人口众多、表现形式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正是中国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审美特征的表现。民间艺术不是浮在传统文化主流层面的部分,它在传统文化中深埋,它孕育了文化的主流又在其演进的过程中不断地给以滋补;反之,民间艺术自身也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不断地吸收其他各种文化资源。民间文化之所以能历经千年流传下来,表明其具有很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在社会大变革、大转型、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将视线投向它,这对于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是很有必要的。 在当今工业社会的大背景下,随着经济变革的发展,民间艺术这种根植于传统农耕经济基础下的手工形态,注定不可能成为物质文化的主流。无论我们再怎样的保护、挽救,它依旧一天天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和失传。因为我们无法改变民艺日渐稀少的使用和需求这一事实。但是,民间艺术不但面临着保护与传承的问题,还面临着如何开发利用、延续与演进的问题。如何将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把传统民间文化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寻找具有现代意义的切入点,是非常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并付诸实践的一个迫切问题。 二、民间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 当下的中国正处于历史上重要的转型期,在经济全球化、国家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民间艺术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其生存环境发生了急剧深刻的变化。乡村城镇化和农民进城务工所带来的农村人口大移动,农民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到生活习惯、审美趣味的变化,电视,电讯、电脑等媒体和旅游事业的飞速发展,使民间艺术原有的封闭性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其赖以发生、传承、传播、延续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变,老一辈的传承人相继亡故,新的传承人难以为继,从而使民间艺术面临着传统中断或局部中断的危机。这一切表明,民间艺术自发传承时代的结束。 当今民间艺术面临的危机,一方面有现代化冲击的因素,一方面也有其生活功能减弱的原因。民间文化在社会发展中有些内容不可避免地为现代文明所淘汰,但还有许多内容仍然具有很强的生活功能,有的则具有精神文化的功能,要区分对待,采取不同保护措施。 民间艺术不但面临着保护与传承的问题,还面临着如何开发利用、延续与演进的问题。将民艺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重新寻找民艺在现代生活中的定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民间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的概念,仍然应该是劳动者基于自身生活的直接需要和审美表现能力而创作,并能在民众之中广泛应用和流传的作品。 对于民间艺术来说,最好的保护应该是充分强化和利用它在当代社会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生活功能和使用功能,而不仅限于收集、研究和展示。民间艺术要保持其生活、使用功能,就应该参与到现代人的生活中去,参与到设计领域,参与到创作领域,参与到教育领域。也就是说,有些民间艺术不能将其文物化,而更应该生活化。民间艺术的源泉和生命活力本来就来自于人民生活,同时在使用中对社会政治、经济的方方面面和人本身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越是生活功能强的民间艺术,越具有生命力。 例如,潘鲁生开发的“传统年画雕版再造工艺”,克服了传统的木版年画手工制版工艺复杂、成本高、使用寿命短、保存难的问题,把传统木版年画工艺与现代材料相结合,运用激光技术、橡胶及硫化工艺使年画雕版制作批量化,与民间年画雕版既有异曲同工的原始纯朴风韵,还加入了各种装饰技艺视觉效果,显现出现代人的审美格调。运用该工艺制作的年画雕版不仅有传统年画雕版的外形和功能,本身还是独具中国民间特色的艺术饰品。这一工艺通过专家鉴定,已经被列入2008年北京奥运会纪念品项目名录。 中国民间艺术中包含着充满智慧的处世哲学、强调善恶分辨的道德诉求和圆融自然的信仰体系,值得我们重新审视其价值,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适当发挥其功能。例如,民间信仰的内在动力就在于“趋福避祸”,它与现代生活中民众对各种“福祉”追求相吻合。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在动力。中国民众所追求的“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光宗耀祖”等等,哪一项与现代生活有抵触呢? 三、现代设计对民间艺术的借鉴 我们对于民间艺术的珍视,并不是一味的沉溺于审美的情感体验,我们所期望的中国现代设计是在理性秩序下借助西学之风,熔铸民间文化传统,培育中国现代设计的文化生命力,而不是盲目裁切古代图形的优秀片段,将其凭空移植到外来文化中去。因此,通过发掘、提炼民艺中的精华,使之成为中国现代设计的新活力源泉之一,是民间艺术对中国现代设计最好的启示。 1.民间艺术中蕴涵的中国本源文化精神的传承 中华民族的本源哲学,在先秦诸子百家哲学体系之前就早已形成。