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中会发生哪些危险? 实验室存在的危险及危险来源有哪些

作者&投稿:闳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踩到洒落到地面上的氯酸钾而着火。
2. 将过氧化氢浓溶液密封贮存的过程中塞子飞出,过氧化氢溢出而着火(用透气的塞子塞着较好)。

3. 用硅胶精制二特丁基过氧化物,于布氏漏斗过滤时,发生爆炸(因在过滤板上析出过氧化物之故)。


4. 浓硝酸沾到衣服而引起着火。

5. 将渗透浓硫酸的破布与沾有废油的破布丢弃在一起而着火。

6. 装有热的浓硫酸的熔点测定管发生破裂,浓硫酸沾到手上而烧伤。

7. 装有黄磷的瓶子,从药品架上跌落,洒出黄磷而着火。

8. 铝粉着火时,用水灭火,火势反而更猛烈。

9. 将熔融的黄磷倒入水中制成小颗粒时,烧杯倾歪了,洒出黄磷而引起着火,并烧着衣服,致使烧伤

10.将盛有经溶剂稀释的三乙基铝的瓶子,放入纸箱搬运的过程中,瓶子破裂发生泄漏而引起着火。

11.在滤纸上洗涤还原性镍催化剂,其后把滤纸丢入垃圾箱中而引起着火。

12. 在通风橱内,用氢化铝锂(LiAlH4 )进行还原反应,于放有(LiAlH4 )的烧瓶中加入乙醚时发生着火。

13.乙醚从贮瓶中渗出,由远离两米以外的燃烧器的火焰引起着火。

14.正在洗涤剩有少量乙醚的烧瓶时,突然由热水器的火焰燃着而引起着火。

15.将盛有乙醚溶液的烧瓶放入冰箱保存时,漏出乙醚蒸气,由箱内电器开关产生的火花引起着火爆炸,箱门被炸飞(乙醚之类物质要放入有防爆装置的冰箱内保存)。

16.焚烧二硫化碳废液时,在点火的瞬间,产生爆炸性的火焰飞散而烧伤(焚烧这类物质时,应在开阔的地方,于远处投入燃着的木片进行点火)

17.蒸馏甲苯的过程中,忘记加入沸石,发生爆沸而引起着火。

18.将还剩有有机溶剂的容器进行玻璃加工时,引起着火爆炸而受伤。

19.把沾有废汽油的东西投入火中焚烧时,产生意想不到的猛烈火焰而烧伤。

20.用丙酮洗涤烧瓶,然后置于干燥箱中进行干燥时,残留的丙酮气化而引起爆炸。干燥箱的门被炸坏飞至远处。

21.将经过加热的溶液,于分液漏斗中用二甲苯进行萃取,当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时,喷出二甲苯而引起着火。

22.将润滑油进行减压蒸馏时,用气体火焰直接加热。蒸完后,立刻打开减压旋塞,于烧瓶中放入空气时发生爆炸。

23.将油浴加热到高温的过程中,当熄灭气体火焰而关闭空气开关时,突然伸出很长的摇曳火焰而使油浴着火(熄灭气体火焰时,要先关闭其主要气源的旋塞)。

24.对着火的油浴覆盖四氯化碳进行灭火时,结果它在油中沸腾,致使着火的油飞溅反而使火势扩大。

25.在蒸馏硝化反应物的过程中,当蒸至剩下很少残液时,突然发生爆炸(因在蒸馏残物中,有硝基化合物存在)。

26.用旧的乙醚进行萃取操作,然后把由萃取液蒸去乙醚而得到的物质,放在烘箱里加热干燥时发生爆炸,烘箱的门被炸碎。

27.将四氢呋喃进行蒸馏回收时,用剩下残液的同一烧瓶蒸馏数次,即发生爆炸(因生成乙醚和四氢呋喃的过氧化物之故)。

28.当拔出30%浓度的过氧化氢试剂瓶的塞子时,常会发生爆炸。

29.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过程中,当加入二氧化锰时,剧烈地发生反应,致使烧瓶破裂。

