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练习内功? 怎样练内功?

作者&投稿:释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内功,武术术语,古代又称为气功、道功、吐纳、导引、炼丹、玄功、静功、定功、性功、修道、坐禅、内丹功、内养功、养身功等多种叫法。其原理是通过吐纳的方式,从万物星辰中吸入清气(灵阳之气),滋养及混合先后天之气,从而使体内真气渐至充实。

内功修练方法

1、内功修炼有三大要素,即调身、调息、调心。其中的调息,就是指对呼吸的调整,武术谚语云:“能柔软,所以能灵活,能呼吸然后能刚硬”。丹田之呼吸方法极简单,吸气时小腹自然凸起,呼气时则意念肚脐与小腹内收,并后贴于命门即可。

2、肩与胯,在内家拳中是人身体的根节,形意拳有“六合”之说,其中外三合即“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能达外三合者,已经可以打前透后,轻易的致人于死命啦,这里肩与胯又是关键的关键。

3、在本功法中,肩(肩胛骨)要求是以向上、向前、向下、向后的顺序形成前纵立圆的运动,且吸气时为向下向后,呼气时则向上、向前运动,大家切不可忽视“肩不活,力不透”。

4、严格的说,双手开合这一步,还包括了双脚的开合,与肩胯开合一样,下盘的开合为隐,上盘开合为显。在丹田吸气外凸时,人的双掌心的劳宫穴要有内吸之意,双脚心的涌泉也同样如此,此时人的五指(趾)皆要有内扣,扒之意;在丹田呼气后贴时,则人的劳宫、涌泉要有外吐之劲意。

5、从传统气功的说法来讲,双手(足)开合可以迅速打开劳宫,练出开砖断石,以及击表伤内的小天星掌力,而我个人体会,这一要决是人修炼由外用内,开发人体潜能,功臻上乘的关键。

内功的最高境界叫做“身知”,即是“身体本身知道气的运行”的意思。再说得“武侠”一点,叫做“打通任督二脉”。这个说法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学中医的人都学过穴位,同时有一首口诀,讲的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顺序和时间。

扩展资料:

内功基础理论

1、科学上,所谓内功即是寸劲加强版,不依赖距离(即短距离甚至是零距离)发出强大的爆发劲。

2、原理如高频振动器,内功即将高频振动转化为肌肉本能,在打击物体的瞬间,在打击力量不变的前提下,对物体进行零距离高频打击,这种所谓的内功。

3、强者甚至可以发出所谓的内力外放,形成所谓的气劲,达到远程攻击的目的,对物体进行直接打击时可以出现诸如隔山打牛(与物体表面形成谐振,对物体内部进行毁灭性打击),剑气(与武器形成谐振并影响空气振动,有点像高频振动匕首。)等现象。

4、内劲又有阳劲与阴劲之分。阳劲,即采用内功的一般攻击频率,可攻击力量巨大的攻击方法;阴劲,即攻击力量稍弱,但是攻击频率极高的攻击方法。这也是内功分阴阳的说法的解释。

5、论不尽相同,也就是说各家的内功心法不同。中国武术门派众多。内家功:太极、八极、形意、八卦等。不论哪一门,都有一种所谓的“气拳”,每一个招势都要静止很长时间,这就是内功的修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功



