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作者&投稿:耿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2、激发幼儿对圣诞节的向往,感受歌曲带来的欢乐情绪。

  3、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重点:

  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活动难点:

  激发幼儿对圣诞节的向往,感受歌曲带来的欢乐情绪。

  活动准备:

  磁带,钢琴,曲谱。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练声:《山谷回音真好听》、《卖报歌》。

  2、律动:《挤奶》、《苹果丰收》、《淘米洗菜》。

  二、谈话导入活动。

  1、幼儿初步欣赏音乐。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你们认真听,然后告诉我这首是什么节日的歌曲?听到歌曲后有什么感受?

  师小结:圣诞节是西方基督教为了纪念耶稣诞生的一个节日,而这首铃儿响叮当正是西方人们在圣诞节的时候经常唱的歌曲。后来圣诞节就传到了很多国家,同样也传到了中国。铃儿响叮当这首歌也跟着传到了中国,就有人把它翻译成了中文。

  2、师:圣诞节里圣诞老人是怎样送礼物的?

  三、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1、教师范唱,请幼儿边拍手边欣赏歌曲。

  师:歌曲里唱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内容,如果幼儿说不出,再欣赏歌曲。同时老师可配上简单的动作。)

  2、欣赏音乐第二遍。

  师:小朋友们知不知道这个铃儿是哪里的呢?(圣诞老人的雪橇的驯鹿上。)

  师:它是怎么响的?(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内容)

  3、幼儿讨论后老师小结:“新年到了,圣诞老人赶着马车去给小朋友发新年礼物。圣诞老人坐在雪橇上,奔跑过田野,马儿铃儿响叮当……。教师完整的朗诵歌词内容。

  4、师:现在请你们当小喇叭,老师当大喇叭。我们一起把这首歌的歌词念一遍吧!听听谁的声音最好听。

  四、完整练习歌曲。

  1、教师:你们想学这首好听的儿歌吗?请你们和老师配上音乐完整的唱一遍。

  2、鼓励幼儿加入表情进行初步的表演。进行分组轮唱,增加趣味性,熟练歌词。

  教师小结:圣诞老人说听到了你们的歌声,但这么好听的歌曲如果加上很美的表情唱我想就更精彩了。你们也觉得吗?

  五、结束部分。

  1、引导幼儿关心他人,知道圣诞节送圣诞礼物是表示友好的一种方式。过圣诞节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很快乐,因为他们收到了圣诞老人和自己好朋友的圣诞礼物。

  2、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歌曲的名字:铃儿响叮当)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感受并学习用歌声来表现不同的乐段不同的音乐情绪。

  2.尝试为不同情绪的音乐选择不同的演唱形式。

  3.让幼儿感受歌曲《欢乐颂》欢快的节奏。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材料准备:

  物质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

  知识经验准备:《欢乐颂》作品介绍。

   活动过程指导:

  一.欣赏音乐:

  *欣赏管弦乐队演奏的录音作品,感受其宏大、辉煌的情绪。

  *欣赏童声演唱的《欢乐颂》,再次感受其热情奔放的音调和振奋人心的节奏。

  二.组织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体会和对歌曲的联想。

  三.学会合唱;*跟随音乐伴奏用"啦"、"呜"音演唱,教师按节奏朗诵歌词。

  *一部分幼儿唱"啦"音,另一部分幼儿唱"呜"音,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朗诵歌词。

  *教师注意引导幼儿努力保持声部之间音量的均衡和协调。

  四.创编动作表演唱;*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简单的手部动作。

  *跟随音乐边表演边进行合唱练习。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学习兴趣很高,孩子们对于歌曲的重难点掌握的比较好。在形象的图谱的提示下,合着音乐的美妙的旋律,幼儿较快的学习了歌曲,并能把握歌曲的情感。

  小百科:《欢乐颂》其实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终曲乐章。《第九交响曲》是于1822年秋天开始进入创作阶段的。但贝多芬却几乎花了大半生的时间来酝酿、来筹划。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3

   内容与要求:

  1、欣赏并感受歌曲《鱼儿的梦》优美的旋律和意境,初步学唱歌曲。

  2、能大胆地运用肢体语言表现对歌曲的理解。

   材料准备: ppt课件、钢琴伴奏:鱼儿的梦

   活动设计:

   一、音乐游戏 :小鱼游;

   二、情景导入,引起兴趣: 教师弹奏歌曲,幼儿欣赏。 听了这段音乐,猜一猜小鱼在干什么? 那么小鱼到底在干什么呢?(欣赏ppt,钢琴伴奏,教师演唱)

   三、欣赏并理解歌曲:

  1、理解:鱼儿玩了,玩了一天水,池塘妈妈怀里睡。(ppt1) 小鱼玩了一天水,在谁的怀里睡着了? 谁会用优美的动作学一学小鱼是怎样在妈妈怀里睡着的?

  2、理解:天上星星,星星落下来,给它盖上珍珠被。(ppt2) 天上的星星掉下来为鱼儿盖了一条怎样的被子呢? 你们小时候妈妈是怎样为你们盖被子的?

  3、理解:呣~~呣~~风儿唱着摇篮曲,轻轻吹呀慢慢吹。(ppt3) 风儿唱了一首什么歌? 教师哼唱,引导幼儿一同哼唱。 为什么风儿要轻轻吹、慢慢吹? 请你来学着风儿轻轻吹、慢慢吹,哄小鱼入睡。

  4、理解:鱼儿梦中,梦中看见了,妈妈在亲它的嘴。(ppt4) 在梦里,小鱼好像梦见鱼妈妈回来了,它在干什么呢? 我是鱼妈妈,你们都来做做鱼宝宝。(背景音乐,教师与幼儿互动)

  5、:你们觉得鱼儿的梦美不美?哪里最美?这首歌的名字就叫做《鱼儿的梦》。

  6、再次欣赏ppt,钢琴伴奏,教师演唱。

   四、演唱歌曲: 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优美的.歌曲吧。(钢琴伴奏)

  重点:哼唱时要轻轻的、柔柔的。

   五、表演歌曲: 我们变成一条条小鱼,听着优美的音乐,做做鱼儿的梦吧。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学习看各种形式的指挥,演奏打击乐器。

  在活动中体验打击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三种颜色的丝带(红、金、绿)。

  若干小型打击乐器(木质、金属、皮质类)

  音乐摇篮曲、粉刷匠。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出示三类乐器:皮质类乐器、金属类乐器、木质类乐器。

  师:"今天朱老师请来了三种乐器到我们班来做客,请小朋友看一看它们是谁?它们属于哪一类乐器呢?"

  2、幼儿围成半圆传递乐器。

  二、游戏彩色丝带

  1、出示三种颜色的丝带与乐器做朋友(红、金、绿)。

  师"今天朱老师还带来了三种颜色的丝带,小朋友看一看是哪三种颜色的丝带,它们也想和乐器做朋友,请小朋友商量一下,你们一组想和哪种颜色丝带做朋友。

  2、丝带跳舞了。

  (1)、介绍游戏规则师:"丝带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乐器做朋友,它们非常想跳舞,当它在空中跳舞的时候,乐器朋友就要为它伴奏,当丝带落地的时候,乐器朋友就要停止为它伴奏。

  (2)、教师将不同的颜色轮流地抛向空中,相应的乐器朋友就要轮流伴奏。

  (3)、教师将两种或三种不同的丝带抛向空中,相应的乐器一起为它伴奏。

  三、游戏彩色圈

  师:"丝带还带了一个更好玩的游戏,小朋友你们想玩一玩吗?

