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一下企业之间发生纠纷时仲裁委员会是怎样仲裁的?还有”仲裁”是什么意思?谢谢! 既然有法院,为何还仲裁委员会?他们有何区别?

作者&投稿:裴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仲裁是解决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所谓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在纠纷发生之前或者纠纷发生之后,达成协议,自愿将纠纷交给第三方作出裁决,纠纷双方有义务执行该裁决,从而解决纠纷的法律制度。仲裁有以下几个特征:

  (1)仲裁是一种灵活、便利的解决纠纷方式。仲裁的灵活性、便利性主要表现在:当事人有权选择是否仲裁,有权选择仲裁员,有权协议约定仲裁程序,可以不公开审理从而保守当事人的商业秘密等等。

  (2)提交仲裁以双方当事人自愿为前提。当事人的自愿体现在仲裁协议中,也就是说,纠纷是否可以进行仲裁,以是否有仲裁协议为前提,有了仲裁协议,仲裁机构才能受理,没有仲裁协议,仲裁机构就不予受理。所谓仲裁协议是指当事人双方约定将某一项纠纷提交仲裁解决的协议。仲裁协议,可以在纠纷发生前达成,也可以在纠纷发生后达成。

  (3)仲裁是一种第三方公正活动。进行仲裁的第三方是仲裁组织。仲裁组织在当事人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对双方纠纷事项进行裁决。承担仲裁任务的组织是仲裁庭,也可以是独任仲裁员。当事人一般有权选择仲裁员。

  (4)仲裁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仲裁程序主要包括申请和答辩、庭审、调查取证等等。常设仲裁机构中的仲裁规则,就是关于仲裁程序的具体规定。当事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案件特点的仲裁规则,还可以就其中的其些规则另作约定。

  (5)仲裁裁决具有强制性,仲裁裁决的强制性表现在;当事人一旦选择仲裁解决纠纷,仲裁者所作的裁决就具有法律效力,对双方当事人都有拘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否则权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也是仲裁与调解的区别所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仲裁是一种“准司法”活动。

  1994年7月,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仲裁法》,该法1995年4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颁布与施行,使得我国的仲裁制度得到了统一。

  按照我国《仲裁法》的规定,我国仲裁法适用的范围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消费者与销售者和生产者因产品质量问题发生的纠纷,就属于这类纠纷,因此可以采用仲裁的方式解决。

  此外,按照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不能进行仲裁的纠纷有两大类。一是与身份权有关的纠纷,包括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养纠纷,二是由强制法律规范调整的法律关系纠纷,主要是指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同时还必须明确的是,我国《仲裁法》中规定了一项重要的仲裁制度,即“一裁终局”制度。“一裁终局”是指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不能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但是,如果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当事人还可以就该纠纷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劳动仲裁的程序
  首先是申请。申请仲裁的当事人称申诉人、被申请方当事人称为被申诉人,申请仲裁也称为申诉。申诉必须符合四个条件:

  (1)申诉人必须是与劳动争议由直接利害关系的职工或企业、事业、机关法人,个体工商户或其帮工、学徒。

  (2)有明确的被申诉人、具体的申诉请求和事实根据。

  (3)申诉的条件属于仲裁机关管辖和受诉仲裁机关受理的范围。

  (4)必须在申诉时效期限内申诉。申请仲裁必须以书面方式进行。

  其次是受理。仲裁机关接到当事人申诉后,应当自首到申诉之日起7日内做出受理或者不予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做出决定之日起7日内,将申诉书的副本送达被申诉人,并组成仲裁庭。决定不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被申诉人应当自收到申诉书副本之日起15日内提交答辩书和有关证据。

  第三是组成仲裁庭。仲裁庭应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或者副主任指定首席仲裁员一人和仲裁员二人组成,首席仲裁源主持审理。仲裁庭评议案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简单劳动争议案件由仲裁委员会指定一命中裁员独任审理。

  第四是调查取证。这是关键的一步,仲裁委员会在处理劳动争议时,有权向有关单位查阅有关的档案、资料和其他证明材料,并有权向知情人调查,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第五是开庭。仲裁庭应当于开庭前4日前,将开庭时间、地点的书面通知送达当事人。当事人接到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诉人按撤诉处理,对被申诉人可以缺席判决。仲裁庭有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以及告知当事人在仲裁活动中的其他权利和义务。要开展仲裁庭的辩论,促使当事人充分发表意见。

  第六是先行调解。仲裁庭开庭需先行调解,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日起具有法律效力。

  第七是裁决。调解不成时,仲裁庭即应进行仲裁裁决。裁决数据有强制执行效力。当事人如果对裁决不服,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有权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八是送达与执行。仲裁裁决书和仲裁调解书应当送达给当事人双方并在法定期限内生效。生效的裁决,当事人必须自觉旅行,如果不履行,当事人一方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第九是仲裁收费。仲裁收费包括案件受理费和处理费。仲裁费一般实行申请人预交,仲裁后, 由败诉方负担或由双方依责任大小分担。