内功是通过气的练习而成的,练气讲究呼吸吐纳,多用腹式呼吸法,精神集中,循序渐进,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内部器官的目的。 内功心法入门:首先先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姿势(打坐效果最好、躺下次之、站着最差。),然后闭目养神。待呼吸与思想平稳之后,意存丹田。
(把你的意念控制在丹田附近,意念是指你的思想,丹田在肚脐下三指处。丹田一般很难被你的意念所找到,每次都会有偏差,这里我教大家一个小窍门。你可以用力掐一下你的丹田位置的肚皮,但后迅速用思想去感觉那里,然后慢慢将思想往后延伸数寸就行。每个人的丹田所在位置时候偏差的,我不能将具体的距离写出来,只能靠大家感觉)。
这是最简单的。意存丹田是内功修炼的毕经步骤。当你已经可以轻松的用意念找到丹田的位置的时候,可以开始下一步了。
想像你的丹田处有一股气流(这是产生气感的一种简单的方法,不过很难真正产生),然后控制这股气流行周天。
一般来说这个时候我是不建议大家行周天的。因为那会对你后期修炼时候产生误导。
所以你可以大致的想像气流流经的位置。分别是丹田、左半身、左肺、心脏、右肺、右半身、丹田。左右半身都是比较靠外的,但不能在外。
这是练习你对以后气感的控制力,因为没有真正的行周天,不会对后期修炼照成影响。
最后可以以此加入腿部、手部、头部等部位,同样是训练控制力。
但你行功是感到阻碍时候,说明你后期在修炼的时候在这个地方会出现障碍,要多留意。
行功一定要慢,不能中途打断,虽然不是真正的行功,但是中途打断会对后期有一定影响。
最后送给大家一个比较有益的通俗内功心法修炼办法。这个是真的,但是效果是养身。
唇齿轻合、齿舌轻抵、口舌生津、益气养身。
好理解吧!
唇齿轻合:嘴唇与牙齿不要合紧。
齿舌轻抵:舌头轻轻的抵在上齿上。
口舌生津:在口中会自动分泌出津液。
益气养身:吞下未见空气的津液益气养身。
原理很简单,在人空中生出的津液有多种益生菌,在没有被氧化之前是对人体有益的,而这个姿势也是正宗的打坐姿势,经常练习有益无害。
这也就是我所谓的以科学的方法来解释内功。虽然我现在的研究还不是很好,但我会继续努力,将内功心法的秘密最终公之于众。 参考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466402.htm?fr=ala0_1 参考内功心法吧: http://tieba.baidu.com/f?kw=%C4%DA%B9%A6%D0%C4%B7%A8

内力训练 所谓内力就是通过呼吸意念加特定的姿势所培养出来的武术内劲,作用是培训充实流动的内在能量,形成“意、气、力”合一的强大内劲,至于内力理论方面本人在此就不多说,朋友们可参考其它教材,本人在此只想说一些实际的东西,以便让学者迅速的、简单地登堂入室,笔者根据经验介绍二种方法。 (1)站桩: 习者双脚分开一肩半宽而立,双脚趾似抓非抓大地、足心含空、膝曲(不超过脚尖),臂部似后坐一高凳、重心稳固上身正直、涵胸拔背收腹,头正目直,头顶似被小线上掉,而后抬起双臂曲肘环抱于胸前、手心向内、十指相对、做到沉肩坠肘、十指间距为一拳,手心距胸约一尺远,十指自然分开似曲似直,做上述姿势要求全身放松,而后意想双手环抱一大树,双臂内侧、胸腹、两腿内侧皆与树似触非触。 要求:姿势保持稳固,心平气和,呼吸自然,平心静气,全身做到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目视前方,排除杂念。
  (2)俯卧桩:站桩完毕后既可进行俯卧桩练习,姿势同俯卧撑式要求双脚跟并拢,脚尖触地,双拳撑地开立与肩同宽,从后脑到脚跟成一线,全身挺身,动作:身体慢慢下俯至胸几乎贴地,全身仍然保持一线,下俯同时吸气入丹田,而后身体慢慢撑起,同时呼气,意想丹田气经双肩至双肘至拳面,在身体上撑双肘近乎伸直时,突然加速伸直双肘,同时喷气并意想气达拳面,同时意想双拳下各垫一砖块气到时砖块即被我内气击碎,如此反复练20次/组,力竭而止。 内力练习注意事项:
  ①无论是站桩或俯卧桩均保持全身放松,排除杂念,精神集中,全身保持松而不懈,紧而不僵,但在俯卧桩力达拳面时,要求有意握紧拳头,并有拳往下钻的感觉(紧后既松)。
  ②内力练习每天最少保持练习两次以上,先站桩后俯卧桩。
  ③饭前后一小时内最好不要练功,练功前解除身上一切紧身物及排除大小便。
  ④站桩后可拍打全身,深呼吸放松,俯卧桩后可快速冲拳放松。
  ⑤练习时保持循序渐进,不硬撑,慢慢延长练功时间,保持呼吸自然,不故意造作憋气,保持精神集中,如杂念太多无法克制,不要强求,可眼微闭想一些愉快的事,练习要持之以恒,只有勤加练习才能登堂入室,一般在1—3个月即感效果明显。

