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一年给溥仪的400万两银元,有多少购买力呢?

作者&投稿:甘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大家要注意,这里所说的400万两银元,很容易被人混淆成400万两白银。

但其是在民国时期,尽管袁大总统答应了优待清室的条件,直接从民国政府划出400万两银元,将其作为清朝皇室日常花销,看似很多其实对于当时的溥仪来说,也算捉襟见肘。

就在清政府灭亡不久,自然也就展开了对清朝皇室的后续事宜的商讨,北洋政府当初答应要每年给予清朝皇室400万两白银,这是初步商议的结果。

这400万两白银的购买力如何?

咱们可以追溯到当时的白银实际价值,对比参考。

清朝皇室刚刚宣布退位,国内的政局尚未稳定,所以民国政府也不敢贸然将其清退,毕竟清政府还留有一定的威慑力与影响力,直接接手未免太过突兀,所以民国政府决定与清政府签订协议,逐步完成权力转让。

毕竟当时,民国政府也相当于汉族政权,如若不能及时处理好与边疆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关系,自然也会后患无穷。正因为如此,所以才在当时签订了优待清朝皇室的若干协议条件。

按照当时签订的协议内容:对于末代皇帝溥仪,也保留了其帝王称号,对于曾经在内务府的财产家业。并没有完全收缴,这一点还是相当宽松仁慈的,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前文所提到的400万两白银安置费,每年400万两银元。

400万量银元换算

按根据清政府在1908年财政收入预算,大约有5000万石粮食左右,折合白银下来,大约相当于2亿两白银。

再按照清朝时期的白银兑换比率,一两白银大约为37.3克,以现阶段的白银价格,当时清朝时期一两白银,兑换人民币大约130元左右,这400万两白银,折合下来也就是5.2亿人民币左右。

相信大家对这个概念已经比较清晰了,就拿现如今万达集团家公子,王思聪当初就是带着5个亿的人民币作为创业启动资金,但这并非在当时准确的购买力。

根据史料记载,清朝时期的一石谷子大约相当于一两银子又四钱六分,而在当时120斤左右的粮食,一两银子大约有82斤粮食的购买力,按照谷子的价格平均三元计算,相当于人民币246元,拿400万两白银,算下来就相当于9.84亿人民币。

400万两银元购买力

对照我们现如今10亿人民币价值左右物品,自然可以测算其购买力。 但在当时,虽然按照合约敲定了400万两白银,但这对于当时的民国政府,也算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后来当银元发行之时,直接将400万两白银置换成了400万两银元,直接减轻了北洋政府极大的负担。



购买力不大,北洋政府给的这些钱买不起枪支弹炮,不足以拉起一支队伍。

这个购买力还是非常强的。清政府灭亡后,北洋政府最初和清政府的协定为每年给予逊清小朝廷400万两白银。等铸造新币之后,将400万两白银改为400万银元。400万两白银约为5.222亿人民币。换成银元后,仅以白银而言,北洋政府瞬间少给三分之一的财物。

大概是现在的10亿人民币左右,可以说溥仪还是很富有的。

相当于现在40亿人民币的购买能力,当时一般人的月薪也就两三块银元的样子。

~

北洋政府一年给溥仪的400万两银元,有多少购买力呢?
答:至于1912年、1913年和1914年三年,清帝所收到的银元,是原先清政府所铸的光绪元宝银元,因为只有区区三年,所以我们就不讨论这个光绪银元,只重点分析下这400万袁大头。根据《民国经济史》提供的数据,在1919年1块银元可以在北京购买20斤米,8斤猪肉。通常情况下,20斤米和8斤猪肉,足以保障一个成年男子...

