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大臭者的原文及翻译 《五蠹》原文及译文

作者&投稿:涂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原文:

陈有恶人焉,曰敦洽雠糜,雄颡广颜,色如浃赪,垂眼临鼻,长肘而盭。陈侯见而甚说之,外使治其国,内使制其身。楚合诸侯,陈侯病不能往,使敦洽雠糜往谢焉。楚王怪其名而先见之。

客有进状有恶其名言有恶状,楚王怒,合大夫而告之,曰:陈侯不知其不可使,是不知也;知而使之,是侮也;侮且不智,不可不攻也。

兴师伐陈,三月然后丧。恶足以骇人,言足以丧国,而友之足于陈侯而无上也,至于亡而友不衰。夫不宜遇而遇者则必废,宜遇而不遇者,此国之所以乱,世之所以衰也。

天下之民,其苦愁劳务从此生。凡举人之本,太上以志,其次以事,其次以功。三者弗能,国必残亡,群妒大至,身必死殃,年得至七十、九十犹尚幸。贤圣之后,反而殃民,是以贼其身,岂能独哉?

白话释义:

陈国有一个面貌丑陋的人,名字叫敦洽雠糜,尖顶宽额,面色黑红,眼睛下垂,几乎接近鼻子,胳膊很长,大腿向两侧弯曲。陈侯见了以后却十分喜欢他,对外让他治理国家,对内让他管理自己的饮食起居。楚王盟会诸侯,陈侯有病不能前往,于是派敦洽雠糜去向楚王表示歉意。

楚王觉得这个名字很奇怪,就最先接见他。他进去以后,楚王见到他的怪模样,觉得比他的名字更可恶;听他说话,觉得比他的模样又更可恶。

楚王很生气,会合众大夫,告诉他们说:“陈侯如果不知道这样的人不可以出使,这就是不明智;如果知道他不可以出使却硬派他出使,这就是有意侮辱我。有意侮辱人而又不明智,这样的人不可不受到攻伐。”

楚王于是发兵讨伐陈国,三个月后消灭了陈国。相貌丑陋足以惊吓别人,言谈粗鲁足以丧失国家,可是陈侯却对相貌丑言谈粗的敦洽雠糜喜爱到极点,没有人能超过他了,直到亡国,喜爱的程度都没有减弱。

可见不该受到赏识的却受到赏识,国家一定要衰落;应该受到赏识的却没有受到赏识,国家也必定会灭亡。这就是国家之所以混乱、世道之所以衰微的原因。

天下的百姓,他们的愁苦劳碌也就由此产生出来了。大凡举荐人的根本,最上等是根据道德,其次是根据事业,再次是根据功绩。

这三种人如果不能举荐上来,国家就一定会残破灭亡,各种灾祸就会一起到来,自身也一定会遭殃,如果能活到七十岁或九十岁,那就是万分侥幸得了。陈侯是圣贤的后代,反而给人民带来危害。因用人不当而残害了自身,岂只是独自受残害呢?

此文出自秦国吕不韦所著的《吕氏春秋》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公元前239年左右完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的前夕。其书“基本上以道家为宗,取各家之长而弃其短,所以能成一家之言 。”是秦汉道家的代表作之一  。

吕不韦是秦国一代名相,任职于战国末年。吕因散尽家财帮助在赵国为人质的嬴异人立嫡有大功劳,在异人继位为秦庄襄王后,被任用为秦国丞相。

在战国时期,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并在这方面要争个高低上下。吕不韦认为秦国如此强大,所以他也招来了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门下多达三千人。

与四公子不同的是,吕不韦招揽门客,并不甚看重勇夫猛士,却十分注重文才。原来,吕不韦有他自己的见解。他素来善于谋略,瞧不起那些头脑简单的勇夫。

再说秦国猛将如云,军力强大,没有必要再蓄养征杀之士,还有一个原因,其时许多善辩之士纷纷著书立说,广为流传,不但天下闻名,还可传之后世,永垂青史,这一点尤其令吕不韦眼热。