30.误认为充有氯气的钢瓶空了,但当打开阀门时,喷出大量氯气而中毒。

31.将丙烯与氨的混合气体进行加压反应的过程中,发现阀门有少量漏气。在修理过程中,泄漏增大,以致不能进行修理并中毒(在加压情况下进行修理很危险)。

32.于自制的容器中填充氨气,用帆布包裹,在搬运过程中,由于容器的焊缝破裂,冲出氨气而冻伤。并且,呼吸器官也受到损害。

33.直接闻到溶解在反应生成物中未起反应的氨的臭味而摔倒、受伤。    

答案来自



溶剂处理方面
  A、溶剂无水处理前,一定要预处理
  对于低沸点的溶剂,如乙醚,正戊烷等一定要先用干燥剂预先干燥,然后再加入钠丝进行回流,并且加热不能过快过高。因为,一旦溶剂里面的含水量过大,那么生成氢气很剧烈的话,溶剂极易冲出体系,然后遇见明火或正在加热的电阻丝,发生爆炸。这一点在有机所是有先例的,当时的惨状是,爆炸的冲击波从三楼冲到顶楼,把通风装置炸的粉碎。包括对面实验室的整扇窗都被推倒。
  对于醚类溶剂,如果生产时间较长,或者久置不用的话,一定不要震动,同时要加入还原剂,除掉生成的过氧化合物。也是一个博士生,在处理久置不用的处理THF的装置的时候,刚一拔磨口活塞,就发生爆炸,满脸血肉模糊。
  用钠处理的溶剂和卤代烷溶剂处理装置不能公用一个与大气相连的装置。有些同学卫省事或节约空间,把所有溶剂处理装置中保证与大气相通的的装置相连,这样做的危险是很可能如果卤代烷,特别是二氯甲烷,加热的时候温度较高,无法冷凝下来,这样,有可能密度较大的卤代烷就会顺着相同的管道,进入用钠丝干燥的溶剂的体系。一旦出现这样的事情,肯定是爆炸。大家知道,卤代烷在金属钠的作用下的偶联反应非常剧烈。
  B、废溶剂的处理,绝对不要发生酸性液体和碱性液体,氧化性液体和还原性液体的混装,这样非常危险。在有机所,废液桶爆炸不是一次两次。对于SOCl2, PCl5, PCl3绝对不能未经处理就放入废液桶,后果也很危险。
  实验操作方面的潜在危险
  1、 对于加热、生成气体的反应,一定要小心不要成了封闭体系。
  2、 应该小心滴加、冷却的反应,一定要严格遵守,不要图省事。
  3、 反应前,一定要检查仪器有无裂痕。对于反应体系气压变化大的反应,大家一般都会注意。但是,有些问题就是在你想不到的时候出现。我在一次萃取的时候,量在2升左右,发现分液漏斗有一个裂痕,以为没有问题。结果,在手中刚一摇晃时,就炸开了。20%的KOH溶液喷了我一脸,更可怕的是,溶液顺着桌面进入插座,引起电源短路,然后引发火灾。
  4、 对于容易爆炸的反应物,如过氧化合物,叠氮化合物,重氮化合物,无水高 人 盐,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加热小心,量取小心,处理小心。不要因为震动引起爆炸。
  5. 除掉反应后剩余的钠需要将钠用无水乙醇处理,以免发生爆炸.
  6. DMF不要用Na进行去水干燥。有一次我们实验室有同事将5升的烧瓶进行这个操作,结果得到一锅“粥”,估计两者发生了反应!
  7. 用硫酸镁干燥聚乙二醇,结果会是一锅粥!!!
  8. 催化加氢用的催化剂一定要防止着火!!!
  9. 不知道大家的搅拌套管安装胶皮的时候有没有出现过失误,我亲眼看见一个同事由于用力过猛被玻璃套管把手扎破,最狠的是一个同事在给冷凝管接皮管时居然把手腕的筋都扎断了,决不是危言耸听,这都时血淋淋的现实!
  11. 不知道各位是否经常用高压釜反应,个人觉得这家伙的危险系数比较大,应该时刻注意压力的变化,有一个我做了很久的氨解实验,一直都是好好的,就放松了警惕,结果有一次压力突变到120kg,还好没爆炸,不然我就完了
  12. 烘滴液漏斗、分液漏斗的时候,最好取下活塞之后烘,否则,由于膨胀系数不一样,活塞会把漏斗胀破。
  13. 做应用的人,一定要牢记温度的概念,每一步反应的温度都要准确记录,不要记录笼统性的室温,甚至后处理的温度都要记录。许多技术交到工厂之后,重复不出来,就有可能是温度的原因。 我有一个项目,夏天做的好好的,到了冬天,突然就不行了。后来我改了反应条件和重结晶条件,才搞出来了。吓人啊,100万的项目,如果出问题,偶就只有下课了。