阴阳相合生万物,万物永生不息的观念,是中国本源哲学体系的核心,是认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总观念。中国民间艺术体系是以生命、生殖崇拜为中心的,是由中国原始阴阳哲学为观念所决定的。“观念题材”、“观念主题”、“观念造型”、“观念色彩”相统一的体系,构成一个完整的民间艺术体系。民间艺术中蕴涵的中国本源文化精神,是民间艺术哲学观念的本体,其表象符号和内涵超越了时代,至今仍有生命活力。这种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方法,是把自然形态的男女、天地、日月转化为观念形态的阴阳辨证关系,而不是把人和自然对立起来。 比较以阴阳哲学为基础的中国民间艺术和以古希腊哲学自然观和美学模仿论为基础的西方传统艺术,可以清晰地说明中国民间艺术的哲学基础。以鱼为例:西方的传统,作为自然形态的鱼,要研究它的生理结构特征,它的固有色和条件色、质感、量感,艺术的标准在于模仿自然的艺术技巧。中国民间艺术的鱼,多是“阴阳色”、“八卦鱼”、“鸡头鱼”、“虎头鱼尾”、“龙头鱼尾”、“鱼戏莲”等,表现了双鱼相交而生万物的宇宙观和子孙繁衍万世的生殖崇拜。它并非反映自然生活现象,而是阴阳万物交感、生存繁衍观念的隐语符号。 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设计为人的生存需要、更深层的心理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服务。未来设计的导向将会是更多的观念意义和自我表达的设计天地,这与民艺的观念性和手艺性相类似。这两个特征使得现代设计与民间艺术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例如,抓髻娃娃是陕北民间剪纸中一种传统主题的吉祥娃娃纹样,是劳动人民富有创意、寄托意愿的精神载体,具有很强的观念性。它一方面象征生命繁衍,祈盼生育招子;另一方面寓意招魂纳祥,保子平安。吕胜中的“小红人”系列作品,就是对其的借鉴与创新。它不是什么具体的剪纸娃娃,它是一种概括的形,代表着作者的某种观念,象征着人类自我寻源、灵魂复兴的精神。其中,最具原创意义的是,吕盛中利用剪纸本身正负影像的对立共生,以及由此而来的“图——地”观念的变革,去发现和转换民间艺术中的剪纸符号和精神。他的独特,不是在现代艺术中吸取传统的技法,而是将民间艺术的思想、民间文化的实质内容在现代艺术领域里展现出来。 现代工业文明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带来了诸如个性的丧失、人性的淡漠、精神的焦虑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把人类推到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的危险境地。现代设计以市场为价值取向,牺牲了人对自然与生俱来的联系,使人成为陷于城市孤岛的可怜虫。人们不免会产生怀念传统工艺中自然和谐的韵味。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就是在找寻一个历史与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相统一的切入点。鉴于民艺的传承性,尤其是取材、自然、单纯亲切的性格,使得正在复兴的“师法自然”和“天人合一”的哲理得以寄托。而恰好当代设计也希望能在后现代社会中摆脱高科技的负面效应。由此分析,拥有良好传统文化背景的中国设计必然应该向民艺取经,调整节奏,摆脱盲从,发掘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中国的设计成为国家发展的创造力之源。 2.民间艺术造型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民间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造型体系。这种造型体系不是取法自然的真实形象去表达作者的某种观念,而是用观念去看待和描述某种事物,借以使作者的观念暗寓其中。民间艺人在创作时往往不受特定时间、空间观念的束缚,他们或者把不同时间的事情放在同一个画面,例如陕西君宜王秀清的农民画《马吃草》,牧童的“三张脸”表示放牧的表情随着时间的变化,是以静写动;或者把屋里屋外不同空间的东西放在同一个画面,彼此平面铺开,互不遮挡,完整的表现作者观念中的事物而不是客观现象。例如陕北安塞民间艺人白凤莲的民间剪纸《喂蚕》,就是这种全方位空间的展示,是“面面俱到”的观念造型法的表现。 民间艺术还表现出神奇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如民间流传普遍的《老鼠闹云子》剪纸,十民间传说中“鼠咬天开”的联想表现,几只小老鼠在卷云中寻寻觅觅,企图咬开混沌,创造大地万物。该剪纸造型对称、规律,又简洁生动,富有故事内容,给人以联想的空间。 此外,民间艺术造型还是民间艺人“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典型例证。例如陕西千阳布老虎造型没有同意的规格式样,心灵手巧的妇女们因手头材料的不同,用自己的审美观念创造出了形态迥异的布老虎。她们不按真老虎“照葫芦画瓢”,而是抓住老虎的外形和想象特征:有神的大眼、刚劲的长须、象征“百兽之王”的“王”字等等,可以说,她们懂得艺术的真实不同于生活的真实。这些造型的共同特点是以夸张、变形为基础,加以恰当的大胆想象,用不同的方式对老虎的外形进行处理,从一针针、一线线的缝制中,将满腔的爱意缝入其中,体现着老一辈对新一代的期望与祝福。 现代设计中吉祥物的设计制作,是将创意精神通过设计转变为物化的产品,再通过销售转变为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吉祥物的设计可以借鉴民艺中强烈的吉祥观念和吉祥造型,其三维造型讲究浑圆饱满,简洁流畅又带有野趣。设计吉祥物时对民艺中的某些原型不可追求得太具体,而应该有一个“超乎象外,得以环中”的抽象过程,以保持其最本质的精神气质。用齐白石老人的话来说就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种借鉴不是对民间的模仿和复制,而是以新技术、新的方式对民艺的设计创新,创造出具有当下国际风格、时尚风格的吉祥物来。 3.对民间艺术色彩的吸取与借鉴