吕不韦本是商人出身,没有条件去著书立说,但他可以借助这些擅长舞文弄墨的门人,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愿望。那时各诸侯国有许多才辩之士,像荀卿那班人,著书立说,流行天下。

待到一切准备就绪,吕不韦就令门下凡能撰文者,每人把自己所闻所见和感想都写出来。等到文章交上来后,五花八门,写什么的都有,古往今来、上下四方、天地万物、兴废治乱、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全都有所论及,许多文章还有重复。

吕不韦又挑选几位高手对这些文章进行筛选、归类、删定,综合在一起成书,取名叫《吕氏春秋》。吕不韦对此书十分看重,他自己认为这部号称《吕氏春秋》的书是杰作,夸口说该书是包揽了“天地、万物、古今”的奇书。

例如在相当全书总序的《序意篇》中就这样写道:“凡十二纪者,所以纪治乱存亡也,所以知寿夭吉凶也,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若此,则是非可不可无所遁矣。”

为了精益求精,也是为扩大影响,吕不韦还想出一个绝妙的宣传该书的办法,他请人把全书誊抄整齐,悬挂在首都咸阳城门,声称如果有谁能改动一字,即赏给千金。

消息传开后,人们蜂拥前去,包括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在内,却没有一个人能对书上文字加以改动。

当然,这不一定就证明《吕氏春秋》字字珠玑,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而很可能是因为人们都敬畏吕不韦的权势,没有人愿意出头罢了。

不过,这样一搞,其轰动效应却是巨大的,《吕氏春秋》和吕不韦的大名远播东方诸国。



出处:《吕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说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

翻译:有人身体散发奇臭,他的亲族兄弟妻妾,包括所有认识他的人都无法和他呆在一起,他自己很烦恼于是住到了海上。海上却有人喜欢他的臭味,日夜跟随离他不得。

喻义:一般用来比喻:癖好与众不同的人。

举例: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人各有好尚,兰荪蕙之芳,众人之好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

陈有恶人焉,曰敦洽雠糜,雄颡广颜,色如浃赪,垂眼临鼻,长肘而盭。陈侯见而甚说之,外使治其国,内使制其身。楚合诸侯,陈侯病不能往,使敦洽雠糜往谢焉。楚王怪其名而先见之。客有进状有恶其名言有恶状,楚王怒,合大夫而告之,曰:『陈侯不知其不可使,是不知也;知而使之,是侮也;侮且不智,不可不攻也。』兴师伐陈,三月然后丧。恶足以骇人,言足以丧国,而友之足于陈侯而无上也,至于亡而友不衰。夫不宜遇而遇者则必废,宜遇而不遇者,此国之所以乱,世之所以衰也。天下之民,其苦愁劳务从此生。凡举人之本,太上以志,其次以事,其次以功。三者弗能,国必残亡,群妒大至,身必死殃,年得至七十、九十犹尚幸。贤圣之后,反而殃民,是以贼其身,岂能独哉?(《吕氏春秋·遇合》)

