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温度有方法的家长

作者&投稿:检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最近通过学习家庭教育,我和孩子都有了特别大的变化,我的感受也很深,因此就特别想把我的所学所悟分享给大家。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各位家长带来一些共鸣、思考和调整,同时也收获一份更美好和谐的亲子关系。

我是从去年夏天接触的家庭教育,当时该升初三的女儿因为学习受挫,而我又缺乏正确的引导,导致孩子出现了厌学、情绪低落等一些问题,讲道理、做思想工作等一切说教都不管用,那时的我深感束手无策。无奈之时,我找到了沐卉老师,她和我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让我的内心很受触动,从此我便开始走上了学习的道路。这近一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其实在这期间我反反复复也经历了一段非常复杂的心路历程,对我的影响和改变也非常大。现在孩子的学习不断地进步,我的工作也非常愉快顺利,和孩子的相处也越来越愉悦,我在孩子同学的眼中还成为了别人家的妈妈,她们好生羡慕我的孩子。

经过了这段特殊的疫情时期,孩子们开始陆陆续续进入到学校。而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也听到了很多令人痛心让人惋惜的消息,有的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有的孩子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视家人如仇人一般不做任何的交流,有的孩子动不动就与家长顶撞发脾气,有的孩子选择自残伤害自己,有的孩子甚至选择了跳楼轻生。那么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些我们家长认为反常、难以让人理解、不可思议的行为呢?我们又该怎样去化解这样的行为,让孩子活出本该有的模样呢?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做一个有温度有方法的家长》,谈一谈如何与孩子建立一份和谐的亲子关系,面对问题如何能够有效地引导孩子,帮助孩子走过困惑、痛苦、烦扰,重获生机、能量、活力,在成长的道路上收获一路的精彩。

大家可能会问了为什么要选择有温度这个词语呢,这一点也是受女儿启发,因为和女儿关系和解以后,有一天她告诉我,之所以她当时会有如此大的心结,是因为她没考好时,我说的话很冷。听到这里,我顿时醒悟,是啊,有温度孩子才会感到温暖,有温暖孩子心里才会有爱,有爱孩子的生命才会有能量。怎样能够做到有温度有方法呢,我给大家分享三个重点:

第一点是手指向内。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出现什么样的问题,根源都在父母。父母就是一个原件,孩子则是复印件,原件有什么,复印件一样都不会少。说到这里,我想请家长扪心自问一下,我们对孩子的爱有多少是带着条件的爱,言语中又有多少是在说着别人家的孩子?问题发生的时候,我们是怎么做的,有多少是对孩子充满了埋怨、数落,有多少是父母之间互相指责你争我吵,有多少是凭着身为父母的权威在向孩子发号施令,有多少又是挥起了你的巴掌?在孩子学习的时候,我们家长又都在做着什么呢?是玩手机、追剧还是喝酒侃大山?孩子从我们的言传身教中又能收获什么呢?说到这里,我想起来一位老师曾经说过,从事一些工作岗位还都需要持证上岗呢,可作为一个父亲母亲,我们之前从来都没有学过如何作父母,在这方面我们都是零分,零分的我们又如何能奢望得到百分的结果呢?

