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结构助词“的,地,得”的区别 举例说明汉语结构助词“的地得”三词的不同使用规则

作者&投稿:揣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助词“的、地、得”的规范用法
索引: 的 - 地 - 得

“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作结构助词时都读“de”,语音上没有区别,因此很多人在书面使用时因搞不清它们的用法而时常出错。正确使用这三个结构助词,可使书面语言精确化,结构关系更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例来分析一下“的、地、得”的规范用法。
结构助词“的、地、得”在用法上有严格区别,以词性来区分容易混淆,我们建议按句子成分来确定——“定语+的,状语+地,得+补语”,即在定语后面写作“的”,在状语后面写作“地”,在补语前写作“得”。
一、“的”——定语的标志,一般用在定语后面。“的”前面的词语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定语和中心语是修饰关系,如,出色的学生,美丽的彩虹,绚丽的舞台;定语和中心语是领属关系,如,我的课本,父亲的背影,单位的电脑,国外的技术;定语和中心语是限制关系,定语表示中心语的时间、地点,如,昨天的报纸,十点的会,千佛山上的树,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用在谓语动词或动宾结构后,定语表示中心语的方式、状态,如,发的福利,缴获的枪,看过的电影,就餐的人;构成“的”字结构,代替上文说过(说话双方都知道)的事物,如,你俩的作品各有千秋,他的高雅清丽,而你的活泼灵动;指某一类人或事物,如,卖报纸的,收废品的,送水的,当官的,我喜欢吃辣的;连接前后相同的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如,喝酒的喝酒,吃肉的吃肉;哭的哭,闹的闹;常用在含有“是”的陈述句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如,事情是这样的,我是刚刚才知道的,他这样做是违法的。
象声词后面如果跟名词,一般用“的”,用来形容后面这个名词的声音怎么样,如,“轰隆隆”的雷声,“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啪”的一声,“砰”的一下;象声词后如果跟动词,中间一般用“地”,用来形容后面动作发出的声音,如,“忽”地蹿出来,“哼哧哼哧”地喘气,心“怦怦”地跳。
新闻稿件中“真的”一词很常见,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一个固定词语,“的”不会随着后面修饰成分的变化而改变,如,真的很好吃,真的不错,真的做到了。现在对“没de吃”“没de玩”中“de”的用法一直存在争议,有人主张用“得”,认为此处的“得”不是结构助词,而是动词,表示“得到”的意思,“没得吃”的意思就是“得不到可以吃的东西”。《现代汉语词典》中词条“没说的”有一条解释是“也作没有说的、没的说”,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没的”就是“没有”的意思,“没的说”的意思就是“没有说的”。以此类推,“没de吃”“没de玩”应写作“没的吃”“没的玩”,意思分别是没有吃的、没有玩的。
二、“地”——状语的标志,一般用在谓语前面。它前边的词或词组作状语,是用在动词前面的修饰成分。如,高高兴兴地过年,不由自主地掏出烟来,一个接一个地有序上车,树叶渐渐地黄了,草悄悄地绿了。
三、“得”——补语的标志,一般用在补语前面、谓语后面。“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如,雨下得很大,长得漂亮,票价定得比较合理,好得很,比预计人数多得多,日子倒还过得去。
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使用情况各具特点,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的”定“地”状“得”后补。我们从以下几个错误示例中来强化一下对它们的认识:
错误示例1:优秀地高校应致力于培养最出色地毕业生。“优秀”“最出色”是形容词,作定语,分别修饰名词“高校”“毕业生”,结构助词应用“的”。
错误示例2:得知自己考地不错,他连忙拿起手机,迫不及待得要把这个好消息与家人分享。“不错”用在动词“考”的后面,充当补语,补充说明“考”的结果,所以结构助词要用“得”;形容词“迫不及待”做状语,修饰要与家人分享好消息的急迫心情,动词“要”前应用“地”。
错误示例3:他默默的蹲在那里,不停地吸烟。“地”是状语的标记,用在谓语的前面。此例中主语是“他”,谓语是“蹲”。很显然,结构助词用“的”是错误的,应该用“地”。
错误示例4:到我们村来植树的市民种得多是黑松。这里强调的不是树种得“多”,而是陈述种的树中多是“黑松”,这里“种的”用的是“的”字结构,代替上文提到的“树”,因此“得”应改为“的”。
错误示例5:两年前的艳照风波,曾被炒的沸沸扬扬。补语一般回答“怎么样”的问题,“沸沸扬扬”用来补充说明“炒”的程度,因而“炒的”应该用“炒得”。
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结构助词,就会表达出不同的意思,例如:
在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他激动地哭起来。
在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他激动得哭起来。
这两句话从表面看只有一字之差,但表述的着重点有着明显的差别。前一句主要是陈述“哭起来”,“激动”是对“哭起来”时情绪的修饰;后一句强调“激动”,“哭起来”是对激动程度的补充说明,因此两句用了不同的助词。