说起内功,大家可能会想到《射雕XX传》、《天龙X部》里那些玄妙的东西。又有不少人说内功根本是胡说八道。那么到底有没有内功这种东西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了,这篇小文就叫内功简介嘛,没有内功还简介个X啊~~那么我来说一说吧。先来澄清一个事实,轻功和硬气功不算内功。这两种工夫虽然用气,但用得不系统。较之内在的力道来说,更倾向于外在的力道。硬功重在皮肉,轻功重在腰腿。它们的气是在长期的锻炼中自然形成的,而不是专门练出来的。我来逐一说明:

一,轻功。轻功的练法很多,大多是渐进着练的。比如说,用一个大竹笸箩(直径约2米),内装满沙子。在笸箩边上走,熟练了就跑。要求是不能把笸箩踩翻。当然,在一开始,这个要求是很容易达到的。然后用一个碗从笸箩里把沙子掏出去一碗,再跑。熟练了以后再掏一碗沙子……如此练习,当笸箩里的沙子全部掏空的时候,你就达到身轻如燕了。在这个过程中,你也会很自然地形成一股气。正所谓“提气轻身”。不过大家不要尝试,因为你怎么练也不太可能达到标准,因为这里面还有用气的诀窍是不能说出来的。如果有谁知道这些用气的诀窍的话,运用这些诀窍,并勤加苦练的话,最多1年,可以达到身轻如燕的境地。

二,硬功。硬功大多是用木棒等物敲打身体的各个部位,用这种刺激来减轻身体被打到时的痛苦,也就是所谓的抗击打练习。外在的皮肉练到一定地步,再加上硬功用气的诀窍。身体也会产生一股自然而然的内力。

也许这些东西你们已经觉得很神奇了,但是,这不能算是内功。因为他们的气都是自然而然的,并不是本身的控制用出来的。那么,内功难道还要神奇吗?从外观上来看,是的。从科学上来看,不是的。正如乱影说的,任何人都不能打破自然科学规律的束缚。也许有些东西自然科学也解释不了,不过,再怎么样也不能把大米白面变成核武器。内功也有他的极限。一个人通过修炼,可以达到种种近乎“不可思议”的地步,但是,人的肉体永远都打不过飞机大炮。

说内功之前,先说一些自然科学不能解释的东西:

第一,人体的穴位和经络。西方人大多不相信这些,中国人基本相信这个。从解剖学上解释不出来,不过穴位和经络的存在是确切无疑的。印度的瑜珈中也有类似穴位的理论。瑜珈认为人的脊柱上有14个生命能源点,瑜珈的修炼正是刺激这14个能源点,从而达到强身的功效。中国的穴位理论更加详细,穴位不仅存在于脊柱,更存在于身体的其他部位。而经络起到一种类似于纲领的作用。奇经八脉把人身的穴位贯穿起来。

第二,气。气这种东西,连很多中国人也不相信,主要是因为没见过。当然,气是看不见的东西,我也没见过,不过亲身体验过。它的存在也是确切无疑的。连中医里也有很多关于气血的理论。

下面说说内功的理论。各家的内功理论不尽相同,也就是说各家的内功心法不同。中国武术门派众多。内家有太极、八极、形意、八卦等等。不论哪一门,都有一种所谓的“气拳”,每一个招势都要静止很长时间,这就是内功的修炼。用行话来说叫“桩功”。初级的桩功只是为了体验气,比如某一个姿势,你要感觉到有热气从脚下向上蔓延,直到腰间。有这种感觉说明练对了,没有就说明练得不对。当你对于内力的行走很熟悉了,就练习更加高深的桩功,这时,就涉及到各家各派的心法了。如何引导、控制你的内力,并使之在身体里如何运行。

