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继之文言文

作者&投稿:仇由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恒阶字佝绪,文言文翻译搜索

参考译文:桓阶,字佝绪,长沙临湘人。

曾在那里任功曹。太守孙坚荐举桓阶为孝廉,朝廷授于尚书郎。

父亲去世后桓阶奔丧,回到乡里。适逢孙坚跨江击刘表战死,恒阶冒着危险到刘表那里乞求将孙坚尸体要回,刘表讲义气发还尸体。

后来曹操与袁绍在官渡作战,刘表以全州响应袁绍。桓阶对长沙太守张羡说:“凡干事情离开正义,未有不失败的。

因此齐桓公率诸侯去尊崇周朝,晋文公驱逐叔带(按:周襄王姬郑的弟弟,曾发动内乱)而接纳周襄王。当今袁绍反叛,但是刘牧响应他,这是取祸的道路。

明府要想立功明大义,得福避祸,就不应当与他共同行动。”张羡问:“但是跟谁才对呢?”桓阶说:“曹公虽弱,仗义而起,挽救朝廷的危难,奉王命而讨伐有罪的人,哪一个敢不服?当今若以整个四郡保三江等待着曹公来,为他作内应,不也可以吗?”张羡说:“好!”于是以长沙及附近三州来抗拒刘表,派使者到曹操那里。

曹操十分高兴。适逢曹操与袁绍接连作战,军队未南下。

刘表忙攻打张羡,张羡病死,城破,桓阶就自己隐藏起来。时间长了,刘表征召他为从事祭酒,想将妻子的妹妹蔡氏嫁与他。

桓阶说自己已经结婚,拒而不受,又借口有病告退。 曹操平定荆州,听到桓阶曾为张羡出过计谋,很惊奇,征召他为丞相掾主簿,升任赵郡太 守。

魏国初建,任虎贲中郎将侍中。当时太子还未定,临菑侯曹植又有宠。

桓阶多次在曹操面前说曹丕有品德,年龄大,应立为太子。公开说和密谏,前后十分恳切。

另外毛玠、徐弈因刚强不阿和不结帮派,西曹掾丁仪对他们很不友好,多次在曹操面前说他们的短处,全靠桓阶左右周旋保护了他们。桓阶与人为善好心救人,多是这样。

他升任尚书主持选举。曹仁被关羽围攻,曹操派徐晃前去救援,没有解围。

曹操准备亲自南征,因此询问群臣。大臣们都说:“大王要不快点走,就要失败了。”

桓阶独自说: “大王你认为曹仁等人遭到战事能够正确处理吗?”回答说:“能”。“大王你是否怕他们二人不全力以赴吗?”回答说:“不”。

“然而你为何要亲自出征?”“我恐怕敌人势众,徐晃等力量不够。”桓阶说:“当今曹仁等人是处在重围之中而死守无二心的,就是因为有大王你在远方支持他们。

人据守着万死之地。必有死争之心,内怀死争,外有强大的援救。

大王巡视六军以表示有余力,何必忧虑失败而亲自前往?”曹操认为他的话很对,驻军于摩陂,敌军后来撤退。

2. 东林党争的党争起源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三月由吏部尚书孙鑨、左都御史李世达和考功司郎中赵南星主持的癸巳京察,臣僚乘机徇私毁誉,结援同党,有大批的大臣被罢免,吏部文选郎吕胤昌、给事中王三余,均被斥黜,引起轩然 *** 。事后言官又劾论吏部稽勋司员外郎虞淳熙、兵部职方郎中杨于庭、主事袁黄。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东林党人杨时乔与左都御史温纯主持乙巳京察,距癸巳已十二年,期间爆发了“伪楚王案”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361303130,形成沈一贯与沈鲤两大集团的斗争,沈鲤借机贬谪浙党官员给事中钱梦皋、钟兆斗及御史张似渠、于永清,沈一贯则称病闭门家居,最后内阁只剩朱赓一人,叶向高曾说“廊庙空虚一也;上下否隔二也;士大夫好胜喜争,三也;多藏厚积必有悖出之衅四也;凤声气习日趋日下莫可挽回,五也”。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辛亥京察,由年届八十的吏部尚书孙丕扬主持,徐绍吉、周永春等策划倾覆东林,被吏部右御郎王图制止。这时期朝廷的党争形成南党和北党之争,互相攻击,京畿道御史徐兆魁说:“东林所至,倾动一时,能使南北交攻,角胜党附”。

