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路面早期纵向裂缝原因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形成原因及其处置办法

作者&投稿:比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原因分析: 1. 面层施工工艺不当? 1.1 搅拌不足或过分,振捣不密实,形成的混凝土强度不足或不均匀,易导致早期开裂断板。振捣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造成分层,粗颗粒沉人底层,细颗粒及水留在上层,强度不均匀,表面收缩裂缝增加。? 1.2 混凝土拌和时,如果水泥和集料温度过高,再加上水泥的水化热,会使混凝土拌和物的温度很高,在冷却、硬化过程中会使温差收缩加大,导致开裂。? 1.3 混凝土浇筑间断。因停电、机械故障、运输不畅、气候突变、停料等原因使混凝土浇筑作业中断,再浇筑时未按施工缝处理,新旧混凝土由于结合不良和收缩不一致会形成一条不规则的接缝。? 1.4 养生不及时或养护方法不当。尤其是气温高,湿度小,风速大的不利条件下,就会使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太快,从而形成干缩裂缝。? 1.5 切缝不及时。由于机具故障或操作人员切缝时间掌握不准确或切缝深度不足,造成混凝土内应力集中,在混凝土板的薄弱处形成不规则的贯穿裂缝。? 1.6 施工车辆过早通行。某些施工作业面,由于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或因混凝土养护作业需要在混凝土强度不足条件下过早地通车,产生荷载应力,这是产生裂缝的又一个原因。? 1.7 采用真空吸水工艺时,如果因两吸垫之间未重叠而导致漏吸,则漏吸处水灰比较两侧大,混凝土强度较低,收缩也大,会形成薄弱环节而开裂。如果真空吸水参数控制不好,两吸垫交间处也会因两边的拉力过大而开裂。 ? 1.8 传力杆安装不当,上下翘曲,则在混凝土伸缩和传力过程中混凝土就会被破坏,形成裂缝损坏。? 1.9 在日温差较大的季节和地区,混凝土表面修整过程中,要避免阳光直射,整修后要及时覆盖养生,防止混凝土白天过多的升温,造成夜间降温时收缩过大。? 2. 基层施工原因? 2.1 基层标高失控,造成路面厚度不一致,过薄或厚薄交界处将成为薄弱断面,在混凝土收缩时,难以承受拉应力而开裂。? 2.2 基层不平整会大大地增加其与混凝土界面的摩阻力,易在较薄弱路面开裂。? 2.3 用松散材料处理基层标高失控或不平整时,上层混凝土拌和物的水分或砂浆会下渗或被基层吸收,使下部混凝土变得疏松,强度下降。? 2.4 基层干燥会吸收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水分,使底部混凝土失水,强度降低,导致开裂。? 2.5 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混凝土路面开裂,一般路基不均匀沉降主要发生在:? (1)填挖相交断面处,半填半挖结合处,新老路基交接处,土基密度不同部位;? (2)软弱地基、湿陷性黄土等特殊路段;? (3)桥涵、构造物附近压实机械难以施工的部位;? (4)路基不同填料的界面或层面。? (5)压实度不足。压实不均匀路段,在路面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水温条件的变化和行车荷载作用,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沉降量不同的结合面产生错台,面板由于荷载作用导致断裂。? 3、材料原因? 3.1 原材料不合格? (1)水泥安全性差,强度不足。水泥中的游离氧化钙(f-Ca0)在凝结过程中水化很慢,水泥凝结硬化后还在继续起水化作用,当f-Ca0超过一定限量时,就会破坏已经硬化的水泥石或使抗拉强度下降。水泥强度不足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初期强度,使开裂断板的机率大大增加。水泥的水化热高、收缩大,也易导致开裂。? (2)集料(砂、碎石等)含泥量及有机质含量超标。水泥混凝土中水泥石与集料的界面粘结不良,往往是产生初期开裂的薄弱部位。集料的含泥量和有机质含量超过规范要求,必然会造成界面缺陷,容易开裂。另外,有资料表明,在同样的水灰比条件下,石灰岩、石英岩等亲水性集料与水泥石界面粘结力大,花岗岩等亲水性差的集料则反之。? 3.2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 (1)单位用水量偏大。混凝土中引起收缩的主要是水泥石部分,过多的水泥用量,必然会导致较大的收缩。? (2)水灰比偏大。水泥完全水化所需的结合水最低水灰比约0.26~0.29,施工中采用较高的水灰比是为了满足和易性需要。但偏大的水灰比,增大了水泥水化初期集料表面的水膜厚度,影响了混凝土强度。? (3)施工中计量不准,尤其是未根据集料中的含水量及时调整用水量,会影响混凝土的配合比的准确性,从而影响其初期强度。? (4)一般情况下,混凝土配合比按“饱和面干”状态设计,如使用长期在日光爆晒下的过干集料,会大量吸收拌和用水而影响水灰比的准确性,影响混凝土强度。? 4. 边界原因? 4.1 在双幅路面施工中,已浇筑一边的缩缝在另一边未开始浇筑前已经裂通,气温下降一定幅度时,断裂的缩缝两边混凝土板收缩,这样后浇筑还未切割的混凝土板受到较大的拉应力,而这时其混凝土强度还较低,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初期抗拉强度时,就会在先浇筑板缩缝对应位置发生不规则裂缝。? 4.2 有中央分隔带路缘石等的高速公路和街道施工中,路缘石常设有混凝土平基背座,由于路缘带先于路面施工,当温度下降时路缘带本身会收缩,路缘带下半部具有粗糙面会带初期强度很低的混凝土面板在路缘带裂缝处产生边界裂缝。? 4.3 同样原因,如果基层稳定层已经发生裂缝,裂缝两边基层在气温下降时收缩,由于摩撺力作用,同样也会带动上面初期混凝土面板开裂。? 5. 初期微裂缝的扩展? 初期混凝土收缩形成未反映到表面的微小裂缝,使用一段时间后,受行车荷载及温度应力的双重作用,部分裂缝将逐渐增长、变深,以至造成面板断裂。? 6. 排水不良? 6.1 路基及基层排水不良,长期受水浸泡,引起路基失稳或强度不足,使路面产生不规则断裂。? 6.2 裂隙水或边沟水等掺入路基、基层和底基层,冬季冻胀时使路面产生纵向开裂。? 7. 桥(涵)面铺装损坏? 钢筋混凝土明盖板桥涵上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铺装层,由于厚度不足或与盖板、涵台结合处理不当,在行车作用和盖板胀缩下,产生层问搓动和面板断裂。? 某些产生初期断板的原因也会在使用期继续强化,导致路面开裂、断板或使病害程度更趋恶化。? 8. 超重车的影响?