【译文】

陈国有一个面貌丑陋的人,名字叫敦洽雠糜,尖顶宽额,面色黑红,眼睛下垂,几乎接近鼻子,胳膊很长,大腿向两侧弯曲。陈侯见了以后却十分喜欢他,对外让他治理国家,对内让他管理自己的饮食起居。楚王盟会诸侯,陈侯有病不能前往,于是派敦洽雠糜去向楚王表示歉意。楚王觉得这个名字很奇怪,就最先接见他。他进去以后,楚王见到他的怪模样,觉得比他的名字更可恶;听他说话,觉得比他的模样又更可恶。楚王很生气,会合众大夫,告诉他们说:“陈侯如果不知道这样的人不可以出使,这就是不明智;如果知道他不可以出使却硬派他出使,这就是有意侮辱我。有意侮辱人而又不明智,这样的人不可不受到攻伐。”楚王于是发兵讨伐陈国,三个月后消灭了陈国。相貌丑陋足以惊吓别人,言谈粗鲁足以丧失国家,可是陈侯却对相貌丑言谈粗的敦洽雠糜喜爱到极点,没有人能超过他了,直到亡国,喜爱的程度都没有减弱。可见不该受到赏识的却受到赏识,国家一定要衰落;应该受到赏识的却没有受到赏识,国家也必定会灭亡①。这就是国家之所以混乱、世道之所以衰微的原因。天下的百姓,他们的愁苦劳碌也就由此产生出来了。大凡举荐人的根本,最上等是根据道德,其次是根据事业,再次是根据功绩。这三种人如果不能举荐上来,国家就一定会残破灭亡,各种灾祸就会一起到来,自身也一定会遭殃,如果能活到七十岁或九十岁,那就是万分侥幸的了。陈侯是圣贤的后代②,反而给人民带来危害。因用人不当而残害了自身,岂只是独自受残害呢?

吕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说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

翻译:有人身体散发奇臭,他的亲族兄弟妻妾,包括所有认识他的人都无法和他呆在一起,他自己很烦恼于是住到了海上。海上却有人喜欢他的臭味,日夜跟随离他不得。

喻义:一般用来比喻:癖好与众不同的人。

举例: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人各有好尚,兰荪蕙之芳,众人之好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

陈有恶人焉,曰敦洽雠糜,雄颡广颜,色如浃赪,垂眼临鼻,长肘而盭。陈侯见而甚说之,外使治其国,内使制其身。楚合诸侯,陈侯病不能往,使敦洽雠糜往谢焉。楚王怪其名而先见之。客有进状有恶其名言有恶状,楚王怒,合大夫而告之,曰:『陈侯不知其不可使,是不知也;知而使之,是侮也;侮且不智,不可不攻也。』兴师伐陈,三月然后丧。恶足以骇人,言足以丧国,而友之足于陈侯而无上也,至于亡而友不衰。夫不宜遇而遇者则必废,宜遇而不遇者,此国之所以乱,世之所以衰也。天下之民,其苦愁劳务从此生。凡举人之本,太上以志,其次以事,其次以功。三者弗能,国必残亡,群妒大至,身必死殃,年得至七十、九十犹尚幸。贤圣之后,反而殃民,是以贼其身,岂能独哉?(《吕氏春秋·遇合》)

《齐人有好猎者》原文翻译~

版本一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州里。唯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版本二
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乡里,唯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良狗则数得兽矣。狩猎之获,常逾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白话翻译:
版本一
齐国有个爱好打猎的人,花费了很长时间也没有猎到野兽。在家愧对自己的家人,在外愧对自己的知心好友。(他)思考打不到猎物的原因,是因为狗不好。他想得到一条好狗。想要得到好狗,别人对他说:“你应该努力耕田劳作。”猎人说:“为什么?”别人不说。猎人自己思考,莫非是让我努力耕作有了收获后就可以买好狗了吗?于是他就回家努力耕田,努力耕田家里就富了,家里富了就有钱来买好狗,有了好狗就屡屡打到野兽。打猎的收获,常常超过别人。不只是打猎如此 ,许多事情也全部都是这样。

版本二
齐国有个喜欢打猎的人,花费很多时间却得不到野兽。他在家就愧对家人,在外就愧对朋友邻居,(他)之所以打不到猎物的原因是因为狗不好。(他)想要得到好狗,但家里贫困没有办法。于是(他)回家勤奋耕作,勤奋耕作就家庭富有,家庭富有就有办法得到好狗,有了好狗就经常得到野兽。(他)狩猎获得的野兽,常常超过其他人。不只是打猎(如此),许多事情也是这样的。