内功的最高境界叫做“身知”,就是“身体本身知道气的运行”的意思。再说得“武侠”一点,叫做“打通任督二脉”。这个说法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学中医的人都学过穴位,同时有一首口诀,讲的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顺序和时间。子时运行到哪一个脏腑,午时运行到哪一个脏腑……一天12个时辰正好周身运行一遍。这就是一个周天(先天大周天)。这个周天是人生来就不停运行的。练内功的人,控制他的内力在身体内快速运行,把本来应该一天完成的运行用一个小时完成,他还可能和正常人一样吗?而这个周天(后天周天)又分两种,一种是大周天,一种是小周天。小周天是指控制气血只绕行于任督二脉(上起头顶百汇穴,下止裆部会阴穴。身体前面中央线为任脉,身体后面中央线为督脉),速度快但是长功慢。大周天是指控制气血绕行身体所有经络,长功快但是速度慢。这种程度的内功修炼则是只有“身知”的人才能作到的。

达到“身知”的人真的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有一位太极名家(已故),身高1米6多,生前(当时已八十多岁高龄)坐于一把藤椅上,一个身高1米9的壮汉双手压住他的胳膊,全身用力压住他。老人家只是大喝一声,就用内力把壮汉弹出2米多远,这就是“身知”的威力。

另外,还有一种不为打人的内功。武当派的老道有一种功夫叫“寒暑铁布衣”,是张三丰创立的,练这种功夫,可使人不畏寒暑,四时只穿单衣蔽体而能云游四海。这种内功不仅涉及到上面所说的理论,还要提到道家独特的宇宙观和养生理论。在此不赘述。不过还是那句话,内功也是有极限的。像我现在在长春,经常下雪,天气较冷,但是我仍然只穿一件衬衣一件外套,不穿毛衣和羽绒服。寒暑铁布衣比我还要狠,但是也绝不可能只穿一个小裤衩到南极科考去。

以上是关于内功的一些极浅显的东西,因为理论中太多涉及到门户的东西是不能说出来的,所以可能大家觉得不知所云,这也没有办法,毕竟门户之间还是很深的。

武当元始派的内功修炼
内家拳功,源于道家,道家主张清净,无为,养生,全形。在内功修炼上有二:一是养气,一是练气。养者,涵养培养之意,练者,锻炼运使之意。夫气,以心为体,心以气为用。练气与养气,虽同出一气之源,但有虚实动静及有形无形之区别。气者,即中气也,中气者何?即道家所谓“元阳”,医经(黄帝内经)所谓“元气”,以其居人身脏腑之内,故国(武)术家名之曰“中气”,此气即人先天真一之气,为全身营养活动之根源。静坐家修养之。假名“内丹”,国(武)术家锻炼之,则名“内功”。今将武当元始派秘传的内功修炼公诸于世,广结善缘。
一、丹田功

本派丹田功之法称“点火炼丹炉”(武火急烹与文火温养),采用的功架叫“立鼎封炉桩”(丹炉桩与金鼎桩)。此仅将“丹炉桩”与“武火急烹”介绍如下:
丹炉桩
因其形似炼丹炉,故名。两腿两脚并齐站立,双膝弯曲下蹲,但不超出脚尖。两成掌,相叠贴盖于小腹丹田处。(图1)要求:舌抵上腭,精神贯注,气沉丹田。
武火急烹
本法具有神速功效,能在较短时间内激发丹田神火(真元),打通全身滞碍之处,丹田有热气鼓荡之感。

