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山小记文言文解释

作者&投稿:何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游西山小记 翻译

游西山小记

选自《檀园集》卷八(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李流芳(1575—1629),字长蘅,号泡庵,又号慎娱居士,嘉定(今上海嘉定)人。性好山水,是明朝后期有影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散文多写景应酬之作,小品以精隽著称,所叙山水,无不描画如生,情景交融。有《檀园集》《西湖卧游图题跋》。西山,指北京西山。

李流芳

出西直门,过高梁桥〔高梁桥〕旧时北京西直门外北侧的河上有一座单孔石拱桥,因跨越高梁河,所以叫高梁桥。,可十余里,至元君祠。折而北,有平堤十里,夹道皆古柳,参差掩映,澄湖万顷,一望渺然。西山匌匒〔匌匒(gédɑ)〕重叠的样子。,与波光上下。远见功德古刹及玉泉亭榭〔功德古刹及玉泉亭榭〕功德古刹,指万寿山的“大承天护圣寺”。玉泉,此指玉泉山。,朱门碧瓦,青林翠嶂,互相缀发。湖中菰蒲〔菰(ɡū)蒲〕菰,生长于浅水中,又叫茭白,秋结实为菰米。蒲,一种水草。零乱,鸥鹭翩翻,如在江南画图中。

予信宿金山及碧云、香山〔信宿金山及碧云、香山〕在金山和碧云寺香山寺中连宿两夜。信宿,连宿两夜。金山,指万寿山。碧云,即碧云寺。香山,香山寺。,是日,跨蹇〔蹇(jiǎn)〕驴。而归。由青龙桥纵辔〔纵辔〕放松缰绳,任驴慢行。堤上,晚风正清,湖烟乍起,岚润如滴〔岚润如滴〕山间雾气湿润像要滴水。,柳娇欲狂,顾而乐之,殆不能去〔殆不能去〕几乎不能离去。

先是,约孟旋、子将同游,皆不至,予慨然独行。子将挟西湖〔西湖〕指杭州西湖。为己有,眼界则高矣,顾稳踞七香〔七香〕各色香料的和合,喻指都市繁华。城中,傲予此行,何也?书寄孟阳诸兄之在西湖者,一笑。

欣赏指要

本文开头寥寥数笔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平堤古柳、澄湖荡漾、香山宝寺、朱门碧瓦、鸥鹭翩翩的美景,如置身江南画图中一样充满了诗情画意。文章摹景绘形,色彩鲜明,如澄湖、朱门、碧瓦、青林、翠嶂、鸥鹭,且动静结合,移步换景,可谓美矣。湖面上烟雾缭绕,山间薄雾蒙蒙,晚风清凉,柳枝起舞,如醉如痴,故“殆不能去”。江山如画,可是所约之人皆不至,作者只好“慨然独行”。与孟阳诸兄沉溺于西湖繁华美景中相比,作者游西山则清幽雅致,潇洒自如,怡然自得,可惜他们却体会不到,故“一笑”。

