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一年给溥仪的400万两银元,有多少购买力呢?

作者&投稿:盍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大家要注意,这里所说的400万两银元,很容易被人混淆成400万两白银。

但是在民国时期,尽管袁大总统答应了优待清室的条件,直接从民国政府划出400万两银元,将其作为清朝皇室日常花销,看似很多其实对于当时的溥仪来说,也算捉襟见肘。

就在清政府灭亡不久,自然也就展开了对清朝皇室的后续事宜的商讨,北洋政府当初答应要每年给予清朝皇室400万两白银,这是初步商议的结果。

这400万两白银的购买力如何?

咱们可以追溯到当时的白银实际价值,对比参考。

清朝皇室刚刚宣布退位,国内的政局尚未稳定,所以民国政府也不敢贸然将其清退,毕竟清政府还留有一定的威慑力与影响力,直接接手未免太过突兀,所以民国政府决定与清政府签订协议,逐步完成权力转让。

毕竟当时,民国政府也相当于汉族政权,如若不能及时处理好与边疆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关系,自然也会后患无穷。正因为如此,所以才在当时签订了优待清朝皇室的若干协议条件。

按照当时签订的协议内容:对于末代皇帝溥仪,也保留了其帝王称号,对于曾经在内务府的财产家业。并没有完全收缴,这一点还是相当宽松仁慈的,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前文所提到的400万两白银安置费,每年400万两银元。

400万两银元换算

按根据清政府在1908年财政收入预算,大约有5000万石粮食左右,折合白银下来,大约相当于2亿两白银。

再按照清朝时期的白银兑换比率,一两白银大约为37.3克,以现阶段的白银价格,当时清朝时期一两白银,兑换人民币大约130元左右,这400万两白银,折合下来也就是5.2亿人民币左右。

相信大家对这个概念已经比较清晰了,就拿现如今万达集团家公子,王思聪当初就是带着5个亿的人民币作为创业启动资金,但这并非在当时准确的购买力。

根据史料记载,清朝时期的一石谷子大约相当于一两银子又四钱六分,而在当时120斤左右的粮食,一两银子大约有82斤粮食的购买力,按照谷子的价格平均三元计算,相当于人民币246元,拿400万两白银,算下来就相当于9.84亿人民币。

400万两银元购买力

对照我们现如今10亿人民币价值左右物品,自然可以测算其购买力。 但在当时,虽然按照合约敲定了400万两白银,但这对于当时的民国政府,也算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后来当银元发行之时,直接将400万两白银置换成了400万两银元,直接减轻了北洋政府极大的负担。

但这对于溥仪来说相当于贬值了,按照当时一块银元才有大约23克的白银,等于直接少给了溥仪皇室大约1/3的金额。

根据绝对值计算,在米价恒定的前提下,一块银元的购买力约合80元人民币,如此计算,400万元,就相当于现如今的3.2亿人民币,可当时的工资水平,工人月工资仅为3~11块银元之间,以平均值计算民国初年的400万元,可以兑换为现如今人民币27.73亿元。

在当时这些钱除了吃喝拉撒,如果溥仪想培养自己的军队,即使5万人也需要大约300万的基础军饷,何况还不包括其他的武器装备,这些钱维持清朝皇室正常的生活开支也还算可以。

然而我们知道随着权力重心的转移,清朝皇室的地位也大不如从前,即使此前签订的条款,但民国政府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按时履约,哪怕是后来的400万银元,都不能按时供应,毕竟白白供养那么一大帮人绝非易事,后来干脆不给了。



有关溥仪晚年回忆中的所谓四百万白银的年俸,确有其事,根据当年双方签订的《清帝逊位诏书》,里面的规定是对整个大清皇室的优待条例,其中说的非常清楚,这400万是用于废帝的,只要溥仪选择退位,那么一定每年给白银四百万两赡养,等到新政府确认改完市面上混乱的货币,统一为银元之后,就改为四百万元。

首先我们要确认一下,这个四百万两对于清废帝多不多?不多但也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清废帝溥仪继位之前,慈禧太后风光下葬出殡过程就花了足足两百多万两白银,更不要说居住在“宝地”紫禁城,那里有历代皇室珍宝与馆藏,隐形财富十分惊人,清末掌管大内珍宝的内务府一年开支竟然可以到达二百四五十万两白银,这是说“四百万两赡养费”不多的一方面,但它又确实也不少。