实验室的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方法应该和常规分类一致:

  1. 爆炸品:具有整体爆炸危险,有迸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有燃烧危险并有局部爆炸危险或局部迸射危险或两种都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

  2. 2.气体:易燃气体,非易燃无毒气体

  3. 3.易燃液体:

  4. 4.易燃固体: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5. 5.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6. 6.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

  7. 7.放射性物质

  8. 8.腐蚀性物质

  9. 9.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

  10. 希望对您有用.







包括但不限于:电器安全(触电、自燃、爆炸)、火灾(各种火灾)、化学品(腐蚀、中毒、爆炸、燃烧)、辐射高低温(烫伤、冻伤)、气瓶(燃烧、爆炸、窒息、中毒)、漏水、三废排放、致病菌、机械安全风险(砸伤、切割伤等)。答案来自



1.火灾事故
原因:
忘记关电源,致使设备或用电器具通电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引起着火;操作不慎或使用不当,使火源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供电线路老化,超负荷运行,导致线路发热,引起着火;乱扔烟头,接触易燃物质, 引起着火等。
这类事故的发生具有普遍性,任何实验室都可能发生。
2.爆炸事故
原因:
违反操作规程,引燃易燃物品,进而导致爆炸;设备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易燃易爆物品泄漏,遇火花而
引起爆炸。
这类事故多发生在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压力容器的实验室。
3.生物安全事故
原因:
微生物实验室管理上的疏漏和意外事故不仅可以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感染,也可造成环境污染和大面积人群感染;生物实验室产生的废物甚至比化学实验室的更危险,生物废弃物含有传染性的病菌、病毒、化学污染物及放射性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污染都可能构成极大的危害。
4.毒害事故
原因:
违反操作规程,将食物带进有毒物的实验室,造成误食中毒;设备设施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有毒物质泄漏或有毒气体排放不出,酿成中毒;管理不善,造成有毒物质散落流失,引起环境污染;废水排放管路受阻或失修改道,造成有毒废水未经处理而流出,引起环境污染。
这类事故多发生在具有化学药品和剧毒物质的化学化工实验室和具有毒气排放的实验室。
5.设备损坏事故
原因:线路故障或雷击造成突然停电,致使被加热的介质不能按要求恢复原来状态造成设备损坏;高速运动的设备因不慎操作而发生碰撞或挤压,导致设备受损。这类事故多发生在用电加热的实验室。
6.机电伤人事故
原因:
操作不当或缺少防护,造成挤压、甩脱和碰撞伤人;违反操作规程或因设备设施老化而存在故障和缺陷,造成漏电触电和电弧火花伤人;使用不当造成高温气体、液体对人的伤害。
这类事故多发生在有高速旋转或冲击运动的机械实验室,或要带电作业的电气实验室和一些有高温产生的实验室。
7.设备或技术被盗事故
原因:
实验室人员流动大,设备和技术管理难度大,实验室人员安全意识薄弱,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这类事故是实验室安全常发事件,不仅造成了财产损失,影响了实验室的正常运转,甚至有可能造成核心技术的外泄。
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实验室容易发生哪些安全事故?~