文章简短精练,把最强烈的感受、最美好的场景用最简约的笔法写出,不滞不沾,信笔拈来,天真烂漫。

2. 游西山小记 的翻译

出西直门,过高梁桥〔高梁桥〕旧时北京西直门外北侧的河上有一座单孔石拱桥,因跨越高梁河,所以叫高梁桥。

可十余里,至元君祠。折而北,有平堤十里,夹道皆古柳,参差掩映,澄湖万顷,一望渺然。

西山匌匒〔匌匒(gédɑ)〕重叠的样子。,与波光上下。

远见功德古刹及玉泉亭榭〔功德古刹及玉泉亭榭〕功德古刹,指万寿山的“大承天护圣寺”。玉泉,此指玉泉山。

朱门碧瓦,青林翠嶂,互相缀发。湖中菰蒲〔菰(ɡū)蒲〕菰,生长于浅水中,又叫茭白,秋结实为菰米。

蒲,一种水草。零乱,鸥鹭翩翻,如在江南画图中。

3. 游西山小记 的翻译

出西直门,过高梁桥〔高梁桥〕旧时北京西直门外北侧的河上有一座单孔石拱桥,因跨越高梁河,所以叫高梁桥。

可十余里,至元君祠。折而北,有平堤十里,夹道皆古柳,参差掩映,澄湖万顷,一望渺然。

西山匌匒〔匌匒(gédɑ)〕重叠的样子。,与波光上下。

远见功德古刹及玉泉亭榭〔功德古刹及玉泉亭榭〕功德古刹,指万寿山的“大承天护圣寺”。玉泉,此指玉泉山。

朱门碧瓦,青林翠嶂,互相缀发。湖中菰蒲〔菰(ɡū)蒲〕菰,生长于浅水中,又叫茭白,秋结实为菰米。

蒲,一种水草。零乱,鸥鹭翩翻,如在江南画图中。

4. 游华山和游西山小静室文言文的翻译

这是我的理解,未必十全十美。

游华山:我回来的路上见到林子里柿子正黄,就在马上摘着吃朗朗,当地人大喊让我停下我没有听,嚼起来像纸一样非常涩,急忙吐出去,下马找泉水漱口,才能说话。当地人大笑。

因为柿子需要摘下来煮沸一次,才能去掉它的涩味,我不知道这件事。游西山小静室:我于是返回到墙下,小门关的很紧,从门缝里看去,矮矮的篱笆弯曲的小路,绿竹茂盛,很寂静听不到人说话的声音,敲门也没有人开门应答。

有一人路过,说:"墙洞里有石头,是敲门的工具 "。我尝试着连续敲了几下,果然有小沙弥出来开门。

特点:简洁明快,诙谐生动。

5. 《游西山记一》的翻译

出西直门〔西直门〕今北京的西直门,城楼已拆除。

过高梁桥,杨柳夹道,带以清溪〔带以清溪〕道旁清溪如同衣带。,流水澄澈,洞见沙石,蕴藻萦蔓〔蕴藻萦蔓〕水草积聚,枝蔓缠绕。

鬣走带牵〔鬣(liè)走带牵〕意谓水藻像马鬃那样被风吹动互相牵扯。鬣,马颈上的长毛。

小鱼尾游〔尾游〕相随地游着。

翕忽跳达〔翕忽跳达〕迅疾的样子。跳达,轻捷。

亘流背林〔亘流背林〕流水绵延,背依树林。

禅刹〔禅刹〕佛寺。相接。

绿叶郁①〔(nóng)郁〕茂密繁盛。,下覆朱户〔朱户〕泛指富贵人家的宅第。

寂静无人,鸟鸣花落。过响水闸,听水声。

至龙潭堤,树益茂,水益阔,是为西湖〔西湖〕指颐和园内的昆明湖。也。

每至盛夏之月,芙蓉十里如锦,香风芬馥〔芬馥〕清新浓郁。,士女骈阗〔士女骈阗(tián)〕形容人多。

骈阗,络绎不绝。,临流泛觞〔临流泛觞〕列坐水边,浮杯饮酒。

泛觞,酒杯放在流水上,任其漂流,流到谁面前谁饮酒。,最为胜处矣。

憩青龙桥,桥侧数武〔武〕古代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有寺依山傍岩,古柏阴森,石路千级。