设计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声音,一个时代的符号!

如何看待现代设计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民间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和血脉。那些分布地域广阔、涉及人口众多、表现形式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正是中国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审美特征的表现。民间艺术不是浮在传统文化主流层面的部分,它在传统文化中深埋,它孕育了文化的主流又在其演进的过程中不断地给以滋补;反之,民间艺术自身也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不断地吸收其他各种文化资源。民间文化之所以能历经千年流传下来,表明其具有很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在社会大变革、大转型、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将视线投向它,这对于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是很有必要的。 在当今工业社会的大背景下,随着经济变革的发展,民间艺术这种根植于传统农耕经济基础下的手工形态,注定不可能成为物质文化的主流。无论我们再怎样的保护、挽救,它依旧一天天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和失传。因为我们无法改变民艺日渐稀少的使用和需求这一事实。但是,民间艺术不但面临着保护与传承的问题,还面临着如何开发利用、延续与演进的问题。如何将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把传统民间文化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寻找具有现代意义的切入点,是非常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并付诸实践的一个迫切问题。 二、民间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 当下的中国正处于历史上重要的转型期,在经济全球化、国家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民间艺术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其生存环境发生了急剧深刻的变化。乡村城镇化和农民进城务工所带来的农村人口大移动,农民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到生活习惯、审美趣味的变化,电视,电讯、电脑等媒体和旅游事业的飞速发展,使民间艺术原有的封闭性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其赖以发生、传承、传播、延续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变,老一辈的传承人相继亡故,新的传承人难以为继,从而使民间艺术面临着传统中断或局部中断的危机。这一切表明,民间艺术自发传承时代的结束。 当今民间艺术面临的危机,一方面有现代化冲击的因素,一方面也有其生活功能减弱的原因。民间文化在社会发展中有些内容不可避免地为现代文明所淘汰,但还有许多内容仍然具有很强的生活功能,有的则具有精神文化的功能,要区分对待,采取不同保护措施。 民间艺术不但面临着保护与传承的问题,还面临着如何开发利用、延续与演进的问题。将民艺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重新寻找民艺在现代生活中的定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民间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的概念,仍然应该是劳动者基于自身生活的直接需要和审美表现能力而创作,并能在民众之中广泛应用和流传的作品。 对于民间艺术来说,最好的保护应该是充分强化和利用它在当代社会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生活功能和使用功能,而不仅限于收集、研究和展示。民间艺术要保持其生活、使用功能,就应该参与到现代人的生活中去,参与到设计领域,参与到创作领域,参与到教育领域。也就是说,有些民间艺术不能将其文物化,而更应该生活化。民间艺术的源泉和生命活力本来就来自于人民生活,同时在使用中对社会政治、经济的方方面面和人本身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越是生活功能强的民间艺术,越具有生命力。 例如,潘鲁生开发的“传统年画雕版再造工艺”,克服了传统的木版年画手工制版工艺复杂、成本高、使用寿命短、保存难的问题,把传统木版年画工艺与现代材料相结合,运用激光技术、橡胶及硫化工艺使年画雕版制作批量化,与民间年画雕版既有异曲同工的原始纯朴风韵,还加入了各种装饰技艺视觉效果,显现出现代人的审美格调。运用该工艺制作的年画雕版不仅有传统年画雕版的外形和功能,本身还是独具中国民间特色的艺术饰品。这一工艺通过专家鉴定,已经被列入2008年北京奥运会纪念品项目名录。 中国民间艺术中包含着充满智慧的处世哲学、强调善恶分辨的道德诉求和圆融自然的信仰体系,值得我们重新审视其价值,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适当发挥其功能。例如,民间信仰的内在动力就在于“趋福避祸”,它与现代生活中民众对各种“福祉”追求相吻合。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在动力。中国民众所追求的“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光宗耀祖”等等,哪一项与现代生活有抵触呢? 三、现代设计对民间艺术的借鉴 我们对于民间艺术的珍视,并不是一味的沉溺于审美的情感体验,我们所期望的中国现代设计是在理性秩序下借助西学之风,熔铸民间文化传统,培育中国现代设计的文化生命力,而不是盲目裁切古代图形的优秀片段,将其凭空移植到外来文化中去。