1、按上述姿式站好,双目垂帘,留一点光亮感,眼观鼻尖,由鼻尖观心窝,由心窝观脐下小腹丹田内,想有一黄色“呀”字。燃烧以热。
2、松静观想,待呼吸平和,乃用鼻轻轻吸清气一息,深吸至满,同时小腹上提内收;气足后,猛从喉部咽下一口气,如咽物将气送往小腹丹田内,紧紧压往,提闭谷道,保持不呼不吸。如有漏隙,则仍用鼻息收之。一气下来,必令全身发热,闭气当尽全力,但不可故意用力强憋。
3、实在闭不住时,仍不能一气吐出,吐快了,心气顿散,上气发虚,更不能松驰,一松弛,督脉气能突然失昏,必使头晕目眩,眼显金花,身体大虚。正确法应该紧握两拳,然后渐渐发声吐气,发“呀”音,这种音能使头部气能下潜小腹作功点,使气益中。每次闭息吐声后,需略有休息,使心脏狂跳渐缓,呼吸平和时,再行下一次闭息。
4、如上法闭上三至七遍,全身经脉大通,小腹内“呀”字黄色火焰引动腹内暖气洋洋,开始作主自己运动,此际宜放松,姿式不变,呼吸细匀而长,仍不时行轻微的咽气闭息,以打通尚有淤滞之细微脉结。
练习此法,在各个阶段,会有不同的反应,①小腹内有跳动感。②有热胀感,愈胀愈充实。③热气滚动感。④热气鼓荡感。⑤强烈鼓荡感:开合,渐渐大起大伏,强于肺呼吸,渐渐肺呼吸停止胎息产生,全身渐发热发胀。至此,宜行“日月精华”之法。练此功期间必须禁止性生活,否则丹田气无法升华,通关透窍无能为力。同时还要做固精止漏之功,以防夜失走丹。
此功虽是入门下手法,但病弱者不宜,另有法门;心脏功能不好者,禁炼;老年者当须行“生精强精”法。

二、周天功

习本派周天功可直接通周天,无须用意引气。小周天指打通任督二脉而言,只要按要领做,气就从命门开始沿督脉上行,在小周天路线上进行循环;大周天指十二经脉的循行,依法练习,气就自然沿大周天路线运行。
1、小周天功

①预备式:两脚开立大于肩宽的两倍,两膝弯曲,坐胯松腰,成马步蹲桩。同时两臂从体侧缓缓上举,手心向上,直臂举至头顶上方时,反掌相合,慢慢下落,合掌当胸,略停片刻(图2)。然后按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拇指的顺序逐对分开,双手放下,垂于体侧,并步直立,松静站好(图3)。

②正功: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从体两侧向上平举,上举时手心向下(图4)。转腕,手心向前,呈弧形向胸前合拢。中指相接,其余指头放松伸直,手心转向胸,目光注视中指相接处(图5)。两掌拉开,手势不变,两中指相距15厘米左右(图6)。接着连续均匀缓慢地使两手打开又靠拢,中指拉开又碰上。

③收势:两手合掌松静站立(图7),半分钟后,两手分开侧平举,手心向上,缓缓向上环抱,至头顶时垂腕手心向下,十指相对,沿身前中线慢慢下压至腹前(图8)。如此连做三次,目光平视远方收功。

初练者一般开合二十次左右,气就在小周天运行一遍,优者开合八次左右运行一遍。从未练过气功者练习此功时,可能出现命门发胀,或头顶加压重物,或胸发闷等情况,这是正常现象,只要坚持练习,会很快消失。出现胸闷时,可捣中指靠指尖一节横纹处,意想涌泉,会纠正的更快些。至于出现身体摇晃两手似有吸力,指泛虚光,这些都是气机开动表现,应顺其自然,不必担忧。
2、大周天功
①预备式:同小周天功。如做完小周天功接做此功,则可不做预备式。

②正功:两脚分开,松静站立。两手抬起,手心向上,高与脐平(图9)。肘自然靠在两腰旁,注意不要露出后腰。缓慢进行深呼吸,吸气时想涌泉穴,呼气时想劳宫穴。初练者深呼吸九次左右,气就可走一遍大周天,佳者四五次即可。
③收势:同小周天功。

习练此功者会感到涌泉象吸进什么东西似的,内劳宫发胀,身体摇晃,这些为正常现象,不必管它。如感原有的疾病仿佛重了一些,这是气功练习中的负反馈现象,千万不要管它,继续练习就会好的。
三、运使功

