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物质溶解于水时,通过不断地搅拌或振荡都能使物质的溶解度增大,这种说法对吗?说明理由.

作者&投稿:盖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与温度、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通过不断地搅拌或振荡是加速固体物质的溶解速率,能使物质的溶解速率变快,不会使物质溶解的更多,但不能改变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故答案为:不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溶解速度,但不能改变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

浓硫酸溶于水为什么放热
答: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是因为浓硫酸吸水性很强,与水可以与水任何比例混合,所以在混合过程中可以放出大量热。在常压下,沸腾的浓硫酸可以腐蚀除铱和钌之外所有金属(甚至包括金和铂),其可以腐蚀的金属单质种类的数量甚至超过了王水。硫酸在浓度高时具有强氧化性,这是它与稀硫酸最大的区别之一。同时它还...

4.经过白糖在水中的溶解实验,你还能进一-|||-步提出哪些问题呢?(每个...
答:这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溶解过程的原理和影响因素。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溶解现象,并探索其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白糖能不能溶解在水中:白糖是可以溶解在水中的。事实上,白糖(也就是蔗糖)是一种可溶解于水中的化合物。在常温下,为了制作砂糖,通常会对糖蔗或甜菜...

...回答下列问题:(1)t2℃时,30ga物质加入到60g水中不断搅拌_百度...
答:(1)由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30ga物质加入到60g水中不断搅拌,能全部溶解形成90g溶液.(2)由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A、B...

浓硫酸溶于水体系的温度升高该过程为什么不属于放热反应?
答:“放热反应”约定俗成指有新的物质生成,而浓硫酸溶于水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只是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而使体系的温度升高,所以该过程不属于放热反应。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学设计
答:学生在生活中大多无法细致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因此,对于物质究竟是怎样均匀地分散到水中缺乏感性认识。这一课用溶解实验的典型材料高锰酸钾,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溶解于水的逐渐变化过程,想象食盐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形成“溶解”的描述性概念。学情分析 1.高锰酸钾是学生不太...

稀硫酸是什么性质?
答:浓硫酸还能把有机化合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以2:1的比例(水的组成比)脱去,这是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室制乙烯或一氧化碳就是用了浓硫酸的脱水性。浓硫酸溶解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沿着容器的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动,使生成的热量迅速扩散,水温慢慢上升,...

如图是a、b、c在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t2℃时30ga物质加入...
答:(1)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所以该温度下,50g水中只能溶解25g,所以不能形成80g的溶液,故(1)答案:不能;(2)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b>a=c;t2℃时,a>b>c,t1℃时a、b、c的溶质质量分数b>a>c,并且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

初三下册化学溶液教案
答:(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 (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3)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4)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2)学习采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 情感态度与...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说课稿
答:使学生更进一步明确“溶 解”的概念,加深对溶解现象的本质性理解。2、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2)能通过比较、整理研究结果,从而概括出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在做探究加快溶解的实验时你是怎么比较食盐溶解的快慢
答:影响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的因素 1、温度:一般来说,温度越高,物质溶解的越快。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增加与固体物质的碰撞频率,提高溶解速度。2、颗粒大小:颗粒越小,与水的接触面积越大,溶解速度就越快。这是因为小颗粒在水中的扩散速度更快,能更快地被水分子包围,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