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到底是什么国家?为什么会导致隋朝灭亡了? 高句丽究竟做了啥?为何隋唐四代帝王都要灭了这个小国?

作者&投稿:伯牙吾台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住在我们隔壁的韩国,总是喜欢抢着注册我们的“商标”,比如端午节的申遗。

哎!我们这挡不住的魅力啊!总是引起许多无知者的窥视,比如近几年历史学界上韩国要把高句丽的历史划入他家,这一次韩国对准中国历史下手了,当然,不是说抢就可以抢的,毕竟也要找些理由,做一些表面工作。那么问题来,韩国为何要说高句丽是他们国家历史的一部分?高句丽是何须“政权”?我们就扒一扒高句丽的历史。


高句丽壁画“隔壁老王”式的建国模式

与众多民族发展史一样,高句丽也是经历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转变,但建立高句丽国的却并非他们本族人,而是“隔壁”的夫余族人朱蒙建立。

在周初,高句丽的先民已经在中国的北方大地上生存,此时的他们依然是过着群居生活的氏族部落,与世界众多民族发展状况一样,他们的经济、科技、农业生产等方面远落后于中原地区。当然,高句丽民族也不断的吸收中原政权的先进生产技术,尤其是战国以及秦汉时期的战乱,中原地区许多人民为了躲避战乱,迁往辽东地区生活,他们迁往进一步推动了东北地区氏族部落的发展。


汉朝时期高句丽地图

公元前37年(汉元帝执政时期),高句丽在氏族部落即将转为奴隶制国家之时,“隔壁”的夫余族人朱蒙带着部下进入了高句丽的居住地,改变了高句丽原本发展的进程。

如果按照历史发展的规律,高句丽各部族即将展开激烈的吞并战争,最终有一个强大的部族建立奴隶制国家,但由于“外力”的强加干扰,高句丽直接成为了封建国家。

面对庞大的中原政权,少数民族政权想要被承认,要经过中原政权的册封,向中原政权称臣、朝贡,战时出兵效力,否则被视为中原政权之敌,不服从安排的下场会与很多被中原政权打败的民族一样,退出历史的舞台。高句丽政权执政者是聪明之人,在“穿越者”王莽之期就接受征召,讨伐“叛逆”;到东汉时期,主动向东汉政权纳贡。

此后的历史也是如此,向中原政权纳贡,接受中原政权册封。


集安高句丽遗址

在冷兵器为主的封建社会,人口众多才是绝对的实力,不要相信那些所谓的以少胜多,在历史众多战争中,只能算作是“偶然事件”,因此人口限制这少数民族的扩张,不是不想拥有更广阔的天地,而是不敢想。

高句丽初期政权也是面临这样的尴尬的境地,由于东北地区环境偏向于寒冷,肯定不利于庄稼生长,此地又不像草原地区,可以以放牧为生,因此在有限的环境能养活的人口就这么多,想要扩张实力却不允许。

高句丽北有夫余,西南是鲜卑、突厥等彪悍的游牧民族,南是百济、新罗等,东面则是大海,高句丽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但一个机会让高句丽壮大了,那么这个机会是什么?这个机会又让高句丽强大到什么地步?为什么这个机会让韩国有了“非分之想”?

一个机会引发的非分之想

天下合久必分,中原地区也是如此,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中原已经打成了“一锅粥”,各个政权交替频繁。《天龙八部》慕容复口中的鲜卑族建立大燕国也是在此时存在的政权,北燕是鲜卑族建立的最后一个政权,其皇帝慕容云则是高句丽人,所以北燕与高句丽关系很好。两国的关系好到什么地步呢?北魏在剿灭北燕之时,北燕都城子民基本都被高句丽接纳。

据记载,当时高句丽才只有8万户的人数,然鹅他们接纳北燕近9万户的人数,可以说一口吃成了胖子。


高句丽鼎盛时期地图

实力飙升的高句丽怎么能够再甘愿屈居于这么一个小地方呢?

趁着中原地区内乱,趁火打劫,把辽东地区收为己有,但再想往中原地区进发,马上就要到北魏的地盘了,高句丽是万万不敢去触碰这么一个实力超群的家伙。

东面是大海,再往北去会更冷,不适合庄稼生长,考虑来考虑去,也只能南下朝鲜半岛,虽然这是最好的选择,但也不是一帆风顺,被朝鲜半岛的百济政权阻挠,无法继续南下。

此时的朝鲜半岛也是政权林立,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朝鲜半岛三国时代)争霸朝鲜半岛,不仅如此,日本也在朝鲜半岛也占有一席之地。

原本高句丽南下主要对手是百济,但新罗趁机占领汉水地区,使得高句丽与百济领土不再相连,高句丽的对手一下子变成了新罗,这也为高句丽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隋朝时期高句丽地图

灭亡后的故事

五胡十六国的乱世被隋朝结束,隋朝在北方则利用控制代理人的方式控制了东突厥,从地图我们不难发现,此时的契丹还很弱小,夹在东突厥与高句丽之间。

当然,东突厥臣服于隋朝最受影响的还是高句丽,隋朝不用分出任何兵力考虑东突厥的动向,可以全心全意对付高句丽。

为何隋朝要征讨高句丽?