日后阁部大臣,长久缺员,万历帝亦置之不理,《资治通鉴三编发明》说:“楚宗事至是几十年矣,而廷臣犹以世卿右王之故,相继论劾,借端攻击,报复相寻,朝事已不可问”。叶向高先后上疏百余次,力陈:“今自阁臣至九卿台省,曹署皆空,南都九卿亦只存其二”,“陛下万事不理,以为天下长如此,臣恐祸端一发不可收也”。吏部尚书孙丕扬曾推荐沈鲤、郭正域、顾宪成、赵南星、高攀龙等,神宗一概不理。

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浙党吏部尚书郑继之主持丁巳京察,是神宗朝最后一次京察,齐(亓诗教、周永春)、楚(官应震、吴亮嗣)、浙(姚允文、刘廷元)三党大肆斥逐东林党人。至此朋党之争,愈演愈烈。

泰昌元年(1620年)的移宫案中,杨涟、左光斗等东林党人拥立太子朱由校继位有功,赵南星、高攀龙、顾大章、夏嘉遇、周宗建等重新启用。1623年(天启三年)东林党人主京察,又逐齐楚浙党,明末考核京官的制度成为党争的工具。明末国子祭酒倪元璐说:“其始天子静摄,听臣工群类之自战而不为之理,所谓鼠斗穴中,将勇者胜耳。故其时其血玄黄,时胜时败”