因此,通过发掘、提炼民艺中的精华,使之成为中国现代设计的新活力源泉之一,是民间艺术对中国现代设计最好的启示。 1.民间艺术中蕴涵的中国本源文化精神的传承 中华民族的本源哲学,在先秦诸子百家哲学体系之前就早已形成。阴阳相合生万物,万物永生不息的观念,是中国本源哲学体系的核心,是认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总观念。中国民间艺术体系是以生命、生殖崇拜为中心的,是由中国原始阴阳哲学为观念所决定的。“观念题材”、“观念主题”、“观念造型”、“观念色彩”相统一的体系,构成一个完整的民间艺术体系。民间艺术中蕴涵的中国本源文化精神,是民间艺术哲学观念的本体,其表象符号和内涵超越了时代,至今仍有生命活力。这种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方法,是把自然形态的男女、天地、日月转化为观念形态的阴阳辨证关系,而不是把人和自然对立起来。 比较以阴阳哲学为基础的中国民间艺术和以古希腊哲学自然观和美学模仿论为基础的西方传统艺术,可以清晰地说明中国民间艺术的哲学基础。以鱼为例:西方的传统,作为自然形态的鱼,要研究它的生理结构特征,它的固有色和条件色、质感、量感,艺术的标准在于模仿自然的艺术技巧。中国民间艺术的鱼,多是“阴阳色”、“八卦鱼”、“鸡头鱼”、“虎头鱼尾”、“龙头鱼尾”、“鱼戏莲”等,表现了双鱼相交而生万物的宇宙观和子孙繁衍万世的生殖崇拜。它并非反映自然生活现象,而是阴阳万物交感、生存繁衍观念的隐语符号。 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设计为人的生存需要、更深层的心理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服务。未来设计的导向将会是更多的观念意义和自我表达的设计天地,这与民艺的观念性和手艺性相类似。这两个特征使得现代设计与民间艺术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例如,抓髻娃娃是陕北民间剪纸中一种传统主题的吉祥娃娃纹样,是劳动人民富有创意、寄托意愿的精神载体,具有很强的观念性。它一方面象征生命繁衍,祈盼生育招子;另一方面寓意招魂纳祥,保子平安。吕胜中的“小红人”系列作品,就是对其的借鉴与创新。它不是什么具体的剪纸娃娃,它是一种概括的形,代表着作者的某种观念,象征着人类自我寻源、灵魂复兴的精神。其中,最具原创意义的是,吕盛中利用剪纸本身正负影像的对立共生,以及由此而来的“图——地”观念的变革,去发现和转换民间艺术中的剪纸符号和精神。他的独特,不是在现代艺术中吸取传统的技法,而是将民间艺术的思想、民间文化的实质内容在现代艺术领域里展现出来。 现代工业文明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带来了诸如个性的丧失、人性的淡漠、精神的焦虑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把人类推到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的危险境地。现代设计以市场为价值取向,牺牲了人对自然与生俱来的联系,使人成为陷于城市孤岛的可怜虫。人们不免会产生怀念传统工艺中自然和谐的韵味。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就是在找寻一个历史与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相统一的切入点。鉴于民艺的传承性,尤其是取材、自然、单纯亲切的性格,使得正在复兴的“师法自然”和“天人合一”的哲理得以寄托。而恰好当代设计也希望能在后现代社会中摆脱高科技的负面效应。由此分析,拥有良好传统文化背景的中国设计必然应该向民艺取经,调整节奏,摆脱盲从,发掘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中国的设计成为国家发展的创造力之源。 2.民间艺术造型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民间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造型体系。这种造型体系不是取法自然的真实形象去表达作者的某种观念,而是用观念去看待和描述某种事物,借以使作者的观念暗寓其中。民间艺人在创作时往往不受特定时间、空间观念的束缚,他们或者把不同时间的事情放在同一个画面,例如陕西君宜王秀清的农民画《马吃草》,牧童的“三张脸”表示放牧的表情随着时间的变化,是以静写动;或者把屋里屋外不同空间的东西放在同一个画面,彼此平面铺开,互不遮挡,完整的表现作者观念中的事物而不是客观现象。例如陕北安塞民间艺人白凤莲的民间剪纸《喂蚕》,就是这种全方位空间的展示,是“面面俱到”的观念造型法的表现。 民间艺术还表现出神奇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如民间流传普遍的《老鼠闹云子》剪纸,十民间传说中“鼠咬天开”的联想表现,几只小老鼠在卷云中寻寻觅觅,企图咬开混沌,创造大地万物。该剪纸造型对称、规律,又简洁生动,富有故事内容,给人以联想的空间。 此外,民间艺术造型还是民间艺人“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典型例证。例如陕西千阳布老虎造型没有同意的规格式样,心灵手巧的妇女们因手头材料的不同,用自己的审美观念创造出了形态迥异的布老虎。她们不按真老虎“照葫芦画瓢”,而是抓住老虎的外形和想象特征:有神的大眼、刚劲的长须、象征“百兽之王”的“王”字等等,可以说,她们懂得艺术的真实不同于生活的真实。这些造型的共同特点是以夸张、变形为基础,加以恰当的大胆想象,用不同的方式对老虎的外形进行处理,从一针针、一线线的缝制中,将满腔的爱意缝入其中,体现着老一辈对新一代的期望与祝福。 现代设计中吉祥物的设计制作,是将创意精神通过设计转变为物化的产品,再通过销售转变为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吉祥物的设计可以借鉴民艺中强烈的吉祥观念和吉祥造型,其三维造型讲究浑圆饱满,简洁流畅又带有野趣。设计吉祥物时对民艺中的某些原型不可追求得太具体,而应该有一个“超乎象外,得以环中”的抽象过程,以保持其最本质的精神气质。用齐白石老人的话来说就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种借鉴不是对民间的模仿和复制,而是以新技术、新的方式对民艺的设计创新,创造出具有当下国际风格、时尚风格的吉祥物来。 3.对民间艺术色彩的吸取与借鉴
希望采纳