下午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一、注意防范生物安全事故
一些微生物实验室管理上的疏漏和意外事故不仅可以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感染,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人群感染;生物废弃物具有传染性的病菌、病毒、化学污染物及放射性有害物质,甚至比化学实验室的更危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污染都可能造成极大的危害。
二、注意防范设备损坏事故
因为线路故障或雷击造成突然停电,致使被加热的介质不能按要求恢复原来状态,从而导致设备损坏;或者高速运动的设备因不慎操作而发生碰撞或挤压,导致设备受损。上述这两类事故多发生在用电加热的实验室。
三、注意防范机电伤人事故
因为操作不当或缺少防护,造成挤压、甩脱和碰撞伤人;违反操作规程或因设备设施老化而存在故障和缺陷,造成漏电触电和电弧火花伤人;使用不当造成高温气体、液体对人的伤害。这类事故多发生在有高速旋转或冲击运动的机械实验室,或要带电作业的电气实验室和一些有高温产生的实验室。
四、注意防范设备或技术被盗事故
因为实验室人员流动大,设备和技术管理难度大。如果实验室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就会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此类事故是实验室安全常发事件,不仅造成了财产损失,影响了实验室的正常运转,甚至有可能造成核心技术的外泄。
预防措施:
1、 要杜绝人为隐患
因为人的因素是导致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所以只有从“人”着手,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素养,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隐患。比如研究生在使用实验室前,均需接受大学安全与环境事务处安排的强制性安全训练及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对理工类本科生也要强制进行安全训练,既有大课教育,也有网络课程,并开设防火、逃生等一般性安全训练课程。
2、要构建安全环境
因为良好的安全环境是保证实验室安全的重要因素,所以实验室要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如消防器材、报警装置、紧急喷淋装置、洗眼器、急救箱、废弃物收集装置等。要经常对安全通道进行检查,保证安全通道的畅通,保证实验用电和用水安全、合格。针对各个实验室的潜在危害张贴明显标志,对各种仪器设备的安全注意事项、使用规则明确告知,对药剂的危害、应急处理措施予以明确标注。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开展安全学习和安全知识实验技术与管理竞赛,制定严格的奖惩措施,营造安全氛围。
3、要完善制度,提高安全意识
要建立完善、明确的实验室管理制度体系并严格执行,是实验室安全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安全准入制度运行的必要条件。
希望有帮助,谢谢。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风险
1.相互有影响的仪器设备放置在一起,相互干扰,数据不准;
2.仪器设备长期不校准/检定,准确性无保障;
3.仪器设备不做期间核査,性能不撑控;
4.仪器设备无状态标识或标识混乱,容易错用;
5.仪器设备无安全保护装备,对操作员有安全风险;
6.气瓶没有分类贮存,无固定和防漏设施,有爆燃隐患;
7.仪器设备气路交叉杂乱,有火灾安全隐患;
8.仪器设备使用无记录,出现异常无法追溯;
9.仪器设备档案信息不全,对维护造成困扰;
10.仪器设备无强排风装置,对操作人员有伤害。
实验室环境控制存在风险
1.操作间与仪器间无温湿度仪,实验环境条件不清楚;
2.无“三废”收集处理装置,对环境造成威胁;
3.房间墙壁脱落,地面粗糙不,杂物乱放,台面凌乱,环境感官不佳,有粉尘污染实验的危险;4.实验室无强制通风设备,无防火、防水、防腐和急救设施,有人身安全感风险;
5.废旧和长期停用设备未清出检测现场,有误用风险;
6.检测工作时无环境条件记录,检测结果无法复现;
7.微生物学实验室物流与人流未分开,一更、二更和三更不规范,有交叉污染风险;
8.致病性微生物实验室无生物安全装置,对操作人员有病菌感染风险;
9.相互有影的工作空间没有有效隔离,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
10.办公室、检测室、仪器室混用,相互交叉污染,存在安全隐患和结果准确性风险。
实验室标准和标准物质存在风险
1.标准无受控编号,标准变更后无法全部追溯变更,有错用废旧标准的风险;
2.标准长时间无查新,标准废替新发不掌握,有错用废旧标准的风险;
3.废旧标准无收回或无加盖“作费”章,有误用可能;
4.现行有效标准没有购买正式板本,有文本错误的可能;
5.新标准无宣贯记录,无法保证所有相关人员准确掌握;
6.新标准启用无审批程序和记录,技术负责人责任不到位;
7.标准物质与其它试剂混存,有交叉污染的风险;
8.标准物质无期间核查记录,标准质量不掌控,对检测结果有影响;
9.标准物质无法定证书,标准质量不保证,有结果失真风险;
10.用容量瓶贮存标准物质,有测量准确性下降的风险。
实验室化学药品及耗材存在问题
1.没有合格供应商名录,耗品质量无保障;
2.剧毒药品未实现双人双锁和使用跟踪监督制度,有剧毒药品外泄风险;
3.易制毒药品未实现双人双锁,有易制毒药品外泄风险;
4.试剂药品无领用登陆记录,试剂药品管理不到位;
5.试剂贮存与操作间同室,对检验员健康有害;
6.试剂瓶标识信息不足,试剂过期失效不掌控;
7.标准试剂配制时未在恒温恒湿条件下进行,量具热涨冷缩,标准溶液无法配准;
8.批量采购或用量大试剂未再检验验证,试剂不合格会造成巨大损失;
9.耗材质量无风险分析评估,耗材质量不合格会造成巨大损失;
10.试剂没分类贮存,有交叉污染风险,试剂室或试剂柜无强排设施,对操作员健康有害。
实验室样品管理存在十大问题
1.样品编号混乱,无统一唯一性编号,易混淆;
2.收样时无进样品状态描述和风险评价,出现结果异常无法追溯;
3.样品没有流转卡,样品责任不明确;
4.样品无待检、在检、己检和留样状态标识,有漏检和重检的可能;
5.样品和留样无分类贮存和监控,存在交叉污染和霉变风险;
6.检毕样品回收和处置不规范,技术负责人责任不到位;
7.样品室与办公室混用,有安全风险;
8.样品处理室与检测室混用,有交叉污染风险;
9.样品贮存无环境监控记录,有样品损毁风险;
10.样品采集过程中代表性不强,抽样记录不祥,影响检测结果。

