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湖灭吴的主要战役分别是什么战役和什么战役? 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

作者&投稿:住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两湖灭吴的主要战役分别是(汀泗桥)战役和(贺胜桥)战役。
北伐战争中的著名战役。1926年8月,国民革命军第4、第7军在湖北咸宁境内贺胜桥地区击溃北洋军阀吴佩孚军主力,俘敌3500余人,获重大胜利。
汀泗桥战役  
汀泗桥是湖北省咸宁市境内的军事要隘,武汉南面的第一门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1926年8月,北伐军攻入湖北。直系军阀吴佩孚急调重兵扼守汀泗桥,企图阻止北伐军北上。26日,北伐军向汀泗桥发起进攻,遇到敌人顽抗,前进受阻;当地农军带第四军(军长李济深)第12师(代师长张发奎)第36团(团长黄琪翔)和第10师28团、29团趁夜从小路直插敌阵地前沿,发起夜袭,力克敌军前沿数处要点。次日凌晨总攻开始,35团从正面吸引敌军注意力于铁路桥,30团和叶挺独立团一营加入攻击行列,北洋军全线动摇,开始向咸宁转移;叶挺独立团由当地农军带路,攀越彭碑的崎岖山路绕道古塘角,向正在沿铁路线撤退的北洋军出其不意地发起猛攻,导致北洋军全线崩溃,朝咸宁方向仓皇逃窜,北伐军夺取了汀泗桥。
贺胜桥战役  
为了挽救直系军阀败亡的厄运,吴佩孚调重兵退守另一军事要隘——贺胜桥。8月27日,叶挺独立团在攻克咸宁后,向贺胜桥乘胜追击。吴佩孚亲自率军主力赶赴贺胜桥迎战。8月30日拂晓,叶挺独立团在杨林塘猛攻突入敌人主阵地,向桃林铺攻击前进。战斗十分激烈,双方展开了肉搏战。独立团很快突破了敌方防线,向纵深推进。吴佩孚部从侧翼友军阵地反击,企图对叶挺独立团实施包围,独立团遭到敌军三面炮火的袭击,伤亡很大;第10师第28团和第12师第36团适时增援,协力抗敌,突破吴佩孚部桃林铺防线,向贺胜桥发展进攻。第7军攻占王本立后,迅即向贺胜桥东侧的南桥攻击。吴佩孚部正面失利加上侧背受敌,全线动摇,吴佩孚的督战队连杀数位旅团级军官,仍不能挽回败局。最后独立团从正面攻克了吴佩孚的指挥阵地,吴佩孚乘专列仓皇逃往武昌,手下军队纷纷溃退。北伐军于30日上午攻占贺胜桥,俘敌3500余人。  
在汀泗桥和贺胜桥的战役中,叶挺独立团建立了赫赫功勋,成为百战百胜的先锋队,为它所在的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称号。而第七军也因贺胜桥战役,赢得了“钢七军”的美名。

汀泗桥)战役和(贺胜桥)战役。

汀泗桥、贺胜桥“两桥”著名战役的重大胜利,大量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占领鄂南,打开了进入吴佩孚巢穴武汉的通道,为北伐战争首在打倒吴佩孚和攻战武昌城的湖北战场的迅速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吴用的主要战役是什么?~

吴用,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平生机巧聪明,曾读万卷经书。使两条铜链。
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
宋江在浔阳楼念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快行斩时,吴用用计劫了法场,救了宋江、戴宗。
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时,吴用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吴用在破连环马时,派时迁偷甲骗徐宁上了梁山。
宋江闹华州时,吴用又出计借用宿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
受招安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与宋江葬在一起。

1、汀泗桥战役
汀泗桥是湖北省咸宁市境内的军事要隘,武汉南面的第一门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1926年8月,北伐军攻入湖北。军阀吴佩孚急调重兵扼守汀泗桥,企图阻止北伐军北上。
26日,北伐军向汀泗桥发起进攻,遇到敌人顽抗,前进受阻。第二天,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奉命增援,攀越崎岖的山路绕道地后,出其不意地发起猛攻,打得敌军晕头转向。吴佩孚的军队全线崩溃,叶挺独立团夺取了汀泗桥。
2、贺胜桥战役
8月27日,叶挺独立团在攻克咸宁后乘胜追击,向贺胜桥发起攻击。战斗十分激烈,双方展开了肉搏战。独立团很快突破了敌军防线,向纵深推进。
但由于侧翼友军被敌人阻击,独立团遭到敌军三面炮火的袭击,伤亡很大。在这紧急关头,叶挺果断率军向吴佩孚的指挥阵地猛冲,最后夺取了吴佩孚的指挥阵地,打垮了敌军,占领了贺胜桥。