这是一本观点很散的设计理论研究著作。 这是一本几乎整本都被《设计艺术的含义》抄袭的英国人的书。 这本书成书时间是在大概上世纪90年代早期,而《设计艺术的含义》于2005年出版,从内容的描述来看,也很直白的证实了后者对本书的抄袭。 《设计艺术的含义》是国内的一本理论研究著作,并且被部分学校拿来当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参考教材。如果这本大部分内容都来自于他人劳动成果的书代表了国内设计理论研究现状,我不得不为中国的设计理论研究状况感到担忧。也许《现代设计的意义》不翻译成中文,恐怕很难有人会发现《设计艺术的含义》的抄袭(甚至连图片都是照搬);国内的其他设计理论研究著作,又有多少是这样的状况呢? 本书也许成书时间很早,也许写作时间很长,但现在看来,很多观念仍然比较超前。而部分激进的内容让我都很惊讶这本书居然能出版。 尽管本书装帧设计看来像是一本设计通俗读本(它当然不可能成为教材),但内容却非常严肃理性,即使相关专业,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个人预测很多设计专业本科生应该是没有耐心将这本书看完的——即使勉强看完,恐怕也很难有相应的理解能力去体会作者的观点。 在说到反集中的时候,作者戳破了资本主义世界不切实际但又最真实的愿望——希望不发达国家永远保持贫穷。发达国家舒适的生活造成的代价是对环境的破坏,如果人口众多的第三世界国家变得富有,过上类似西方发达国家一样的生活,将对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并且,没有第三世界国家提供廉价产品和劳动,发达国家的消费主义也难以为继。 尽管世界大部分地区的主流价值更关注人的内在,而作者非常直白的指出“丑陋使人厌恶,丑人必须更友善或者更富有以赢得他人的好感”,尽管人们确实更喜欢外表漂亮的人,但直接表示“现代社会丑人不可避免的沦为二等公民”确实显得非常残忍了。也许作者天生英俊而根本没有把丑人当做同类;或者非常悲剧的相反——从小受尽了因为自己外貌带来的坎坷,于是更能体会其中的心酸。 书的最后部分提到了手工的价值,在当前社会,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在性能和生产成本上占据了无可比拟的优势,而作者在承认这个前提的情况下提出了手工产品的意义:即其中蕴含的不确定性与人情味会带给使用者温情的感受,而由于创造手工产品时的启发性体验,又会给制作者带来成就感和心灵上的满足。这是在很多理论著作中不常见的。 总的来说,这本书冷酷、理性、缺乏人情味,但由于作者是英国人,于是,这一切大概都是可以理解的吧。 当然,《设计艺术的含义》很合时宜的没有抄袭本书中过于前卫的内容,太前卫的部分也确实与国内主流设计理念不符,又或者国内根本没有所谓主流设计理念,有的只是空无一物、打太极式的理论研究读本?