在这一点上我的感受也是特别深,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毫不夸张地说,我感到很无知,用“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来形容很贴切,越学习这种想法越深,越学习也越感到自己的无知。这里所说的无知并不是对过往的全盘否定,而是深感在教育子女、家庭关系、工作关系等方面欠缺学习和修行。没学习前,处理事情只是凭着内心的想法和固有的习惯,很多情绪、很多问题都没有从源头上去分析,只看到表面看不到实质,处理问题时就会黔驴技穷。不管是任由情绪爆发还是压抑情绪,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会恶化事态的发生,对人对己都是百害而无一利。而处理方法正确时,亦会事半功倍。因此,我很庆幸自己认识到了短板,开始了学习,让我从无知开始觉醒和调整。这时我想起了一句话:问题本身并不是问题,看不到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看到问题时,把手指收回,手指向内,好好观察自己,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找出突破口,牢记一句话: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记住所有的果都是自己曾经种下的种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宇宙的大道。当下,我们要种下什么种子呢,非常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第二点是情绪稳定。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正向和负向、有效和无效之别。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是在给我们一份提醒,都需要我们时时觉察里面包含的内容是什么。前面说到的那些极端的例子,都是孩子负面的情绪没有得到好好的疏导,家长无效的情绪加剧了恶性循环,最终迭加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作为家长,尤其是作为妈妈,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就是一个家庭的定海神针。而大家看看身边有多少妈妈经常在抱怨,我对孩子付出了这么多,他怎么能这么对我?我这么爱他,他怎么能对我发脾气还嫌弃我?我难过的痛苦流涕孩子怎么还能无动于衷?孩子真是太在不懂事太不懂得感恩了,我太伤心了!说到这里,大家想想这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你表达你的想法观点的时候把情绪加到了里面,把正常的表达变成了情绪的表达呢?孩子看到的就是你的生气着急,听到的就是口不择言,感受到的就是心里已经受了伤而又被撒上了盐,因此不管再怎么说教他已然不会再感受到你的爱,长此以往无效的情绪只能造成无效的结果。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孩子的感知能力是非常强的,他能轻易地看到你在发脾气,但是他的解读能力非常弱,他不知道你发脾气的原因和动机是什么,出于对父母的胆怯,有的孩子可能会选择沉默,可能会小心翼翼,察言观色,变成一个你认为非常乖非常听话的孩子;有的孩子可能会弱弱地问一句,妈妈你怎么啦?这个时候往往我们都会说你不知道我这都是为你好吗?在带有情绪的表达中,孩子可能会针尖对麦芒地去顶撞你,因为孩子不明白你爱他却为什么总是以那样的方式对她,那并不是他所需要的爱,如此以来,你和孩子会背道而驰,心与心的距离会越走越远。因此,家长一定要把你的动机表达给孩子,比如,前段时间孩子做作业效率特别低,每天熬夜到很晚,开始的时候我特别着急,就揪着怎么提高学习效率进行说教,说着说着自己还忍不住唉声叹气,孩子说你以为我愿意这样啊,再说什么就都不理会了。后来我觉察到,这样说只能让孩子觉得你只看到了他做不到的部分,没有给到他想要的营养。于是我就调整了我与孩子的交流,我说:孩子,妈妈看着你熬夜这么晚,妈妈特别心疼,妈妈特别想让你有规律的正常休息,让你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熬夜的代价可是非常大的,我们能不能11点前休息呢,实在写不完就早起一会儿再写,这次孩子听的很有耐心,也按照我说的去做了,后来她说她早晨写作业效率高,这样能节省不少时间呢,前些天可真是累坏了,这个问题就这样解决了。其实很多家长包括我,都是不由自主地把负面情绪给到孩子,那就象把毒药浇灌到孩子的生命树上一样,孩子的生命能量逐渐地被侵蚀,慢慢地收缩,而孩子又只能做与他生命能量相匹配的事情,那么我们还怎么能奢望和期待孩子勇于接受各项挑战呢?所以情绪到来时,一定要问问自己这个情绪到底是在提醒自己什么呢?你的动机和孩子的动机是什么呢?孩子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呢?情绪来临的时候,多问问自己,理清自己的觉察,稳定你的情绪,把动机告诉孩子,这样她就会感知到你的爱,沿着你的方向逐渐靠近你。你的情绪稳定了,孩子的情绪也会放轻松,而这个情绪呢决定着孩子的思维,思维又决定着孩子的大脑,那么在这种情绪下,孩子大脑这个加工厂就会把学到的知识加工成一个优质的产品,我们又何愁孩子的成绩上不去呢?

第三点是接纳允许。有的家长可能会说,孩子做的这么不可理喻,我怎么能够做到接纳!是啊,这里的接纳并不是要全盘接纳孩子的行为,而是要接纳他的情绪和动机。在接纳这一点上,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我和孩子之间的一件事。有一次,我带着孩子去买衣服,她选了三件衣服,一件宽大绿色的T恤,一件棕色肥大的上衣,一件紫红的裤子,这几件衣服的风格类型与我喜欢的是大相径庭,我就想这也太夸张太另类了,当时就想阻止她,这时我又转念一想这是给孩子买衣服,我认为好看的不一定是她认为的,强制给孩子买,孩子只能压抑自己的想法;孩子有自己的审美观,能有自己喜欢的风格,说明孩子有自己的主见;孩子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能感觉到她很开心,这何尝不是生活中的小确幸;一个人不可能改变另一个人,喜好各异但于人无害,何不让孩子开心。于是就给孩子买下了她选的衣服,愉快地回了家。事实上回到家搭配好穿出来还真是又时尚又有朝气,一点都不难看。从这件事上,我觉得一定要觉察自己,不要一棍子闷死孩子的想法,最终不欢而散。

在生活中,家长往往都会盯着孩子的问题,只关注到哪里做的不好,做的好的都觉得是应该,家长什么时候都不会满足,整个人都会处于紧绷的状态,根本柔和不下来。家长的焦点一直在问题上,能量就会停留在埋怨、指责上,又怎么能顺利解决问题呢?以前我也常做这样的错事,走上学习之路才有所醒悟,选择学习真的是一项明智的选择。