山腰有阁,翼以千峰〔翼以千峰〕以千峰为其羽翼。,萦抱屏立〔萦抱屏立〕环抱着像屏风一样站着。

萦抱,环抱。屏立,像屏风一样立着。

积岚沉雾。前开一镜,堤柳溪流,杂以畦畛〔畦畛(qízhěn)〕田间小路。

丛翠之中,隐见村落。降临水行,至功德寺〔功德寺〕旧名护圣寺,建于金时。

明宣德二年重建,因改今名。,宽博有野致〔野致〕野趣,田野风味。

前绕清流,有危桥可坐。

寺僧多业农事,日已西,见道人执畚者、者〔执畚(běn)者、(chā)者〕拿着畚和的。畚,簸箕之类的农具。

铁锹一类。、带笠者,野歌而归。

有老僧持杖散步塍〔塍(chéng)〕田埂。间,水田浩白,群蛙偕鸣。

噫!此田家之乐也,予不见此者三年矣。夜遂宿焉。

6. 游西山十记 (记一) 袁中道 译文

记一

译文

出了西直门,过了高梁桥,路旁皆是杨柳,道旁清溪如同衣带,流水清澈,可以清楚地看见水底的沙石,水草藻类萦绕,像是马鬣在风中飘荡,小鱼一条接着一条,忽然跳出水面,流水绵延,背依竹林,接着是一座古刹,绿叶浓郁,掩映着朱红的大门,寂静无人,惟闻鸟鸣花落。

经过响水闸,听见水声汩汩流淌。到了龙潭堤,树木越发茂密,水面越发宽阔,这就是颐和园昆明湖了。每到盛夏的时候,莲花十里如锦,风中满是浓郁芬芳,众多美丽高贵的女子聚在此处,列坐水边,浮杯饮酒,真是极为美丽的景致啊。

在青龙桥上歇息,桥有数武之高,有一寺庙依山而建,下临陡崖,古柏阴森,石路千级。山腰有一阁楼,千峰仿佛成了它的羽翼般,怀抱着阁楼像屏风一样立着,此处常常沉积着流岚雾霭。前方平坦开阔如镜,有溪流,旁植柳树,稻田处处,一片翠绿之中隐隐可见村落。

沿着溪水流向走,到功德寺,寺内宽阔而颇有野外的景致,前面清澈的溪流绕过,有一座高高的小桥可以坐下歇息。寺庙里的僧人大多能做农活,日已偏西,可以看见修道之人拿着农具戴着斗笠唱着歌归来。有年老的僧人杵着拐杖在田间散步,水田因反光而泛白,青蛙鸣声此起彼伏。啊,这就是田园生活的快乐啊,我已经多年没有见到了,于是晚上就歇在这里。

1、原文

出西直门,过高梁桥,杨柳夹道,带以清溪,流水澄澈,洞见沙石,蕴藻萦蔓,鬣走带牵,小鱼尾游,翕忽跳达,亘流背林,禅刹相接,绿叶浓郁,下覆朱户,寂静无人,鸟鸣花落。过响水闸,听水声汩汩。至龙潭堤,树益茂,水益阔,是为西湖也。每至盛夏之月,芙蓉十里如锦,香风芬馥,士女骈阗,临流泛觞,最为胜处矣。憩青龙桥,桥侧数武,有寺依山傍岩,古柏阴森,石路千级。山腰有阁,翼以千峰,萦抱屏立,积岚沉雾。前开一镜,堤柳溪流,杂以畦畛,丛翠之中,隐见村落。降临水行,至功德寺,宽博有野致,前绕清流,有危桥可坐。寺僧多习农事,日已西,见道人执畚者、插者、带笠者野歌而归。有老僧持杖散步胜间,水田浩白,群蛙偕鸣。噫!此田家之乐也,予不见此者三年矣,夜遂宿焉。

2、作者简介

袁中道(1575—1630)明代文学家,字小修,一作少修。“公安派”领袖之一,袁宗道、袁宏道胞弟。汉族,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中进士,授徽州府教授,止于吏部郎中。与其兄宗道、宏道并称“三袁”,其成就次于宏道。其文学主张与宏道基本相同,强调性灵。他较两兄晚殁,目睹模仿公安派的文人的流弊,晚年又形成以性灵为中心兼重格调的思想。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优。游记文能直抒胸臆,文笔明畅;日记多有精粹文笔,对后世日记体散文有一定影响。著有《珂雪斋集》20卷、《袁小修日记》20卷。