  第十是仲裁案卷材料整理存档。结案后由书记员按照一定的顺序装订成册归档,分为正卷和副卷。正卷包括调解书、送达书、送达回证、申诉书、答辩书、委托代理书、各种调查笔录、庭审笔录等材料;副卷则包括:则包括:立案审批表,调查提纲,庭审提纲,阅卷秘鲁、汇报笔录等。

  第十一是仲裁监督。仲裁机关结束庭审,做出裁决或者调解书并送达当事人,直到裁决书或者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之后,如果发现仲裁裁决或调解书确有错误,应当提起仲裁监督程序。

股东之间的经济纠纷能否让仲裁委员会受理?~

合同中有约定的,是可以的

仲裁委员会的结论当然不能与法院的终审判决的效力相提并论。但是,仲裁是一项最为古老的解决争议的方法。在还没有海事法院的时候,就有海事仲裁委员会来解决海事纠纷的。在国际贸易交往过程中,还是有很多人会选择仲裁作为解决贸易纠纷的方法。
区别:
1、效率不同。仲裁程序便捷、仲裁成本低、仲裁耗时少。法院审判的速度较慢。
2、法院是国家的司法机关, 仲裁委员会是民间裁决机构。
3、受理原则不同。仲裁委员会管辖的原则是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纠纷由仲裁委员会仲裁, 双方当事人约定仲裁的,法院就不受理了。如果债务纠纷 可以到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有法律效力,如果当事人无力偿还的话, 仲裁委员会没有冻结房产和强制执行的权利,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4、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案件,无权采取保全措施和执行措施,这两项措施仍由法院办理。

扩展资料仲裁委员会是申请仲裁的机构,法院是受理诉讼的机构,二者作出的裁决都是具有法律效率都能够申请强制执行,只是说有的案件,让仲裁庭来处理,可以减少法院的负担,而有的案件不能够让仲裁庭来处理,只能够通过法院诉讼来解决,比如说劳动争议就规定了仲裁前置原则。
仲裁委员会是常设性仲裁机构,是独立、公正、高效地解决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常设仲裁机构。
人民法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审判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其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法院
百度百科-仲裁委员会

我想问一下企业之间发生纠纷时仲裁委员会是怎样仲裁的?还有”仲裁”是...
答:(1)仲裁是一种灵活、便利的解决纠纷方式。仲裁的灵活性、便利性主要表现在:当事人有权选择是否仲裁,有权选择仲裁员,有权协议约定仲裁程序,可以不公开审理从而保守当事人的商业秘密等等。(2)提交仲裁以双方当事人自愿为前提。当事人的自愿体现在仲裁协议中,也就是说,纠纷是否可以进行仲裁,以...

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哪些材料
答:【→点击免费咨询金牌律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想要...

企业与员工之间有纠纷需要啥手续
答:4、诉讼: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是诉讼的必经程序,不经仲裁不能直接提起诉讼。另需注意,诉讼的应当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提起,否则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仲裁《裁决书》即发生效力。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

企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答:当事人可就以下争议提请劳动仲裁:1、因用人单位开除、除名、辞退劳动者及劳动者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奖金、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3、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包括因执行、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4、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

我应该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答: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仲裁委员会在受到申请后5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不予受理或5日内不作出任何答复的,申请人可向人民法院起诉。决定受理的,应当制作受理决定并送达申请人,并在受理后5日内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解决争议的方式包括哪些
答: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产生劳动纠纷的,双方可以先自行协商解决,协商达成一致的可以签订书面协议。如果不愿意进行协商或者无法协商一致,还可以申请企业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当然,任何一方当事人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在不服仲裁裁决的情况下,规定时间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一、处理劳动争议的...

劳动仲裁是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进行劳动仲裁?
答: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等劳动纠纷,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的基本程序:1.争议发生后一年内申请仲裁,递交仲裁申诉书2.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诉书之日起五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3.仲裁庭开庭五日前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4.开庭,明确请求,答辩,...

公司和公司之间发生了合同纠纷,应该怎么处理
答:视个人与公司所签订合同的性质而定,如果双方签订的是 劳动合同 ,则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解决纠纷,按照仲裁前置程序,先 申请劳动仲裁 ,不服裁决再向法院提起 诉讼 ;如果双方签订的是关于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合同,则依据 民事诉讼法 解决纠纷。 《 民法典 》第五百零二条6868依法成立...

仲裁流程怎么走
答:1、仲裁庭在将争议事实调查清楚、宣布闭庭后,应进行仲裁庭评议,并按照评议中的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若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则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仲裁是什么意思?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是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综上所述...

劳动纠纷应该向单位协商还是向仲裁机构申诉?
答:3、仲裁程序。若经过调解双方达不成协议,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仲裁程序是强制性的必经 程序,也就是说,只要有一方当事人申请仲裁,且符合受案条件,仲裁委员会即予受理;当事人如果要起诉到法院,必须先经过仲裁程序,未经过仲裁程序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