天启三年(1623年)京察,赵南星掌吏部,力斥浙党、齐党、宣党等三党官员亓诗教、赵兴邦、官应震、吴亮嗣等“先朝结党乱政”,议当罢黜。

3. 元朝吏部尚书是何人

元朝没有吏部尚书。

隋朝 文帝朝 虞庆则;韦世康;苏威;卢恺;韦世康;牛弘 炀帝朝 牛弘 唐朝 高祖朝 李纲;封德彝;杨恭仁 太宗朝 长孙无忌;杜淹;杜如晦;戴胄;高士廉;侯君集;杨师道;刘洎;马周;卢承庆 高宗朝 (662年—670年称之为司列太常伯) 高季辅;褚遂良;柳奭;来济;唐临;李义府;刘祥道;杨弘武;卢承庆;李敬玄 则天朝 (称之为天官尚书) 韦待价;武承嗣;武三思;乐思晦;李景谌;韦安石 中宗朝 张柬之;韦安石;唐休璟;李峤;韦巨源;苏瑰;张嘉福 睿宗朝 宋璟;刘幽求;郭元振;毕构;萧至忠 玄宗朝 萧至忠;魏知古;崔日用;卢怀慎;宋璟;王晙;裴漼;宋璟;裴光庭;萧嵩;李皓;李林甫;杨国忠 肃宗朝 房琯;韦陟;李岘 代宗朝 刘晏;李岘;崔寓;裴遵庆;刘晏;颜真卿 德宗朝 颜真卿;乔琳;萧复;刘滋;窦参;李彤;顾少连;贾耽 顺宗朝 贾耽;郑珣瑜 宪宗朝 郑珣瑜;高郢;李巽;郑余庆;崔邠;韩皋;赵宗儒;张弘靖 穆宗朝 韩皋;赵宗儒;萧俛;李绛;郑絪;赵宗儒 敬宗朝 赵宗儒;郑絪 文宗朝 郑絪;王涯;崔群;令狐楚;李程;崔龟从 武宗朝 杨嗣复;李德裕;李回;高元裕;孙简 宣宗朝 孙简;卢钧;王起;高元裕;李珏;崔龟从;高元裕;崔瓘;裴谂;李景让;魏谟;苏涤 懿宗朝 李景让;杜审权;裴休;崔慎由;曹确;萧仿;徐商;王铎;萧邺 僖宗朝 刘邺;李霨;归仁晦;郑从谠;赵隐;萧遘;韦昭度;牛聚;王徽;孔纬 昭宗朝 王徽;张濬;刘崇望;崔昭纬;徐彦若;孔纬;刘崇望;王抟;崔胤;崔远;裴枢 哀帝朝 陆扆;薛贻矩 明朝 洪武帝:偰斯;洪彝;刘嵩;阮畯;李信;陈敬;余熂;赵瑁;詹徽;梁焕;翟善;杜泽;茹鹚;张紞 建文帝:蹇义 明朝其他:郭琎;王直;何文渊;王翱;李秉;崔恭;姚夔;尹旻;耿裕;李裕;王恕;耿裕;屠滽;倪岳;马文升;焦芳;许进;刘宇;张彩;刘机;杨一清;陆完;王琼;石珤;乔宇;杨旦;廖纪;罗钦顺;李承勋;桂萼;方献夫;王琼;方献夫;汪鋐;许赞;熊浃;唐龙;周用;闻渊;夏邦谟;李默;万镗;李默;吴鹏;欧阳必进;郭朴;严讷;郭朴;胡松;杨博;高拱;杨博;张瀚;方逢时;王国光;梁梦龙;严清;杨巍;陆光祖;孙鑨;陈有年;孙丕扬;蔡国珍;李戴;赵世卿;杨时乔;孙丕扬;赵焕;王象干;郑继之;李汝华;赵焕;李汝华;周嘉谟;张问达;赵南星;崔景荣;李宗延;王绍徽;周应秋;房壮丽;王永光;闵洪学;李长庚;谢升;田维嘉;商周祚;庄钦邻;谢升;傅永淳;李日宣;郑三俊;李遇知 清朝 顺治朝 满:巩阿岱;谭拜;郎球;谭泰;卓罗;韩岱;陈泰;朱玛喇;科尔昆;伊图;车克 汉:陈名夏;高尔俨;成克巩;金之俊;刘正宗;王永吉;卫周祚;孙廷铨 康熙朝 满:阿思哈;明安达礼;马希纳;对喀纳;明珠;吴达礼;介山;伊桑阿;达哈他;科尔坤;廖旦;阿兰泰;鄂尔多;苏赫;库勒纳;席尔达;敦拜;温达;马尔汉;富宁安;隆科多 汉:孙廷铨;魏裔介;杜立德;黄机;郝维讷;宋德宜;李之芳;陈廷敬;张士甄;李天馥;熊赐履;李光地;宋荦;徐潮;萧永藻;吴一蜚;张鹏翮;逊柱 雍正朝 满:隆科多;查弼纳;福敏;查郎阿;傅尔丹;杭奕禄;性桂 汉:田从典;朱轼;蔡珽;杨名时;宜兆熊;嵇曾筠;张廷玉;刘于义 乾隆朝 满:性桂;讷亲;高斌;来保;德沛;达尔党阿;傅森;讬恩多;永贵;讬庸;官保;阿桂;绰克托;伍弥泰;和珅;福康安;金简;保宁 汉:刘于义;郝玉麟;杨超曾;史贻直;陈大受;梁诗正;孙嘉淦;黄廷桂;王安国;汪由敦;刘统勋;陈宏谋;刘纶;程景伊;嵇璜;蔡新;刘墉;彭元瑞;孙士毅 嘉庆朝 满:保宁;书麟;魁伦;琳宁;德瑛;瑚图礼;秀林;松筠;铁保;英和;那彦成 汉:刘墉;沈初;朱圭;刘权之;费淳;邹炳泰;曹振镛;章煦;戴均元;吴璥;刘镮之 道光朝 满:那彦成;松筠;文孚;穆彰阿;耆英;奕经;恩桂;文庆;柏葰 汉:刘镮之;卢荫溥;汤金钊;潘世恩;朱士彦;卓秉恬;陈官俊;贾桢 咸丰朝 满:柏葰;花沙纳;全庆 汉:贾桢;翁心存;周祖培;许乃普;陈孚恩;朱凤标 同治朝 满:瑞常;文祥;宝鋆;英桂 汉:朱凤标;单懋谦;毛昶熙 光绪朝/宣统朝 满:英桂;载龄;灵桂;广寿;恩承;崇绮;锡珍;麟书;熙敬;刚毅;敬信;世续;奎俊 汉:毛昶熙;万青藜;李鸿藻;徐桐;孙家鼐;徐郙;张百熙;鹿传霖;陆润庠;李殿林。

4. 带有潇湘的诗句

1、唐代:王昌龄《送魏二》

原文选段: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白话释义:

江楼上醉饮话别橘柚正飘香,江风吹洒细雨带给小船凄凉。

想象你独自远在潇湘明月下,满怀愁绪梦里静听猿啼悠长。

2、两汉:曹植《杂诗七首·其四》

原文选段: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白话释义:

在南方,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她的面容若桃花般芳艳,如李花般清丽。

早晨她来到江北岸边游玩,夜晚她到萧湘的小岛中休憩。

当世的风气轻视美丽的容颜,贝齿轻启的微笑为谁而发呢?