  介绍游戏规则师:"丝带在地上围成了三个小圆圈,当朱老师跳到哪个圆圈的时候,乐器朋友就要为它伴奏,朱老师跳几下,乐器朋友就要为它演奏几下。

  四、欣赏音乐摇篮曲

  师:"丝带和乐器朋友都累了,它们想休息了。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5

   一、预设目标

   (一)音乐智能

  1、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引导根据童谣内容进行简单的肢体律动。

  2、初步认识乐器——响棒。

  (二)整合其他智能

  1.身体运动智能:在操场上玩游戏。

   二、活动资源

  活动材料:1、小老鼠、小猫的头饰。2、乐器:响棒 3、音乐《嘉禾舞曲》

   三、示例活动

  1、带领宝宝到户外有落叶的地方,边念儿歌边鼓励宝宝观察并感受树叶飘落的到处都是的景象。

  师:秋风吹,树叶飘,红叶黄叶往下掉。一片一片拾起来,和我一起做游戏。

  2、可运用优美和生动的语言激发宝宝对大自然的热爱,加深宝宝对秋天到处都是落叶的美好景象的感受。

  3、鼓励宝宝用动作或语言表达对美好景象的感受,如学学小树叶飘。

  4、给每位宝宝一个小筐,并带领宝宝找树叶、捡到的树叶放近筐里。

  5、可请配班老师协助分组进行活动,注意观察宝宝的行动,保证宝宝在老师的视线内,注意宝宝的安全。

  6、引导并鼓励宝宝在捡树叶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树叶的颜色、形状等。

  c 四、活动指导策略:

  (一)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秋天落叶的美好景象。

  难点:喜欢亲近大自然。

  (三)活动形式:谈话、户外实践。

  四、活动观察与

  各关键能力表现突出表现较好表现一般备注语言能力

  感受能力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来源:

  在翻阅《歌唱活动》一书时,我看到了“摘草莓”这个活动,歌曲旋律很轻快、活泼;歌曲内容也有些情节性,易于孩子理解,很适合孩子来演唱。但是,这个活动的第二声部设计得比较难把握。于是,我针对自己班孩子的能力水平进行了全面修改,并开展了此活动,应该说活动选材的灵感完全来源于学习,来源于书本。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快的情绪,初步学习用两个声部进行演唱歌曲。

  2、在图谱的帮助下演唱歌曲。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谱

   活动过程:

  练声。

  “孩子们,让我们先来亮一亮咱们的嗓子吧!”

  学习歌曲。

  1、欣赏教师范唱,了解歌曲与内容。

  “今天,有位小姑娘,她也要上山摘草莓,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好听吗?”“这首歌曲比较轻快,非常的好听。歌曲的名字就叫《摘草莓》。”出示背景图。

  2、再次欣赏教师范唱。

  “再来仔细地听一听,听听歌曲里唱了什么?”

  根据孩子的回答,取出大图谱,放于黑板。

  摆放图谱。

  “谁来把这些图谱根据歌曲摆一摆?”“摆得对不对呢?我们一一看。”

  4、看图完整演唱第一声部,将歌词与图谱匹配。

  “让我们看着图谱跟着老师轻轻地来唱一唱。”

  练习两个声部。

  1、讨论、了解第二声部演唱的位置。

  “老师这儿还有一些小图谱,为了使歌曲更好听,我们还要在歌曲里加入小图谱,放在哪儿呢?”

  “不仅要唱大图谱,还要唱小图谱,小图谱怎么唱呢?”

  2、教师唱第一声部,并用体态提示幼儿演唱第二声部。

  “我们来试一试唱这首歌,你们唱大图谱,我来唱小图谱。”

  3、将幼儿分成两个声部演唱2——3遍。

  “在唱歌的时候,我们要一边唱歌,一边听别人的声音,和别人的声音和谐一致就好听了。”

   结束:

  “我们把这么好听的歌去唱给弟弟妹妹们听听吧!”