隋朝在建国之初就把征讨高句丽作为基本国策,而且高句丽经常骚扰隋朝边境,所以隋朝要不惜余力“弄死”高句丽,但天不亡高句丽,

隋朝即便是30万大军陆水两路进发,但也未能战胜天气的影响,未能取得想要结果。

隋朝短短的两代皇帝,硬没干过高句丽王朝,而且还因征讨高句丽,为自己灭亡增添了一根稻草。

连隋朝这样庞大的王朝都拿高句丽没办法,自然高句丽信心也会爆棚的,然而对于中原王朝来说,高句丽这么一个小国家是嘚瑟的,犯我边境者虽远必诛,唐朝就是这么一个朝代。

唐朝吸取隋朝的教训,在东突厥也不搞什么代理人那一套,直接“一窝端”,把北方东突厥之地全部占领。


唐朝时期的高句丽地图

在此同时,高句丽与百济不再接壤,两国仇恨渐渐搁置,由于新罗占领汉水地区,威胁高句丽与百济,因此两国联合对抗新罗,当然在朝鲜半岛的日本政权也跃跃欲试,想要进一步扩张自己的地盘,也对新罗下手。新罗无奈,以百济与高句丽联合,图谋断绝新罗入唐朝纳贡之路为由,请求唐朝出兵解决高句丽。李世民派出使者要求高句丽停止这样的行为,然而早已不怕中原王朝的高句丽岂能“听劝”,唐朝只好用武力教训一下“不听话的小弟”了。

李世民派出唐朝军队,把高句丽占领200多年的辽东地区夺回。


唐朝时期的高句丽

李世民儿子李治继位,继续对高句丽下手,此时朝鲜半岛,有高句丽、百济、新罗,还有日本人,除了新罗外,其他三家联合起来共同抗击大唐与新罗的联军。

唐朝在白江口海战中战胜百济与日本联合水军,导致百济灭亡,日本无法在朝鲜半岛立足,这样一来,高句丽就被四面包围了。公元668年,高句丽被唐朝消灭,盛极一时的小王朝就此消亡。


白江口之战

新罗虽然成为朝鲜半岛的最大赢家,但未能统一朝鲜半岛,因此朝鲜半岛进入“后三国”(新罗、后百济、泰封)时期,直到936年高丽再度统一朝鲜半岛,此时的高丽已经与高句丽无半点关系,只是高丽建立者王建以为原本的高句丽“强大无比”,将自己的王朝起名“高句丽”,为了区分这个不同时代的国家,因此后世把王建的高句丽王朝改成了高丽。隔壁的韩国想用高丽与高句丽混淆,来争夺这段历史归属权,这也是高句丽庞大之时埋下的“隐患”。



高句丽到底是什么来头,导致隋朝和唐朝都要非要灭了它才罢休?~

高句丽现在位于基本上朝鲜这个位置,它其实也就是由东北的一些少数民族组成的一个地方,最后发展成了一个民族,因为当时隋朝刚好安稳下来,要进行一个大统一的局面,然后高句丽这个民族就感觉很危险,就当时向隋朝进行挑衅,当时隋朝国力强势肯定不会放过这个国家,所以说就像高句丽开战。


但是因为高句丽这个国家地处比较偏僻,当时率领30万大军前往,但是因为当时粮草不足,并且时运不济,这场战役最后也草草收场,并没有给这个国家彻底收服,最后这个国家的领导人主动请罪,也就这个事情也就平息了一段时间,但是隐患还一直都在,最后高句丽突然突袭隋朝,导致随军大败,可以说全军覆没,
这次第1次讨伐算是彻底失败了,紧接着第2次讨伐又开始了,但是这时候国内也有叛乱,所以说先平息国内的判断,再去打高句丽,所以第2次讨伐就又这样草草结束了,

紧接着是第3次讨伐他这个国家,这一次是真的用心对待了,这个国家基本上溃不成军,这次高句丽国家的领导直接投降了,朝廷的皇帝也同意了但是他也就这样被讨伐了三次。但是随后唐朝的建立,高句丽这个国家又开始打一些小算盘,但是最后因为一些摩擦,唐朝彻底给高句丽给灭了,这个国家一直是个小国,一直不老实,最后导致这样的下场。

高句丽真的是比较惨的,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这个世界上处于什么样的层次,随随便便的就要攻打当时我们如此强大的隋朝,简直不知道是不是螳臂当车,但是他运气好的是遇到了隋炀帝这个人,他根本就不会打仗所以才导致打了那么多次。


而且这个小国家也是有一点不自量力,他曾经多次的攻击隋朝的北部的疆域。他自己也不看看自己算哪一根葱,才这么丁点大的国家,而且也没有什么厉害的装备,自己前期有一点扩张,现在开始飘了,所以就开始进攻隋朝了,隋文帝所以就忍不了了呀,就派兵前去攻打高句丽。但是第1次攻打的时候没有打成功,所以两个国家就讲和了,高句丽表示他不会在随便的侵占我们国家的领土。