扩展资料:
北伐战争的意义:
1、北伐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极其珍贵的战例
在中国历史上朝代更替战争中,基本上是南伐,即战争由北向南推进。中国历史上从南到北统一中国的战例仅有两次,一次是国民政府的北伐,另一次是明朝对元朝的北伐。由此可见,国民政府发动的北伐战争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非同凡响。
2、北伐战争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国家的独立
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统一中国。北伐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形式上统一了全中国,加速了中国革命历史的进程,为以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在中国人民革命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伐战争

两湖灭吴的主要战役分别是什么战役和什么战役?
答:两湖灭吴的主要战役分别是(汀泗桥)战役和(贺胜桥)战役。北伐战争中的著名战役。1926年8月,国民革命军第4、第7军在湖北咸宁境内贺胜桥地区击溃北洋军阀吴佩孚军主力,俘敌3500余人,获重大胜利。汀泗桥战役 汀泗桥是湖北省咸宁市境内的军事要隘,武汉南面的第一门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1926年8...

越国灭吴国的战争经历哪些战役
答:3、攻吴都之战 周元王元年(前475年),勾践倾全国之力,发动灭吴战争。吴国经过长期战争,元气大伤,再加上年青壮年大多阵亡,力量对比悬殊,无力抵御越军,只能退回吴城死守。越国则在吴城西南郊筑城,采用长期围困的战术。越军包围吴国三年,终于在周元王三年(前473年)攻陷吴城。吴王仅率亲近卫士...

勾践灭吴的重要战役
答:笠泽之战。公元前478年,吴国因中越过大夫文种的“蒸种”之计而农业歉收,加之之前多年征战导致国库空虚。越国国君勾践趁机伐吴,与吴军主力决战与笠泽。越军三战三捷,大量歼灭了吴军有生力量,吴国败局已定。此后,越军围困吴国国都姑苏城三年之久,最终迫使吴王夫差自尽,吴国大夫伯嚭开城投降,吴国灭...

越灭吴之战战争背景
答:公元前506年,伍子胥领军在柏举战役中大败楚军,吴国一时称霸东南。而越国虽然定都于会稽,但经济和军事实力相对较弱,楚国为了牵制吴国,支持越王允常发展。公元前506年,阖闾出征楚国,次年允常趁机袭击吴都姑苏,但最终撤兵。允常去世后,其子勾践继位,吴王欲征服越国,槜李之战中,勾践以死士自杀的策略...

越国灭吴国的战争经历哪些战役?
答:越国灭吴国主要战役是吴郊之战,笠泽之战。 越国灭吴国之战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为争夺霸权,在公元前506年至公元前473年的三十多年间发生过多次战争。在公元前494年的一次战争中,越国在会稽受挫,力量大大削弱,几乎遭受了灭国之灾。 越王勾践在受挫后,一面卑身事吴,一面反省思过,制定了休养生息、抚慰人民的一系...

晋灭吴之战对于后世战争有什么借鉴意义?
答:晋灭吴之战是公元279年十一月至280年三月,晋武帝司马炎发兵水陆并进,直取建业(今南京),一举灭东吴,实现统一的战争。公元279年十一月,晋武帝发兵二十余万,分六路进军攻打东吴,第二年二月初,攻克丹阳城(今中初中南部湖北省秭归东)后,攻破吴军横断江路之铁锁铁锥,船行无阻,后来又擒获...

刘备伐吴失败的关键战役是哪一战
答:刘备伐吴失败最关键的一场战役就是夷陵之战,可以说这场战役是和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齐名的战役,对于之后的三国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当时孙权方趁着关羽攻打曹操的时候,从后方偷袭的了关羽,结果关羽一战败北被杀,整个荆州几乎都落入到了吴国的手中,这样一来吴蜀之间的矛盾彻底激化,掀起了夷陵...

三国时期的经典战役,你知道几个?
答:六、灭吴之战 晋灭吴之战是公元279年十一月至次年三月,晋武帝司马炎发兵水陆并进,直取建业,一举灭吴国,实现统一的战争。公元279年十一月,晋武帝发兵二十余万,分六路进军攻打吴国,第二年二月初,攻克丹阳城后,攻破吴军横断江路之铁锁铁锥,船行无阻,后来又擒获吴西线统帅、都督孙歆。 在东线战场,吴国丞相张悌...

魏国是怎样灭掉吴国的?那场战役是什么?当时的两过君主分别是???
答:战役:晋灭吴之战 两国君主:吴主是 孙皓 晋武帝司马炎 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最后于265年篡位,曹魏灭亡。司马炎建立晋朝,是为晋武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后 经过多年准备,279年王浚、杜预上书司马炎,认为是时候伐吴,贾充、荀勖等则以“西北未定”的理由反对。最后司马炎决定于该年12...

三国中吴国败的最惨的一场战役是什么?
答:还用说吗,当然是将吴国灭亡的 西晋渡江灭吴之战 了,全军崩溃,人心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