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教育和对待违纪学生 浅谈如何把握批评教育学生的艺术

作者&投稿:右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作为一名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会经常遇到违纪的学生。面对这些违纪的学生,往往我们会手足无措,不知道怎样去处理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本文结合自身经验,从四个维度与大家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维度一】从学生角度:循循善诱,指导归因
面对这种违纪的情况,我们班主任首先做的应该是让自己先冷静下来,不去用之前对此学生的“刻板印象”在心中预先评判出事情的对错。
首先,班主任老师应循循善诱,让违纪学生说清楚事情的发生过程。之后,通过学生周围同学的信息提供,更客观地了解事情。然后,和学生再次谈话。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错误,再去看待事情的错误,最后再去评判别人。如此的一个归因过程,会使学生对自身的错误认识更加深刻,从而更好地修正自身行为。
【维度二】从同学角度:树立榜样,有效帮扶
一个人行为习惯的改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除了自身的意识觉悟,还需要外在环境的帮助,这就需要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
一方面,,可以通过调换位置等方法,将该学生换到平时表现相对优秀的学生身边,并提醒他要以优秀学生为榜样,逐渐提高自身;另一方面,可以安排班级的班干部,在其再次犯错的时候进行善意提醒,避免错误重复犯,进而有效帮扶。
【维度三】从班级角度:情感熏陶,奖励机制
班集体作为学校的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安排学生活动,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有效场合。
(1)班主任老师可以在班级召开班会课,针对这种违纪情况,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使其了解到违纪行为的危害性;(2)在班级以小组为单位,实行互相监督机制,对表现好的小组及优秀个人进行奖励,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使改变成为一种自然。就这样,实现个人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不仅使违纪学生的行为获得了改善,也是对全体班集体的一次教育,进而加强班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维度四】从家长角度:交流情况,协调互助
家庭是除了学校以外学生的第二大活动场所,其重要性可想而知。班主任需要与家长进行交流,询问学生最近在家的表现情况,是否因为家庭原因造成的违纪情况;再者,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也要注意道德教育,让其回家以后也要将改正继续下去,使改善后的行为成为一种习惯,进而全面地使学生认识到违纪情况,改变自己。
以上可以看出,对待和处分违纪学生也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老师在日常过程中,多去琢磨学生的心理,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更公平地解决这种行为,进而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 1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 2 探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效果

  • 3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 4 整合高中历史教材的必要性

  • 5 营造课堂氛围 培养数学兴趣

  • 6 简析化学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办法

  • 7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探析

  • 8 谈如何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 9 家教叙事:静静等待,慢慢梳理



在我国的传统中,教师往往习惯于把自己置于“绝对权威”的地位,往往认为自己当然在人格上高于学生,漠视学生独立存在的主体性,这样当教师教导学生应当公正处世时,学生极有可能抱一种不以为然的态度。因为在他与教师的交往中,体会不到应有的尊重或人际公正。所以,古代社会产生的“师道尊严”的观念是有违师德,尤其是有违现代教育伦理的基本要求的。当然,人格上的平等并不意味着角色上的对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还应有对学生的教养与要求的一面。为了这一点,教师威信、威望的存在又是非常必要的。否认这一点就是否认教师职业的特质。所以教育公正的重要内涵之一是教师要努力做到对学生的尊重与要求的统一。
每个人都喜欢美好的事物,有好恶心里,在教学工作中,不少教师往往对成绩好的学生特别偏爱,耐心指导,而对有的则漠然置之,甚至鄙视、嘲笑,极大地伤害这些孩子自尊心。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这就是说对学生必须“一视同仁”,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
爱学生就必须公平地对待所有学生,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把每个学生都看作自己的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教师的阳光雨露。我作为老师经常告诫自己:一定平等对待学生,不要戴有色眼镜看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孩子。我们身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更应该时刻观察、注意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分层施教,帮助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取发展,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不偏爱学生,一碗水端平,平等对待学生必须坚持以下“五项基本原则”:(一)不以个人的好恶区别对待学生。(二)不以师长的尊严凌驾于学生之上。(三)不以学生的过失伤害学生的人格。(四)不以学生的好坏成绩而另眼看待学生。(五)不以与家长关系的亲疏远近而区别对待学生。记得上节课,回答问题时,同学们都非诚积极地举手,几轮下来之后,我听到几个同学在下面小声嘀咕:老师总是喊那些成绩好的回答问题都不叫我们的。我愣住了,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当前,从校内到校外,从教师到家长,一提到差生,似乎叫人担忧。社会上的人听说是差生,就摇头,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差生,心里面就有说不出的难过。班主任听说是差生,就不愿意接受。对于我自己在这件事中,也因戴了有色眼镜对待优生和差生,才导致引起学生的私语的,也影响了自己教师的形象。作为教育者,既要培养尖端人才,又要面向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这才是正确的教育。和中等生或“优生”一样,后进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如果经常深入班级,细心地观察就不难发现,每个后进生的身上都有自己的优点。因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有较大的可塑性和矫正的可能性,教师要努力寻找并及时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美国作家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
因此,尊重是爱的具体表现形式,是适应师生感情的基础。在学习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尊重,他们潜在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释放。尤其是对差生的尊重更是对他们的一种最大的激励,也是给了他们一种向上的动力。教师的尊重和爱护会使学生感到温暖。只要我们教育者多给他们一份爱,每个人都来关心差生,爱护差生,使差生向积极方向转化,是完全做得到的。