“的”、“地” 、“得”的区别和用法?~

举例说明汉语结构助词“的地得”三词的不同使用规则
答:③她愉快(形容词)地接受(动词,谓语)了这件礼物。④天渐渐(时间副词)地冷(形容词,谓语)起来。3、得——补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后面。“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副词。如:⑤他们玩(动词,谓语)得真痛快(补语)。⑥她红(形容...

的,地,得三个字的用法
答:这三个结构助词口语中都读“de”,但是用法不同。概括地说:1、定语后面用“的”,如:良好的习惯、一望无边的平原。2、状语后面用“地”,如:刻苦地训练、平平安安地回家。3、补语前面用“得”,如:做得完、洗得干干净净。汉字解析:1、的 [ de ]:定语与后面的名词是修饰关系;定语与后边...

的和地的用法区别口诀是什么?
答:动后形前“双人”得。的、地、得区别:的:修饰名词,用在名词或代词前,如红的书包,伤心的我。地:修饰动词,用在动词前,如轻轻地走。得:用在动词后,形容词前,作介词。如变得瘦了,长得高。相关内容:在汉语中,助词与连词、介词、叹词同属于虚词,不能表示概念,但是可以表示语法结构或是...

“的”、“地”、“得”的区别和用法是什么?
答:“的”、“地”、“得”的区别和用法如下:1.“的”用在定语后面,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2.“地”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3.“得”前面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少数是形容词,后面跟的...

“的”、“地”、“得”分别在什么时候使用?
答:2.地: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常用在动宾词组,也是一种描述的後果,通常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後,如:慢慢地走,紧张地工作,认真地学习。3.得:用在动词后表可能,常出现在动补词组,表示一种状态,一种结果,通常用在动词後,作为动补状语出现。如:要不得,放得下,...

的、地、得在句子中的区别和用法
答:一、的——助词,读音为“de”1.用在定语后,表示定语和中心语的领属关系。如:我的博客。2.用在定语后,表示词与词或词组之间的修饰关系。如:诗集中的格律诗词写得真美!3.附着在词或短语之后,构成“的”字结构,代替所指的人或事物。如:我的诗不如各位高手的写得好。4.用在陈述句的末尾,...

“的地得”的区别
答:“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拼命地逃、严密地注视。“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走得很快、踩得稀烂。二、作用不同 “的”,“地”,“得”附着在词或词组后面,在句子中起结构作用时,都读作“de”,在书写时...

的、得、地用法跟区别?
答:使前后构成一种“定名关系”。此时,“的”即为定语的标志,应读de。如:刚刚建成的这所学校就是残疾人培训学校。“地”的结构特点也必须和它前面的词和词组构成一种特有形式来为它后面的动词服务,构成“状动关系”。如:他认认真真地写,此处的“地”便为状语的标志,应读de。

“的”,“得”和“地”这三个字的区别是什么?
答:“的”,“得”和“地”这三个字的区别在于修饰成分不同,具体如下:1、用“的”时是构成形容词,修饰名词,如:红的花。“红的”是形容名词“花”的,所以作形容词。如用 “红得花”是错了。2、用“地”字是作副词,修饰动词,如:“慢慢地走”中的“慢慢地”是副词,修饰动词“走”。3、...

三个的地得分别的用法
答:“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结构助词,在书写和口语中都有使用,主要区别在于功能和用途。一、“的”的用法 “的”用于形容词、名词后面,构成定语,表示所属或者特征。用于表示修饰关系,如“美丽的景色”、“可爱的小猫”等。在句子中,“的”可以起到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的作用,使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