它的多的一方面我们要从它的购买力来推算,一年四百万两白银的供奉对于民国政府来说是一个相当巨大的开支:在清末民初时代,一两银子的购买力虽然比不上前代(由于白银的大量流入),但依然不是普通的东西,到底还属于贵金属,既然是贵金属,它的购买力绝不会低多少,我们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以得知所谓的“米买一百斤要付两千五百个铜板”。

也就是说,在清代末年,一百斤大米等于两千五百文钱,又因为在清代末年一两白银是一千文钱,为了方便计算,暂且说在清代末年一两白银可以购买五十斤大米,若是强行对比,那四百万两白银足足可以购买大米两亿斤,按照今天的物价算法,一斤大米相当于四块五,那就足足相当于九亿的现金,实在是非常多了。

等到民国政府完成了货币重铸统一市场后,市面上都不流行用银子算钱了,而流行使用“袁大头”——银元。而四百万银元又是一个什么水平呢,非常遗憾的是,这对于清废帝是一个大坑,因为变成银元之后,价值缩小的不是一点点了,具体缩水缩了多少呢?我们可以先看这么一个数据,在当时一份报纸是三分钱,而一块银元等于100分,也就是说一块银元可以买到三十份报纸,那么四百万块银元就能买到一亿两千万份报纸,一亿两千万份报纸按照现代一份报纸两块钱算,换算到现在就是两亿四千万,比起以前真的是缩水大半,几乎是断崖式缩水。

所以说,袁世凯还是很鸡贼的,这个坑让废帝心甘情愿的跳了进去,袁世凯签订了这个条约,仅仅付出了相当于现在的两亿四千万人民币,就成功的忽悠隆裕太后废帝心甘情愿的退位了,实在是高,而后来袁世凯甚至还恬不知耻的表示如果隆裕太后不嫌弃,还可以纳为小妾充实自己的“后宫”,不知道那个时候的隆裕太后是什么表情。

至于有人说为什么溥仪不利用这一大笔钱来招兵买马,我们来理性分析一下,溥仪这笔钱照料自己倒是绰绰有余,但一旦涉及到招兵买马,恐怕就非常不够看了,简单来讲,就是招兵买马所需费用非常巨大。

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又云,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在当时的北京城,溥仪要真打算招兵买马,就算袁世凯完全不在意,这个花费足够拖垮溥仪。

在民国时期,溥仪原来应该有的禁卫军早已经被编入民国陆军,所以溥仪若想重新招兵买马,必然待遇不会低于北洋陆军,而北洋陆军的月薪很明确,袁世凯确实大方,就是一人一月月薪十五块大洋,当然后来军队扩编后月薪变成了五块大洋。

这是没办法少点的,不然人家凭什么不去投北洋军,要投你这废帝?还有武器,就按最便宜的“老套筒”汉阳造来装配,一把就需要八十至一百的银元才能买下,一个大头兵一日三餐要管吧,一个月怎么也得三块大洋吧,这么一来,溥仪养一个兵一年就至少要花三百至四百块大洋不等,这还没完呢,溥仪本身的皇家开销还要吧——太妃们的赡养、皇族们的接济、内务府的开支还有一个非常要命的隆裕太后出殡和他自己大婚二连。

别的军阀尚且不论,单单说那个五千兵马的张勋辫子军,作为复辟的忠实粉丝,一年采购武器的军费就要百八十万的,复辟那些日子,也没看到张勋对溥仪的那点攒下来的可怜年俸动过心啊。

所以说,从溥仪退位到他逃到天津这么长时间里面,他一来处于北洋政府严密监控下,二来他的那点钱确实不够养兵。



按照当时的银元的价值,也就是一块银元就能够买20斤大米,而一块银元的重量为25克左右,相当于0.5两。而400万两银元就是800万块银元,对当时而言简直是一笔巨款。

相当于两个省的一年的总收入,折合成人民币相当于现在的6.4亿,都是溥仪养活的人也不少,还捉襟见肘,变卖国宝。

这些钱放在当时来讲的话的确是很多钱,到他手上的应该会少一点,要是说购买力的话,怎么说也能养活很多穷苦的人民。

~

袁世凯每年拨四百万银元给溥仪,换现在是多少钱?他真的过得差?
答:不过跟往常不一样的是,溥仪在退位之后依然住在紫禁城,享有皇帝的名号。这是因为早先,袁世凯就与清室签订了优待条件,优待条件商量好了溥仪才宣布退位的。条件中有不少条规定,其中的第二条便是尊号不废。而第三条则是袁世凯承诺的,每年都给清室支付费用400万两银元,新币发行后改为400万元。那么,...