3、作品简介:

《西山十记》,明朝文言文,作者袁中道,主要内容是记录了作者在西山游玩的所见所闻。西山是指北京西郊的群山,是北京名胜景点之一。

北京西郊群山包括百花山、灵山、妙峰山、香山、翠微山、卢师山、玉泉山等。

7. 【袁中道《游西山记》的译文】

您要的是哪一篇啊QAQ不会是十篇全部吧我我我我翻译不过来啊……先丢一篇吧……纯人工翻译……出了西直门,过高梁桥,路两旁有杨柳,清澈的溪水如带,流水明净澄澈,能清楚的看见(溪底的)沙石,藻类繁茂缠绕,水草如兽类的长毛发一般飘荡(鬣:野兽脖颈后的长毛).小鱼一尾尾地游过,忽地跃出水面.流水绵延,背靠树林,与寺庙相连.绿叶丰茂,向下遮掩住朱红色的门.寂静无人,(只有)鸟鸣花落.过响水闸,听见汩汩的水声.到龙潭堤,树更加茂盛,水面更加开阔,这(就)是西湖(指昆明湖)了.每每到了盛夏的日子,荷花如锦绣般绵延数十里,被风吹得更加芬芳,车马纷繁,(来到这里的人们)在临近水边的地方水边做浮杯饮酒的游戏,是最好的地方啊.在青龙桥暂时休憩,距离桥侧几武的地方(一武三尺),有寺庙依着山势傍着陡崖而建,古柏的林荫昏暗,石制的长路数千级.山腰处有阁楼,用千峰当做它的翅膀,环抱阁楼,像屏风一样立着,累积着浓厚的山岚雾气.它的前方如镜般开阔,堤上有柳树临着溪水流淌,中间夹着田间小路.在丛丛植物之中,隐约可见村落.沿着水流前行,到达功德寺,宽阔博雅颇有山野田园的味道.寺庙前有清澈的水流缠绕,有危桥(这里我不确定是陡峭的还是不安全的- -应该是前者)可供坐下.庙里的僧人大多常做农活,太阳已经偏西,能见到修行者(僧人)拿畚、锸,戴着斗笠的,唱着山野歌谣归去.有老僧持杖散步稻田田埂的,水田中波纹泛白,大群的蛙类在鸣叫.啊!这就是田家的乐趣啊.我没有见到这种景象有三年了.。

8. 《游西山记》译文

游西山十记之一

出了西直门,过了高粱桥,路旁皆是杨柳,清溪如带,流水清澈,可以清楚地看见水底的沙石,水草藻类萦绕,像是马鬣在风中飘荡,小鱼一条接着一条,忽然跳出水面,流水绵延,背依竹林,接着是一座古刹,绿叶浓郁,掩映着朱红的大门,寂静无人,惟闻鸟鸣花落。经过响水闸,听见水声汩汩流淌。到了龙潭堤,树木越发茂密,水面越发宽阔,这就是颐和园昆明湖了。每到盛夏的时候,莲花十里如锦,风中满是浓郁芬芳,众多美丽高贵的女子聚在此处,列坐水边,浮杯饮酒,真是极为美丽的景致啊。在青龙桥上歇息,桥有数武之高,有一寺庙依山而建,下临陡崖,古柏阴森,石路千级。山腰有一阁楼,千峰仿佛成了它的羽翼般,怀抱着阁楼像屏风一样立着,此处常常沉积着流岚雾霭。前方平坦开阔如镜,有溪流,旁植柳树,稻田处处,一片翠绿之中隐隐可见村落。沿着溪水流向走,到功德寺,寺内宽阔而颇有野外的景致,前面清澈的溪流绕过,有一看似危险的小桥可以坐下歇息。寺庙里的僧人大多能做农活,日已偏西,可以看见修道之人拿着农具戴着斗笠唱着歌归来。有年老的僧人杵着拐杖在田间散步,水田因反光而泛白,青蛙鸣声此起彼伏。啊,这就是田园生活的快乐啊,我已经三年没有见到了,遂晚上就歇在这里。



