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早期破损成因及预防措施

作者&投稿:谈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坚实、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噪声低、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且适宜于分期修建等优点,在公路与城市道路修建中已广泛应用。虽然沥青路面设计是建立在层状弹性理论基础上的耐久性设计,但沥青路面仍然存在设计年限内发生的早期破损现象。

  沥青路面的早期破损是指,在设计寿命期前1/4~1/3期间内,沥青路面所发生如开裂、松散、变形及泛油、翻浆等各种形式的路面破损。沥青路面的早期破损既影响交通运输的正常运行,又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成因比较复杂,涉及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方面。本文从工程施工的角度,主要讨论施工及原材料方面的原因,以及根据成因应采取的预防及改善措施。

  一、 施工方面的原因

  (一)地基沉降。公路建设中,不可避免地有部分路段要穿过水田、沼泽、淤泥地段等软土地基,路基修筑在软土地基上时,对软基的处理不彻底,或软基地段处理后没有沉降稳定就进行修筑沥青路面,往往就会发生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陷,从而导致沥青路面破坏或不能正常使用。

  (二)路基压实不足。路基压实是路基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亦是提高路基路面强度与稳定性技术的技术措施之一。土是三相体,土粒为骨架,颗粒之间的孔隙为水分和气体所占据。压实的目的在于使土粒重新组合,彼此挤紧,孔隙缩小,土的密度提高,形成密实整体,最终导致强度增加,稳定性提高。由于路基压实度不足,出现不均匀沉陷,则会导致沥青路面出现纵向裂缝和横向裂缝(局部路段压实不足)。在所通车的各级公路中,“桥头跳车”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质量通病,就主要是由于桥台与路基衔接处压路机碾压不到位,造成局部路段路基压实度不足而出现路面坑洞、横裂,从而出现桥头沉陷、跳车等现象。

  (三)路面基层施工质量低劣。由于抢工期、赶进度、造成料源紧缺,原材料质量难以保证,半刚性基层没有合理的龄期,或基层施工粗糙,使得基层(底基层)质量低劣,造成基层网状开裂破坏,若反射到面层,即为面层出现网状开裂。水从裂缝处下渗到路基中,在行车荷载作用下会出现唧泥,造成沥青面层的早期破损。

  (四)沥青面层本身的破坏。这是造成沥青面层早期破损的主要原因,根据影响因素又分以下几种情况 

  1.由于水产生的破坏。由沥青面层本身的原因引起的路面早期破坏有:沥青面层松散、坑洞、泛油等。沥青面层破坏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水。沥青面层中水的来源有地面降水和路基中挤上来的水,或者大气降水渗到沥青面层中而排不出去,这样在汽车荷载及温度变化的作用下,沥青面层容易产生破坏。同时由于施工时压实度达不到要求,使沥青混合料空隙率过大,沥青面层中的水无法排出,沥青混合料在饱水后石料与沥青粘附力降低,易发生剥落、松散、从而降低沥青路面的抗剪强度。

  2.由于沥青面层颗粒离析。沥青面层集料大小颗粒离析局部粗集料偏多,细集料偏少,则不易压实,矿料与沥青的粘结力小,抗剪强度低,容易出现松散。局部细集料偏多,粗集料偏少,热稳定性差,则容易出现车辙、拥包等破坏。

  而在施工中运输和摊铺过程都很容易造成粗细颗粒离析。热拌沥青混合料特别是粗粒式沥青混合料,从拌和机向运料汽车上放料时,由于落高大,易出现沥青混合料离析。沥青混合料从运料车上倒入摊铺机受料斗时,还可能会再次出现离析。

  3.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偏薄。在水泥混凝土桥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铺装层时,有的设计桥面铺装层厚度偏薄,有的厚度小于5cm;加上其层间不按规定均匀洒布粘层油,使得汽车高速行驶时,轮胎后产生真空吸力,在行车荷载作用下,容易出现坑洞。

  4.沥青被油溶解。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机械在路面上停留而漏油,会造成沥青被柴油溶解,使沥青与矿料之间粘结力降低,使路面产生剥离、松散、出现坑洞。

  5.沥青面层的压实度偏低。

  沥青面层的压实度对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影响非常重要,压实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沥青路面的使用质量。有些单位在施工时对压实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追求平整度,而放松了对压实度的控制。通车后平整度迅速衰减,面层变形明显。应该明确,平整度固然重要,但压实度更重要,必须在确保压实度的前提下来提高平整度。

  二、原材料原因

  (一)所使用的沥青性能不过关。沥青路面铺筑所使用的沥青混合料主要由沥青结合料、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等多种成分组成的符合材料。要求沥青材料具有优良的粘结力、抗老化性能、高低温稳定性能。另外,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公路运输超、重载现象严重,对沥青材料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沥青材料性能不过关是沥青路面早期破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普通沥青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目前修建的高等级公路及城市道路的沥青路面已开始使用改性沥青。

