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对中国近代史的政治经济特点概括 概括20世纪早期俄罗斯政治形势的特点

作者&投稿:翁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时代的转折,也是高考历史考点重中之重。新东方网之前汇总了中国近现代史大事记年表,分类解析重大历史事件考点,本系列为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些规律总结,帮助大家树立中国近代史考点。
  晚晴时期
  1、 政治上
  (1) 追求民族独立的斗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主权沦丧。
  (2) 反对封建专制、追求民主政治的探索。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统治,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发展现代化的阻力;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资产阶级民主运动,推动了中国民主化的进程。
  2、 经济上
  (1) 列强通过武力获得特权,并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冲击着中国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甲午战争后,更是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这些促使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以及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 中国产生新的经济成分,洋务运动创办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发展。
  3、 思想文化上
  (1) 从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到维新思想、民主共和的传播,从学“器物”发展到学“制度变革”,这是晚清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
  (2) 先进中国人将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结合,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现代化的进程。
  4、 社会生活:西方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等影响中国,在衣食住行、交通运输、社会观念、大众传媒等领域出现了中西并存、中西融合的趋势。

问题太大,而且,没有文化思想的政治经济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就题答题吧,高浓缩
政治:
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国民族的矛盾
2、政治革命推动民主发展:旧民主主义革命及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3、政治体制巨变:清朝覆灭,半封建半殖民变为资本主义
4、军阀统治及割据
5、(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中国共产党诞生
经济:
1、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由沿海向内地扩展,轻工业发展迅速。
2、沦为资本主义经济附庸: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现代化加快
4、进出口贸易的大力发展

概括中国近代经济特点并加以评价~

一, 中国近现代史上几种经济成分演变过程
1.封建自然经济特点:
(1) 表现为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2) 具有分散性、封闭性和保守性、是和商品经济相对立的经济形态。
(3) 是晚清及北洋军阀统治的经济基础。演变过程:
(1) 开始解体: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东南沿海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2) 进一步解体: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获得更多的特权,商品输出规模扩大,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自然经济解体已由沿海扩展到内地,中国日益沦为西方原料产地及商品销售市场。
(3) 加剧解体: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列强资本输出的加剧,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加剧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4) 走向衰亡: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运动,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1953—1956年进行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封建自然经济消亡。2.洋务经济特点:清政府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和官僚管理运营,使其具有封建性;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附,使其具有买办性;采用机器生产,民用企业面向市场,又使其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是中国近代化起步的标志,一开设就以垄断面目出现,又呈现出有别于资要主义发展规律的特殊性。是中国早期的官僚资本主义。兴衰过程:(1)19世纪60年代,为镇压人民革命运动,抵御外侮,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清政府内部的一些地方实力派开创军事工业。以曾国藩1861年创办安庆军械所为标志,洋务企业兴起,其管理以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式为主。
(2)19世纪70年代,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和运输在困难,洋务运动又采取多种形式创办大批民用工业,明显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3)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和抵制列强在资本输出,放宽民间设厂限制,实际上把洋务企业放到与民族企业同等的地位,洋务企业垄断地位丧失,这宣告了洋务运动在破产。
3.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特点:实质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自由开放富有侵略性。兴衰过程:
(1) 鸦片战争后至甲午中日战争前:主要以商品输出掠夺原料为主,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2) 甲午战争后到一战前: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3)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而美日则乘机扩大对华侵略。至1922年,华盛顿会议前形成了日本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4)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列强继续扩大资本输出,1931年比1914年增加33倍,到1931年美国对华商品输出占第一位。列强纷纷转嫁30年代大危机。
(5)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以战养战”,加紧对沦陷区进行经济掠夺。
(6) 解放战争时期:随着《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美国取得在中国的经济独霸地位。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形成独占地位。
(7)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根据不同情况接收了帝国主义在华企业,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的经济侵略势力。(8)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大力引进外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特点:
(1)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发展缓慢畸形。
(2) 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依赖性和妥协性。
(3) 近代前期最富有革命性的经济成分,为中国社会变革提供了经济基础。兴衰过程:
(1) 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商企业的刺激下在洋务运动的诱导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 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了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3) 进一步发展: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一战期间列强被迫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得到进一步发展。
(4) 日益萎缩和破产: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官僚资本主义逐渐垄断中国社会经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及抗战结束后,美国加紧对华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日益萎缩和破产。
(5) 得到恢复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合理调整了工商业,使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6) 被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1953——1956年,国家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利用“赎买”政策,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20世纪上半期,世界重心从欧洲转到美洲。
在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列强受到严重打击,整体实力大大削弱。美国趁势崛起,在经济上取得了世界霸主地位。经济重心转移到美国。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摧毁了原有的日不落帝国独占世界的历史。在亚洲,日本迅速崛起并妄图挑战国际秩序,以强大的军事力量做后盾,扩充地盘。印度殖民地地位并未改变。战后苏联成立,东欧迅速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强大力量。
1938年,世界性的战争爆发,史称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双方为同盟国和协约国。1945年,作为亚洲主要战场,在经历了中华国民14年的艰苦奋战,小日本弟国主义被击败。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协议。二战结束。中国迅速爆发内战。

世界范围内。雅尔塔体系建立,美国成为世界政治中心。至此,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美苏争霸局面产生。苏联的建立和发展使其军事实力空前提高,成为唯一可以与美国抗衡的另一超级大国。新中国的成立,解放了世界1/5的人口,哈哈哈哈哈。。。。

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答:这是因为:中国在政治上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在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20世纪初,随着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形势的发展,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相继建立,为后来...8.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因为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为什么说中国近代化道路十分曲折?
答:采纳率:0% 帮助的人:34.6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展开全部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认识考纲:(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复习内容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一)经济结构的变动1、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什么经...

中国现代史的概括
答: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革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抗争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 1840年, 中英鸦片战争爆发 。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

中国近代史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
答:中国近代史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是 1、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和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

中国近代史2010年修订版纲要重点
答: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

中国近代史分为哪几个历史时期以及每个历史时期的时间,在这个时期发 ...
答: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

列举中国近代史上三次重要的思想论战
答:2、辛亥革命中保皇派与革命派的论战 20世纪初,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庭”,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已经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但是,当时流亡海外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为清政府的假立宪所迷惑,继续鼓吹改良,抵制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对革命派进行了恶毒攻击,这种...

中国近代史
答:中国近现代(公元1840-1949年) 1840年 中英鸦片战争爆发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 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1年,洪秀全领导号召农民在...

中国近代史的大事年表(1840年至1949年)
答: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同时,鸦片战争也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2、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

中国的近代历史
答: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1919年5月爆发了"五·四"学生爱国运动,6月初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全国规模的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