但是才过了没多久,这个国家就又开始飘了,他就把曾经和隋文帝两个人之间的承诺完全抛之于脑后了,继续对我们国家的边疆地区开始发动攻击,这个时候虽然隋文帝不在了,但是现在的皇帝隋炀帝更加的猛,所以他就十分神气,派兵再次攻打高句丽。


而且当时隋炀帝为了征战高句丽,使得百姓生灵涂炭,他们的赋税非常的高。而且隋炀帝这个菜货,打这个小国家竟然花了那么多次,都没有打成功,真的是太垃圾了。他太过的自信了,认为自己肯定能打得过他,结果每次都被啪啪打脸。如果隋炀帝能够十分认真地对待每一场战役,真正的派遣有能力的人去攻打的话,我觉得一次成功。但是他却偏偏没有这样,所以最后造成这样屡战屡败也是他自找的。

高句丽和高丽是同一个国家吗?如何区分高句丽和高丽?
答:为了更好地控制辽东地区和朝鲜半岛北部,建立了四个汉郡,其中高句丽郡属于玄图郡。位于鸭绿江附近。公元1年,高句丽西迁至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西迁后的情况如下。公元前37年,财主朱蒙带领族人在高句丽县附近定居。同时他吸收了一部分人,建立了自己的部落。但这一时期的高句丽并不是一个国家,...

高句丽是哪个国家
答:北朝之末,高句丽国东至新罗,西北渡辽水至营州,南至百济,北至靺鞨。长寿王时期,高句丽南部疆域进一步扩张,基本控制了汉江流域。政治 中央官制 高句丽的官员分为十二级,分别是:大对庐,或叫吐捽;郁折,主管图簿;太大使者;帛衣头大兄,掌管国政,三年更换一次,称职的则不受限制;大使者...

高句丽究竟是不是我国东北政权,亦或是朝鲜历史呢?
答:说到高句丽这个国家,朝鲜,韩国都认为是他们建立的朝代。那么事实上到底是不是呢?高句丽是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七世纪在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政权。其人民主要是濊貊和扶余人,后又吸收一部分靺鞨人,古朝鲜遗民及三韩人。高句丽王朝发源地 据《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记载,这并非是...

高句丽到底是一个国家还是政权
答:高句丽族是我国东北的一个古老少数民族,长期生活于我东北鸭绿江流域,公元前37年建国,公元312年势力抵达今天朝鲜半岛的大同江流域,公元668年灭亡。本文主要从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历史沿革,高句丽的族源,高句丽政权的建立及与中原王朝的外交关系,高句丽灭亡后高句丽的流向,四个方面来论证高句丽族...

高句丽是现在的哪个国家
答:高句丽的政治情况 高句丽的官员分为十二级,分别是:大对庐,或叫吐捽;郁折,主管图簿;太大使者;帛衣头大兄,掌管国政,三年更换一次,称职的则不受限制;大使者;大兄;上位使者;诸兄;小使者;过节;先人;古邹大加。有六十个州县。高句丽在设置郡县的地方置太守,作为郡一级地方或城邑...

高句丽是个怎样的国家?为什么李世民如此忌惮它?
答:高句丽的地理位置极佳,而且军事力量极强,全国上下统一的团结,并与匈奴互相勾结,所以使一代天骄李世民如此忌惮它

高句丽只是一个不听话小国,隋朝为什么会出百万兵攻打高句丽?
答:面对高丽这种小强国家,隋朝不但多面开战,国内还大搞土木工程,战争的伤亡怎么可能不大;就是后来强盛的唐朝攻打高丽,也是取得了一个惨胜的局面,导致国际不得不大力发展民生,拓搞经济局面。接着说隋朝攻打高丽,要知道,当时的高句丽兵强马壮,耕地面积和农业产出远远高于关中地区。如果让它成功了,以...

高句丽和高丽是同一个国家吗?如何区别这两个国家?
答:可能有不少人听说过这样两个古代的国家名字,高丽和高句丽,这两个名字只有一字之差,可能也经常会有人弄混或者分不太清楚,那么高丽和高句丽究竟是不是同一个国家呢?在古代,高丽和高句丽之间有什么关系,要如何才能够准确的区分开它们?高丽和高句丽分别有着怎样的不同的历史,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

高句丽是现在的哪个国家
答:高句丽是现在的中国东北地区以及朝鲜半岛北部地区。高句丽是存在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的中国古代边疆政权,其初期都城在今辽宁省恒仁,公元3年迁移至今吉林省集安,并在427年再次迁移到朝鲜半岛平壤地区。高句丽是中国古代边疆政权,其在强盛时期,其疆域东部濒临日本海,南部控制汉江流域,西北跨过辽水...

高句丽是哪个国家
答:高句丽是中国古代边疆政权,地跨今中国东北地区与朝鲜半岛北部。南北朝时期改称“高丽”,又称“高氏高丽”,与公元10世纪建立的高丽(又称王氏高丽)并无继承关系。高句丽政权为西汉建昭二年(前37年)由扶余人朱蒙建立于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境内。汉朝以来,高句丽处于历代中原政权的羁縻、藩属体制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