人类设计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其设计意义?
答: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五.现代设计的经济价值:设计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设计成为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的战略和途径,作为经济的载体,设计成为国家和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当今时代是品牌经济的时代,是形象消费的时代。.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设计是管理,设计左右产品的发向和市场的导向。

学习现代设计史的意义?
答:以上几个要点,已经将教学的中心从比较个人的艺术型教育体系转移到理工型体系的方向上来了 4、把设计一向流于“创作外型”的教育重心转移到“解决问题”上去,因而设计第一次摆脱了玩形式的弊病,走向真正提供方便、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体系,为现代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5、在比利时设计家亨利...

怎么理解,现代艺术设计?
答:它们或是在意识形态上提供了现代平面设计的营养,或是在形式上提供了改革的借鉴,对于现代平面设计总体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促进。【怎样才能称之为现代艺术设计】现代设计,现代主义设计,通常被称为“功能主义设计”,又称为“技术美”,或“机器艺术”。现代主义建筑是指20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现代意义
答:2、其次,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当代艺术设计的文化价值。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成为常态。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为当代艺术设计提供独特的文化视角和价值取向。通过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3、此外,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当代艺术设计的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文...

设计的意义是什么呢?
答:人作为生活的主体,设计对生活方式的研究也就是对人的研究。以特定社会、特定时代、特定环境、特定条件、特定时间范畴的“人”做深入研究,了解到特定条件下人非常具体的人的需求、动作、行为和心理。设计“以人为本”,使设计的产品能够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创造更舒适更科学的生活方式。

现代设计理念
答:后现代设计运动的装饰性为多种风格的融合提供了一个多样化的环境,使不同的风貌并存,以这种共享关系贴近居住者的意义和习惯。3.强化设计手段的含糊性和戏谑性 后现代风格主义室内设计师运用分裂与解析的手法,打破和分解了既存的形式、意向格局和模式,导致一定程度上的模糊性和多义性,将现代主义设计的...

当代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当代设计
答:25、而现代设计还被视为解决功能、创造市场、改变行为的手段,已经不仅仅被看作是解决功能与形式之间的手段了。26、因为影响计划和构思的因素不同,因此有传统设计和现代设计的区分。27、而两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现代设计与工业化大生产和现代文明密切联系,这是传统设计所不具有的。28、因此现代设计是工业化大批量生产...

艺术设计的意义是什么?
答:三、好的艺术是一种天赋,好的设计是一种技巧 一个艺术家通常都是具有天赋的。当然,从最开始的时候,艺术家都要经历学习绘画,不断创作来发展自己的艺术特长。但是,艺术家最本质的价值在于其与生俱来的天赋。可以这么说,好的艺术家一定具有设计技巧,但拥有好的设计技巧却不一定能够成为艺术家。

现代主义设计对当代设计有什么影响呢?
答:现代主义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影响来说应该是从包豪斯开始的,影响面主要是大部分的实用型建筑,现在的地标性建筑受扎哈的影响更大。功能方面,现代主义以功能为本,去除浮华的装饰。尽可能所有的设计都是为了维护功能,在此基础上进而轻微装饰。材料方面选用新兴材料,如,钢材,玻璃,塑料合金,混凝土等。形式...

1说说传统设计和现代设计的主要特点,结合身边实际谈谈现代科技对二者...
答:发掘汉字中蕴含的深层文化积淀,将汉字和中国平面艺术所体现出来的中国人的“创意”和“创形”思维融入当代平面视觉传媒设计语言中,从而产生一种崭新的创造力,在现代设计领域中展现中国文明不衰的艺术神韵,这应该也是中国设计师的理想与责任。 最后,传统工艺美术中的吉祥图案,以其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深邃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