北洋政府一年给溥仪的400万两银元,这些钱的购买力如何?
答:民国时期由于清政府的灭亡,时局出现了一定的混乱,当时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有十几种。但是1914年,中华民国颁布了《国家货币条例》,确定“银元”为中华民国货币,俗称“袁大头”。从那以后,北洋政府把给溥仪的400万两银子换成了400万银元,当然换成银元后,北洋政府的负担就轻了。因为一个银元只含六个...

北洋政府一年给溥仪的400万两银元,那么多银子,都能买些什么呢?_百度知 ...
答:北洋政府一年给溥仪400万两银元。这400万两银元在当时的购买力是相当可观的。即使放到现在,也是一笔巨款,相当于现在上亿的人民币。购买现在的别墅,豪车都不在话下。自国民政府颁布了《国币条例》之后。银元成为民国时期流通的主要市场货币。溥仪每年不需要付出任何的体力劳动就能拥有400万银元。这相当...

袁世凯拨给溥仪每年400万银元,相当于现在多少钱?他能花得完吗?_百度知...
答:月月所用四百万元,由共和国专款拨用。”说白了也就是袁世凯政府出钱。400万指的自然是四百万银元,虽然名义上只拨给溥仪一个人,其实也包括其他的亲王等总共数百名京城皇族,那这400万银元相当于如今的多少钱呢?又是否能够花的完?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银元过去有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做“大洋...

袁世凯给溥仪400万大洋,现今值多少钱?
答:如此大的巨款,袁世凯为什么还愿意每年给溥仪400万大洋?大家都知道溥仪是大清的末代皇帝,因为他登基的时候年纪非常小,权力一直在摄政王的载沣手中,但是当时的清朝政府已经腐败不堪,全国各地纷纷起义,载沣想要派兵镇压,但是当时清朝的军权一直掌握在袁世凯手中,为了维护大清江山,载沣想要调动袁世凯的军队...

溥仪退位后是不是民国政府每年要给皇宫几百万两银子
答:溥仪退位后,民国政府与清室协商,保留了许多对皇室的优待条件,承诺每年支付清室费用400万两银元。并且同意溥仪暂居紫禁城,为了保护紫禁城的安全,清室与民国政府协商后,决定派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6师下的第二步兵团用来保护暂时居住在皇宫里的宣统皇帝,而这支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6师的前身就是清政府在1908...

优待清室的400万银元,有多少购买力?为何清廷没有用来招兵呢?
答:而且老实说,400万元在当时还真的组建不了多少部队,清室才不会自讨没趣呢。首先要说一下,按照辛亥革命南北议和时达成的《清室优待条件》规定,在清帝退位以后,由民国政府每年给皇室400万两皇室经费,供清室日常使用。后来废两改元,才变成了一年400万银元。400万银元在当时是一笔非常巨大收入了,以...

清朝灭亡后,溥仪有多少资产,可以称得上是世界首富
答:后溥仪被赶出宫,宫内的文物被扣留,可带走的是十一万银两以及大量的珍宝等。被赶出宫的溥仪迁往天津,靠当初偷运的文物生活,为了筹措日常开支,变卖了不少文物。根据《清室优待条件》的第七条,民国需要每年给溥仪拨付400万两白银作为生活费。国民政府给拨付的钱可以视为溥仪的年薪,但是溥仪的私有财产...

溥仪退位之后的工资是多少?
答:按照这一规定,中华民国于1914年12月和1915年2月,先后铸造了一批银币。由于这些银币币面刻着袁世凯的头像,被称为袁头币或袁大头。而北洋政府答应给溥仪的400万元,就是基于这一货币单位。400万元是怎样一笔巨款?作为清朝的末代皇帝,一年开支400万两,虽然与慈禧不能相比(据说为了给慈禧过生日,大小...

清朝退位以后,民国每年给清朝皇室多少钱呢?
答:清朝退位以后,民国每年给清朝皇室多少钱呢?1912年2月12日,爱新觉罗溥仪退位,中国持续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结束。 溥仪退位后,仍享受民国政府赋予的清室优惠条例,皇帝尊号不废而居紫禁城,民国按外国君主礼待遇,保证每年向小朝廷支付400万元。民国政府一年只给溥仪400万两,自己还不够,为什么要专心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