优待清廷的400万银元,为何清廷没有用来招兵呢?
答:根据史料记载,1914年之后,对于清廷优待的400万元,北洋政府欠款就成为常态,且每况愈下。因此,供养军队对于已经逊位的清廷而言,他们既没有能力和条件,也没有人才,更缺乏足够的金钱。所谓供养军队,不过是妄想而已。

北洋政府一年给溥仪的400万两银元,有多少购买力呢?
答:但其是在民国时期,尽管袁大总统答应了优待清室的条件,直接从民国政府划出400万两银元,将其作为清朝皇室日常花销,看似很多其实对于当时的溥仪来说,也算捉襟见肘。就在清政府灭亡不久,自然也就展开了对清朝皇室的后续事宜的商讨,北洋政府当初答应要每年给予清朝皇室400万两白银,这是初步商议的结果。

北洋政府一年给溥仪400万两银元,相当于现在对少钱,又有多少购买力?_百 ...
答:溥仪是清朝最后一任皇帝,当辛亥革命成功之后,清朝宣告灭亡,新成立的北洋政府和清政府的协定是每年给予宫中的人400万两白银,当袁世凯率领北洋政府铸造新币之后,将400万两白银改为了等值的400万元银元。但是这400万元和今天的400万元的价值并不一样。而是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八亿元,当然这只是按照白银的...

北洋政府一年给溥仪的400万两银元,有多少购买力呢?
答:当时的视频物价也很便宜,当时稻米一石最贵的时候也才不到九元,而当时的一石可是整整120斤!这还是当时在战乱,粮食价格高涨的情况之下,这样算下来的话,这一块银元就差不多等同于现在的一张百元大钞了,而给溥仪的每年400万也差不多等同于现在4个亿!这4个亿可不是小数字,在当时的生产力低下...

北洋政府一年给溥仪的400万两银元,有多少购买力呢?
答:但这对于溥仪来说相当于贬值了,按照当时一块银元才有大约23克的白银,等于直接少给了溥仪皇室大约1/3的金额。根据绝对值计算,在米价恒定的前提下,一块银元的购买力约合80元人民币,如此计算,400万元,就相当于现如今的3.2亿人民币,可当时的工资水平,工人月工资仅为3~11块银元之间,以平均值...

北洋政府一年给溥仪的400万两银元,有多少购买力呢?
答:随着历史的推进,不少人对于当时北洋政府给出的400万两生活费究竟有多少购买力,可以支撑住多久。我们可以从一些经济数据来分析,当时在书馆工作的人员,可以得到的月薪是8个银元,到了1918年,一个银元大洋可以购买20斤大米和8斤的猪肉。咋一看这400万两是挺多的,如果按照当时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的话,...

北洋政府一年给溥仪400万两银元,不怕他用这些钱招兵买马么?
答:当时民国政府给溥仪每年400万两生活费用,这相当于一天1万多两也应该够花了,但溥仪当皇帝大手大脚花钱惯了,虽然钱不少,但要给那些留用的侍从,还有一些遗老遗臣们花,所以看似很多钱,对于溥仪来说却是远远不够的。当时的一块大洋购买力是很高的,民国初期一块大洋大概合现在人民币800块,后期下降...

北洋政府一年给溥仪400万两银元,在当时是什么水平,有多少购买力?_百度...
答:一银元可以购买20斤大米,在今天算大概是3.2亿人民币。这个对溥仪来说几乎不够一年的军需费用,如果对普通人来说那就是一笔巨款。最开始清政府灭亡,北洋政府建立,袁世凯答应每年给溥仪400万两白银,后来由于时局混乱,市面上的货币种类繁多,为了民国政府为了稳定经济颁布了《国币条例》,此后的白银换...

北洋政府一年给溥仪的4000000两银元,购买力如何?
答:在北洋政府当政时期,这4000000两银元可以够普通家庭生活一辈子,或者说可以养活够一个城市的人吃一年。4000000量银元一年的话,一天也就是10958两银元左右,对溥仪一个人来说的话是怎么也花不完的。假如溥仪用这4000000两银元可以组建一直很不错的军队,或者说可以买两条街的商铺当一个大老板。这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