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原因~

主要原因如下:
1、行车长期超重,导致压坏;
2、热胀冷缩造成的,没有预留伸缩缝或预留的距离太大;
3、浇注材料差,标号没达到要求。

题目说裂缝宽度1-2毫米,那就超过了温度裂缝的0.5毫米,可以排除温度裂缝。
按题目所描述的,最有可能的就是沉降裂缝,这种裂缝一般垂直于地面或者承30~45度角方向发展,较大的贯穿性沉降裂缝,往往上下左右有一定的错距。这路面的缩缝有点浅,虽然和这次混凝土的裂缝关系不大,但是要做到至少1/3深。
处理办法:这路面要是刷黑,就可以不用后续处理。要是不刷黑,那就切成矩形,处理路基在重新浇筑。也可以注入沥青,降低路基可能受到的水损害。

扩展资料:
路面施工
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一般工序是:
①安装边模、接缝嵌条、传力杆和钢筋网等;
②拌和混凝土混合料并运至工地;
③摊铺与振捣混凝土混合料;
④整平混凝土表面并刷毛或刻防划滑小槽;
⑤养生与填缝。此外,还有试用真空吸水、振动碾压等工艺于混凝土路面施工中。
在早年,混凝土路面的施工使用钢制轨模,它一方面作为边模,一方面又可供具有钢轮的混凝土拌和机、运料车、摊铺机和振捣机等行驶操作。
20世纪40年代,一些工业发达国家混凝土路面施工已全盘机械化,从基础整形、轨模安装与拆卸、混凝土拌和、摊铺、捣实与整面,直到切缝、填缝与养生等工序,都使用专门机械,进行流水作业。
1960年出现了滑模式水泥混凝土路面铺筑机(见水泥混凝土路面铺筑机械),机尾两侧装有模板随机前进,摊铺、振捣、整面与刻槽等作业顺序完成,成型的路面即在机后延伸出来。
此外,还有一种混凝土路面联合铺筑机,它行驶一次即能使路基成型,并摊铺、压实基层,再于其上铺筑混凝土板。

补强加层
当混凝土路面已破损,一般可于其上加铺沥青混凝土层,其厚度至少为15~20厘米,以防裂缝和接缝反映到沥青层上。如用新混凝土进行加层,则有如下三种形式:
1、结合式加层:先将旧路面凿毛,涂上水泥浆或环氧树脂,再铺新混凝土层,使它与旧路面结合良好。
2、部分结合式加层:先清洗旧路面,再铺新混凝土层,它和旧路面结合较差。
3、隔离式加层:在旧路面上先铺一层油毡或2~3厘米厚的粗砂或沥青砂,再铺新混凝土层。
混凝土路面坚固耐用,能适应现代高速、重载而繁密的汽车运输的要求,养护维修费用也少,所以在飞机场跑道、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以及停车站场上采用较多。它也特别适用于隧道内路面和过水路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泥混凝土路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高架桥施工中,桥面有裂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什么处理措施
答:2、干缩裂纹:此类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在塑性状态时表面水分蒸发过快造成的。这类裂纹多在表面出现,形状不规则、长短宽窄不一、呈龟裂状,深度一般不超过50mm。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混 凝土浇注后表面没有及时被覆盖,特别是在炎热或大风天气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或者是基面吸水过快,以及...