~

袁中道游西山十记二则原文及赏析
答:(《游西山小记》) 然后文章追述昔日夏天游西湖的胜景,以细笔勾之:“每至盛夏之月,芙蓉十里如锦,香风芳馥,士女骈阗,临流泛觞,最为胜处矣”这里从两方面来写,一写景: 荷花十里,美如织锦,写花多色美; 芬芳馥郁,写荷香四溢。柳永描绘杭州西湖道:“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望海潮》) 南北西湖,互相辉映。二...

钴鉧谭西丘小记文言文翻译
答:小丘很小,不到一亩,可以把它装到笼子里占有它。(我)打听它的主人是谁,(有人)说:“这是唐家不要的地方,想出售却卖不出去。”(我)问它的价钱,(有人)说:“只要四百文。”我很喜欢(这个小丘),就(把它)买了下来。李深源、元克己这时和我一起游览,(他们)都非常高兴,(认为...

游西山小记的慨然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游西山小记的慨然表达了作者充满信心,活泼向上的感情

文言文大全自创
答:3. 求一四百字原创古文 (春气回野之时,春阳丽照之日,余得二好友相邀,游于西山,归来心胸舒畅,故于案前,作一小记。) 日已西斜,光渐微弱,一行三人,漫步道上。野田苗绿,春花闹温馨袭人;树木生发,碧芽放嫩青惹眼。翻山梁,涉小溪,行石涧,穿林木,绕山势而行,转羊肠而上。山坡渐醒,春草共田野泛绿;山花初...

始得西山宴游记断句
答:沈德潜《唐宋八家文读本》卷九:“从‘始得’字着意,人皆知之。苍劲秀削,一归元化,人巧既尽,浑然天工矣。此篇领起后诸小记。”林云铭《古文析义》卷十三:“全在‘始得’二字着笔。语语指划如画。千载以下,读之如置身于其际。非得游中三昧,不能道只字。”浦起龙《古文眉诠》卷五十三:...

一个不知道名字的故事(小记三十三)
答:        炮火中的人们都是惊鸟,像油锅中所炸的吃食,未熟前都是沉底的隐藏,所以昨夜西山中的炮早已轰起了许许多多的人,轻灵的壮年都在村头远远地候着,好看到了什么就能去给那些老少报声平安或者蹒跚着进山。幸好那轮病秧的太阳照常生起,没有映来马蹄和银亮的刺刀...

游西山小记与小石潭记的共同点
答:两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一样的,都是借描绘被遗弃在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泻怨愤抑郁的心情。

游记文言文原创
答:7. 求一四百字原创古文 (春气回野之时,春阳丽照之日,余得二好友相邀,游于西山,归来心胸舒畅,故于案前,作一小记。) 日已西斜,光渐微弱,一行三人,漫步道上。野田苗绿,春花闹温馨袭人;树木生发,碧芽放嫩青惹眼。翻山梁,涉小溪,行石涧,穿林木,绕山势而行,转羊肠而上。山坡渐醒,春草共田野泛绿;山花初...

游信州玉山小岩记文言文
答:9. 《游玉山小记》文言文翻译 《游玉山小记》 李流芳25日,(我们)到了京口。 吃完饭后走上银山,在玉山亭子稍事休息。这时远远地望见(我的朋友)伯美自山麓施施而来(施施:读“宜宜”,缓缓的很闲适的样子),于是让小童叫他。 玉山亭子建在临江的峭壁上,江边有一块独立的巨石,顶上平坦,水下却多空隙。涉水爬到...

兰亭小记文言文
答:兰亭小记文言文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鹤岗爆火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梦之缘文化 2022-10-28 · TA获得超过234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9 采纳率:98% 帮助的人:36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 兰亭小记的原文和译文 原文: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