通过上述功法练习,脉通气行,再运劲使力,具备更高能功夫,既能发气治病,又可硬功技击。各门练法不同,其理则一,习者可参考别派功法,如“红砂手”、“易筋经”等。限于篇幅,此仅将本派混元八式名称列如下:
飞龙吸水 环球守宫 二郎追踪 猛虎出洞
熊豹拖食 三指碾金 双肩夹石 双掌推月

怎么能练出内功啊?~

气法真言秘要

第一步养气功夫:

一般没有练习拳法的普通人,大多不是气虚就是气实,身体虚弱的人元气不足,血行不旺,叫做气虚。而多数身体看似强壮的人,血气方刚,但气浮且燥,叫做气实。这两者都是不正常的状态。因而内功第一步就是要纠正这两种状态。平衡气血阴阳,使虚弱的人强壮,使气实的人沉实,然后才能说到练习拳法武功。

(一)弥陀登天立足法:

本法可以调补身心,使人元气充足,通达周身,转弱小而成强壮。其法虽简,效力宏大,素为少林僧众入门必习的功夫。先选择一个空气清新的场地,收整身心使安定下来,两足开支等肩宽。胸平背正,头领目张,闭口抵舌。双手叉腰,四指在前,拇指在后。摆好姿势后,先深深地吐三口浊气然后再尽量习、缓、深长地向忧陀那(丹田)吸气,同时脚后跟提起。吸足气后再缓缓以口呼气,脚跟下落。初时以四十九次起落呼吸为度,日后渐增。

(二)立地成佛沉气法

气实浮燥的人虽然强壮,但稍经运动劳累就全身颤抖面青嘴白,气喘吁吁。这是因为他们的气血运行状态不稳定,后劲不足,元气不沉实不牢固的结果。本法乃我少林高僧结合禅法而作的秘传功夫,专门对治中气不定气燥浮扬。其法先用高位马步桩,双手合十于面前鼻下,或系心于呼吸,或走念于忧陀那(丹田)、或想佛与菩萨的庄严宝像。总以有为人无为,念念不生,由静而走*散火收功的方法依旧是摩腹,浴面,拍头,不可马虎、务必使气尽归气海藏于芥子。此法行功以一时辰为度,若有余时也可增加时间,总而言之是一分练一分功。

第二步调气功夫:

元气因养面得到壮大,但仍然要经过调练才能使之或出或入,或上或下,或显于外,或行于内,运使自如。因此养气功夫练到一定程度就必须加练调气功夫。

闭息法:

姿势取或坐或立,选取空气请新的场所。先尽量缓慢地将全身浊气呼出体外,再均匀地分三口吸气入忧陀那(丹田)部位。如此反复十余次后,再用吸气、尽量闭气保持,后以口发“扑”音喷呼体内之气,再闭气一会,吸气,反复行之,多多益善,本法调节呼吸,调换全身清气浊气、使气血运行,内力充沛、实在是一大妙门

运使法:

此法在于练习拳术的过程中,采用柔缓慢练的方法,身心状态自然而已着,将呼吸配合于拳法招式中。凡是出手出脚,就呼气至手心(天空)、脚心(地空)、顶心(天极)凡是收束手脚身形就吸气沉入忧陀那(丹田)。呼气则舒展于全身,吸气则收敛于内密务必使呼吸深长柔顺,元气自然通畅,绵绵不绝,不勉强、不郁结,不喘息。久久纯熟,拳技的运用就气力充沛沉稳,收枚自如,变化莫测。

内功筑基第一步,龙虎翻浪丹田鼓!

太极拳内功修炼的功法
答:此功法分三步练习。第一步,在练拳的过程中继续采用逆腹式呼吸.当动作向左时吸气,用意念引导腹内内气由下边耻骨处,先向左再向右走阴阳鱼的路线至脐下,吸气结束。此时,收小腹,横膈膜自然下降,肛门微缩,如忍粪状,气聚于丹田上部。随即缓缓以鼻呼气,用意念使腹内轻轻向左顺弧形走一个半圆下沉...