混凝土常见病害的防治?
答:混凝土专家们的研究说明了混凝土裂缝的普遍性与必然性,同时也指出了防止混凝土裂缝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对于路面混凝土这一不同于普通结构物受力特性的混凝土也同样适用。1.1材料选择与配合比设计路面混凝土因主要承受竖向荷载的作用,其受力特性以抗折强度为主,而影响混凝土抗折强度的主要因素有: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

什么是路面裂缝贴缝带?
答:但由于多种原因,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沥青路面病害的成因比较复杂,优于环境、地点、气候条件的不同,病害情况不一,针对早期路面病害的调查和经验。裂缝是早期病害的主要表现形式,其中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网状裂缝。横向裂缝产生多由于路面结构设计不当或施工质量问题,致使沥青面层或半...

沥青新路面和老路面出现裂缝是怎么回事?
答:对于分层碾压的基层,上下层的接头应错开3cm-5m,以减少出现裂缝。桥涵两侧填土充分压实或进行加固处理;沉降严重地段,事前应进行软土地基处理和合理的路基施工组织。(4)合理组织施工,路面摊铺作业应连续进行,减少冷接缝。采用全路幅一次摊铺,如分幅摊铺时,采用两个摊铺机,前后间距15cm-20m同时摊...

混凝土裂缝处理最好办法
答:开槽法、表面封闭法修补裂缝。混凝土的微细裂缝是很多建筑危害产生的根源,很多微细修复起来非常困难。首先当裂缝宽度小于0.3mm时,很难往裂缝里面灌注修复材料。其次,有一些裂缝已经被水浸泡,裂缝内部产生碳酸钙结晶体将裂缝封堵,无法进行灌注。因此,针对无法灌注修复的裂缝,需要采取封闭的办法进行处理。正祥Z...

沥青路面早期破损成因及预防措施
答:土是三相体,土粒为骨架,颗粒之间的孔隙为水分和气体所占据。压实的目的在于使土粒重新组合,彼此挤紧,孔隙缩小,土的密度提高,形成密实整体,最终导致强度增加,稳定性提高。由于路基压实度不足,出现不均匀沉陷,则会导致沥青路面出现纵向裂缝和横向裂缝(局部路段压实不足)。在所通车的各级公路中,...

现浇梁侧面出现宽度约0.1~0.3mm竖向裂缝,但未贯通梁底,每道梁上有一 ...
答:这种裂缝在结构墙体和梁多表现为竖向的,在楼板上表现局部构件的短方向,和建筑物外墙角部位,如图四所示,这种裂缝与竖向重力荷载无关,是由某种水平力造成的,这种水平力主要来源于结构材料的湿胀干缩和温度引起的热胀冷缩,如图四所示,裂缝主要来源于温度热胀冷缩变化;如图四所示,裂缝主要来源于材料自身收缩,我们通称这些...

水泥路的破坏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
答:因而往往在距离接缝1.5~1.8 m以内产生横向裂缝。3、错台。路面横向接缝两侧路面板出现的竖向相对位移, 是由板下细粒基层或基础材料的唧泥引起的。当胀缝下部嵌缝板与上部缝隙未能对齐, 或胀缝两侧混凝土壁面不垂直, 使缝旁两板在伸胀挤压过程中, 抽吸的材料在接缝或裂缝附近的前方板下堆积起来时就...

为什么沥青路面出现裂缝?
答:沥青路面出现裂缝,可能的原因是地基沉降,这会导致面层开裂。还有一种情况是温度裂缝,由于设置温度缝不合理,导致温度作用不能释放,产生温度裂缝。

沥青混凝土早期病害影响,具体如:裂缝、水破坏、泛油、松散、推移每个具...
答:楼主这个问题问的有点大。其实你可以看看很多关于沥青路面方面的书,这些在书中一般都有解释。在这里大概解释一下:1、裂缝 。裂缝有很多种类型,每种类型又是由不同的原因造成的。一般要看不同原因造成的裂缝,那么它对路用性能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但是不管怎样,产生了裂缝,会使雨水渗入到基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