转瞬间,岁月消逝,可是青春的美貌是难以永远存在的。

3、唐代: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原文选段: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白话释义:

扬子江头杨柳青青春色惹人心,杨花似雪漫天飞舞愁杀渡江人。

微风轻拂笛声幽咽离亭染暮色,你就要南下潇湘我却奔向西秦。

4、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原文选段: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白话释义: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道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5、唐代:杜荀鹤《》

原文选段:

残腊泛舟何处好?最多吟兴是潇湘。

就船买得鱼偏美,踏雪沽来酒倍香。

白话释义:

腊月将尽时去哪里泛舟最好呢?吟诗起兴最好之地莫过于潇湘。

靠近湘江正在捕鱼的渔船买来最肥美的鱼儿,逢与落雪时沽来的酒酒香更加醇厚。

5. 《明史.列传 》的人物姓名

卷113 列传第1 后妃一 卷114 列传第2 后妃二 卷115 列传第3 兴宗孝康皇帝 睿宗兴献皇帝 卷116 列传第4 诸王一 卷117 列传第5 诸王二 卷118 列传第6 诸王三 卷119 列传第7 诸王四 卷120 列传第8 诸王五 卷121 列传第9 公主 卷122 列传第10 郭子兴 韩林儿 卷123 列传第11 陈友谅 张士诚 方国珍 明玉珍 卷124 列传第12 扩廓帖木儿 陈友定 把匝剌瓦尔密 卷125 列传第13 徐达 常遇春 卷126 列传第14 李文忠 邓愈 汤和 沐英 卷127 列传第15 李善长 汪广洋 卷128 列传第16 刘基 宋濂 叶琛 章溢 卷129 列传第17 冯胜 傅友德 廖永忠 杨景 胡美 卷130 列传第18 吴良 康茂才 丁德兴 耿炳文 郭英 华云龙 韩政 仇成 张龙 吴复 胡海 张赫 华高 张铨 何真 卷131 列传第19 顾时 吴桢 薛显 郭兴 陈德 王志 梅思祖 金朝兴 唐胜宗 陆仲亨 费聚 陆聚 郑遇春 黄彬 叶升 卷132 列传第20 朱亮祖 周德兴 王弼 蓝玉 谢成 李新 卷133 列传第21 廖永安 俞通海 胡大海 耿再成 张德胜 赵德胜 桑世杰 茅成 胡 深 孙兴祖 曹良臣 濮英 卷134 列传第22 何文辉 叶旺 马云 缪大亨 蔡迁 王铭 甯正 金兴旺 花茂 丁玉 郭云 卷135 列传第23 陈遇 叶兑 范常 宋思颜 郭景祥 杨元杲 阮弘道 孔克仁 卷136 列传第24 陶安 詹同 朱升 崔亮 陶凯 曾鲁 任昂 李原名 乐韶凤 卷137 列传第25 刘三吾 安然 吴伯宗 吴沉 桂彦良 宋讷 赵□ 李叔正 刘崧 罗复 仁 孙汝敬 卷138 列传第26 陈修 杨思义 周祯 杨靖 单安仁 薛祥 唐铎 开济 卷139 列传第27 钱唐 韩宜可 萧岐 冯坚 茹太素 李仕鲁 叶伯巨 郑士利 周敬心 王朴 张衡 卷140 列传第28 魏观 陶□仲 刘仕□ 王宗显 王观 道同 卢熙 青文胜 卷141 列传第29 齐泰 黄子澄 方孝孺 练子宁 茅大芳 卓敬 陈迪 景清 连楹 胡闰 王度 卷142 列传第30 铁铉 暴昭 陈性善 张□ 谢贵 彭二 宋忠 马宣 瞿能 张伦 颜伯 玮 王省 姚善 陈彦回 卷143 列传第31 王艮 廖升 周是修 程本立 黄观 王叔英 黄钺 王良 陈思贤 程通 黄希范 高巍 高贤宁 王□ 周缙 牛景先 卷144 列传第32 盛庸 平安 何福 顾成 卷145 列传第33 姚广孝 张玉 朱能 丘福 谭渊 王真 陈亨 卷146 列传第34 