扩展资料:一、作者简介: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
扶植秦国质子异人进入秦国政治核心,异人继位,为秦庄襄王,前249年以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庄襄王去世后,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吕不韦为相邦,号称“仲父”,权倾天下。
吕不韦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书成之日,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此为“一字千金”。
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嫪毐集团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让其举家迁蜀,吕不韦饮鸩自尽。
二、作品赏析:
“齐人有好猎者”先因“狗恶”而“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后因“良狗”而“田猎之获,常过人矣”,二者鲜明对比,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做事如想获得理想的效果,努力是必要的条件,但更需要抓住重点;否则,美好的愿望就难以变为现实。
本文除了鲜明对比外,在叙述上也颇有特色,如“于是还疾耕--数得兽矣”几句步步紧逼,层层推进,连贯而紧凑,产生了十分积极的表达效果。又如,以“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句结尾使全篇简洁有力,又由点及面,发人深思。

人有大臭者的原文及翻译
答:原文:陈有恶人焉,曰敦洽雠糜,雄颡广颜,色如浃赪,垂眼临鼻,长肘而盭。陈侯见而甚说之,外使治其国,内使制其身。楚合诸侯,陈侯病不能往,使敦洽雠糜往谢焉。楚王怪其名而先见之。客有进状有恶其名言有恶状,楚王怒,合大夫而告之,曰:陈侯不知其不可使,是不知也;知而使之...

人有大臭者文言文注释
答:“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说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 翻译:有人身体散发奇臭,他的亲族兄弟妻妾,包括所有认识他的人都无法和他呆在一起,他自己很烦恼于是住到了海上。海上却有人喜欢他的臭味,日夜跟随离他不得。 喻义:一般用来比喻:癖好与众不同的人。 ...

请问有谁知道《逐臭之夫》的译文
答:有一个人,身上发出很臭的气味,他的父母、兄弟、妻妾和认识他的人,没有能和他一块相处的。他非常苦恼,就住在了海边。海边有一个人喜欢他身上的臭味,昼夜都跟随着他,不能离开。

海滨有逐臭之夫的意思
答:出处:《吕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说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翻译:有人身体散发奇臭,他的亲族兄弟妻妾,包括所有认识他的人都无法和他呆在一起,他自己很烦恼于是住到了海上。海上却有人喜欢他的臭味,日夜跟随离他不得...

臭味相投的文言文
答:翻译:有个身上发臭味的人,以致他的亲戚、兄弟、妻妾、相识的人,都不愿和他一起生活和交往 。他自己苦恼已极,远离亲友,迁到海滨居住。海滨却有一个人非常喜欢他身上的臭味,昼夜跟随着他,一步也舍不得离开。参考: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3139727.htm ...

古文《铜臭》的译文!!速度!!!
答:一、译文 有个做官的人退朝后,前去探望他的朋友,遇到和尚在他家做客,他不高兴地离去。有一天他跟朋友说:“你喜欢与穿用鸟兽细毛做成的夹袄的人做朋友吗,为什么?我并不知道他聪明或愚笨,只是感觉他很臭。”朋友回答说:“用鸟兽细毛做成的夹袄的臭,只是外表,哪能和贪官的臭相比?而贪官的臭...

人有大臭者的出处
答:《吕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说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

《孟子》梁惠王上原文及翻译
答: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言。曰:“为肥...

文言文画鬼最易阅读理解
答:36.吕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说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翻译:有人身体散发奇臭,他的亲族兄弟妻妾,包括所有认识他的人都无法和他呆在一起,他自己很烦恼于是住到了海上。海上却有人喜欢他的臭味,日夜跟随离他不得。喻...

文言文阅读孔颖达翻译
答:4. 文言文翻译请老师翻译一下:《礼记大传》说宗子合族之礼道∶同姓 原文是: 同姓从宗,合族属;异姓主名,治际会。 名著而男女有别。其夫属乎父道者,妻皆母道也。 其夫属于子道者,妻皆妇道也。谓弟之妻妇者,是嫂亦可谓之母乎?名者,人治之大者也,可无慎乎?——《礼记•大传第十六》 参考译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