八极拳怎么练内功
答:1、双足相距同肩宽,分站立势,两掌心向前,双臂自然下垂。项正颈直,双目平视,松肩松胯,双足五中趾抓地,精神集中。动作开始时,舌尖抵住人中穴,唇闭尽量自然。同时,用鼻慢慢吸气,三次提足跟时,尽力使腹胸内吸足、吸满空气。2、双手心向上,由下向上托,托至胸前,然后双手掌平托向前伸直与...

怎么练习内功?
答:内功修练方法 1、内功修炼有三大要素,即调身、调息、调心。其中的调息,就是指对呼吸的调整,武术谚语云:“能柔软,所以能灵活,能呼吸然后能刚硬”。丹田之呼吸方法极简单,吸气时小腹自然凸起,呼气时则意念肚脐与小腹内收,并后贴于命门即可。2、肩与胯,在内家拳中是人身体的根节,形意拳有“...

怎么能练出内功啊?
答:第一步养气功夫:一般没有练习拳法的普通人,大多不是气虚就是气实,身体虚弱的人元气不足,血行不旺,叫做气虚。而多数身体看似强壮的人,血气方刚,但气浮且燥,叫做气实。这两者都是不正常的状态。因而内功第一步就是要纠正这两种状态。平衡气血阴阳,使虚弱的人强壮,使气实的人沉实,然后才能...

如何提高自己的内功修为?(从基础开始)
答:唯此负重练习之时劲非自然本能之“灵劲”,尤应进行下面第三步之练法:其余同第一步功,不同的是把双手背在腰背上,上下练功。亦能上下 49 时“灵劲”上身,此时周身通灵圆活,感应异于常人数倍,在毫无防范之下亦能承受常人之击打,不伤分毫。 此时进行中级内功的修炼可达事半功倍之效。 各位在练习过程中如...

如何修炼内功
答:内功,实际就是武术的“精、气,神”。从传统医学来讲,“精、气、神”是人体的三宝。除了培养”精,气、神”外,练习太极拳还要练胆,要培养随机应变的能力。当然,如果为了健身练习太极拳,那么只培养“精、气、神”就可以了。修炼内功是每个习武之人练习最重要的步骤,只有练出内功才能练出真...

修炼内功或气功的法门(方法及注意事项)?
答:4)忌辛辣刺激食物等等练习内功和气功、内功是打通经络、行走气血、开启智慧和潜能力的重要i阀门,是功力提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气功分硬气功和养身气功,是运用气来强身健体,制敌取胜的一个文化传承。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

少林小八卦内功练习之四大要
答:少林小八卦内功练习,首重基础与专注。学习时,如同射箭般,手要放而不得拘泥,如太极拳般手指伸直。两拳向下,拳腕横竖,出力虽同,但运用方法有所差异。初始阶段,关键在于聚精会神于指尖,全神贯注,切忌呆滞,否则劲力受限,马步不稳。首要之务,便是理解“磨练”的真谛,切勿急于求成,学习时应...

少林内功(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绝世功法)
答:在练习气功的基础上,进行身体锻炼。少林内功的身体锻炼主要包括拳法、腿法和器械法等。拳法通过拳脚相继的动作,锻炼身体力量和灵活性。腿法则通过腿部的各种动作,增强下肢肌肉的力量和爆发力。器械法则通过使用少林器械,如棍、剑等,进行身体协调性和灵敏性的训练。二、少林内功的效益 少林内功的修炼不仅...

武侠小说怎么描述练习内力?
答:有的无聊小说就是什么吃个东西全身疼痛 然后什么身体红肿 昏死过去 一觉醒来就内力大增什么的 金庸小说里对修练内功的部分精彩描写 连城诀 第七章 落花流水 狄云给血刀老祖扼住喉头,肺中积聚着的一股浊气数度上冲,要从口鼻中呼了出来,但喉头的要道被阻,这股气冲到喉头,又回了下去。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