张武 陈硅 孟善 郑亨 徐忠 郭亮 赵彝 张信 徐祥 李浚 孙岩 陈 吾乃马之甲 二甲传胪9旭 陈贤 张兴 陈志 王友 卷147 列传第35 解缙 黄淮 胡广 金幼孜 胡俨 卷148 列传第36 杨士奇 杨荣 杨溥 卷149 列传第37 蹇义 夏原吉 卷150 列传第38 郁新 赵□ 金忠 李庆 师逵 古朴 陈寿 刘季□ 刘辰 杨砥 虞谦 汤宗 卷151 列传第39 茹_ 严震直 张□ 王钝 郑赐 郭资 吕震 李至刚 方宾 吴中 刘观 卷152 列传第40 董伦 仪智 邹济 周述 陈济 王英 钱习礼 周叙 柯潜 孔公恂 卷153 列传第41 宋礼 陈萱 周忱 卷154 列传第42 张辅 黄福 刘俊 陈洽 李彬 柳升 梁铭 王通 卷155 列传第43 宋晟 薛禄 刘荣 朱荣 费□ 谭广 陈怀 蒋贵 任礼 赵安 赵辅 刘 聚 卷156 列传第44 吴允诚 薛斌 吴成 金忠 李英 毛胜 焦礼 毛忠 和勇 罗秉忠 卷157 列传第45 金纯 张本 郭敦 郭□ 郑辰 柴车 刘中敷 张凤 周萱 杨鼎 黄镐 胡拱辰 陈俊 林鹗 潘荣 夏时正 卷158 列传第46 黄宗载 顾佐 段民 章敞 吴讷 魏骥 鲁穆 耿九畴 轩□ 黄孔昭 卷159 列传第47 熊概 陈镒 李仪 陈泰 李棠 贾铨 王宇 崔恭 刘孜 李侃 原杰 彭 谊 牟俸 夏埙 高明 杨继宗 卷160 列传第48 王彰 魏源 金濂 石璞 罗通 罗绮 张萱 张鹏 李裕 卷161 列传第49 周新 李昌祺 陈士启 应履平 林硕 况钟 陈本深 彭勖 夏时 黄润 玉 杨瓒 刘实 陈选 夏寅 陈壮 张□ 宋端仪 卷162 列传第50 尹昌隆 耿通 戴纶 陈祚 刘球 陈鉴 钟同 章纶 廖庄 倪敬 杨萱 卷163 列传第51 李时勉 陈敬宗 刘铉 邢让 林瀚 谢铎 鲁铎 卷164 列传第52 邹缉 弋谦 黄泽 范济 聊让 左鼎 曹凯 刘炜 单宇 张昭 高瑶 卷165 列传第53 陶成 陈敏 丁萱 王得仁 叶祯 伍骥 毛吉 林锦 郭绪 姜昂 卷166 列传第54 韩观 山云 萧授 方瑛 李震 王信 彭伦 欧磐 张佑 卷167 列传第55 曹鼐 邝□ 王佐 孙祥 袁彬 卷168 列传第56 陈循 王文 江渊 许彬 陈文 万安 刘□ 刘吉 尹直 卷169 列传第57 高谷 胡_ 王直 卷170 列传第58 于谦 卷171 列传第59 王骥 徐有贞 杨善 王越 卷172 列传第60 罗亨信 侯□ 杨宁 王来 孙原贞 朱鉴 杨信民 张骥 马谨 程信 白圭 张瓒 孔镛 邓廷瓒 王轼 刘丙 二甲传胪9卷173 列传第61 杨洪 石亨 郭登 朱谦 孙镗 范广 卷174 列传第62 史昭 巫凯 许贵 周贤 欧信 王玺 鲁鉴 刘宁 彭清 姜汉 安国 杭 雄 卷175 列传第63 卫青 董兴 何洪 刘玉 仇钺 神英 曹雄 冯祯 张俊 杨锐 卷176 列传第64 李贤 吕原 岳正 彭时 商辂 刘定之 卷177 列传第65 王翱 年富 王□ 李秉 姚夔 王复 林聪 叶盛 卷178 列传第66 项忠 韩雍 余子俊 朱英 秦□ 卷179 列传第67 罗伦 章懋 黄仲昭 庄曰鄄永 邹智 舒芬 卷180 列传第68 张宁 王徽 毛弘 丘弘 李森 魏元 强珍 王瑞 李俊 汪奎 汤鼐 姜 绾 姜洪 曹麟 彭程 庞泮 叶绅 胡献 张弘至 屈伸 王献臣 卷181 列传第69 徐溥 丘浚 刘健 谢迁 李东阳 王鏊 刘忠 卷182 列传第70 王恕 马文升 刘大夏 卷183 列传第71 何乔新 彭韶 周经 耿裕 倪岳 闵硅 戴珊 卷184 列传第72 周洪谟 杨守陈 张元祯 傅瀚 张升 吴宽 傅硅 刘春 吴俨 顾清 刘瑞 卷185 列传第73 李敏 贾俊 黄绂 张悦 _钟 曾鉴 梁景 徐恪 李介 黄珂 王鸿儒 丛兰 吴世忠 卷186 列传第74 韩文 张敷华 杨守随 许进 雍泰 陈寿 樊莹 熊绣 潘蕃 胡富 张 泰 张鼐 王景 朱钦 卷187 列传第75 何鉴 。