实验室人员管理存在的十大问题
1.关键岗位人员无任命文件,职权不明确;
2.检验项目无人员上岗证,能力不确认;
3.各类人员岗位交叉,岗位职责不明确;
4.关键人员无监督计划或记录,监控不到位;
5.技术和管理人员无培训计划或记录,技能不能持续提高;
6.人员技术档案与人事档案混淆,对准则理解不准确;
7.授权鉴字人职称和学历达不到要求,不能担任该职;
8.技术负责人职称学历达不到要求,不能担任该职;
9.检测人员无大型设备操作证,对设备和结果度不利;
10.人员的所学专业与从事专业跨度太大,必须继续教育和考核。

实验室检测报告中存在十大问题
1.报告信息量不足,不符合《准则》要求;
2.报告结论不正确,授权签字人责任不到位;
3.报告数据与原始记录不一致,报告审核人责任不到位;
4.报告无三级审批签字,报告管理混乱;
5.报告格式多变,不严肃谨慎;
6.报告中加盖的“检验检测专用章”不符合《准则》要求,必须更换;
7.报告无骑缝章,有报告调换内页的风险;
8.报告或原始记录有不规范的涂改,由作假的可能;
9.分不清检验报告、检测报告、鉴定报告的区别;
10.报告的发送程序执行不严,有涉密风险。
答案来自

化学实验室常见的安全隐患有哪些?
答:4. 毒性气体释放:某些化学试剂会产生有毒气体,如氰化物、硫化氢等。实验室应该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并遵循适当的操作规程,确保人员不会暴露在有害气体中。5. 化学品储存和标记:不正确的化学品储存和标记可能导致意外泄露或混合,引发危险反应。化学品应根据其性质进行分类、储存,并使用清晰的标签进行...