每个孩子都有很多闪光点,站在欣赏孩子的角度去观察孩子,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不管他的天生气质还是天赋如何都要无条件地接纳他;要懂得欣赏孩子,让他在优势上乘势发展、在劣势上帮助他学会克服;家长要掌握好自己的定位,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不给孩子贴标签,不去评判孩子,只管去给孩子匹配相应的资源。比如孩子初二假期里要买指甲油,买项链,耳坠,当时我就想不求上进不务正业的孩子才会用这些东西,这时就是给孩子贴上了标签。往往你的担心会象一个诅咒一样,担心什么来什么,这就是焦点在哪能量在哪。后来我调整以后,给孩子买了项链和方便揭的指甲油,上学时她也不带,只是图个好奇新鲜,其实孩子是有底线的,她自己管理的很好。当时如果一味地坚持不买,孩子就会觉得反正你认为我是一个问题孩子,那我就让自己长成一个问题孩子,这样不就越来越恶化因小失大了吗?接纳孩子的动机和情绪是基础,只有接纳和允许,才会让孩子把心敞开与你无话不谈,你们的关系也就会更加融洽。关系好了,心气儿顺了,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今天我主要给大家分享了三点:手指向内、情绪稳定和接纳允许,总体上就是让大家有这样一个认识,一些问题的出现,根源都归结于自己、归结于家庭关系,凡事手指向内,先看看自己是怎么做的。所有问题的表象只是一个果,根源不在问题本身,焦点和关注点都要回归到自己身上,做足自己的功课,爱满才能自溢,让自己情绪稳定地去接纳和允许孩子的一些情绪,然后做好引导,那么这样既有温度又有方法,我们和孩子之间一定会更加其乐融融,孩子也一定会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绽放出属于他的精彩!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我们一起做足成长的功课,我们好好学习,孩子就会呈现天天向上!在这里也祝福我们的孩子都能快乐成长,未来可期!祝福各位朋友都能欢愉喜乐,所愿得偿!祝福我们都能与孩子沟通顺畅,其乐融融!让我们一起走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成长不断前进,收获更多的幸福和欢乐!

~

做一个有温度有方法的家长
答:一件紫红的裤子,这几件衣服的风格类型与我喜欢的是大相径庭,我就想这也太夸张太另类了,当时就想阻止她,这时我又转念一想这是给孩子买衣服,我认为好看的不一定是她认为的,强制给孩子买,孩子只能压抑自己的想法;孩子有自己的审美观,能有自己喜欢的风格,说明孩子有自己的主见;孩子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能感觉到她...

做一个有温度的家长(138)2018.7.19
答:《做一个有温度的家长》          做一个有温度的家长,能用心的去听孩子说话;          做一个有温度的家长,遇事不是埋怨或者大吼,而是能更加的接纳;          做一个有温度的家长,...

“做事有原则,处事有温度”这才是家长严慈并济的样子
答:这个画面让我印象深刻,“严”和“慈”在这个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做事有原则是要让孩子知道规矩是不能随便破坏的,处事有温度是一次次的引导孩子如何去做,在孩子情绪崩溃的时候懂得疏导好孩子的情绪,但又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孩子在这样的教育中成长,感受到的是爱,学到的是为人处事,体验到的是...

家长在哪些方面,能够培养独立自信、有温度的孩子呢?
答:现在孩子上初中,生活自理能力超强,生活学习安排的井井有条。这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父母在做事情的时候,不妨让孩子多看多学,手把手教他。然后给予信任,让他自己去做,即使做得不好也要鼓励他,让他树立信心。孩子最深层的需求是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表扬。责骂式教育或批评负面教育会扼杀一个孩子的天赋。

想给孩子有温度有理智的爱,就得学会怎样教育?
答:爱要有温度更要有理智,爱中最难把握的就是情绪,爱孩子是正常的,但是父母没有必要想要让孩子永远活成小王子小公主,在不知不觉中其实对他们的未来是一种伤害。带有浓重感情色彩的爱是没有理智的,可以说是以爱的名义行自私之实。是在精神上对孩子的摧残和禁锢。家长要学会以理智的胸襟包容孩子的...

家长的正能量和教师的用心让教育更有温度和幸福感
答:教育有了家长正能量的支持,教育就更有温温度,教师就更有信心,孩子们的幸福感就不断升值!我们一睹家长留言:大一班陈思博的家长: 在参会过程中由于单位遇到急事,无奈中途只得离开。相信他的感受更会独特而深刻。因为大班的孩子正在本园度过第二个幼儿园集体生活。 大二班家王嘉琪的家长:今天很荣幸的代表大二班参观了...

怎么教孩子成为一个思想有远见和一个有温度的人
答:错,错在哪里了?这个就需要告诉孩子哪里错了,这样做为什么不对。最后。切记永远不要把孩子当成"孩子",因为在某些方面,他甚至做的比家长好。比如每个孩子都可以感受出家长的心情,甚至还会故意想办法取悦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做了一些你无法理解的事情就去教训他。有时候孩子的良苦用心不亚于家长。

父亲是榜样,母亲有温度的感想怎么写?
答:“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要做最好的自己。”经常有人说,孩子什么样,父母就是什么样。其实反过来也依然成立,父母是孩子的镜子,而孩子则是父母的影子。一个人品德、修养、习惯、素质、原则、三观等的形成离不开父母的教育。而最好的家庭教育,莫过于:父亲是榜样,母亲有温度。过去的认识里,...

家长带娃今后有法可依
答:家长带娃今后有法可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开启了“依法带娃”的时代。家长带娃今后有法可依。 家长带娃今后有法可依1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为人父母,更应深谙此理...

做有温暖理的父母——南师大心理学院 周红教授
答:一:何为温暖力?温暖,有温度的爱。有力,有支持的爱。二:父母对孩子的意义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其实是永远的学校和老师)好的父母胜过100所学校,100位校长!      最好的家教是 夫妻恩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