浅谈如何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

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犹如治水,既需要“堵”,更需要“导”。教师对违纪学生的教育,如果只进行简单粗暴的体罚和变相体罚,其实就是不得法;时时处处进行“围堵”,其结果也是堵不胜堵,顾此失彼;最好的办法就是“疏导”,以学生为本,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其个体差异,找到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达到既教书更育人的目的。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要有健康的心理,要用恰当的方法,要融入情、升华爱,才能够取得事半功倍之效、药到病除之功。 那么,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第一,教师的头脑要始终保持冷静,多想一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学生的心理还不稳定,自控能力较差,不良行为反反复复,表现为幼稚与成熟共存、独立性与依赖性同在、自觉性与随意***替。那种期望纪律教育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期望学生个个守纪,人人优秀,是不符合客观实际和规律的。我们教师应有正确的认识,并作好处理学生各种问题的心理准备。 第二,教师要注意批评的语言,不要伤及学生的人格和自尊。 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违纪学生虽然有时没有是非观,但却有着很强的自尊心,所谓“士可杀而不可辱”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师在批评时要注意态度不宜生硬,语言比较委婉,不能伤及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同时,批评还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多摆事实,讲道理,谈方法。也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平等、关心和爱护,他才能从内心深处接受批评,进而改正缺点和错误。 第三,教师还要善于把握批评的时机,因势利导,点拨指引。 后进学生遇到困难、不幸和疾病时,老师在带领同学帮助他之后,说:“今天老师和同学这么关心你,帮助你,你今后一定要争口气!”也许这一句话就可能成为他今后改正错误的强大动力。对违纪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这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而善于批评教育却是一项教育艺术。在批评教育违纪学生时,教师仅有上述健康的心理还不够,还必须有恰当的方法,方法好才可能效果好。不当的批评,会伤及学生的自尊,引起学生的反感;而恰当的批评则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学生受益匪浅。

  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学生就像一颗小树,朝气蓬勃,枝繁叶茂。但总有一两只枝“旁逸斜出”,如果不及时修剪,渐渐地会影响到整株树的美观,甚至会影响到最后成材。所以批评教育学生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批评和表扬同等重要。如果说表扬是加油站,那么批评就是防疫站。恰当的批评,能使学生扬长补短,及时意识到思想和行为的不足和偏差之处,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为今后更好地学习和成长起到重大的作用。但是不恰当的批评方式,不恰当的态度,或者不恰当的时机,都会影响批评的效果,甚至会激化问题,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会导致不良后果,那么,怎样才能使批评更加有效呢?
  一、改变批评策略,让学生在表扬中受到批评,得到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他在当帕普雷什中学校长时,校园里种了好多玫瑰花,其中有一朵最大的玫瑰花,每天都有学生来看,一天早上,他在校园里散步,看到一个小女孩在摘那朵玫瑰花,他很想知道为什么,他俯下身子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送给谁呀,能告诉我吗?”小女孩说她想给她病重的奶奶看,看过后再把花送回来。”苏霍姆林斯基没有批评小女孩,反而又奖励了小女孩两朵花,对她说:这一朵是奖励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另一朵是送给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我想,这个小女孩再也不会摘花了,她知道花一摘下来就会很快枯萎。但是她的爱心却得到了很好地保护。我记得还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当年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的时侯,有一天,他看到一名学生用砖头砸向别人,忙将其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等候批评。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违纪学生已在等候。陶先生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刻住手,说明你很尊敬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陶先生又说:‘根据我的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陶先生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着低下了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经认错,再奖励你一块,我们的谈话也应该结束了。”
陶行知用他对学生的爱非常艺术的批评了学生,使学生自己发觉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种教育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这告诉我们,学生一旦犯了错误,如果疾言厉色的批评,只能表面上制造声势,暂时起到震慑作用,并不能让学生从心里认同,并彻底改变错误想法。要想起到根本性的改变,必须让学生服你、信你,才会愿意接受你的教育批评。亲其师信其道。不要认为,只有给以必要的惩戒,才会知错改错。那些犯了法的人,他们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做人的许多权利,受到的惩罚够重的了,可屡罚屡犯的还在少数吗?学生作业不写,批评完之后还是不写的也大有人在。犯错是学生的天性,不能一犯错就罚,就训斥,至于其他过激做法就更不可取了。如果能坐下来,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平心静气的考虑问题,先去欣赏他,喜欢他,再设法理解学生的想法,那么,自然而然的犯错误的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期望、关心,会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的改正不只是口头上的应付,而是真心悔过。这样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对症下药。
  批评是一门艺术,既要批评了学生的错误,又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如果力度不够,轻描淡写,学生就会敷衍塞责,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如果语言或行为过重,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想真正起到教育效果,必须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从细微之处去找到他的情感共鸣之处,再对症下药,分析利害和可能的后果。注意老师的态度一定要亲切而真诚,切不可让学生觉得你对他有成见、看不上他,不然,一定会产生抵触情绪。
  三、对犯错误的学生要宽容,给他们改过的机会。
  在休斯顿与火箭队的一场比赛中,有一名主力队员因为迷恋赛车迟迟未到。迟到是体育比赛的大忌。在赛场已经进行到三十分钟时,该队员才匆匆赶到。主教练范凡迪把他带到会议室,表情严肃的说:“我知道你迟到的原因,你现在怎样用百分百的努力打好下一场球才是你的道歉”。接下来在休斯顿火箭队对底特律活塞队的激烈比赛中,该队员以22分20个篮板分的成绩使火箭队获得了关键的比分,最后终于以86:80战胜了底特律活塞队,赢得了比赛的胜利。这位迟到者就是姚明。主教练范甘迪的批评是最成功的,他没有对姚明大喊大叫,也没用其他惩罚方式,而是让他通过全力拼搏获得比分,夺取比赛的胜利来弥补自己的过失。队员只有全力以赴的在球场中拼搏,才会使心理得到些安慰。我觉得这才是批评的艺术。
  陶行知先生一直主张仁爱教育,他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尊重学生才会批评学生。特