实验室危险源有哪些
答:4.机械类危险源:实验室中的机械设备如离心机、高压蒸汽灭菌器等,若操作不当或设备维护不佳,也可能造成意外伤害。例如,离心机的不平衡运转可能引发事故,高压蒸汽灭菌器的压力控制问题也可能导致烫伤等。为了保障实验室安全,必须重视这些危险源,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进行防范和管理。同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应...

实验室常见气体危险品有哪些?
答:氢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气体、丙烷气体、硫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氯气、氟气、氟化氢气体、溴、溴化氢气体、甲烷气体。实验室常见危化品 1、爆炸品:具有猛烈的爆炸性。当受到高热摩擦、撞击、震动等外来因素的作用或与其它性能相抵触的物质接触,就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和高热,引起...

实验室安全事故引发的后果有哪些
答:食品检测实验室安全检测实验室的装置包括洁净台、培养箱、高压灭菌锅、电炉、气相色谱-氢火焰检测器、液相色谱-紫外/可见光检测器、原子吸收仪-石墨炉检测器、原子荧光、气相色谱-质谱仪等。实验室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包括化学品的泄漏、火灾、爆炸、生物安全风险等。国家关于实验室安全的政策包括《检测实...

化学实验室常见的安全隐患有哪些
答:今年清华化学系何添楼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就是一记警钟。大家在实验前就应该埋下危机意识——“万一着火了,该怎么做”——在脑海中罗列出大致的应对步骤。其实,笔者对于实验室用火安全隐患的建议就是:跟荷兰人学习,提前做好脚底抹油的准备。隐患三:爆炸 危险指数:★★★ 实验室爆炸的新闻太多了...

实验室安全事故名称及事故原因还有预防措施
答:⑤ 由火灾事故发生引起仪器设备、药品等的爆炸。 3毒害性事故 毒害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化学药品和剧毒物质的实验室和具有毒气排放的实验室。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①将食物带进有毒物的实验室,造成误食中毒(例如:南京某大学一工作人员盛夏时误将冰箱中的含苯胺的中间产品当酸梅汤喝了,引起中毒,原因就是 ...

在生物实验室和化学实验室工作会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答:那么化学实验室是不是比较安全?绝对不是,也是同样的危险。化学实验室最常见就是爆炸以及腐蚀等情况,化学是个很奇妙的科目,不同的比例都会出现不同的变化,如果不专心放错了量就很容易出现了极端的伤害;所以在化学实验室工作的人都会很专注才可以,虽然现在大部分都是机器实验,但是工作中还是不能...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是什么?
答:5.从事危险化学药品实验的人员应当接受相应的安全技术培训,做到熟悉所使用药品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应药品的操作方法。特别是使用易燃易爆、剧毒、致病性以及有压力反应等危险性较大的危险化学药品做实验,严禁盲目操作,必须有相关的操作规程,并以国家和行业的相应规定为标准,严格执行。6.各实验室产生的验废液废物不得随意...

你在实验室经历过最危险的事情是什么?
答:就是实验室着火,我觉得现在是张会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我觉得如果我当时没有跑出来的话,那我就真的死在里面了,这个事情真的好危险呀。

高中化学实验室危险品
答:一说化学大家就会觉得化学很繁多,其实在学习化学中,还是需要积累的,我整理了高中化学实验室危险品大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易燃类危险化学品 易燃类危险化学品包括易燃液体药品、易燃固体药品、易燃气体药品、易自燃药品、遇水易燃药品等。1.易燃液体药品 性质特点:沸点低、易挥发,遇明火易燃烧;其...