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处理学生课堂犯错 如何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教师如何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作者&投稿:守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分析教材,设计有挑战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
学生注意力转移,原因主还来自于课堂教学对他的吸引程度。如果教学是枯燥的,没有激发他或她的学习热情的,学生没有自身参与的机会的,只是旁观者和静听者,注意力难免不分散,思维难免不集中。遇此情况,教师更多地应该从自身的教学寻找原因,要尽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及时关注学习状态、以情激学,营造民主和谐教学氛围
学生的表情是一张“晴鱼表”,时刻都在传递着各种信息。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是把学生当成听课的工具,而应善于洞察学生的一举一动,感受他们要什么,要从他们的表情中推测他们的心理要求,在学生回答不上问题时耐心的等一等,在学生提出的意见仔细的听一听,在学生犯错时宽容一点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安全感,感受到你不是一个喜怒无常的教师。
所以教学中要承认学生差异,对不同的学生平等相待,在情感上都能给予积极的期望;学生要充分信任授课的教师,并积极转化成课堂学习行为,产生学习效率。和谐的学习氛围是有效数学课堂永恒的主题,这就要求老师千万不要和课堂上个别学生太认真,下课后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对学生的课堂不良表现提出批评是必要的,但态度和策略很重要。首先,轻轻的来了,就让它悄悄的走。对于个别学生的走神、开小差,小声讲话等行为,我们可以通过注视、停顿或走到学生身边去,引起个别学生的注意,暗示他:“老师已经注意你了,请你改正”,这样对整个课堂没有多大的影响,其它的的学生也不会因老师的发火而打断他们的思维。
四、先不要发火,给学生一点解释的机会
在课堂上学生的违纪行为教师常采用“发火”的方法,想通过发火让学生心生敬畏,让学生加深印象,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可事实证明,这样并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事实上如果大事小事都发火是在向学生传递一个信号:对这事你没有办法了。本来,当学生违纪后,大多数同学内心充满了不安,如果你发火了,就抵消了学生的不安,学生也就无所谓了,所以教师在发火之前给学生一个机会说话,对教师冷静处理以及学生的心理接受都是相当必要的。
总之,在课堂上,遇到麻烦制造者,要把握教学的大原则,不要由于个别人的违纪或特特殊情况而影响整个教学过程。因为“捣蛋分子”不怕你生气功,他巴不得你生气呢,他不怕你斥责他,也不怕你管他罚他,就怕你不生气,冷静的研究他。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需要我们每位教师在第一节课中去细心关注学生们的精神世界,让孩子们的精神生命在每节课上都得以成长。最主要的还是在教学中给学生创设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靠自己教学的吸引力扭转学生的注意力,靠自己教学的内在魅力抓住学生的目光与思维。

教师如何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教师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在课堂上,所以一个良好的课堂纪律才是上好课的保障。但是,教师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学生,每个人的思维状态,思维方式都不一样,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如何处理这些情况,则显示了各个教师的风格和态度。当然,最好的结果是学生、家长和老师都满意,但是,如果面对正在上课的学生,突发了严重影响课堂秩序的事情,该如何处理呢? 我认为,要分情况对待: 第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公平的处理。比如,老师正在讲课,突然有学生要去厕所。这时就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要不然,学生没办法认真听讲,也影响其他学生听课,更体现不出人文精神,以人为本! 第二,要以大局为重,该严则严。比如,我上午上第四节课时,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充电行不行?”这就是学生太没课堂纪律的一种表现,也是不尊重老师和其他学生的一种表现。严重违反了课堂纪律,影响了老师上课的情绪,也导致其他学生上课不认真,甚至起哄。这是,就不要再迁就,姑息。直接严令制止,课后还要及时批评,引导。而不是“一巴掌”了事。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严重错误,对其他学生也是一种警告! 第三,要与家长及时沟通,搭起互相沟通的桥梁。学生,毕竟正在经历人生的起步阶段,难免有过激行为,老师不但做到前两条,还要找原因,查问题,解决问题。还如上面那位学生,她没有意识到自己错了,严重影响到了课堂纪律,在老师没吭声时,她又说:“我不充电了,行不行?”当时,令我非常生气,就没收了她的充电器。这个学生越发生气了,在教室里哭着说:“老师,我错了,我给你道歉,行不行?”她越说声音越大,越哭越厉害,气急败坏地说:“我不上了。我前天才请过家长,挨过打。你无非就是想让俺家长再打我一顿,把我打死就算了!”我听到这里,心里一沉:我确实做事有点过头了,但是,这也更坚定了我要见她家长一面!老师也要寻求各方面的支持与谅解。就直接当全班同学的面给班主任打电话,通知家长。在中午十二点下课后,我就把这个学生叫到办公室,帮她分析老师上课时,生气的原因。一会,学生的妈妈到了。谈话中,得知,该生生活在单亲家庭,家长太宠,并且恨铁不成钢,对学生有错就打!我就先委婉的劝家长,不能一味的打学生,要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帮学生多分析问题的原因,再进行督促,教育。同时,又对学生说:“家长独自一人把你带大,也需要很大的努力与付出。打在你身上,同时,更疼在你妈妈的心里!以后,家长的方法要改变,你也要遵守纪律,想方设法,一点一滴的学,有问题找老师。现在你虽然是八年级,可以从七年级开始学,老师同学都不会笑话你,都会帮你的。”又让家长领学生出去吃午饭(她们可以再沟通)。就这样,在不激化矛盾的前提下,处理问题,给学生、家长、学校,沟通起理解的桥梁。 总体上,这件事情虽然花费了我一中午的时间,但是,我内心还是愿意这样做的,无愧于教书育人这一使命。

“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的。因为有兴趣,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为满足好奇心,学生就要看、要听、要想、要问,思维也被激活。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成功的体验中使学生的兴趣收到保护和激励。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