   反思:

  1、图谱与歌曲的结合。

  在活动前,我准备了背景图、大图谱以及小图谱,活动中,我先利用大图谱来学习歌曲的第一声部,在用小图谱来学习歌曲的第二声部,吸引、调动孩子来参与活动,并通过摆一摆、看一看,使孩子们从中理解了歌词,记忆了歌曲。

  2、动作与歌曲的结合。

  由于孩子是初次尝试演唱两声部的歌曲,对于第二声部的切入,孩子们不能很好地把握节奏,所以在活动中我利用肢体动作来提示孩子,被分成两部分的孩子看了指挥就能很好地演唱歌曲了。

  3、活动流程层层递进,过渡流畅。

  用《摘苹果》的曲调来唱《摘草莓》练声,从两声部练声到学习新歌,再加入第二声部,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过渡时,紧接练声时的情景衔接道:“有位小姑娘,她也要上山摘草莓”来引出新歌,引出老师的范唱。在出示大图谱时,由于每张大图谱上有两句歌词,所以范唱完让孩子说,当孩子说出一句的时候,我会追问与之一起的另一句,“除了风轻轻吹,还有什么在飞?”“什么在风中飘香味?”“一颗颗红草莓好象什么?唱了几次?”等等语句组织得很自然、流畅。

  当然,“有完美的教案,没有完美的课堂。”课堂是活的,总会存在一些不足,或者说有些地方可以上得更好。在这个活动中,让孩子摆大图谱的时间控制得再短一点,再紧凑一些,在请两三个孩子摆完后,我就可以清唱来纠正孩子摆放的对错与否。



~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答: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与音乐有关的活动,在活动中充分获得愉悦和美感; 2、创造性地用声势、声音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3、鼓励幼儿能够根据音乐稳定地表现节拍。 4、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5、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答: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在游戏情境中学唱歌曲"小猫去钓鱼" 2. 乐意参与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3. 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4. 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活动准备: 小猫的头饰、钓鱼竿、小鱼、水桶、PPT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看看、说说小猫去干嘛(观看P...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答: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1 动作建议 第1-12小节:教师扮演“山狗”,邀请幼儿去跳舞,幼儿做睡觉的动作,当被邀请时,醒来、拒绝(摆手),说:“不去!” 第13-16小节:教师回座位,邀请幼儿去寻找宝藏,全体幼儿做起床动作(教师预令:“去寻宝”)。 第17-32小节:前2小节做活泥巴的动作,后2小节做贴泥巴的动作。交替4...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答: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ABA”曲式结构,感受A段欢快跳跃,B段抒情连贯。 2.学唱歌曲,尝试用记忆中最深刻的人和事仿编B段歌词。 3.抒发对幼儿园,老师,同伴的依依不舍的离别情感。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答: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集体舞,感受和表现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2.借助简单的节奏型,尝试在乐句开始部分做出即兴动作。 3.在乐句结束部分准确交换舞伴,享受交换舞伴和与舞伴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田纳西摇摆舞》音乐CD(盒带),活动前熟悉音乐,了解音乐的结构。 2.活动前丰富幼儿游戏经验:...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答: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概述: 《螃蟹歌》是一首流传于云南地区的童谣。歌曲2/4拍,徵调式,由上下乐句构成。旋...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答: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根据绘本《咔嚓咔嚓剪胡子》的故事内容和乐谱提供的线索,理解音乐aba的结构,感受乐曲欢快活泼、轻松诙谐的音乐形象。 2.探索用各种创造性的身体动作合拍地表现梳、剪胡子以及各种情绪体验的动作。 3.感受创造的乐趣,享受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单簧管波尔卡》...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答: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1 一、动作建议 A段:1 -12小节 在胸前两次手再到右侧转动两次手腕; 13-15小节 拍击自己胸口; 16小节 在歌词“酸”字的地方双手在胸前向前推出; 间奏: 双手在胸前做火车咕噜转动作 B段:17-18小节 双手在嘴吧...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答: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1 一、活动内容: 节奏乐---春天(一)。 二、活动目的: 1、让幼儿学习三拍子的不同节奏型,培养节奏感。 2、使幼儿能用节奏乐表现对春天的感受。 三、活动准备: 1、三角铁、小铃、木鱼、沙球。 2、节奏卡。 四、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停乐曲《春天》,感受乐曲优美抒情的特点。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答: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识方位并随音乐的节奏合拍地做相应的动作。 2、乐意与同伴合作探索与游戏,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图谱、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幼儿随音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