  (二)碎石的压碎值、磨耗值不符合要求,或使用酸性矿料,造成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偏低,引起沥青路面早期的剥落。

  (三)矿粉(填料)的细度对沥青混合料质量至关重要,沥青与矿粉的交互作用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矿粉粒度小,比表面积大,其比表面积约占矿料比表面积的80%,当矿粉较目标配合比时的矿粉平均粒径增大一倍时,则矿粉比表面积是原比表面积的1/4.这样,就会有较多的沥青不能直接与矿粉表面交互作用形成结构沥青,而形成了较多的自由沥青,降低了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结力,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形成泛油,因此控制矿粉的质量十分重要。而目前,矿粉的质量很不稳定,往往粗细不均匀,甚至潮湿结团;或由于矿粉运至工地后,防雨防潮措施不良,造成矿粉潮湿、结团。而在拌和机内,矿粉是不加热的,造成沥青与矿粉拌和不均匀,影响沥青混合料质量。

~

公路工程路面破损现场管理措施?
答:公路工程路面破损现场管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路面损坏造成的危害可大可小,在进行管理的时候要尽量不影响交通。中达咨询就公路工程路面破损现场管理措施和大家介绍一下。一、公路路面出现破损的原因分析(一)路面水源的影响由于山脉、河流纵列,相间分布,地势起伏大,形成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得公路容易出现隧道多、桥梁多、下坡多...

小议公路工程质量问题?
答:取值应符合相应规定。3 沥青路面早期破损是指路面在竣工后通车不久或一、两年内出现多处或大面积裂缝、破损。其原因主要有:施工控制问题。目前,路面工程片面追求平整度,而忽视压实度的要求;材料到场及终压温度偏低,甚至在低温情况下过度碾压;材料配合比不当,基质沥青未达标;...

路基控制因素及措施
答:路基施工质量原因造成路面早期破损的主要问题有:(1)、高填路堤的压实度不足引起不均匀沉降使路面开裂;(2)、桥头及台背的回填质量不合格造成跳车和路面破损;(3)、石质路堑超挖部分用土回填形成软弱夹层致使路面破损;(4)、挖方路堑的渗沟质量不合格,地下水上渗造成路面破损;(5)、桥面水泥砼铺装层...

公路路基路面施工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
答:5.沥青路面早期破损 早期破坏原因主要有路面工程片面追求平整度,而忽视压实度,要求材料到场及终压温度偏低,甚至在低温情况下过度碾压,材料配合比不当,基质沥青未达标,路面基层甚至路床,基底承载力不中,弯沉值过大,另外,由于路面基层材料的收缩而造成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也会引起早期破损,预防措施有(1)不要片面追求...

【浅析沥青路面常见病害】沥青路面常见病害
答:本文系统的阐述有关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成因,并针对具体病害提出一些相应的工程防治措施,以此切实的加强公路路面施工质量问题。同时也为公路养护管理提供合理的参考。 一、现状分析 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较好的耐久性以及行车舒适性,且具有坚实、耐久、平整、抗滑、防渗、耐疲劳性能和抗高温开裂的温度稳定性,所以适...

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分析?
答:导致路基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受到车辆荷载、气候环境破坏等,有些病害是无法避免的,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对道路工程及时做出科学的检测,针对出现的病害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道路工程的运行能力,减少因后期维修而产生的大量费用,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路基路面病害的治理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本文...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的预防措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答:书中特别强调了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预防,从设计、施工到日常维护,每一步都可能成为防止破坏的关键。它深入探讨了预防措施,如选择合适的沥青材料、严格的施工工艺控制,以及定期的路面检测与维护。通过学习这本书,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如何延缓和避免路面的早期损坏,从而保障高速公路的长期稳定运行。

降雨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有什么影响
答: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维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应引起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路面早期破损也治理,现在提倡的是预防性养护,以路面为中心的全面养护。要做好预防性养护,避免路面早期破坏,必须加大研究,敢于实践,善于实践,尽快形成预防养护理论和规范。有效的早期维护不但能很好地改善沥青路面的早期...

公路路基常见病害及预防措施?
答:因为行车荷载及路基路面的自重使路基下部和地基产生一定的变形,较大的变形会影响路面的使用品质。尤其是不均匀沉降,直接导致路面的不均匀沉降,降低路面平整度,同时,也是路面早期破损的重要原因。为保证路基在外力作用下,不致产生超过允许范围的变形,要求路基应具有足够的强度。2.3路基应具有足够的水温...

浅谈水泥砼路面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
答:浅谈水泥砼路面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_苏清林_建筑施工_建筑中文网摘论文要文章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发生裂缝的原因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形成的机理,并提出防止水泥混凝土路面发生裂缝的技术措施和建议。论文关键词:水泥砼(混凝土)路面;裂缝成因;预防措施摘论文要:文章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发生裂缝的原因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形成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