~

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这句文言文怎么翻译
答:如果这件事情成功的话,那就是您的在天之灵保佑我;如果这件事情不成功的话,我就用死来答谢您的恩情。

文言文阅读杨嗣复,字继之,父于陵
答:杨嗣复的字是继之。他父亲杨于陵,开始受浙西观察使韩氵晃赏识,韩氵晃把女儿嫁给他,并回去对妻子说:“我看到的人很多,今后显贵并长寿没有比得上他的,他有儿子一定当宰相。”后来生了杨嗣复,韩氵晃摸着他的头说:“你的名声和地位都超过你父亲,这是杨家值得庆贺的事。”因此定字叫庆门。他...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中之的用法
答:之,您,代赵盾。这句话是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意思是如果您去进谏而国君不听,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莫,没有谁。继,接着。之,您,代赵盾。晋灵公不君节选 原文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

桐城派古文,望溪开之,海峰继之,至惜抱而其传始大,此天下之公言也。惜...
答:桐城派古文,望溪开之,海峰继之,至惜抱而其传始大,此天下之公言也。惜抱出于刘门,世几有青蓝冰水之喻 桐城派古文,望溪开之,海峰继之,至惜抱而其传始大,此天下之公言也。惜抱出于刘门,世几有青蓝冰水之喻。翻译是什么意思?多谢... 桐城派古文,望溪开之,海峰继之,至惜抱而其传始大,此天下之公言也...

将“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翻译成现代文
答:您进谏如果君王不采纳,就没有人能接替您了.我请求先去进谏,假如国君不采纳,那么您再继续进谏.

关于云的文言文
答:1. 关于云的古文 始而一丝半缕,从容恬淡,端似闲庭信步;继之三堆几垛,涌动卷舒,浑如雪浪拍天。 其质轻,风翻柳絮;其色素,日晒银棉。奇哉,怪也!不见画师,俄时多彩多色;并无织女,刹那展缎铺纨。 千变万化,六色七颜,竟不知造化之魔术师究有几多道具,几多颜料,几多绝技,几多设计焉。诗朋西指,有朵朵...

文言文翻译巴谓曹公日 刘备据荆州 不可也 公日 备如相图 孤以六军继...
答:巴谓曹公曰:“刘备据荆州,不可也。”公曰:“备如相图,孤以六军继之也。”—出自:《蜀书·刘巴传》译文是:刘巴对曹操说,“让刘巴占据荆州,这是不可以的。”曹操说:“如果刘备有所图谋,我就派遣'六军'攻打他。”——出自:《蜀书·刘巴传》一种推测的说法,六军是指参与与孙刘联军争夺...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中“莫之继也”怎样解释?
答:“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出自《左传·晋灵公不君》,意思是“如果进谏的话不被采纳,就再没有谁能接着进谏了”。其中,“莫”是代词,意思是“没有谁”。而“之”是代词,意思是“他(指晋灵公)”,“继”在此是动词,意思是“接着进谏”。所以,“莫之继也”意思是“没有人接着进谏了...

《晋灵不君》中“莫之继也”是什么句式?
答:莫继之,宾语前置

木兰从军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答:《木兰从军》文言文翻译如下:木兰是古时候的一名民间女子。从小练习骑马,随着年龄的增长技术不断精深,正碰到皇帝招兵,她的父亲的名字也在名册上,和同村的许多年轻人都在此次出征中。她的父亲因年老多病而不能胜任,木兰便女扮男装,买了骏马和马鞍,替父亲出征。逆黄河而上,翻越黑山,骑马转战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