小学教育中如何处理学生的违纪行为?
答:5.提供额外的支持和资源:对于一些有特殊需求或行为问题的学生,老师可以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支持,如学校心理咨询师或特殊教育老师。他们可以提供个别辅导、行为管理技巧和其他支持,以帮助学生克服挑战并改善他们的行为。重要的是,老师应该以尊重和尽职的态度对待学生,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并为他们创造安全、...

学生违纪时,老师该如何处理呢?
答:1. 冷静和控制情绪:作为教育者,老师应该保持冷静,并控制自己的情绪。暴力行为对解决问题没有帮助,反而可能加剧矛盾和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2. 明确规定和纪律:在学校中,应该有明确的规定和纪律标准。老师应该向学生清楚地传达这些规定,并确保学生理解和知道他们的责任和义务。3. 言辞教育和警告:当...

怎样对待学生课堂上的“违纪”行为?
答:发现了学生“违纪”的原因,教师就应该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对于“违纪”学生,要重在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着力培植他们自觉、认真、勤奋学习的信心与动力,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宽容、多一分鼓励,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真爱无时无处不在,享受到学习进步的成功与快乐;对于教师自身,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

作为班主任,应该怎样管理班级不良学风,对问题学生采取怎样的措施呢...
答:让他们从内心里感觉到遵守纪律是正常的,不遵守纪律是应该受到批评的,并情愿接受批评。对学生的迟到、吃零食、不穿校服的违纪现象,对其进行严格的教育,一丝不苟,杀一儆百,让他们知道班主任是严肃认真,嫉恶如仇,执法如山的,是眼睛里不揉沙子的,这样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使班级的运行尽快走上轨道....

对学生惩戒教育的意见和建议怎么写?
答:1、制定教育惩戒的具体实施措施。一个好的实施措施是实施教育惩戒的根本保障,有关部门要组织教育相关各方人员广泛地讨论交流协商,最大程度地得到社会的认可配合。要科学全面,既要还权于教育又要保障教师和学生的权益,放权不滥权。要有可操作性,具体明确,让具体实施教育惩戒的人针对学生的各种违纪...

如何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
答: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们得要根据实际情况,启迪其作为父母的慈爱之心,要求他们要有耐心和信心,要站在家长的立场,用放大镜找学生的闪光点,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让学生和家长都能看到希望并对班主任信赖,信赖度越高,教育违纪学生的成功率越高,希望越大。三、抓突破口,关键找出学生的闪光点。第一,...

班干部应如何对待违纪的学生?
答:《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由此可知,对违纪学生,教师有批评帮助的义务,但没有体罚的权利。本案中,当教师不在时,其可以暂时将维护班级纪律的职责交给班干部负责,但这不意味着班干部可以粗暴对待、甚至...

如何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
答:学校不会因为学生违纪而另眼相看。这是教育者的本分,也是我校的育人原则。一学期的时间不长,这样的事情遇到了很多。从处理违纪的学生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入手,针对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我们还有目标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在活动中感受健康高雅的文化氛围。

当学生在课上发生违纪,老师该如何进行教育?
答:告诉他们什么事情是值得做的,能够做的,什么事情是不允许做的,是不好的。3.并不是老师不事事参与就是完全任其发展。在教育生涯内,我认为老师们应该教会学生自信、勇敢、自律、自觉、上进的学习态度、文明礼貌,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好学生。以上是我对老师们如何教育学生的一点点心得体会。

如何对待和处分违纪的学生?如何批评学生?
答:对待和处分违纪的学生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处理,在批评学生的时候要把握好度,不可以太凶,这个时候循循善诱的批评比较好一点。因为学生被处分已经是有抵触情绪了,这个时候劈头盖脸训他一顿,反倒是适得其反了,所以最好就不要批评的时候过于上头。处分,指处理,安排,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